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成果教师总结

实践成果教师总结 -总结

[] 我九七年参加,九八年开始配合社科部组织本院学生开展德育课的考察,至今已有十年,。十年来带领学生参加过赴法库、棋盘山团校、抚顺纪念馆等地的考察活动。近来在校大力支持,社科部的精心安排下,社会实践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内容更加丰富,组织更加完善,在学生中的影响也与日俱增。

十年来感触颇多,对德育课的实践活动的也越来越深刻。社会在不断发展,高等教育面对新的局面,也面临很多新问题和挑战。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培养应用型人才和一专多能型人才需要学生在校期间不断接触社会、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和方式很多,有以为的打工、。有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也有高年级的实习实践。但是社科部组织的德育课社会实践教学对在校学生的成材有着其它实践活动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实践考察的目的是使广生能力、磨练意志、开拓视野,丰富他们的阅历。与学生个人打工实践相比较具有更强的组织性和针对性;与团委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相比较其达到全员参加的高普及率是不可比拟的。与高年纪的专业实习实践相比两者的侧重点又截然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是互补的。

十多年来,组织了数万学生参与其中,这项活动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沈大学子的必修课之一。也是低年纪学生入学后就一直期待的“之旅”。

对于参加社会实践考察的广来说,活动是愉快的充实的,内容丰富多彩的。而对于我们组织者来说确是重大。在十年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不断完善,使活动组织得更严密更,内容更充实,学生的收益更大。现就法库基地实践考察为例谈谈自己的工作。

一、 充分的是顺利开展活动的前提。

每一个团队考察只有短短的两天,这两天中安排的内容非常丰富,行程也很紧张。我们要在出发前几天进行统一动员,让学生充分了解本次社会时间的目的、意义,并把整个行程详细的告诉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布置好任务,包括考察的相关内容和具体细节要求,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和动力。出发前要做好分工,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定小组长,同时对班长和小组长进行深入。结合以往团队的考察经验布置好每一个细节的工作。

动员的目的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使命感,让学生明确考察的目的,了解行程和各个关键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物质准备,《》()。

二、严格的组织是活动圆满的保障。

每一个考察团队,少则二百多人,多则四、五百人。这样的大团队在考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和安全工作非常重要。交通安全、饮食安全、住宿安全、当地治安状况、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理都是我们组织者要细心考虑的。首先在出发之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重点强调危险的活动不要搞、危险的地方不要去、任何下不允许单独行动,考察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同老师联系。同时宣布各项纪律特别要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

活动过程中的细节非常关键,由于考察内容很丰富,两天来考察团要多次乘车往返于各个考察点,所以每次上车前必须集合队伍清点人数,以免出现学生走散现象。 考察期间学生要在当地就餐,我们规定任何情况下禁止饮酒,特别是晚间自由活动期间,有专人对学生进行监督,发现违反纪律的情况及时制止。

住宿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几百名学生分散在当地多家宾馆招待所,若不善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我们规定晚间10点以后严格禁止外出,同时强调消防安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个住宿地点要安排一名老师负责管理。每次考察在夜间10点以后我都亲自带队对学生住宿地点逐一进行检查,发现没有归宿的要及时联系,当学生全部归宿后要叮嘱招待所的值班人员夜间禁止学生外出。

我们在法库一直进行一项很有意义的考察活动,名叫“举目无亲闯顿饭”,就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上自己买的菜去当地农户家做一顿午饭。这项活动是和当地群众最密切最直接的

接触,最能反映出我们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因而我们对这项活动很重视,特别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我们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语言亲切态度友善、尊重老乡、保持清洁就餐,用油用柴适当付钱、不拿老乡一针一线”。在活动期间带队挨家挨户的进行走访,并征求老乡对学生的意见,确保纪律和形象。

三、培养出学生的吃苦耐劳、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在法库考察期间条件相对艰苦。由于经费和条件的限制,伙食只是简单的农家饭菜,住的是简陋的招待所,有时候还不得不两个人合住一张床。起初我们总是担心那些从小在市里长大的孩子难以适应,但是通过实际锻炼,我们感受到我们的学生确实很可,在特殊的条件下能体现出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没有抱怨、没有挑剔,学生很快就能够适应这样的,并且相互谦让。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这是很难得的教育过程。

