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科研总结

“十二五”县级科研总结

课题名称: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承担学校:鸡东县哈达中学

课题承担人:王春玉

2015.4.3

1

以学生为主体、促进英语教学的有效和高效

哈达中学王春玉

20xx年5月至20xx年5月期间,我申请尝试了县级科研课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到现在已经近两年的时间了,两年的课改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升本课堂给我的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组展示、班级展示交流、当堂检测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生本课堂的主要目的就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目标的确立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小组交流的互助者、班级展示的成功体验者。一句话,就是学习全过程的执行者。两年来,为更好地建立这种学习的互动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先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 从班级的小组建设入手构建学习团队

高效课堂的两条支柱就是导学案和小组建设、导学案是学生课堂教学的活教材,小组建设才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的动力源泉。小组建设的意义就在于首先,它打破了原来单一的“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更能体现“生本课堂”的理念;学生参与面广。其次,利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能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第三、利用小组学习能更好地培养了小集体的 团结队精神;这也是一种德育的教育。第四、分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潜能生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更多了;这有利于潜能生的转化工作。第五、利用小组学习,有利于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小对子帮扶工程;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学生,把 2

一个个组当成一个个小型的班级,你对几个组长负责,组长对组员负责,这样在教学中你就有精力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能了解到,都能照顾到。第

六、有利于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中更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小组学习时,难的学习程度好的完成,简单的学习差的完成,利于他们比原来的自己进步。第七、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近两年来, “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线课堂”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拉开了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课改实验工作。20xx年,我校在学校科研小组的帮助下,根据进修学校提出的小组建设原则,把学生由原来的排排坐改成了小组团团坐的方式,我的体会是:班级小组建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因为,在学生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所有的活动都应该有小组活动的参与才能顺利开展。每一个环节离开了小组建设都不能更好地完成。实践证明这是对的、可行的、有效的。

二、从导学案的精心设计入手,扎实开展学案导学模式。

1.从导学案的学习目标确立入手,培养学生自我确立目标的能力

学案导学的学习目标不同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什么、学会什么。其知识目标暂离目标的主体,而学案导学的目标应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呵护自己实际的目标,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再到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教会学生在预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等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建立比较深层次的目标,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只要求学 3

生确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是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建立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学习思路上下大功夫。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2.,逐步帮助学生完成没不得学习目标

目标确立通过学案导学的方式之后,教学重点就转移到了目标的完成上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互动交流的活动,并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获得设计过程中,

首先要注意活动设计要有梯度。因为,活动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完成目标,所以,活动的设计就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步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这样才能达到完成目标的目的。教学中我经常采取,单词朗读比赛、目标语言对话比赛、语法过关比赛、组词造句竞赛、靠头作文竞赛的方式,及发布同层次的学生参与不同层次的知识竞赛,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学习目标。效果很好。

三、 从交流展示入手,展示教学风采

教学中,为更能体现展示的风采,我把展示活动分成了任务式、评比式和抢答式三种方式。

任务式:通常采用采用抽签形式,教师可有意识的让某个学生抽到指定的任务,有助于顺利完成教学,每个组都展示任务。缺点是需要较长时间,经常完不成教学任务。

评比式:主要是通过各小组的展板,对于同一内容所有组共同展示, 4

根据展示的正确度、清晰度等给等级评价。缺点是需要场地太大。

抢答式:出示任务再抢答,比较适用于检测部分的展示。缺点是多数学生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可偶然为之。

分组展示的过程就是学生之间分享交流学习成果的过程,对与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活动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与完善,并逐渐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学生展示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适当的启发式的追问,让学生说出关键,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刚进入课改时我要求学生特别注意讲解的音量、姿势和文字书写等。并限制每组展示时间加教师点拨共2—4分钟。为提高展示效果和效率,采用分组分内容展示。一般情况可在“自主学习”的任务中分为几块(与小组个数相同),尽量使每个小组都能分到展示任务,在小组合作歇息之后,各小组派代表到指定板面进行板书,准备展示。在展示前小组成员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对本小组要展示的内容进行重点研究,每个组员对展示内容都有完善的义务,如对单词、语法、句子造成的错误及时进行更正,否则就是为其他组创造加分的机会。

