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课程总结报告

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课程报告

   

1.课程总结报告一律打印上交,字数控制在2千字以上。具体格式要求如下:

报告中一级标题为小二号黑体字,段前段后各0.5行,首行缩进2字符;二级标题为小三号黑体字,段前0.5行,段后0行,首行缩进2字符;

正文部分采用小四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首行缩进2字符;图表要求清楚、美观。

2.页面采用A4纵向,页边距采用上、下各2.5,左3,右2.6厘米。


课程任务书


一、各系统的业务流程

我们以用友ERP-U8为实验平台,以北京中良贸易有限公司的经济业务贯穿始终,分别学习了采购、销售、库存、存货4个子系统的应用方法。分别概括如下:

(一)供应链基础设施

系统管理(账套管理、年度账管理、操作员及其权限的集中管理);业务基础设置;财务基础设置。

(二)采购管理

采购系统初始化;运用采购管理系统对普通采购业务、受托代销业务、直运采购业务、退货业务和暂估业务等进行处理,并及时采购结算;采购特殊业务。

(三)销售管理

我们以用友ERP-U8为实验平台,以北京中良贸易有限公司的经济业务贯穿始终,分别学习了采购、销售、库存、存货4个子系统的应用方法。分别概括如下:

系统管理(账套管理、年度账管理、操作员及其权限的集中管理);业务基础设置;财务基础设置。

采购系统初始化;运用采购管理系统对普通采购业务、受托代销业务、直运采购业务、退货业务和暂估业务等进行处理,并及时采购结算;采购特殊业务。

销售系统初始化;运用销售管理系统对普通销售业务、 销售退货业务、直运销售业务、分期收款销售业务、零售日报业务等进行处理;销售帐表统计分析。

(四)库存管理

销售系统初始化;运用销售管理系统对普通销售业务、 销售退货业务、直运销售业务、分期收款销售业务、零售日报业务等进行处理;销售帐表统计分析。

(四)库存管理

调拨业务;盘点;其他业务。

(五)存货核算

存货核算的价格及成本处理;单据记账。

(六)期末处理

期末处理的作用及方法等;帐表查询及生成凭证。

二、各系统能实现的功能及主要操作

(一) 基础设置与系统管理

 1注册系统管理:执行“开始”/“程序”/“用友ERP-U8”/“系统服务”命令。

 2 增加操作员: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注册进入系统管理后,执行“权限”/“用户”命令,进入“用户管理”窗口;单击工具栏上的“增加”按钮,打开“增加用户”对话框。

 3建立账套:在“系统管理”窗口中,执行“账套”/“建立”命令,打开“账套信息”对话框,按实验资料录入新建账套的账套信息。

 4设置操作员权限:在“系统管理”窗口中,执行“权限”/“权限”命令,打开“操作员权限”对话框,对权限或角色赋权。

 5启用供应链及其相关子系统:执行“开始”/“程序”/“用友ERP-U8”/“企业应用平台”命令,以账套主管的身份注册进入企业应用平台;打开“基本信息”/“系统启用”对话框,启用相关系统。

 6账套备份:在C盘建立“供应链账套备份”文件夹

(二)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帮助企业对采购业务的全部流程进行管理,提供请购、订货、到货、入库、开票、采购结算的完整采购流程,支持普通采购、受托代销、直运等多种类型的采购业务,支持按询价比价方式选择供应商,支持以订单为核心的业务模式。企业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采购流程的定制,既可选择按规范的标准流程操作,又可按最简约的流程来处理实际业务,便于企业构建自己的采购业务管理平台。

1设置采购专用发票“允许手工修改发票编号”

2、单据设计,分别在采购模块的“采购专用发票”,“采购到货单”和“采购订单”; 库存模块的“采购入库单”的表体项目中增加表体内容

3在采购管理系统,录入或生成请购单,采购订单,采购到货单并进行审核确认;

4在库存管理系统,生成采购入库单等单据,并进行审核确认;

5在采购管理系统,录入或生成采购发票,并按要求修改采购发票编号;

(三)销售管理

 销售管理帮助企业对销售业务的全部流程进行管理,提供报价、订货、发货、开票的完整销售流程,支持普通销售、委托代销、分期收款、直运、零售、销售调拨等多种类型的销售业务,支持以订单为核心的业务模式,并可对销售价格和信用进行实时监控。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销售流程的定制,构建自己的销售业务管理平台。

