扶贫办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20xx年度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是**下辖唯一的全山区贫困县和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高寒区、边远区、多灾区、特困区、革命老区、军事禁区于一体。全县261个行政村,有158个村地处海拔千米以上的地带,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群众生活极其艰难,20xx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元,贫困人口9.8万人,有近3万人生活在高寒、边远地区,有

6.9万人饮水困难,这些重点地区的散居户是我县扶贫开发的重点对象。县委、县政府将扶贫搬迁作为解决这部分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将全县7500户近3万人纳入扶贫搬迁规划(2002—2006)实施搬迁扶贫。到20xx年底,已组织实施搬迁 6099户贫困户近2.4万人,总投资达到1.5亿元。通过几年的搬迁扶贫,基本消除了全县农村石板房、草房、危房户,60%边远山区贫困户的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五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贫困山区的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一、20xx年扶贫搬迁基本情况

20xx年度,省扶贫办下达我县扶贫搬迁计划指标295户,

1180人。其中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73户,农村单亲特困母亲安居工程13户。市扶贫办下达我县扶贫搬迁计划任务600户,为将这一任务落到实处,结合我县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实际,年初我们组织重点村包保专班深入到第五批、第六批40个重点贫困村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在全面掌握基础数据的情况下,将各级扶贫搬迁指标到乡镇,分解落实到重点贫困村,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引导组织实施。截止11月底我们通过组织验收,完成省级搬迁383户1467人,其中重点村扶贫搬迁312户1168人,单亲特困母亲安居扶贫13户51人。灾区移民30户127人,新农村示范走廊建设28户121人。市级扶贫搬迁600户,2100人。

二、具体做法

(一)抓领导,确保搬迁任务层层落实。对搬迁工作加大领导力度,对搬迁任务实行责任包保,并制定了优惠的扶持政策,聚集各部门帮扶资金,合力投入。县扶贫办包重点村专班对各重点村扶贫搬迁户实行责任包保,联系到户。各乡镇分别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一把手牵头负责,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搬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包保责任人,加大了扶贫搬迁工作力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抓基础,确保搬迁工作顺利开展。年初,结合我县扶贫工作的实际,我们将扶贫搬迁工作锁定的20xx年、20xx年度实施整村推进的40个重点贫困村。我们通过组织

重点村包保专班进村入户对20xx年度实施搬迁开展调查摸底,按照市级搬迁和省级搬迁(危改)两类建立基础性的档案,结合摸底的实际,将扶贫搬迁计划下达到各乡镇,落实到重点村,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由各乡镇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年终组织专班对各乡镇申报实施的搬迁户逐户进行核查,确定搬迁扶持对象,督促各乡镇扶贫项目办负责逐户收集整理搬迁档案,即农户搬迁前后的房屋照片,户口证明等,进一步规范搬迁档案,装订成册,同时认真填写省市两级搬迁扶贫统计表,逐级向上申报,争取资金扶持。

(二)抓重点,确保搬迁取得成效。在实施搬迁扶贫工作中,将搬迁工作同当前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相结合、同我县实施的新农村示范走廊建设工程相结合、突出重点村、重点户、重点区域,在实施省级扶贫搬迁工作中,对第四批、第五批实施整村推进的40个重点贫困村扶贫搬迁312户,1168人,彻底消灭重点贫困村的危房户、边远贫困户。围绕我县实施的新农村示范走廊建设工程,在黄堡大坪沿线实施省级搬迁28户,120人,使示范村走廊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扶持我县20xx年7月7日暴雨袭击的两个乡镇的歇马镇13个村20户民房受损和倒塌户实施搬迁和灾后修复,后坪镇车丰坪村三组山体整体滑坡的10户灾民进行了搬迁扶持。在实施市级扶贫搬迁中,重点扶持了重点贫困村和新农村试点建设,在第四批、第五批实施整村推进的40个重点贫困

