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调研实习报告

                 

苏州景观实习报告

              班    级:  10城建城规(2)班

              学    号:  10202050106

              姓    名:  黄杰

              指导老师:  王志鹏

                  


前言

   

    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掌握课程知识。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规划专业10级学生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系领导的统筹安排以及带队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于20##年11月6日拉开了景观实习的帷幕。通过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际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巩固和运用自己在教室里已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思考的创造性思维,为大学专业学习以及专业认知夯实了基础。

实习为期4天。主要以实地考察、相关测量和照片采样等方式进行。通过各个项目的参观学习,记录相关笔记,分析思考,完成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

此次实习是大学学习中历时最长,任务最重的一次,同时学生数量也是最多,安全问题因而变得更加重要,所以给带队老师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压力以及学生极大的体力考验。

特此由衷地对老师们说声”您们辛苦了“!

本实习报告是作者结合课本所学与实习内容,参照实习中笔记与相关资料总结完成的。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和资料查阅不全等相关原因,报告内容可能有多疏漏偏差,望批评指正。


目录

第一部分: 实习概况

  一、实习时间

  二、实习指导老师

  三、实习目的

  四、实习地点

第二部分:实习内容

第三部分:实习心得

第四部分:总结

第五部分:手绘图

第一部分:实习概况

一、实习时间

      20##年11月6日—20##年11月10日

二、实习指导老师

     王志鹏

三、实习目的

       景观、规划与建筑综合实习是将官学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参加园林景观及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可以让学生生动形象地学习园林景观设计、景观规划和城市景观规划的发展历程,了解景观规划与城市环境、城市功能、城市需求的关系,以及景观规划形式、内容与功能的多样性;了解现代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联系与差异;从比较中发现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与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在景观环境上的特征与差异。借鉴、吸收成功作品中的经验,并且培养起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得到较大程度的充实和提高。

四、实习地点

苏州:金鸡湖、留园、虎丘风景区、七里山塘文化街区、苏州太           湖湿地、文庙、沧浪亭、盘门历史风貌区、古城河、拙政           园、苏州博物馆、狮子林、苏州火车站、观前街、平江路           历史街区、同里古镇

第二部分:实习内容

苏州,中国华东地区特大城市,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大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之一。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古称吴郡。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现今的苏州已经成为“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山、水、城、林、园、镇为一体,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古韵今风、和谐发展的国际城市

此次实习中老师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园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和历史文化地段进行参观,下面我将针对不同类型景观进行分类描述。

传统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更有文征明一手设计的拙政园为其典型例证。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我们选取了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等进行参观调研。

城市公共开敞空间

城市公共开敞空间通常是指允许公众进入,具有一定公共设施,一定规模的自然、生态或人文内涵基础,富有景观特色的地段或区域。包括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城市街头绿地等。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城市公共开敞空间有了更多的要求,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真正参与的机会和便利的场所,促进城市中人们交流,放松,促进城市社会文化融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城市的建设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城市公共开敞空间是系统性的,应与城市中的山水完美结合,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融合,公共开敞空间建设不仅是简单的城市美化,更具有深层次社会文化价值。

我们以苏州金鸡湖为例进行调研分析,金鸡湖整个景观分为八个区,依次为“湖滨大道”、“城市广场”、“水巷邻里”、“望湖角”、“金姬墩”、“文化水廊”、“玲珑湾”、“波心岛”。金鸡湖畔的湖滨大道、城市广场以及改造一新的中央公园是苏州工业园区人气汇集的焦点,林荫道构成的湖滨大道的日均人流量在5万人次左右、中央公园约为6000人次。除了苏州本市居民外,还吸引大量来自上海、无锡、常州等地的居民。金鸡湖周围散布着苏州文化博览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以及多所高级酒店等,也是城市文化交流场所。正积极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商业、旅游产业结合的品牌商业载体新标杆。

优秀近、现代建筑作品

    苏州博物馆和苏州火车站是近些年落成的具有高影响力的建筑作品,实习之战也是必不可少要参观的。博物馆新馆在整体布局上, 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 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 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 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 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 环 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 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 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苏州火车站新站采用了上、下多层跨线立体式的功能营构布局,大大方便了旅客的疏散、车次线路的编组和货运的流通。整个站屋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桥”式交通枢纽,宽敞的候车厅与行李房及售票处等通过苏式园林庭院的穿插、衔接与渗透,结合成一个江南特色浓厚的旅途环境。与火车站南广场一起成为规划界的又一经典之作。站屋的外部环境步行广场、公交车停车场、出租车下客区、客车停车场、私家车停车场等与站房无缝连接,极大地便利了旅客出行。