考察期间,有时候要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我们刻意跟踪各小组的活动情况,结果令人满意。组员之间亲切友善、相互、密切配合。有时我们特意将两个以往有过矛盾的分到同一个小组,并安排组长协调他们的关系,结果两天的实践结束后他们往往就会抛弃前嫌成为好了。共同的,面对共同的困难使更加牢固,法库的考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在外面考察,有一点我们非常注意,我们学生给当地政府和群众留下的印象。所以每次出发前的出征仪式上我都要和学生讲形象的问题,我们要让学生懂得,一旦离开沈阳大学自己的一言一行,就不在代表自己,而是代表沈阳大学的形象。整个考察过程,我们在每一个细节上提醒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学生也非常的配合,在外人面

推荐同主题相关于:实践成果—教师总结

·济源干部驻村工作总结 ·民警培训总结 ·大学生暑期打工 ·员个人工作总结 ·大学生工作总结 ·暑期三下乡个人工作总结 ·教师师德工作个人总结 ·音乐教师工作总结 到 个人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实践成果教师总结〕随文赠言:【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第二篇:教师培训中心建设与实践总结

教师培训中心建设与实践总结

教师培训中心建设与实践总结

——整合优化,研训一体,全面提升软实力

四川绵竹市教师培训中心 周尚富

一、概况:亟待提升软实力。

灾后,绵竹学校全面实现了高标准重建的理想,现有幼儿园35所,镇乡小学18所,直属小学5所,普通单设初中7所,九年一贯制4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特殊教育1所。校园、设施、设备相当完美,堪称全国一流。

迄今,有教师3707人。学历小学专科以上85.6%;初中本科以上80.8%;高中本科98%,研究生7%。教师学历补偿教育已基本完成。

然而,绵竹教育要全面实现真正的一流,管理一流,教学一流,质量一流,还需要一个时期的努力,关键问题就是提升教师的软实力——实现队伍的专业化、高素质。

二、认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历史任务和使命——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随着教师学历补偿教育的完成,不少教师进修学校面临着衰败和萎缩的境地。“总体来说,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对于学校教师的发展以及教学的改进所起到的支持作用不明显,不能适应新时期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需要。”专家们呼吁——进修学校教师培训职能不能丢?

——(摘自XX年x月x日《中国教育报.今日关注》)

显然,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职能不能丢,而且,更应该加强,因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加艰巨,更需要我们开拓新的途径。

培训,就是通过培养和训练,使受培训者发生预期的变化,其目的在于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关注人的变化;而教研呢,主要是组织进行教材、教法研究和教学常规的指导,其目的在于求得实际问题的解决。

可见,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已是当代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历史任务和使命。

三、探索:构建现代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新文化。

XX年x月,我市开启整合新机制,整合原进修校、教科所和电教馆,成立绵竹市教师培训中心,实行“统一领导,分部管理”。

XX年x月,电教馆剥离,进一步优化资源,探索研训一体新机制。 XX年x月,进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研训一体”的深度融合。 在整合与优化资源的过程中,重中之重,在于教师教育新文化的构建。

1、重新定位:承担教师教育培训,教育教学研究的组织、管理、指导与服务功能的研训一体的综合教育机构。

2、重树新理念:提升“三力”,追寻幸福。动力:追寻幸福的教学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力:追寻自己的教学风格,提炼自己的教育艺术;学力:追寻自己的教育真理,构建“三新一德”的终生学习力。

3、开拓新思路:致力于教师专业成长,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薄弱,指向基础教育,以校本研修为基础,以专题培训为主导,创新模式,注重实效,研训一体,全面开展教师教育,提升专业素养。

4、提出新要求:站得高,重心低,视野宽,工作实。要追踪、把握学科发展前沿,教育理论前沿,教学实践前沿。

5、设置新机构:培训部,中学部,小幼部,办公室,教科室,心理教育指导中心。

6、探索新模式:探索工作新形态:研训一体。实现工作新模式:“上下联动,两刊一网”——上联行政、高校、科研、远程等部门,组织远程国家培训与研究;下联学校,把培训研究下移学校,开展县级专题培训,围绕问题,做专题,组织、指导、服务,开展(1)、通识性理论培训;(2)、学科性专题培训;(3)、送教性示范培训;(4)、诊断性指导培训。同时,指导个性校本研修:(1)、专业阅读;(2)、业务论坛;(3)、教师沙龙;(4)、网络博客;办好“两刊一网”——《绵竹教育科研》、《培训与研究》,构建绵竹教育网络培训平台,全面实现高校、科研、校本研训共同体。