村扶贫搬迁450户,在省级新农村建设度点杨树垭村扶持50户。在搬迁工作中,我们结合开展的整村推进扶贫、产业化扶贫、雨露计划、科技培训等工作,整合各类扶持政策资金倾力扶持搬迁户。通过整合利用整村推进扶贫资金,对搬迁的农户的建房进行科学的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扶持政策,对搬迁和旧房改造的农户配套实施“一建三改”工程,建设生态家园,同时对搬迁户发展产业的给给予优先扶持,对搬迁户剩余劳动力实施转移培训就业,通过倾力扶持,使搬迁户真正能够通过搬迁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抓督办,稳步推进搬迁。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扶贫搬迁纳入全县重点工作统一安排布署,成立了由扶贫、发改、民政、国土、城建等部门组成的搬迁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县领导包镇挂村、部门帮扶到户,并将搬迁扶贫工作纳入县政府年度重点工作进行督办落实,确保了全县扶贫搬迁工作向纵深推进。各乡镇对搬迁扶贫工作实行 “四个一”,即每一个乡镇成立有搬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每一个搬迁户有一名乡镇主要领导联系,每名村干部联系一名搬迁户,扶持搬迁户发展一个产业增收项目。我办按照县委要求,驻重点村包保专班将扶贫搬迁作为整村推进的一项重要工程进行督办落实,每月深入到各重点村进行一次专题督办,各乡镇扶贫办坚持每月27号以前逐户上报各级扶贫搬迁进度,

促使扶贫搬迁任务落到实处。

(四)抓规范,严格程序搬迁。为了规范搬迁程序,在实施扶贫搬迁工作中,一是搬迁前要“三表”齐全。搬迁工作启动时,各乡镇政府必须进村入户进行调查摸底,认真填好户主情况登记表、户主申请表,经由村委会填写审批意见,报乡镇党委批准然后以乡镇为单位上报年度搬迁计划表,确保搬迁工作有序进行。二是搬迁中做到帮扶措施“五到位”。各乡镇收到搬迁计划的实施方案后,及时帮助搬迁户选址到位;组织城建部门帮助规划设计到位;积极争取部门帮扶资金,确保帮扶资金到位;明确责任人,加强过程督办,确保建设到位;积极帮助搬迁户协调搞好生产资料的调配,解决搬迁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搬户搬迁到位;三是搬迁做到“四相符”。农户搬迁后,由乡镇党委政府集中向扶贫办提出验收申请,由扶贫办组织相关部门对搬迁进行统一验收。验收时通过查年度计划表看是否真正搬迁;查搬迁农户的富裕程度,看是否有搬富不搬穷的现象;查搬迁后的生活状况,看是否做到了搬迁后是否能逐步脱贫,真正做到搬迁计划相符、对象相符、标准相符、表册相符。四是兑现补助资金时逐级公示。严格按照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实施意见,对搬迁户户主姓名,家庭人口,扶持资金做到“三公开”,通过县、乡、村逐级进行公告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公告公示结束后,由乡镇扶贫项目办及财政所组织农户收集

相关证据,按照“六联单”向扶贫办和财政局申请报帐拔款,确保资金足额落实到位。

(五)抓争取,确保搬迁资金足额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搬迁工作,针对我县扶贫搬迁工作任务重,投入大,扶持资金有限实际,县委副书记、县长叶丛同志多次带队赴省、市汇报争取省市扶贫办加大对我县搬迁扶贫工作的扶持力度。通过汇报争取,省、市扶贫办对我县扶贫搬迁工作的倾力扶持。省扶贫办扶持我县省级搬迁扶持资金200万元,市级搬迁扶持资金60万元,较往年有所增加,资金的争取为圆满完成年度任务奠定了基础。

三、工作措施

(一)整合资金搬迁。整合利用整村推进扶贫资金,对搬迁的农户全面配套实施“一通二建三改”工程(通自来水,建沼气、建省柴火炉,改厨、改厕、改圈),实施生态移民,使搬迁的农户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在集中搬迁的重点村扶持建设规模化的茶叶、桑叶基地,带动村级产业发展,搬迁农户户户有产业增收项目。

