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已

历史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雅丽中学彭秋菊

一、调查目的

为了把历史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进一步了解我校学生的历史学习状况,了解现行的历史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关系,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更为正确的信息,以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效益,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本校7—9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二、调查的内容

调查用的主要是问卷的形式,随即选出825名同学进行抽样调查。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0个问题,问题主要涉及到历史学习的兴趣、动机、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习的时间和态度、课堂参与的程度等方面。经过抽样统计分析,归纳调查结果如下: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学习兴趣方面:尽管90%的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兴趣,但50%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来至于电影、电视等媒体,家庭及社会的影响,更有30 %的学生认为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来至于从小就喜爱历史,爱看历史故事书。 95%以上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的主要原因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仅有少数学生认为学习历史是为了应付中考。

2.学习习惯方面:80%的学生没有课前按时复习的习惯,40%的学生承认只在上课之前的几分钟内浏览预习,40%的学生有时间就预习,没时间就不预习。但98%以上的学生有上课认真记笔记的习惯。60% 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持续注意时间在35分钟以上,但在课后的复

习巩固上60%的学生有时间就复习,其他学科作业多的时候就不复习,很多同学仅仅满足于课后老师布置的那一点有限的客观作业上,少数同学甚至抄答案应付老师检查。

3.教学方法方面:50%的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是师生问答、谈话、讨论,30%—35%的学生更喜欢靠自己去发现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答疑、总结或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动手进行观察、思考得出结论以及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方法。

4.历史学习上的困难:30%的学生认为历史学习上的困难是时间概念不清,不会审题;20 %左右的学生认为平时其他学科的作业太多,花在历史学习上的时间太少,很多内容因为不能及时巩固,过一段时间就忘了,希望老师也能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或课外活动。

四、问题与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

1.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较差,只是一味地抄写笔记,不会及时消化、创新,他们的学习还停留在机械被动阶段。在学习过程中,过分地依赖教师对于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点、难点,往往要等待教师去讲解,不会去主动发现、探究。

2.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去正确引导,而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手段的陈旧,激发不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课堂教学往往不是在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相反在某种程度上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担负着特殊使命。爱护和培

养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思想,为学生的禀赋与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良好的宽松的学习环境。要摆脱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影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一定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实践。

随着实施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已经成为中学历史教师的共识,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则没有固定的模式,这需要广大历史教师去思考、探索和研究总结。

五、启示与建议

初中生的年龄、心理和生理阶段特征决定了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每个阶段的创新思维培养目标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培养。要按照学生思维发展的层次性特征(直觉思维——经验型的抽象思维 ——理论型的抽象思维——辨证思维)分层次分别地培养。要遵循历史基础知识——历史基本能力——历史创新思维能力,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创新思维各项指标的功能,又要注意其相互联系和综合功能。 培养的思维目标要以目前学生学习历史的实际智力水平为基础,也要靠近学生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循序渐进,通过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迁移性、广阔性、自觉性、批判性、顿悟性等思维品质的培养,来达到创新思维之境界。

实践表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思维能力既不能靠教师“灌”进去,也不能靠学生“背”出来,而是要靠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综合的

练习,最终内化为个人的心理品质。因此在树立学生自主意识的同时,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民主气氛,创设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独立解决问题,针对主题的焦点,做多维度的思考,以寻求创新的见解。 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要注重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正确处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这个问题是在教学中准确贯彻课标精神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历史教育中,知识与能力从来是不可分的,要培养能力,就要通过历史知识来培养,而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只是过去为了应试的需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削减了能力培养的内容,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记忆性的知识,而忽视了其中的能力培养。例如在第一课中,当我们讲到新航路开辟时,既要了解和记忆有关地理大发现的某些关键性史实,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空概念,包括时间和地理方位、航海路线沿途的地理状况等,如果有可能,还要训练学生默绘某些重要的航海路线图。这样才不至于把一些知识仅仅知识化,而是变成一种理解,一种认识,一种能力,也只有这样,学生们所学的历史知识才能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我们在课文后边设置了“每课一得”和“材料阅读”两个栏目,其中提供了大量的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和历史资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栏目,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以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兴趣。如第三课的每课一得,我们介绍了英国的“不成文宪法”,这对学生来说,有些超过他们的理解力,但作为不考试的内容,它正好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即让学生自己阅读,并提出若干问题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如

