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站实习报告

环境监测站点观摩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单位: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实习时间:20##年7月4日

实习目的:1、了解环境监测网络体系

      2、了解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内容

      3、了解环境监测方法、规章制度、技术规程

      4、了解监测仪器装备与设施状况

实习内容

一、观摩前准备——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简介: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成立于1979年11月,系国家二级监测站,隶属南京市环境保护局,是具有环境监控职能的事业单位。 目前中心站在编119人,高级职称27人,其中教授级高工6人,中级职称44人,技术人员比例为88.6%。

中心站根据国家、省、市环保局的要求,对全市水质、环境空气开展例行监测,监测范围涵盖全市的水体质量、空气质量、噪声与振动、生态、土壤、固体废弃物、核与辐射,开展污染源监督监测和部分重点企业在线监控,负责全市重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以及污染纠纷与仲裁监测。同时,承担污染源评价、污染处理设施鉴定验收、环境本底调查等专项监测。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习过程及内容概括:

1、7月4日上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的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首先由中心站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解了环境监测中心站的主要概况,包括监测站的主要工作任务,监测流程,楼层分布等,并向我们提出了此次实习的要求和任务。

2、这次实习主要过程是:首先参观了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然后参观了环境质量测报中心,然后是这次实习的主要部分:中心分析室,中心分析室有四楼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测定分析以及三楼的常规项目的测定分析。以下是这次实习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表1:环境监测中心实习内容与要求

三、实习具体内容介绍

1、空气自动检测系统:

主要监测项目及所用的自动检测仪有: 二氧化硫(紫外荧光二氧化硫检测仪)、氮氧化物(化学发光氮氧化物检测仪)、一氧化碳(非色散红外一氧化碳检测仪)、可吸入颗粒物(β射线可吸入颗粒物检测仪)、臭氧(紫外光度臭氧检测仪)、总碳氢化合物(气相色谱仪)、甲烷烃、非甲烷烃、黑炭、挥发性有机物(VOC)等。

2、环境质量测报中心:

环境监测中心在南京设有九个国控点: 浦口、瑞金路、中山路、奥体中心、仙林大学城、迈皋桥、山西路、草场门、中华门。 以及八个市控点: 高淳、沿江经济开发区、紫霞湖、江宁百家湖、大厂新华路、六合人武部、梅山、溧水。并以紫霞湖作为背景点。

环境质量测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 实时将监测数据(包括各个监测点所测得的二氧化碳、甲烷、非甲烷等的含量)上传到监测中心站,并同时报送省站和国家站。

3、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测定:

(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一般用于测定具有挥发性,相对稳定,高温不易分解,极性不太强的有机化合物,如烃、烯烃、卤代烃、苯系物、塑化剂等。检测限:0.1—0.4 ng/L

(2)液相色谱法(紫外、荧光): 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在液-固或不互溶的两种液体之间分配比的差异,对混合物进行先分离,而后分析鉴定的仪器。 一般用于测定具有半挥发性,热不稳定(易分解)的有机化合物,如大气、水体、土壤中的PAHs、苯并[a]芘等。 检测限:10-6mg/L

(3)气相色谱法:基于不同物质在相对运动的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这些物质随流动相移动时,就在两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使原来分配系数只有微小差异的各组分得到很好的分离。具体流程是由载气带入,通过对欲检测混合物中组分有不同保留性能的色谱柱,使各组分分离,依次导入检测器,以得到各组分的检测信号。按照导入检测器的先后次序,经过对比,可以区别出是什么组分,根据峰高度或峰面积可以计算出各组分含量。常用的检测器有: 热导检测器(TC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测定不同的物质选用不同的检测器。 检测限达10-4mg/L。

(4)原子荧光法:原理是利用惰性气体作载气,将气态氢化物和过量氢气与载气混合后,导入加热的原子化装置,氢气和氩气在特制火焰装置中燃烧加热,氢化物受热以后迅速分解,被测元素离解为基态原子蒸气,其基态原子的量比单纯加热砷、锑、铋、锡、硒、碲、铅、锗等元素生成的基态原子高几个数量级。 检测限达0.05—1.0μg/L 。

(5)原子吸收法:分为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火焰原子吸收法两种。原理是将含待测元素的溶液通过原子化系统喷成细雾,随载气进入火焰,并在火焰中解离成基态原子。当空心阴极灯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波长光通过火焰时,被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而减弱,从而测出待测元素的浓度。 石墨炉分三个阶段加热升温: 干燥阶段——灰化阶段——原子化阶段