(二)创新机制搬迁。一是着远长远,实施生态移民。对搬迁的农户全面配套实施“一通二建三改”工程,使搬迁的农户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以达到村容整洁。二是实施旧房改造。结合农村乡风特色,对部分旧危房实施房体加固,调屋脊,粉白墙,道禾场,既保证了农户的住房安全、节约

了资金,又改善了环境,为乡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政策激励搬迁。在扶贫搬迁工作中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农户自愿;坚持贫困户优先,先易后难 ;坚持农户自筹为主,政策扶持为辅的四项原则。在搬迁对象的确定上,必须是真正的贫困户,必须由本人先提出书面申请;在安臵方式上,由农户自主选择搬迁类型,能集中搬迁的就集中搬迁,能分散搬迁的就分散搬迁;在建房标准上,由农户根据自身经济状况确定,能建楼房的建楼房,能建经济实用房的建经济实用房。在安臵的选址上,由各乡镇、村根据镇、村建设规划自行选址。在搬迁方式上鼓励四种搬迁模式。一是实行梯度搬迁。鼓励低山、河边的农户进城经商给予适当补贴,将其房屋和士地等低价转让给中高山地带的搬迁农户。二是集中安臵搬迁。村里制定新村建设规划,实施搬迁扶贫,集中建设农户住房。一方面村集体无偿为搬迁户协调划拨土地,无偿为搬迁户平整宅基地,极大调动了农户搬迁积极性,加快了扶贫搬迁的进程。四是分散扶贫搬迁。结合村级土地、山林有限的实情,农户可以根据自愿,搬迁到外县、外镇、外村,以分散的方式搬迁,有效解决当地资源不足的问题。在政策扶持上,搬迁户除享受搬迁补助资金外,优先扶持饮水、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项目建设。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组织搬迁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必须高度重视

和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一)搬迁建房投入大,农户自筹难。由于国家的投资只是补助性的,标准有些偏低,不可能同时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大部分搬迁的农户是贫困户,生活因难,积累有限,自筹部分难以拿出没有增收脱贫的项目,只能靠搬迁户自筹来解决存在问题。在我县农村农户新建一栋楼房需投入资金5—6万元,而每户的扶持只有1000至5000元左右,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贫困户无力筹资,因而打消了搬迁脱贫的念头,同时也无法或得政策扶持。

(二)移民搬迁后,解决农户耕地问题难度增大。国家实行土地使用权三十年不变政策。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政策原则,部分搬迁不远的移民通过原有耕地不变,也有部分移民通过垦荒和开发新耕地解决了耕地问题,但部分跨村、镇搬迁的农户,土地无法得到调整解决。

(三)移民搬迁后期发展慢。部分搬迁户由于住房投资大,房屋建成后背上了新的债务,造成了生活比以前还困难,因此在生产性投入上缺乏投入,农户经济发展缺资金。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搬迁扶贫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以平民巩固扶贫搬迁工作成果,提高工作水平。

(一)加强领导,搞好协调,确保移民搬迁工作顺利进行。今后要结合全县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抓好对移民搬迁工作程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继续完善一把手负责制,进一

步完善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加强对移民搬迁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为移民搬迁工作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

(二)广泛动员,多方配合,加大对移民搬迁工作的支持力度。继续采分工和责任包保制,将移民搬迁工作作为推动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组织动员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继续落实好中央、省、市、县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从工程建设用材、用地、用水、用电和通路、通电话、通电视、通广播信号等方面对搬迁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扶持搬迁户发展经济,加快脱贫。

(三)妥善安置搬迁户,确保农户安居乐业。对移民搬迁的农户,由城建、公安、水利、教育等相关部门做好支持,当地的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及时解决好搬迁户的“三通一平”问题,使农户在行路、通讯、用水、用电方面得到有效解决。引导和扶持搬迁户发展特色产业,或从事第三产业,解决生活来源问题,使搬迁农户能够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二00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扶贫办20xx年工作总结

自治州20xx年扶贫开发情况及20xx年 工作要点

20xx年,我州扶贫开发工作在自治区扶贫办、财政厅、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在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和州发改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初既定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和思路,以巩固农村贫困人口温饱和提高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扶贫到村入户和整村推进方式,加大全社会帮扶力度,不断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扶贫办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预计1663户5412名贫困人口越过低收入贫困线,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计划任务。