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和其他图书去寻找这些疑问的答案。在这种阅读与思考的过程中,就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收集资料和整理有关信息的能力。在第14课的材料阅读栏目中,我们提供了俄国农奴制法令的部分内容,虽然其中有些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但大部分内容是可以读懂的,用这些资料去训练学生从字里行间寻找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内容属于附设性质而忽视这些栏目对提高学生能力的意义。

(二)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科学途径的探索。

历史教育一贯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但我这里不是笼统地说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与培养,而是说要重视对这方面教育的科学途径的探索,为什么要这么说?我们知道,在基础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程目标,也是我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的客观需求,而作为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的历史学又具有不可替代的、强大的社会教育功能,于是在我们以往的历史教育中,不探索如何正确有效地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方法和途径,以为只要按照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这方面的课程目标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还有的,为了完成这方面的教育目标,不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一味地,不讲方法地进行灌输,结果与我们的良好愿望相反,不是淡化了这方面的教育功能,就是扭曲了这种教育的本质,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严重地削弱了历史的教育功效。那么,什么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呢?我个人认为,有这样几个基本原则是必须遵循的:

一是要用真实的历史去教育学生,历史的价值和生命首先在于真实,如果我们拿一段虚假的历史去教育学生,不论它多么美好,多么感人,它最终的教育效果都会因为人们发现它的虚假而荡然无存;

二是要遵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原则,对于学生情感和心灵的塑造就更需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不能搞大轰大嗡、雨过地皮湿、牵强附会、假大空玄和电闪雷鸣那一套,更不能把一个学生心灵的塑造过程仅仅看作是一个知识记忆和语言表达的过程,因为一般说来,心灵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多地表现在行动和情感中,而不是表现在语言和试卷中。历史教育应当拒绝见言不见情、见分不见心的教育模式。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深入挖掘历史素材本身所蕴涵的真善美,使其变成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者,让学生细细体会其中的深意,从而达到塑造心灵和情感的目的。一位合格的历史教师,不是自己直接去充当这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者,而是精心发掘和独具匠心地搭配历史素材中的教育因素,然后把它们捧到学生的面前,充满信心地静观学生与历史的对话,耐心地静候学生自己发自心灵深处的情感激荡与人生态度的巨变,这才是一位合格历史教师的真功夫。每当说到这里,我就会想起伊拉克战争中,电视画面上那些慷慨激昂的爱国者,这些人的爱国主义后来被巴格达的迅速陷落证明其含金量几乎为零,我们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引以为戒,自觉地拒绝培养这种挂在嘴上、在电视上做秀的“爱国主义”; 三是教师要成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先行者和引路人。我们不能想象,一个在历史面前没有体验、没有震撼、没有激情、对自己祖国没有强烈认同与热爱的教师,会精心挖掘历史的精华,会引导学生从中感受荡涤心灵的伟大力量。因此,在完成这方面教育目标的过程

中,教师要首先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真正成为先行者和学生的引路人。

(三)要特别重视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教学中应当十分注意这个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完这一册后,对世界近代史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和认识。

在讲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所有四个目都要围绕一个“人性”问题,这是这一课的眼,即封建神学统治下的西欧是怎样扼杀人性的,而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标志性作品---《神曲》、课文中讲到的文化巨人和文学巨匠们又是怎样利用他们的作品来宣扬“人性”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所张扬的“人文主义”同“人性”是什么关系?最后要把上述问题都落在这样一个基点上:即“人性”的张扬和“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同人类社会“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沿着这样一个思路去学习这一课就会体现历史教学中的整体观,从而真正把握这一段历史学习的精髓。

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眼”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世界市场建立”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问题不是明摆在课文中,而是隐含在课文内容的背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去思考“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性特征”、“市场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意义”、“开辟新航路对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等。最后,把这一课的基点落在:为什么说走出欧洲就意味着西欧开始跨入了近代社会的门槛?

