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应如何提升自我职业素质

XX

XXXXXXXXX

XXXXXXXXXXXXX

引言:

当代社会,有许多企业一直在强调“职业化”。这是为什么?答案是:因为竞争。“专业技术、职业人”,核心竞争力由此而来。当今大学生若看到这一点,那么对于将来的就业,越早懂得职业化就越有利。

一、概念

  职业化指的是什么?职业化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

职业化包含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三个部分内容。如果把整个职业化比喻为一棵树,那么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是树的枝叶、花果,而职业化素养则是这棵树的树根。

  这是因为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外显而易见,但职业化素养相对“内隐”。学校可以通过培训学习、制度管理来实现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与技能,但却较难对学生的职业化素养有强制性的约束力。职业化素养更多的体现在学生的自律性上,表现出由内而外、由心而发的高度责任感、诚实守信、勇于奉献等良好品质,这也是优秀的大学生与普通的大学生的重要区别之一。

  职业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而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职业心态是指在职业当中,应该根据职业的需求,表露出来的心理感情。如积极、主动、专注、服务、包容等。三者相互关联,既有不同又有交叉。

二、方法

I.     三从三以

  大学生要如何提升职业素养?最好使用“三从+三以”的方法。

  其中,“从”字和“以”字的偏旁均是一个“人”,即“我”。指主角是自己,主动性要强。而“从”字和“以”字的另一边是“人”和“心”,即“别人”,“用心”。真心的从他人的角度思考,主动但不主观。

“三从”是指:

1)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哪怕只是平时对交通法规的遵守、环境卫生的爱护。做到守时不迟到、离开前整理好物件等,一些细小的行为,都是个人素养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和锻炼。一个连基本的社会规范都不能遵守的大学生,如何指望他在未来工作中能有效的管理自己。

2)从自我修养中锻炼

正确认识自我,客观看待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把个人素质的基本要求,自觉地转化为个人内心的要求和坚定的信念。要乐于接受“360度”的评价,多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如老师、同学、家长等,接受表扬的同时还要能欣然接受批评。

3)从校园文化中学习

  校园文化能塑造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品格,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其现代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如一些校园文化中讲到的“严谨”、“勤勉”等,都是学校和个人发展理念精髓。懂得学习校园文化的学生,未来也会懂得学习企业文化。

“三以”是指:

1)以实习生的态度努力工作

  当代职场里流行一种“蘑菇理论”。蘑菇这种植物是在潮湿、阴暗的恶劣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很多企业在对待和使用初来应聘的大学生时,都把他们像蘑菇一样扔进“阴暗的角落”里,由其自生自灭。其实这并非是企业不重视他。一方面,企业是在运用一种管理理论端正其就职态度,打掉其傲气;而另一方面,优胜劣汰本是社会生存的规则。作为初入社会的大学生,要不断适应环境,以实习生的心态努力工作,抱着一颗“适者生存”的心,有一定的危机感,并在拼博中学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越经受得起磨砺和考验的大学生,生命力就越顽强,发展的前景就会越好。

2)以主人翁的精神负起责任

懂得为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说能为团队负责。能“吃亏”是好事,对于一些分工不明确的工作,多做一些没有关系,不要斤斤计较,但首先得做好自己手里的本职工作。自己的工作都没有完成,总让他人来帮忙,就是一种不称职的表现。像学生干部,更要了解学习才是首要任务。而当团队需要有人站出来的时候,再勇敢站出来,而不是随时都准备着“自我展示”。主人翁精神中既有责任、还有牺牲和奉献。

3)以亲友团的真心支持同学

  企业中有句话,叫“成就他人、成就自己”。而大学时代,就要学着真心的把同学看作自己的家人,不论门第高低、出身贵贱,都应像兄弟姐妹们一样平等、互爱的相处。宽容、理解、支持,你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怎样去对待他们。尊重和服从老师,关心与爱护同学,在坚持正确原则的前提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集体内部除了有协作,还会有竞争,只要是健康、良性的,就会是共同进步的平台。如果把集体比喻成一个种满向日葵的大花园,那每一个成员,就是一朵朵朝气向阳的鲜花。在互助友爱的环境下,在团结奋进的集体中,大家可以更加愉悦、积极。高效学习的同时,也能快乐生活。良好的人际关系,既为自己、也为集体打开了更多的窗与门。