一、20xx年扶贫开发工作基本情况

20xx年,州委、州人民政府继续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动员全州各族扶贫干部群众和全社会力量,在全州扶贫系统紧紧围绕自治区扶贫办主任工作会议精神,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扶贫工作任务。通过积极争取自治区扶贫项目资金支持和发挥全社会帮扶单位的力量,加大了贫困乡村的乡村道路、小型农田水利,草场建设、牲畜品种改良、庭院经济、搬迁点住房建设、设施农业等扶持力度,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全年共争取落实扶贫资金859万元,其中财政扶贫项目资金832万元、财政扶贫培训项目资金27万元,为贫困户购买扶贫牲畜2700头(只),家禽1.5 1

万只,新建牲畜暖圈65座;新修小流量防渗渠道16公里,土渠道3公里,村道路4.5公里,桥涵闸83座,打抗旱井5眼,修牧道27公里、大型调水坝一座、引水闸一座;红枣栽培15万株;建设饲草基地1300亩,修建贫困农牧民搬迁定居房屋68套4100平方米,修建温室大棚100座;举办扶贫培训27期,参加培训人数达0.42万人等。进一步强化扶贫资金项目与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计划、整村推进验收计划、贫困劳动力培训计划、产业化扶贫带动计划有机结合,集中优势资源,确保贫困人口持续增收。20xx年财政扶贫项目覆盖了我州6个县27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可使3674户低收入贫困户受益,预计全州1663户5412人农村贫困人口越过1196元贫困线。

(一)整村推进工作有序开展。按照自治区的统一安排部署,且末县奥亚依拉克乡布古纳村、轮台县草湖乡解放渠村列入自治区20xx年整村推进验收计划,要通过自治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验收,针对重点村的缺项,加大对重点村的资金争取和帮扶力度。经积极争取,20xx年为这两个整村推进拟验收村落实整村推进项目6个,资金188万元,这些项目和资金主要用于整村推进验收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轮台县整村推进拟验收村除了“集体经济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贫困户有一项以上的经济来源项目”指标难以达到外,其余指标基本能达到验收标准;且末县整村推进拟验收村因地处昆仑山区,离县城近300公里,基础设施薄弱、缺电等因素,今年难以达到自治区整村推进验收标准。

(二)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的检查监督工作。20xx年自治区先后安排我州财政扶贫资金项目48项,资金859万元。由州 2

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扶贫项目检查组,分别上半年和下半年对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检查后及时完成扶贫项目检查报告上报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向有关县下达整改意见,保证扶贫开发项目及时开工实施并真正发挥扶贫效益。截至12月底,20xx年的13个项目已竣工验收,12个项目已完工,3个项目正在建设中,其余年底新增的4个项目正抓紧办理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三)严格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贴息贷款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对新疆拓普农产品有限公司、新疆楼兰枣业有限公司等10家国家和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贷款项目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编制完成并上报《巴州20xx年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贷款项目计划》。3月中旬,自治区扶贫办和财政厅以《关于推荐国家和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申请扶贫贴息贷款项目的函》的形式推荐给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其中我州10家国家和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贷款项目获得推荐贷款金额1.05亿元,贷款主要用于农产品收购、深加工、购买农资等。

(四)培育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在扶贫开发中带动辐射作用。截至目前,我州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到2家、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到8家,这些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企业就业等联结方式,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就地收购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农产品流通等形式,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20xx年各扶贫龙头企业贷款总额为19998万元(享受财政贴息资金),带动基地种植面 3

积达68.3万亩,带动农牧户120460户(其中贫困户8986户),安排贫困户子女就业1347人(季节性用工)。同时,20xx年年初自治区下达我州到户扶贫贴息贷款指导性计划规模1000万元,到年底,各有关县到户扶贫贴息贷款实际发放贷款1088万元788户,其中和静县450万元302户、且末县245万元200户、若羌县193万元49户、尉犁县200万元237户,覆盖了20个重点村。极大的发挥了扶贫贴息贷款扶持作用,初步体现出了国家、自治区扶贫信贷优惠政策扶贫效益。

