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小学十二五规划总结及十三五规划构想

王贵小学十二五规划总结及十三五规划构想

一、近年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一)基本情况

王贵小学是一个含学前班在内的完全小学,共有7个教学班,在十二五期间,由于执行国家计生政策到位,学生在270人上下徘徊。教师14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0人,本科学历3人,专科学历4人,党员教师5人。

(二)取得的成就

1、教育程度

全校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辍学率为零,普及程度各项档案资料规范,旁证材料齐全。小学毕业率为100%,单科及格率达96%以上,全科及格率达95%,

2、学前教育迅速发展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十二五期间我校学前教育迅速发展,幼儿人数比十一五大幅增加, 5周岁幼儿入校(班)率100%。学前教育蓬勃发展,为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3、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十二五期间,学校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抓师德教育为突破口,认真抓好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培训为重点,不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水平,打造了一支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4、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十二五期间,我校新建了学生厕所和维修了教学楼,投资近30万元,大大改善了学校的教学、办公、生活条件。这些项目的实施,使我校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5、学校管理达到新高度

(1)坚持求是管理,推进学校内涵发展。近年来,学校进一步强化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学校长足发展的动力。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坚持“管”和“理”的有机统一,让师生体验大家庭快乐。坚持不懈抓实抓好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坚持精细德育,弘扬育人为主根本。学校安全管理精细化,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安全的天空。学校精心布置校园环境,细心开展德育工作:德育制度健全,德育活动形式多样,德育实践社会化,德育工作活动化。

(3)坚持阳光体育活动,学校利用阳光体育指导课改活动,陪伴教师成长,激励团队进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指引学校发展。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校教育虽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具备相应的发展条件和空间,但也清醒的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学校地处偏僻,教师新老交替青黄不接,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2)随着计生环境的宽松,农村人口出生率有所上升。学校承接学龄儿童入学的压力增大。

(3)部分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教育发展要求存在差距,尤其是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的落差使新课程难以达成较高的目标。

(4)学校的组织管理需要进一步建立一种民主、创新的教育管理机制,以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意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5)学生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子女较多,家庭教育盲区多。

(6)学校的硬件建设虽有改观,但离现代化学校还很远。

三、今后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

(一)总体目标

建设标注化、现代化的农村小学,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让每位教师幸福工作,让每个家庭充满希望。按照“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均衡发展、实施精细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目标,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以教育信息化来促进教育现代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管理,促进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高;贯彻和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争取政策和各级领导支持,实现我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二)发展思路

突出一个主题——改革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发展的基础上,高扬课程改革旗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教育改革中的政策优势,做优、做强学校品牌,使学校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本的理念,让不同层次的教确立“四种意识”——(1)生本意识。即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要发展,关键在于培养的学生是否有质量、有特色。学生发展水平高,学校的竞争力就强,学校的发展环境也就好。(2)师本意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和发展。(3)校本意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4)社会意识。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作为教育者,必须要有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把学校和社会融入一体,经常与社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以今天的改变走向明天,以明天的梦想激励今天。新的五年规划即将开始,美丽的画面已经展开。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为了我们心中美丽的梦想,让我们团结一心,锐意进取,用我们勤劳的汗水和聪明的才智,去开创王贵小学崭新的未来!

王贵小学

2015/11/10

 

第二篇:社会救助工作十二五总结与十三五规划

社会救助工作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工作成绩

(一)各项救助工作得到落实

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大幅度提高。城市低保保障标准由20xx年的每人每月420元提高到20xx年的每人每月510元;补助水平由20xx年的每人每月382元提高到20xx年的每人每月442元;保障人数由26389人减少到16910人。农村牧区低保保障标准由20xx年的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20xx年的每人每月414元,补助水平由20xx年的每人每月210元提高到20xx年的每人每月294元,保障人数由54428人减少到42997人。

五保供养标准大幅度提高。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供养标准由20xx年的每人每年3750元提高到20xx年的每人每年4968元;集中供养标准由20xx年的每人每年6000元提高到20xx年的每人每年8000元。20xx年,全市共有五保供养对象5761人(集中供养2390人,分散供养3371人);20xx年,全市有五保供养对象5634人(集中供养1244人,分散供养4390人)。积极开展了敬老院整合工作,提高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敬老院数量由20xx年的39所整合到20xx年的28所,床位数由20xx年的2974张,整合为20xx年的3333张,集中供养能力由20xx年的51.6%提高到59.2%。“十 1