城市历史文化地段

    “历史地段”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某一地区(城市或乡村)历史文化上占重要地位,能代表该地区历史发展脉络,并具有一定地域空间以及历史环境特征的地段。地段中的建筑或许没有一座够得上文物保护的级别,但从整体看却具有相对完整而浓郁的历史风貌,能够反映传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多样性,包含着历史特色和景观意象的地区,是一个地区文化“活”的见证。其中,城市历史地段是城市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小地区,包括城市的古老中心区或其他保存着历史风     位于苏州古城西南隅的盘门景区,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现存的盘门与南宋《平江图》碑所绘,方位相符,总体布局和建筑结构基本保持元末明初旧观,水陆两门南北交错并列,总平面呈曲尺形,朝向东偏南10度,是苏州现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古水陆城门。

苏州环城水系和道路一直在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城南一段则最具历史文化及景观价值。明清以来,南城河沿岸一带商贾云集、市肆林立、水陆交通繁忙。近代以后,沿河一带建起许多现代化的纺织、染织工厂,成为苏州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苏州对其进行的规划和保护对历史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实习个人心得

这次实习的目的是让书本中的知识在自己亲身体验中得以全新在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感官上及情感上的理解。下面谈谈这次实习给我带的收获。

1、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及意境的营造

    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可以体验让人舒畅的生活,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这是我们在以后的园林设计中所要考虑到的。 

苏州的造园家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地。在空间视觉艺术上,苏州园林运用了很多“小中见大”、“巧而得体”的园林空间处理手法,例如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有限的扇形空间可四面观赏周围景色,不同角度所揽景色也尽不同。从布局上,常取内向形式,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先围合,再于此范围内进行一番精心的营造,从层次上说,江南园林善于在有限的空间内有较大的变化,巧妙地组成千变万化的景区和游览路线。留园便是此较好的例证,收、放相间的序列渐进变换,大量石景和花木的运用使得游人在有限空间中感受到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空间关系,意犹未尽。拙政园聚处以辽阔见长,散处则以曲折取胜。留园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丰富的石景,二是多样变化的空间之景。沧浪亭内部布置一般,但园外借景却又使得院内外成为一体,巧妙地让园外之景借于院内。从中我们更好的理解了不同的园林的造园手法所能带来的不同的艺术效果。对我们以后在设计江南风格的园林时有很大的作用。 

2、城市开敞空间中的多样化结合

苏州的金鸡湖给我的印象是很深刻的,不仅是那雄伟壮观的“大秋裤”建筑,也不单单是那辽阔的水面。作为一个成功的城市开敞空间,她的可鉴之处是非常多的。首先,她不仅服务于苏州境内居民,也将苏州附近市区的游客吸引至此,是一个区域性的服务空间。为此需要满足更多的需求,要求有更多的绿地,更多的服务设施,更多的共享空间,更多的驻足空间。通过实地观察,香樟林、喷泉广场、大面积草地(可进入)等大尺度的空间大大的满足了以上需求。其次,沿金鸡湖一圈分布着有苏州文化博览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性场所;李公堤,月光码头等餐饮、娱乐、休闲、文化商业街;另外不少有高级酒店,酒吧等。充分说明了金鸡湖是一个高度集中且多样化的集商业,文化,休闲,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敞空间,这是在景观规划中很值得学习的,单一功能的公共空间总归要趋于衰败,结合多样的地区规划,使得空间可游,可玩,可住。满足不同人群对开敞空间的多样化需求,达到景观与城市生活紧密的结合。最后,是针对细节的处理,细节往往反映的是品质。金鸡湖在这方面的处理是很让人欣慰的。这是在实地拍到的的休息座椅,很人性化。护栏的设计也很独具匠心,不会破坏观赏景观的同时有保障了安全,且给人以亲和感。

3、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

    坐在大巴车上,从苏州新城到老城区内,是明显不同的城市风貌。下面针对老城区做一些自己的看法。几天里的走街串巷让人感触最深的是随处可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路灯,路牌,垃圾桶,标志牌等,而且会随着不同街区而有所改变,这对认识和保护当地文化具重要的意义。街头绿地的设计也结合融入的苏州园林的造园特色,使得路人在行走或短暂休憩时便能体验到古典园林的特色,这也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发扬。很让我诧异的是公交车上会播报一遍苏州方言版的提示语,后来渐渐听得愈加欣喜,这也是一种城市设计,一种文化传承。行走在小巷里纯粹的是古城的宁静,优雅。苏州自古就是水乡,后来的苏州规划也是尽量恢复并保持原样,不做擅意的改变,让游客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水乡。