1在销售管理系统中,进入“销售选项”界面,选择设置条件并保存;

2在销售管理系统中,进入“销售订单”界面,填入所需信息,保存并审核;

3在采购管理系统中,进入“采购订单”界面,填入所需信息,保存并审核;

4在采购管理系统中,进入“采购专用发票”界面,拷贝“采购订单”生成“采购专用发票”,填好所需信息保存;

5在销售管理系统中,进入“销售专用发票”界面,拷贝“销售订单”生成“销售专用发票”,填好所需信息,保存并复核;

6在应付款管理系统中,进入“应付单据审核”,设置单据过滤条件,对所选单据进行审核;

7在应收款管理系统中,进入“应收单据审核”,设置单据过滤条件,对所选单据进行审核;点击“制单处理”,设置制单查询条件,选择单据进行制单,生成直运销售凭证;

8在存货核算系统中,进入“直运销售记账”,设置直运采购发票核查查询条件,显示未记账的直运销售单据,对其进行记账;进入“生成凭证”窗口,设置查询条件,选择单据进行生成直运销售结转成本凭证。

(四)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主要是从数量的角度管理存货的出入库业务,能够满足采购入库、销售出库、产成品入库、材料出库、其他出入库、盘点管理等业务需要,提供多计量单位使用、仓库货位管理、批次管理、保质期管理、出库跟踪入库管理、可用量管理等全面的业务应用。通过对存货的收发存业务处理,及时动态地掌握各种库存存货信息,对库存安全性进行控制,提供各种储备分析,避免库存积压占用资金,或材料短缺影响生产。

1在库存管理系统中,在“调拨单”中输入所需填入的信息,保存并审核;

2在库存管理系统中,查看自动生成的“其他出入库单”并审核;

3在存货核算系统中,选择“特殊单据记账”记账,设置其查询条件,确认显示“未记账调拨单据”,进行记账。

4在库存管理系统中,进入“盘点单”界面,填入信息,单击盘库,选择何种盘点方式,系统自动显示信息,核对实际盘点数量和账面数量,填入实际盘点数量,对其保存并审核;

5在库存管理系统中,查看自动生成的“其他出入库单”并审核。

 (五)存货核算 

存货核算是从资金的角度管理存货的出入库业务,掌握存货耗用情况,及时准确地把各类存货成本归集到各成本项目和成本对象上。存货核算主要用于核算企业的入库成本、出库成本、结余成本。反映和监督存货的收发、领退和保管情况;反映和监督存货资金的占用情况,动态反映存货资金的增减变动、提供存货资金周转和占用分析,以降低库存,减少资金积压。

1在存货核算系统中,选择“暂估成本录入”,设置其查询条件,确认显示“未暂估成本单据”,对其进行暂估;

2在存货核算系统中,在“入库调整单”填入所需信息,保存并记账; 

3在存货核算系统中,执行“结算成本处理”,弹出“暂估处理查询”,设置查询条件,确认显示“未结算成本单据”,进行暂估。

4在存货核算系统中,选择“特殊单据记账”记账,设置其查询条件,确认显示“未记账调拨单据”,对其进行记账。

5在存货核算系统中,选择“正常单据记账”,设置其查询条件,确认显示“未记账正常单据”,对其进行记账

      (六)期末处理

1在库存管理系统中,执行“月末结账”,选择所需结账月份,对其结账;

2在存货核算系统中,选择“期末处理”,设置期末处理仓库等条件,对其期末处理。

三、上机困难及解决

(一)在存货核算系统中,财务核算-生成凭证-选择中,排除了“其他出入库”还会生成其他出入库单据。 则在存货核算系统中,财务核算-生成凭证-选择中,要重复点击“其他出入库”,才不会显示其他出入库单据。

(二) 每次试验开始前设置会计期间是不能遗忘的步骤,如果操作日期与账套建立日期跨度超过3个月,则该账套在演示版状态下不能再执行任何操作。如果会计期间设置不对,还会影响单据查询的操作。