二五”期间,我市三星级敬老院共有4所,二星级敬老院共有3所,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市开通“一站式”医疗救助服务的医疗机构32家,为医疗救助对象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救助服务,全市共救助城乡医疗救助对象276764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7114.4万元;全市共临时救助困难群众62981户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5600.2万元;教育救助23446人次,支出教育救助资金11658.1万元。

积极开展各项试点工作。“十二五”期间,***县在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和医疗救助“一站式”平台建设方面被列为自治区试点地区,在最低生活保障评审认定方面被列为市级试点地区;***县和***县被列为自治区“救急难”工作试点地区,***县被列为市级敬老院公建民营试点地区,相关旗区认真开展试点工作,为有关工作的全面开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健全

“十二五”期间,我市制定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鄂府发?2014?95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的通知》(鄂府发?2014?92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鄂府发?2014?93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鄂府办发?2014?45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 2

市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办法>的通知》(鄂府发?2014?94号)。以市民政局和市财政局名义联合出台了《***最低生活保障绩效评价办法》(鄂民发?2014?182号),与市档案局联合印发了《***市民政局档案局关于印发<***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鄂民发?2014?264号)。市民政局印发了《***市最低生活保障投诉举报暂行办法》(鄂民发?2014?170号)和《***市民政局关于建立城乡低保家庭定期报告和分类核查制度的通知》(鄂民发?2014?175号)。目前正在草拟《***市临时救助办法》和《***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将于20xx年底前印发实施。

(三)社会救助机制得到完善

1. 建立了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

为认真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我市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和民政局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贯彻落实社会救助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建立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

我市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的通知》(鄂府发?2014?92号)。市本级、***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已经成立了社会救助家庭经济 3

状况核对中心,市核对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名,各旗区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共计12名。实现了与地税、工商、财政、社保、公安、民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

3.建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

全市各旗区都在苏木乡镇(街道办事处)办事大厅设立了“社会救助服务窗口”,所有苏木乡镇(街道办事处)将救助政策、工作职责和监督投诉电话上墙,做到了“一明显、三上墙”。积极指导旗区明确社会救助相关部门职能职责、转办流程和时限等,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

二、“十三五”期间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救助、低收入家庭认定,推动社会救助工作从单一物质救助到多元综合救助、从部门分割发展到衔接协同发展、从生存型救助到发展型救助的转变。

(一)解决社会救助“碎片化”问题。认真研究各相关部门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职能职责,完善相关工作措施,逐步解决部门之间和民政部门内部的社会救助政策“碎片化”问题,使社会救助各项制度在目标、政策、对象、程序和措施上相互衔接,形成“一体化”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二)加强各项救助工作。健全低保工作机制,严格规范管理,加强能力建设,努力构建标准科学、对象准确、待遇公正、进出有序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格局,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科学性和执行力,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进一步缩小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差距,逐 4

步建立城乡低保一体化发展格局。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保障标准调整机制,适时提高保障标准。到“十三五”末,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要达到每人每月585元和474元,保障水平要分别达到每人每月480元和332元。

进一步整合敬老院,推进敬老院向规模适当、布局合理、服务规范的方向发展,到“十三五”末,将敬老院整合为26所,床位数达到3400张,积极开展敬老院星级评定工作,到“十三五”末,三星级敬老院达到10所,二星级敬老院达到8所,其余全部达到一星级标准。五保集中供养标准要达到每人每年9000元,分散供养标准要达到每人每年5700元。加大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资金筹集力度,每年按照全市户籍人口每人12元的标准筹集医疗救助资金,每年按照全市户籍人口每人5元的标准筹集临时救助资金,进一步提高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水平。

(三)全面建成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壮大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匹配专用工作经费;全面建成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平台,开展信息核对工作。

(四)创新社会救助工作机制。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如在五保户供养、社会救助家庭入户调查等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有资质的社会组织开展工作,民政部门制定工作标准,并对社会组织的服务进行把关和监督,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五)探索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机制。通过改革现有救助制度、强化专项救助、加大救助资金投入、积极引导现有 5

低保优惠政策向支出型贫困家庭倾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等方式,加强对支出型贫困家庭的救助,帮助支出型贫困家庭尽快走出困境,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困难家庭。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