第四部分: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了解了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和造园艺术手法,并掌握了我国现代城市园林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内容,形式,规划和特点,并希望以此为契机更多地了解景观学这一门学科的意义。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的平面图终于生动起来,以后的设计中就会在心中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拿与设计中相关的植物搭配来说,我们可以利用其遮挡视线,用来引导游客,营造隐约神秘之感,还可以做背景以烘托园林建筑,使其更丰富生动。图纸设计中我们重视不在乎细节的处理,但实际观察中出彩之处往往是巧妙地细节把握,脚下铺地材料的选择,一株灌木的选择,一个垃圾桶的位置等等。实践给了我们专业学习一个很好的指引,是一个认识自己不足的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我们对景观的感情,通过我们的视觉,嗅觉,触觉等去欣赏景观,并能通过自己主观处理得出对景观喜恶之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成为以后设计中值得借鉴或者避讳之处。

这是一趟美妙的学习旅程,虽然很累,却真正觉得学到了东西。也知道了自己在实践中的不足之处。实习结束了,对我感触最深的是:课本上所学到的,在实际中得到了印证;而对实践的学习,又丰富了课本所学。感谢此次旅程!

 

第二篇:上海苏州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专 业 建筑设计 班 级 建设1302 学生姓名 徐增奇 学 号 1301030231

2014 年 10 月 29 日

上海苏州实习报告

上海苏州实习报告

上海苏州实习报告

上海苏州实习报告

第一天我们参观了留园、拙政园和苏州博物馆拙政园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 四大古典名园,被誉为"中国园林 之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内,是 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 园林的代表作。拙政 园的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 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 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主要建筑有远香堂、雪香云蔚亭、待霜亭、留听阁、十八曼陀罗花 馆、三十六鸳鸯馆等。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 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 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

池、涧等 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

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 池

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

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 幽而引人入胜;

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

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 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

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

中产生不同 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

廊,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 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为江南园林的典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园内有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 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型代表。与拙政相比,留园虽然小,但他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还考察了苏州艺术中心金鸡湖景观,金鸡湖景观设计的核心内涵有二:一是表现苏州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二是力挺一个现代化国际都市的建设目标。景观设计在尊重苏州传统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将旧城与新城、商业与娱乐,生活与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在苏州的新城与旧城之间建立连接过去与未来艺术与建筑、山体与水体、城与乡,本土与世界的象征性链接。

我们到上海的第一站是外滩,到的时候天

色已暗,高楼都已在灯光的包围下争夺路人的

视线,谁都无法抗拒。在一群高大的建筑中,

最亮眼的当然还是地标性建筑的东方明珠电

视塔。不过宝塔形的经贸大厦也一样吸引人们

的眼球。不管是人们已经成为上海印象的东方

明珠还是新近拔地而起的上海中心大厦都一

样给人留下上海这个生机勃勃的繁华都市的

深刻印象。

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1933老场坊。1933老场

坊原来是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改成创意产业集聚区

上海苏州实习报告

后继承了原有的结

上海苏州实习报告

上海苏州实习报告

构体系和空间关系,由于自身的历史背景和建筑

特质,赋予了其独有的魅力。整幢建筑风格朴实

无华,大气而不张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从它

似乎不经意的精美装饰细部中,感觉到当初设计

师的匠心独运见证废旧的工业老厂房如何脱胎换

骨的建筑正在这个艺术觉醒的时代重获生机。

在上海,我们还参观了上海博物馆和世博中国馆

——东方之冠。中国馆:四根巨柱撑起东方之冠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造型亮点:充满中国元素,同时满足功能需求。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

上海博物馆的平面布局,分开放区、库房区、学术区、科研区、管理区、设备区等6个区域上海,现开设12个专题陈列室,展示的珍贵文物以青铜器、陶瓷器、书画为其特色,此外尚有钱币、玉器、雕塑、查印、少数民族工艺等。上海博物馆一楼为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和展览厅;二楼为中国古代陶瓷馆、暂得楼陶瓷馆和展览厅;三楼为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查印馆;四楼为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和展览厅。

在最后一天,我们从留宿一夜的乌镇出发去南

浔,进入古镇并没有感到和其他的江南古镇有什么区

别。一眼看上去的建筑风格和之前去过的宏村差不

多。走到某大宅后院,赫然发现眼前翻天覆地。只能

感叹这另类的中西结合。记忆中还剩下关于这座古镇

的就是在南方很少见的四合院似的建筑,据说是因为

主人喜欢藏书,院子可以拿来晒书。果然建筑的样式

还是得首先考虑功能性。

参观实习总体感悟 这次参观实习,虽然时间很短,过程有点曲折,但达到了开阔眼界、补充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重目的。通过这次到上海和苏州的调查实习发现我们的设计太过于肤浅和不够大胆创新,而上海和苏州的很多建筑给人们一种靠近大自然的感觉,让人们在这个忙碌的城市中可以得到放松和缓解压力,还有我们现在所掌握的设计知识还远远不够,将来走上社会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才会慢慢真正的了解设计,还从这次考察中学到了很多设计知识为毕业设计做好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