(五)拓宽农牧民劳务输出渠道,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20xx年积极与各有关县沟通,组织农民特别是贫困农牧民开展劳务创收,多途径引导农民开展劳务创收。采取鼓励措施,支持农民实行就地、就近转移,只要本地农民能够参与的,都尽量使用本地农民工,让农民从工程建设中多得实惠。同时,州、县及各帮扶单位都非常重视对农牧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和文化教育工作。到目前,全州共举办各类培训236期,参加培训人数3.6万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4710册(份),放映科教片158场次。

(六)积极与州委基层办沟通,开展好扶贫开发包乡住村工作。自治州党政机关及中央、自治区驻州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等部门单位,深入到各重点村、社区进行实地调研,走贫问苦,积极投入人力、资金、物资和引进项目,对全州108个村和50个社区开展了扶贫开发包乡住村包联社区工作;各级帮扶单位为各县(市)贫困乡(村)、社区村级阵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帮扶工 4

作,截至目前,为帮扶点捐款捐物达473万元。

(七)积极响应自治区扶贫办开展5.12灾区儿童“爱心包裹”献爱心活动的号召,由州委组织部、州委宣传部、州委基层办、州民政局、州团委、州扶贫办、州邮政局联合向全州发出献爱心倡议书,并将倡议书在巴音郭楞报、政府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布,并今年5月12日,我办与州邮政局在库尔勒中心广场、金都广场、电信广场等地举行广场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截至6月20日,全州共捐赠学生包裹7491件、学校包裹131件,捐赠金额88.01万元,其中州、县(市)发改(扶贫)系统干部职工及扶贫龙头企业共捐赠4.46万元。充分体现了我州扶贫系统团结友爱、互助互济的良好品德。

20xx年我州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1、整村推进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从20xx年自治区在扶贫开发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以来,截至20xx年底,全州已通过整村推进验收村为18个,这些已验收通过的村大部分是农区和牧区条件较好的村,剩下的16个重点村位于高寒高海拔山区或干旱河流下游区域,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基础设施及公益设施基本上是空白,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传统守旧,收入来源窄且极不稳定,在当地缺乏整村推进的基本条件。20xx年自治区将且末县奥亚依拉克乡布古纳村和轮台县草湖乡解放区村列为整村推进拟验收计划村,其中且末县奥亚依拉克乡布古纳村离自治区“五通”、“五有”、“五能”的整村推进验收标准差距还很大,难以达到整村推进验收标准。

5

2、自治区批复下达的项目建设资金基本上为补助性资金,州县财力很有限,特别是贫困乡村无法筹集配套资金(主要是贫困户住房建设等),项目规模内容难以实施完成。同等规模的项目,由于牧区的实施成本远高于农区,也使得在牧区实施难度加大。同时,个别项目由于牧区气候等原因,不能按时实施,存在跨年度实施的问题。

3、致贫因素复杂多变,扶贫开发难度加大。贫困现象较为复杂,是自然环境、地理位臵、社会和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州贫困地区素质能力型贫困较为普遍;因灾贫困越来越突出;因病、因学贫困令人关注,虽然人数相对较少,但持续时间长,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呈现常态性、突发性、交叉性、反复性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扶贫效果,加重了扶贫开发工作难度。全州目前还存在5.3万贫困人口,这些人口大部分居住在偏远山区和荒漠边缘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生活条件差,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等,这些都是巴州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实现其脱贫致富难度很大。

4.贫困地区社会公益事业极不健全。因为我州大部分重点贫困乡村远离大电网,当地没有建设电源的条件,文化、卫生、广播电视、邮政等社会事业建设滞后。部分牧区乡镇场卫生院(室)医疗技术水平无法满足牧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要,部分地方性疾病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虽然扶贫人口基本上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看病就医仍然是农牧民生活的主要支出,农牧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十分突出。