II、选择与决策,人生存的基本技能

  作出明智的选择是一项与每个人的成长、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生存技能,我们的每一个决定,影响、左右了我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在我们的一生中,需要花费无数的时间与精力来选择或作出决定,小到选乘公交车,大到求学、择业,还有恋爱与婚姻……的确,成功与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十字路口”上的某个决定。

III、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近79.3%的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生涯心理准备不足,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具体反映在他们选择职业时的茫然与困惑。本案例中的“我”就是其中之一,无论是第一份工作还是四年间的其它选择与决定,她都没有围绕职业选择的基本思路进行。

  作为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专家团讲师,笔者每年都要为应届大学生提供职业心理辅导讲座,内容包括:(1)发现与探索自我。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需要,即自己想从事什么职业;了解自己的气质与个性特点,分析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及其倾向,看看自己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才能最充分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价值。(2)认识职业世界。帮助大学生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世界,认清职业社会发展的趋势,了解相关职业的特性及其对就业者的要求。(3)寻求最佳的人职匹配。在正确估价自己和全面认识职业世界的基础上,协助大学生客观地给自己定位,明确恰当的就业期望;在充分获取信息的基础上,选择既能满足自己需要、适合自己个性特征,又能促进自己潜能发挥的职业。

IV、促进职业适应与自我塑造

  除了选择、决策外,另一项生存技能就是职业适应与自我塑造。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曾说过: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如何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显然,要想获得职业上的成功,首先是学会适应职业环境,就像大自然中的千年动物,能够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调整、改变自己,避免成为“娇贵”的恐龙!

  一般而言,踏入职场的最初3年,是新人适应社会的阶段。主要任务是:弄懂、搞清职场游戏规则,接受他人有关如何最好完成工作的智慧与指导,承受对新生活想象和实际情况有落差的现实,克服某些方面比别人差的不安,等等。

  而案例中的“我”,因为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心理准备,当遭遇工作环境中的诸多障碍与不如意时,便表现出逃避、退缩、回归的行为特征。因此,她四年多来几乎是在“原地踏步”,没有为下一个或下下个职业发展阶段积累经验,如:成为独立的职业人,在公司内找到自己作为某一方面专家、管理人员的定位。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倒闭、转业、兼并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受其影响,职业的供给数量、市场价格也在不断变化。另外,因择业者的才能、素质水平存在着差异,以及求职预期与现实社会的矛盾,择业者要想得到一份满意、适合自己的职业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笔者建议更多的“我”能不断调整自己的求职预期与职业定位,提高自己在职业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职业素养提升,既反映着个人的成长,也代表着集体的进步。积累小自信,成就大雄心,积累小成绩,成就大事业。一名成熟的大学生,要学着分清职业与业余的不同,在扮演职业角色时,能够克制自己的偏好,克服自己的弱点、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不会凭自己的情绪,用自己的个人心态来对待学习与工作,不会用“技巧性”的方式来对待集体与企业。努力提升自我的职业素养,是每个大学生应该自觉、主动的进行的一项人生修炼。

 

第二篇:如何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

如何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

刘湘

职业素质?首要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职业素质”稍加定义。普遍地理解,职业素质,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 、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等方面。简单说来,就是对于一个职业人,工作中,应该怎么去想、怎么去做,才更为妥当。 那么,职业素质,对一个职业人来说,有多重要呢?据相关的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在招聘员工时,职业素质方面的考核内容比例高达80%-85%,而只有15%-20%的考核内容属专业技术知识。这些企业的HR经理解释道:专业技能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职业素质,以及职业素质的再造能力,即可塑性。

如若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以及强化职业素质的再造能力,那么,在工作中,无论是专业技术能力的再培养,还是沟通协调,以及承上启下的能力的拓展,提升的速度都是比较快的,即能比较快地发挥潜能。职业道德、职业思想 、职业行为是职业素质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该三项属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从出生到退休或至死亡逐步形成,逐渐完善。而职业技能,是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例如,计算机、汽车、建筑等属职业技能范畴的技能,可以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令我们掌握入门技术,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成熟而成专家。可越来越多的企业更认同的道理是,如果一个人基本的职业素质不够,比如说忠诚度不够,那么技能越高的人,其隐含的危险越大。因而,职业素质,对一个职业人来说,至关重要!