(三) 由于销售发票自动生成的应收但不能直接修改,有时发现之前有录入错误需要修改,则必须在销售系统中取消销售发票的复核,单击“修改”、“保存 ”和 “复核”按钮,根据修改后的发票生成的应收当就是应经修改后的单据了。

(四)如果需要删除已经生成的单据或发票,必须先删除凭证,然后在“应收单审核”窗口中取消审核操作,通过执行“应收单审核\应收单列表”命令,在“应收单列表”窗口中删除。

(五)存货核算系统必须执行正常单据记账后,才能确认销售成本,并生成结转销售成本凭证。

(六)销售专用发票的生成,通过手工输入自然没问题,但是有时由于操作不当,不能参照发货单自动生成。

四、体会或收获

通过对用友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学习,我对它的功能特点、操作方法等有了深刻的认识。上学期,我们主要对ERP财务管理系统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总账、报表、薪资管理、固定资产、应收款管理和应付款管理6个子系统的进行了具体的上机实践操作;这学期我们主要对ERP供应链管理系统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采购管理、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4个子系统进行了上机实践操作。 我对各管理系统与供应链系统的其他子系统,与ERP系统中的相关子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数据传递关系。    

每一堂课对书中的实验,我都确实动手录入和进行了实际操作,亲身实践后,我的总体感觉是,很多实验前面进行了很多单据的相关操作后,为的就是最后生成一张凭证,实验操作的过程进展的也并不总是那么顺利,只要稍有失误,如漏了其中某一步骤,就导致最后凭证不能生成。所以感觉业务员操作还是很不好做的,更不用说是开发这个系统的人了,进行每一步操作都要谨慎小心。虽然有几节课上的几个实验我都没能一次性做出结果,但是经过再三的努力,我总是能靠自己的最终实现对其整个过程的操作。 再者我也深刻的感受到了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程度。用友ERP—U8企业应用套件是在全面总结、分析、提炼中国中小企业业务运作与管理特性的基础上,针对中小企业不同管理层次、不同管理与信息化成熟度、不同应用与行业特性的信息化需求而设计。学习用友这门课程大大提高了我在信息化环境下的业务操作能力。了解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先进管理思想,掌握了和系统相关的实用技能。 此外,我还在自己的电脑上实践了用友的安装,卸载等过程,感受一言难尽,我深知自己所知道的还是太少,需要学习的是那么多。虽然对于用友软件不能像老师那样很好的精通,但是我也算是了解了它的用途和功能他带你,并掌握了其应用方式。 这学期的用友学习是充实而愉快的,当然,这和老师您的悉心指导和耐心教授课程是密不可分的。


 

第二篇:《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一、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践的背景和意义

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Customer)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Competition)日益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Change),使得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3C"是用户需求多样性与市场变化不确定性的根源,同时也是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外在压力。企业面对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为了提高竞争力,采取了许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

多少年来,企业出于管理和控制的目的,对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其他企业一直采取投资自建、投资控股或兼并的"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管理模式,即某核心企业与其它企业是一种所有权关系。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拥有一个牧羊场,出产的羊毛用于生产本公司的汽车坐垫;美国某报业大王拥有一片森林,专为生产新闻用纸提供木材。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企业更是如此,"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方式至今仍在各级企业领导者头脑中占据主要位置,许多制造业企业拥有从毛坯铸造、零件加工、装配、包装、运输、销售等一整套设备、设施、人员及组织机构。

推行"纵向一体化"的目的,是为加强核心企业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和销售全过程的控制,使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从而达到增加各个业务活动阶段的利润。在市场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是有效的,但是,在高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纵向一体化"战略已逐渐显示出其无法快速敏捷地响应市场机会的薄弱之处。显然,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要想对其他配套企业拥有管理权,要么自己投资,要么出资控股,不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要承受过重的投资负担和过长的建设周期带来的风险,而且由于核心企业什么都想管住,不得不从事自己并不擅长的业务活动,使得许多管理人员往往将宝贵的精力、时间和资源花在辅助性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上,而无暇顾及关键性业务的管理工作。实际上,每项业务活动都想自己干,势必要面临每一个领域的竞争对手,反而易使企业陷入困境。进一步地,如果整个行业不景气,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不仅在最终用户市场遭受损失,而且在各个纵向发展的市场上也会遭受损失,因为最终用户市场不景气,必然连带着纵向市场的萎缩。因此,"纵向一体化"战略已难以在当今市场竞争条件下获得所期望的利润。