5、区域性贫困问题依然突出,面上贫困日趋明显。从我州贫 6

困乡村分布看,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在天山、阿尔金山、昆仑山的高寒山区,荒漠边缘区,缺水河流下游区域。分布在高寒山区的贫困人口占全州贫困人口总人口的36%;荒漠边缘区和缺水河流下游区域贫困人口占全州贫困人口的8%;分布在农区分散的贫困人口占全州贫困人口的56%,成为贫困人口的主要部分。贫困人口分布逐步向“大分散、小集中”方向发展,而扶贫资金投向和扶贫政策界定比较明确,扶贫资金需求与投入矛盾突出。由于扶贫资金投资政策界定,得不到扶贫资金扶持的非重点乡村贫困人口比重越来越高,20xx年底,全州5.3万贫困人口中享受扶贫资金的34个区定重点村贫困人口占全州贫困人口的23%,其余分布在面上其他乡(镇)场。

二、20xx年扶贫开发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四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一步明确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入分析影响农村贫困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以巩固贫困人口温饱成果和提高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为中心,以高寒山区及边远荒漠地区贫困乡村为主战场,以巴音布鲁克、塔什萨依新农村实验区和牧民移民搬迁为重点,大力推进“整村推进”和移民搬迁工程,进一步改善贫困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促进劳动力转移,拓宽就业渠道和增收门路。与民政等部门沟通,做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对接准备工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扶贫项目 7

管理,提高项目质量,继续加大全会帮扶力度和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益。20xx年底,力争使1316户5009人贫困人口越过贫困线。

(1)认真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各项准备工作。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xx年)》实施以来,我州围绕《纲要》扶贫开发目标任务,按照“突出重点、收缩战线,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原则,结合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引进优良品种、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农牧民扶贫培训、开展农牧民劳务创收等一系列措施,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xx年是《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实施的最后一年,也就是国家研究制定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政策的关键一年,为更多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对我州贫困地区的支持,各县(市)要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和特征,进行进一步的摸底调查,完善贫困户档案资料,积极争取在新一轮扶贫开发阶段,将当前的8个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乡、34个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村继续保留,并将全州93个困难村以及5个扶贫搬迁点纳入新一轮扶贫开发扶持范围。

(二)认真落实扶贫开发新政策。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开展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衔接准备工作,切实把扶贫开发的重点集中到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上。充分利用扶贫贴息信贷优惠政策,让更多的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户得到扶贫贴息贷款。

(三)进一步加强扶贫项目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扶贫开发有关法规,与州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加强沟通,每季度一次 8

到项目点检查进展情况,进一步加强规范扶贫项目的建设、资金管理使用工作。从20xx年的项目起,所有的扶贫项目首先经县级竣工验收合格后,将竣工验收情况报州扶贫办和财政局,由州扶贫办和财政局组织相关部门对县级已验收合格的扶贫项目进行抽查验收,确保扶贫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有限的扶贫资金发挥更好的扶贫效益。

(四)做好年度扶贫开发考核工作。严格按照《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在自治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组织相关部门对各有关县20xx年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年度考核。同时,根据《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运行情况考核办法》,会同州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对各扶贫龙头企业经营运行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在自治州扶贫开发工作检查的基础上,迎接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组对自治州扶贫开发工作的年度考核。

(五)加快实施生态易地搬迁扶贫开发步伐。据统计,全州有4256户1.82万人居住在生态环境极端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的高寒山区,解决这部分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实行异地搬迁扶贫。充分利用自治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巴音布鲁克试验区和塔什萨依实验区建设的机遇,在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加快和静县莫呼查汗、若羌县塔什萨依、且末县塔什萨依、肖塘、巴什克其克、萨尔瓦敦开发区扶贫搬迁点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为集中连片搬迁创造条件。

(六)加大农牧民素质培训的投入,使劳动力由数量资源型向质量效益资源型转变。“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应把扶贫 9

的重点放在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文化水平、提高科技运用能力、掌握劳动技能上来。把提高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农牧户现有劳动力文化素质和后备劳动力素质摆在整个扶贫开发工作更加突出的位臵,争取20xx年培训贫困人口3200人/次,其中劳动转移技能培训390人。

扶贫办 10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