接下来的关键问题——如何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个人总结认为,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大致可分成两大部分:首先,要具备并强化职业意识;其次,不断磨练职业素质。

源引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xx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一书中的《三个石匠的故事》。从前,有人问三个正在干活的石匠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木然地说:“我在混口饭吃。”第二个石匠一边努力敲打石块一边说:“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第三个石匠眼中带着想象的光辉仰望天空说:“我在建造一所世界上最有特色的大教堂。” 10年之后,第一个手艺毫无长进,被老板炒了鱿鱼;第二个勉强保住了自己的饭碗,但只能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泥水匠;第三个却成了著名的建筑师。于是,我们联系现今实际,不难拓展、归结出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的几大意识。

其一,对企业的责任意识。有了责任意识,才会主动承担更多的工作,在工作中能自觉地善始善终,在出现问题时先从自身寻找改进的方向而不是互相责怪、互相推诿。有了责任意识,才会郑重地兑现承诺,才会坚守职业道德,对企业忠诚。

其二,工作中的职业化目标意识。新员工在企业中常犯的错误之一是缺乏主动性,推一推,才动一动,相当被动地成长自己。不懂得自己主动并适时设定上

级认可的工作目标,并落实到行动。

其三,对上级职业化的沟通意识。走出校门不久的新毕业生,往往会沿用在校园中与老师的沟通模式,即到期交作业,老师不问则不会主动汇报作业情况。因此到了企业中也没有向主管主动汇报工作进程的意识,要么上级被迫主动来询问他,要么上司总是不知他在忙什么,造成上下级之间的不默契,影响企业效率和效能,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自身的持续发展!

其四,职业化的协作意识,即团队互利共赢的意识。职业人士在遇到冲突时能做到对事不对人,强调事实,而职场新人往往感情用事,忽略事实;职业人士注重引导讨论程序,而不是主导结果,同时尊重少数意见,避免盲点,力求寻求共同解,而不是多数解。这也是我们走向另一个更为广阔的人生舞台的最大障碍,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其五,不断学习和发展的意识。职业人士,必须不断地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通过阅读、参加培训、工作实践、向先进者学习、辅导他人、自我反省等多层次的学习方式,保持知识结构的与时俱进,并竭力于自身的不断总结与升华。不断思考、总结自己的职业道路,实时确立、修正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实践中扎实前进......

其六,职业化的礼仪意识。职业化的礼仪是职业化的内在心态、意识和素质的外在综合体现。职业化的礼仪意识,要求职业人从仪容、表情、举止动作、服饰、谈吐和待人接物等等方面展现出职业人的良好形象,从而进一步体现企业的良好形象。

以上六大职业化意识,是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的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更专注于某些特定的方面,不断地磨练自身的职业素质。成功偏爱于有准备的人,你愿意是其中一员吗?

不断磨练职业素质,是一个长期的锻造过程。其间,我认为,最关键的内容:其一,明确自己所必备的职业素质标准;其二,在不断的适时调整中,坚定、坚持前行的大方向。

明确自己所必备的职业素质标准,即工作中,实实在在要用到的知识、技能等等。比如,对于汽车中级维修工来说,处理来车的常规故障是基本职业素质的要求,再者,能从理论高度上,较为准确地确定故障产生的症结所在,并能简单、明了地解说故障的始末,难道,这不是更为高水准的表现吗?总之,职业岗位的必备素质标准,对于职业人来说,应能了然于胸。

在不断的适时调整中,坚定、坚持前行的大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自身的磨练过程中具体化的目标,有更强针对性的同时,明朗化前行的道路,稳步实现过程目标,不失为最优解之一。

综上所述,寻找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自我锻造之路,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无疑,自身是绝对的主角。不难设想,当足够的职业意识具备,当不断磨练职业素质的过程在稳步进行,自身所享受的,也必然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