(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ACP—AES):原理是试样由进样器引入雾化器,并被氩载气带入焰炬,试样中组分被原子化、电离、激发,以光的形式发射出能量。不同元素的离子在激发和电离时,发射不同波长的特征光谱,根据特征光的波长进行定性分析。元素含量不同,发射特征光的强弱不同,可进行定量分析。 仪器装置:由等离子体焰炬,进样器,分光器,控制和检测系统组成。

4、常规项目的测定:

主要有分光光度法、石油类的测定、COD的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硫化物的测定、悬浮物的测定、流动注射等,主要对水、气等样品的常规性质进行测定。

四、实习收获:

这次在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实习收获很多。首先了解了我国目前的环境监测体系、制度,知道了环境监测站的工作流程与方式,清楚了许多污染物的监测方法以及仪器的使用范围、原理、方法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收获。另外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环境监测的重要性,而且为我们以后从事环境监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此次实习将我们平时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充分实现了其作用,在实习过程中也增强了自己观察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谓受益匪浅。

 

第二篇:河南省环境监测站实习报告

环境监测站见习报告

见习目的:

了解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初步熟悉环境监测所用主要仪器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原子发射光谱仪简介:

一、原子发射光谱仪的原理

1、光学分析法:根据物质发射或吸收电磁辐射以及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分析的。

2、光谱方法:基于测量辐射的波长及强度。在这类方法中需要测定试样的光谱,而这些光谱是由于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特定能级的跃迁所产生的,因此根据根据其特征光谱可进行元素分析。

3、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根据原子所发射的光谱来测定物质的化学组分的。原子的外层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射出去,这样就得到发射光谱。

当基态原子受到外界能量(如热能、电能等)的作用时,原子由于与高速运动的气态粒子和电子相互碰撞而获得了能量,使原子中外层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更高能级上,处在这种状态的原子称激发态。这种将原子中的一个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所需的能量称为激发电位,通常以电子伏特来表示。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十分不稳定的,在极短的时间便跃迁至基态或其它较低级的能级上。当原子从较高的能级跃迁到基态或其它较低的能级的过程中,将释放出多余的能量,这种能量是以一定波长的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的,其辐射能量以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的其辐射的能量可用下式表示:?E=E2–E1=hc/λ。因此,每一条所发射谱线的波长,取决于跃迁前后两个能级之差,对特定元素的原子可产生一系列不同波长的特征光谱线,这些谱线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并保持一定的强度比例。从而形成特定元素原子的光谱图。原子的各个能及是不连续的。电子的跃迁也是不连续的,这就是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的根本原因。光谱分析就是从识别这些元素的特征光谱来鉴别元素存在的。

原子发射光谱仪根据光源的种类可分为直流电弧,交流电弧,高压火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焰炬,微波等离子体 (MTP) 焰炬。

二、MPT光谱仪结构流程

河南省环境监测站实习报告

三、原子发射光谱仪的功能

1、优点:仪器具有较高的分析性能

采用了氧屏蔽氩MPT光源和经过改进的气路系统,在程序中还自行开发了高重现性波长扫描模型、自动波长校正模型、低飘移准确定峰模型等软件技术。

2、应用: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

(1)用于物质的超痕量分析:ppb

(2)主要测量的是大部分金属及部分非金属,测得较好的元素:Cd,Cu, Na ,Ca ,Mg ,Ag ,Sr, Zn, Fe,AL。不能测Hg 以及一些难以激发的非金属元素。

(3)可广泛应用于环保、地质、商检、冶金、食品、材料、中药、临床 、农业、化工、刑侦等部门做物质的元素分析。

思考:

通过这次见习,我基本了解了环境监测站的基本概况以及工作流程,也见识了一些先进的分析仪器,认识到作为环境科学学生,学好各种基础知识尤其分析化学和动手能力是多么重要,认识到了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有多大差距。

我国目前环境现状不容乐观,然而环境监测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虽然也在不断进步,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缺陷,如还存在如监测点位不明确,监测项目不全,频次不明确,评价标准不明确,以及一些相关人员道德方面问题,尤其是环境仪器严重依赖外国,这些都要靠我们大家的努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