两年的展示试验之后,最可喜的成绩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强了,学生展示的说理性强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意识浓了,学生的聆听专注了,学生质疑的意识浓了,学生的学习品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进步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

四、从扎实开展检测反馈入手、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检测反馈又叫拓展训练等。连年来,为了更好地开展检测反馈工作,我主要坚持了以下原则:

5

1、题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10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紧扣知识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设置基础训练部分和拓展训练部分,拓展训练部分一般给中下学生当课后作业布置下去。

4、基础训练部分可规定时间,要求独立完成,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如本小组没有完成的题可向别组求助,如还没懂,就写在黑板上,请高手或教师讲解。

五、从信息技术教育入手,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两年来,我始终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对每一节课都进行课件制作、导学案制作、PPT课件、图片教学、表格式任务训练、模板式训练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大大的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增强了巨大的直观效果,对增强学生兴趣,构建英语课堂语言环境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通过以上五个五方面的教学设计和运用,我所教的班级英语教学成绩逐年提高,我所教的学生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有明显的改善。希望通过今后这种模式的逐步深入,能够带动我校英语课堂教学的逐年发展,也希望通过这种模式的运用,能够给哈达中学英语教学带来新的春天。

6

 

第二篇:长平路小学十二五教科研工作汇报

针对传统“说教式、苦涩式”被动教研弊端,我校从20xx年秋季起开始酝酿创办教师“小课题俱乐部”,起草章程,几经修改;到20xx年夏季,借助申报省级“十二五”课题之机,经过国家督学、原省教科所成尚荣所长、市教科所黄达成主任等专家组论证,20xx年底申报成功,被省教科院规划办批准为省级“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正式开始了《教师“小课题俱乐部”校本研修方式的创新研究》;20xx年x月,开题会之际,又得到省教科院张晓东博士、市教科所陈静波副所长的指导,加快了创办“小课题俱乐部”,教研方式求新颖、实效的探索,教师们纷纷参与俱乐部的各类活动,开始尝到甜头,找到乐趣。下面,我来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所开展的具体工作:

1、勤学多交流,紧跟“新三基”步伐

科研工作的前提是学习,而学习是充满思想的劳动,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必定能更新观念、促进反思、修正行为、增强底蕴。在长平路小学,学校将学习视作发展教师,提升质量的第一需求,领导要学习,教师要学习,让学习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一年来学校不断创造各种业务学习、科研培训的机会,开设教师论坛,轮流让教师谈“我的教育故事”,“小课题促我成长”,交流经验,畅谈研究收获;学校还将教师自学和专题培训学习相结合,开展教科研的校本培训活动,进一步营造科研学习的良好氛围,丰富教师的科研理论知识。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一方面向外聘请有关的科研专家来校指导,另一方面不放学外派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科研骨干培训班和各种教育研讨会,拓宽思路,放大眼界,近一年来,学校就多次组织课题组教师赴外地参加全国科研研讨会,老师们通过学习,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实践,提高了科研能力。学校小课题俱乐部从申请时“基于双基”开展科研,通过不断学习,学校上下认识到,新时期的研究不能拘泥于原有的内容,更应有时代的气息,从而确立了“基于新三基”开展研究,即基于脑的教育研究、基于网的教育研究、基于小班的教育研究,开展小课题俱乐部课题研究,学校科研室借助网络及报刊杂志,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研的前沿理论知识,组织大家谈体会,组织教师撰写读书笔记,暑假期间专门组织教育科研研讨会,研讨会上教师们充分认识到小课题对个人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意义,使大家不断得到提高。

2、申报小课题,针对问题目标明

20xx年x月起,我校启动了校级“小课题”的申报工作,彰显“问题真、切口小、周期短、过程实、突出用”等特点,明确“基于问题解决、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主旨,拟出参考选题,自填选题意向表,宣讲申报简表填写要求,校园网选登申报表填写示例,引导出40周岁以内的教师们申报了20多个校级小课题,如《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图式板书增效”的课例研究》、《高年级小学生作文心理活动细节指导的案例研究》、《中年级小学生语文课堂笔记的指导策略》、《中年级小学生计算题高频率错误类型、成因及对策的研究》、《高年级数学课有效追问、深化思维的片段研究》、《生活英语任务驱动、游戏激趣的细节研究》、《小学高年