全球制造链及由此产生的供应链管理是"横向一体化"管理思想的一个典型代表。现在人们认识到,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企业,只有优势互补,才能共同增强竞争实力。因此,国际上一些先驱企业摒弃了过去那种从设计、制造直到销售都自己负责的经营模式,转而在全球范围内与供应商和销售商建立最佳合作伙伴关系,与他们形成一种长期的战略联盟,结成利益共同体。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推出新车Festiva时,就是采取新车在美国设计,在日本的马自达生产发动机,由韩国的制造厂生产其他零件和装配,最后再运往美国和世界市场上销售。制造商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追求低成本、高质量,最终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Festiva从设计、制造、运输、销售,采用的就是"横向一体化"的全球制造战略。整个汽车的生产过程,从设计、制造直到销售,都是由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优秀的企业,形成了一个企业群体。在体制上,这个群体组成了一个主体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在运行形式上,构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和信息流网络。由于这一庞大网络上的相邻节点(企业)都是一种供应与需求的关系,因此称之为供应链。为了使加盟供应链的企业都能受益,并且要使每个企业都有比竞争对手更强的竞争实力,就必须加强对供应链的构成及运作研究,由此形成了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这一新的经营与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强调核心企业与最杰出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委托这些企业完成一部分业务工作,自己则集中精力和各种资源,通过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做好本企业能创造特殊价值、比竞争对手更擅长的关键性业务工作,这样不仅大大地提高本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且使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都能受益。

供应链管理提出的时间虽不长,但它已引起人们的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国际上一些著名企业如惠普公司、IBM公司、戴尔计算机公司等在供应链实践中取得的成就,更使人坚信供应链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一个有效途径,因而吸引了许多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供应链管理进行研究和实践。80年代中期以后,工业发达国家中有近80%的企业放弃了"纵向一体化"模式,取而代之转向了全球制造和全球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的经营模式。近几年来,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已扩展到了一种所有加盟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超越了供应链出现初期的那种主要以短期的、基于某些业务活动的经济关系,使供应链从一种作业性的管理工具上升为管理性的方法体系。

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管理体制与运作模式受"大而全"、"小而全"思想的影响非常严重,"万事不求人"的封建主义思想使企业成为一个封闭系统,与开放式的全球制造和供应链管理模式相差甚远,无法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例如,生产系统设计没有考虑供应链的影响,只考虑生产过程本身,而没有考虑生产过程以外的因素对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供、产、销系统没有形成"链",供、产、销等企业的基本活动在传统的运作模式下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相互脱节;部门主义思想使激励机制以部门目标为主,孤立地评价部门业绩,造成企业内部各部门片面追求部门利益,物流、信息流经常扭曲、变形;管理信息处理手段落后,我国大多数企业仍采用手工处理方式,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不健全、数据处理技术落后,没有充分利用EDI、Internet等先进技术,致使信息处理不及时、不准确,不同地域的数据库没有集成起来;没有市场响应、用户服务、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评价标准与激励机制;在各供应商之间没有协调一致的计划,每个部门都各搞一套,只顾安排自己的活动;制造商、供应商和经销商都缺乏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且往往从短期效益出发,相互之间失去了信任与合作。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企业很难一下子从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很快转到供应链管理模式上来。但是,为了使企业能在当今这种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变革的阵痛可以换来企业长期发展的未来。因此,研究供应链管理对我国企业实现"两个转变"、彻底打破"大而全"、"小而全"、快步迈向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二、《供应链管理》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设的意义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供应链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实践和企业管理理论研究新的前沿和新的领域。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正深深地影响着当前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经营效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日益开放并日益融入到世界经济的中国,我们的企业不可能独善其身,不参与到市场竞争的滚滚洪流之中。因此,如果说企业关于战略、经营方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手段的选择是一道多项选择题,那么供应链管理无疑也列在我国企业的可选范围之内。对某些企业来说,供应链管理还应该是必选项。如今,许多高等院校的管理专业,尤其是物流管理专业,近来都开设了供应链管理课程。其目的是明显的,一是争取让学生掌握企业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最新的动态;二是让学生在离开学校后更能适应当前企业竞争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也让学生们在未来择业时更具竞争力。