四:实践:规范、丰富研训一体培训活动,全面提升软实力。

首先,高度重视,健全机制,保障教师教育规范开展。

为了推进绵竹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绵竹市教育局提出了全面重建我市教师教育新体系,要求学校做到“教师教育常规工作要主动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坚持面向全体教师,按需施教,着眼提高,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研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为此,绵竹市教育局根据四川省及德阳市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针对我市教师教育实际情况,本着“规范管理,注重实效,切合实际”的原则,制定了《绵竹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绵竹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办法细则>(试行)的通知》,对教师教育的组织机构、管理机构、登记要求、责任与考核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局专门组织举办了3期管理培训班,对全市学校领导和登记员教师进行了教师教育的业务开展和管理培训。同时,修订和完善了《教师教育资料上报制度》、《教师送培制度》、《教师自学自练制度》、《参加学习制度》、《教师读书制度》、《教师继续教育奖惩制度》教育等一系列制度,为教师教育工作做到规范性、可操作性奠定了制度基础。

其次,常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升教师职业理想。

“教师大计,师德为首,德能并举”。抓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我们教师培训永恒的主题。长期以来,我市学校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全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宣传,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报告以及进行师德经验交流等。我们把师德教育落实在培养教师事业荣誉感、岗位责任感、生活幸福感和对学生的爱心之中,100%的学校在开学初就开展了教师职业道德承诺、师德宣言等活动,突出感恩奋进教育,开展江苏“5加2和白加黑援建精神”的宣讲活动,号召教职员工向援建者学习,职业理想不断得到滋养。

第三,教师教育常规工作扎实,校本研修各具特色。

1、定期组织召开全市教师教育工作会,以会代训,布置年度校本研修工作;采取点校相对集中、相互交流、研训一体方式,组织落实学校年度教师教育检查工作;认真收审全市各中小学年度教师教育工作总结,学年度学时审核表,以及学年度教师教育(校本研修)工作计划;落实骨干教师队伍的督导、考评工作。

2、组织高中课改学科培训,绵竹中学、南轩中学共计108人通过外出德阳、成都学习、网络培训等形式,取得高中课改上岗证书。

3、暑假期间,组织了1123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不同学科的网络远程培训、光盘培训,100%能完成规定学时。

4、组织教师开展阅读活动和校园专业论坛,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撰写读书笔记,以自学、集体学习、沙龙等形式开展系列活动,紫岩小学、天河小学、大西街小学、遵道学校等,率先探索学校文化建设,开展校本研修,探究博雅、和雅、博约、“遵道而行,博学万科”校园文化体系,构建学校精神,丰富学校内涵,彰显了学校个性文化特色的魅力。

第四,创新方法,特色研训丰富多彩,综合素养全面提高。

5.12之后,在全国各族人民的通力支持下,软实力提升也受到重视和援助,我们主要开展了县级集中培训和上级送培,在江苏对口援助和郭氏基金会、桂馨基金、光亚基金等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开展了丰富的专题特色培训活动。

a、县级集中培训项目:

1、全面完成中小学班主任培训。从XX年x月启动了绵竹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班,目前,已经举办了8期,全市中小学共计959余名班主任通过系统理论培训,案例分析,现场观摩,经过考核,获得结业证书。

2、依托川师大,成都大学,四川教育学院,内江师院,全面开展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援助项目培训,开创了绵竹教师培训上挂高校下入基层的先河。 绵竹市骨干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培训。XX年以来,通过专题培训,跟岗研修,实践锻炼,对中小学300名骨干教师进行了全面深度的培训,经过参与体验,无论教育观念、课堂技能、以及教学智慧都得到了深刻的变化。

《观课议课的策略与方法》培训,300余名骨干级教师参加了培训,中小学3628人参加了校级专题讲座、小组研讨培训,以及45位美术教师培训,10所国学教育试点学校210名教师的国学经典培训,40名幼儿园长管理素质培训,43名心理教师的专业培训,60名教导主任培训,50名培训者培训,125名校长素质提高培训。

3、举办八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1124人通过集中培训、网络培训,取得合格证书。

4、组织全市语文、数学、英语29名初中教师参加了“兴业光亚”资助培训项目,采取集中学习、观摩、研讨20天,然后回校实践实习,迎接回访考察,教师纷纷献课展示,全市所有初中语数外教师都分别参加了回访系列活动,提升了综合教学技能。

b、上级送培项目:上级安排和援助性的外出培训研修活动达85项之多,参加培训人数达到3953人次,占我市专任教师的124%以上,无论是数量、规模等方面都创历史新高,极大地开阔了教师视野,为绵竹教育软实力的全面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让我们铭记这段珍贵的历史,感恩所有的大爱深情,奋进前行,我们深信,明天,绵竹的教育将会更加美丽。

五、困惑:

如何建立落实培训经费的保障机制?

如何提升培训者的综合素养和如何实现培训者的区域内流动机制? 如何探索、构建、实施有效的培训课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