级英语自主互助型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激活想象力的案例研究》、《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安全预防的方法研究》、《中年级信息课“抓两头,促中间”的小组个案研究》等等。这些突出课堂、微观、现场、行动、应用研究的小课题,深受教师们欢迎,其中已有10个被区推荐到市,第七期个人课题市立项7个,区立项3个,为全区各小学之首,这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在校级“小课题‘基础上稍作修改、转报成功的必然结果。

3、钻研磨课例,教研科研“一张皮”

聚集课堂教学主阵地,选择与小课题相应的教学内容,深入钻研磨课例,是我校小课题研究的中心。课前磨教学设计,课中磨导学策略,课后磨成败得失,总结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案例及教后反思,驱动常态教学速改进。

六语组(六年级语文组的简称,下同)四名教师(成莉、虞敏文、张弦、丁一丹)同备、轮上、互听、共研课,再推举一人在全校上《负荆请罪》一课;三语组(郑蕾、胡亚玲、刘慧、李慧)四人以《东方之珠》开展“同课多人异教”研讨;高数小团队多名教师(丁邦建、潘宁、尹文文、张艳芹等)从不同角度上研究课,同研“善思乐探”导法;低数小团队不少教师(焦华明、侯晓瑾、张娴等)围绕“点错成金”探索资源开发策略;英语小团队教师(徐品芳、胡薇、王茜、陈静)共研自主与合作学法与导法的高招;本校李慧与民生实小的倪老师“同课异教”语文课《蜗牛的奖杯》,本校虞敏文与区进校范庆荣主任分别上语文课《小草与大树》的第一、二节,跨校“同课异教研讨”更深化了研究;范佩蓉、丁邦建、王慧君、徐倩、龚雅瑜等人撰写的教育教学案例相继获市一等奖,不少案例纷纷获省、市二、三等奖。上述各小组与小团队的磨课及其案例,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基于脑、基于网、基于小班”的“新三基”教育理念,协动左右脑,形象与抽象思维、情智同育;引导学生检索、优选、运用网络资源;迁移小班化教育理念,优化大班合作学习、发展每一个的导学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力,及时扎实地推动了我校各科常态化课堂教学的迅速改进与增效。

4、注重常态化,规范制度化科研

扎实做好教育科研课题的日常研究工作,紧紧围绕课题研究方案,按照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的要求认真实施课题研究。不断改进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方法,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课题组对课题研究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对课题活动做到前有计划,中有记录,后有总结与评价。及时召开子课题组成员专题会议,抓好研究方案的落实,密切关注、适时指导、加强监控,做到项项有人抓,时时有人问,过程研究与终结成果相联系,使其规范化、科学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努力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学期初根据学校研究方案的设计,分解每学期应完成的学校研究目标,教师们则结合每个教师教学内容,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明确一学期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

2、根据学期研究计划的安排和课题研究的实际进程,每人每学期上好一节课题研究公开课,在研究课活动中必须充分体现学科教学与课题研究的整合,学校教科室还与教导处联合开展研究课展示活动,其间涌现出的个别年轻优秀教师的研究案例和课例,学校进行全校展示。

3、完整地积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原始资料,如课题研究课设计理念、上课教案、教学反思等。

4、学期末根据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总结一学期的科研工作,说明课题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展望下阶段的实验设想。

5、专题培训,提升研究力。学校教科室不断组织专题培训,提高各子课题组实施科研的能力,如学校开展的教师问卷设计专题讲座,教师实施和撰写教育案例的研究等。

总之,在教育科研之路上,我们做得还很不够,还有很多地方有待我们不断探索和改进,我们也坚信,走好教育科研之路,必将有力地促进和提升长小教师的教育能力、科研能力,进而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