由于‘供应链管理’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和新事物,因此,不难想像的是,‘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中还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是本校物流专业的一名教师,长期从事《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助教和教学工作,在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供应链管理的教学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当前,虽然许多学校都在陆陆继继地开设《供应链管理》课程,但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到,各个学校的教师都是按照各自的专业背景和教学思路设立课程的教学框架和内容。在这一点上,其他一些课程就相对比较成熟,如《管理学》总是围绕着‘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这个模式展开的。又如《营销管理》在战略层次上存在一个“细分、目标和定位(STP)”的分析模型作为核心,而在战术层上则紧紧围绕着‘产品、价格、促销、地点(即4P)’展开。由于缺乏一个系统的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学架构,这势必给《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诸多的不方便,同时也让人怀疑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所能学到的知识的质量。这充分体现了对这门课程进行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没有合适的教材。其他课程,如《管理学》已经是一门非常成熟的课程,这门课程不仅已经搭建起一个相对标准的理论和教学架构,并且围绕这一架构还有许多可以选择的非常优秀的教材和参考资料等。而《供应链管理》由于设立的时间尚短,没有一个比较标准的理论和教学体系,并且这方面的大师(真正意义上的大师)也很缺乏。所以,在《供应链管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很难找到一本比较满意和合适的教材。本人除了负责《供应链管理》中文课程的建设外,还担任了我校澳曼特国际商学院物流专业《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助教工作,在担任助教的四年期间,澳方换了三次主讲教师,而每一位主讲教师都选用了不同作者的教材。正如前面谈到过的,由于本课程缺乏一个相对标准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架构,所以不同英文版的教材在内容上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别。这无疑给我的助教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和挑战。有过这种经历,我越发深刻地认识到,缺乏合适的教材会给相关的教学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同时,也会给相关的学生造成知识学习上的系统偏差。这充分体现了进行《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3、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上的混乱。由于供应链管理是一件新事物,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积累和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存在着相互矛盾和混乱的现象。例如,就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这两个重要概念的定义,以及它们各自研究范围和研究重点等问题,甚至都没有达成过共识。詹姆士???R?斯托克(James R. Stock)和道格拉斯?M?兰伯特(Douglas M Lambert)在他们的《战略物流管理》一书中说道:“直到最近,大多数从业人员、咨询顾问和学者都把SCM视为与当代对物流管理没有什么差异的一个概念。”大卫?辛奇-利维(David Simchi-Levi)等在他们的著作《供应链设计与管理-概念、战略与案例研究》中则直接指出:“我们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不作区分。”毫无疑问,上述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给学习《供应链管理》的学生带来相当的困难和不便。我们知道,学习一些错误的东西,那还不如不学。也正是迫于这种情况,我们觉得非常有必要进行该课程的建设。

三、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框架

《供应链管理》课程的课程建设严格按照学校的相关要求来实行的,并且着重解决的是当前《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参见上一部分)。

首先,我们小组通过参阅大量的书籍和相关的资料,初步构建出了《供应链管理》课程的一个教学体系。《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分为三大部分来完成,具体见下图:

 

其次,通过这次课程的项目建设,我们确立了《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我们认为,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并应该掌握以下方面的知识:

1.    懂得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产生的时代和市场竞争的背景;

2.    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相关的理论,如物流,物流管理,供应链,企业纵向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等等,以及能够区分这些概念之间的不同和联系;

3.    企业进行供应链设计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4.    企业在进行供应链管理时面对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5.    在不同产业中,企业如何实践供应链管理;

6.    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最后,我们小组通过参阅大量的书籍,进行深度的探讨,并和相关的教师(包括外教)进行了交流。对于当前‘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文献中存在的一些错误,以及容易混淆的概念,在经过反复的考证后,对这些知识进行了区分和比较。以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例如,企业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联系,企业纵向一体化和供应链管理之间的区别等等。

四、课程建设的最终成果

在整个课程建设期间,我们这个项目小组根据学校关于课程建设项目的相关要求,完成了如下工作。规范了课程的基本教学文件,包括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学课件(PPT)、试题库等的建设。具体请参见附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