第一单元的第3至第6课的核心内容是欧美国家怎样从封建专制和殖民地过渡到资本主义的议会民主制度,这一部分内容的“眼”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近代社会的政治特征和不同近代国家政治制度上的差异(如英法美),以及近代社会民主政治的曲折与反复。最后,我们对这

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即在这段历史时期内,西欧为近代社会的诞生奠定了两大支柱,一个是思想文化(包括科学技术,这个内容在第四单元中),一个是政治制度,并准备了一个必要的经济条件:即广阔的世界市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欧在这段历史结束时,已经率先跨入了近代社会,但这时的近代社会还是一种不稳固(经常出现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不健全(缺乏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区域性(仅限于欧美)的社会形态,还处于“产生”阶段。其他单元都可以依照这种方法,把目同课用一条主线联系起来,然后再把课与单元联系起来,最后把各个单元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框架,最终使学生把握这个框架,并能够把自己学到的相关知识有序地安放在这个框架的某个位置上。

(四)要给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判断留有充分的空间。

这次课改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那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过去,我们一说到让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就把它仅仅理解为一种学习方法或教学方法,而没有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这个问题:即独立思考和判断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不可侵犯的权利,即使教育者,也只有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和判断的义务与责任,而没有权利代替学生的思考与判断过程,从而把一种已经预设的、唯一的、他人的思考结果强加给学习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否能够把独立思考与判断的空间留给学生就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或教学方法问题,而是一个是否贯彻教学民主性原则的大问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上,我们过去只注重形式和手段的运用,如文字语言的浅显与生动、教学活动的多样化、教学课型的新颖与活泼等,毫无疑问,

这些方法与手段的运用,对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一个人对一种活动、一个事物的强烈、持久的兴趣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或层次:

一是外在的、形式的和感官上的兴奋,这种兴奋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烈度,但它的激活与消失同样快速,这种兴奋的最大杀手是“重复”,如果不能在形式上不断地推陈出新,那么这种兴趣的“持久”将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所谓有些学生的学习热情来得快,走得也快,其大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二是内在的、内容的和心灵深处的兴奋,这种兴奋的特点是,具有较好的持久性,但它的形成与消失同样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种兴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是“好奇心与成就感”。历史教育的最大秘诀就是利用历史资源去启发、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终身热爱历史学习的“好奇心与成就感”,只有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持续的、终身的恒久兴趣。而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判断恰恰是培养学生“好奇心与成就感”的重要手段。我们知道,思考与判断的前提就是对一个问题产生好奇心,想要对这个问题的因果关系进行探究和发现。而思考的结果(即判断)则是一种能够满足学生对自我价值进行肯定评价的基本依据,一般说来,不论这种思考的结果是否正确、全面,只要它是自己做出的判断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学习者肯定自我价值的积极需求。这种满足,会给学习者提供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和动力,而且这种欲望和动力不会因“重复”而减弱,相反,会因对同一类型问题中的某一个问题的思考结果解决了其他同类问题,而产生一种成就感的倍增效应。为了在教材中贯彻这一原则,我们在课文中都预留了许多可以引起学生深思的问题,如第一单元第三课,我们在

正文的小字部分里引用了英国18世纪中叶老威廉·皮持关于民主政治中的一个典故,叫“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在旁边的“想一想”小框内,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理解这个典故的含义?公民有权拒绝国王进入公民的房子,但他们有权拒绝贫困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深可浅,对这个问题的初步思考,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资产阶级的民主是不完全的,甚至是有重大缺陷的,因为一个贫民可以拒绝国王进入他的破房子,却无法拒绝贫困给他带来的痛苦,他仍然无法获得一个公民应有的尊严和基本权利。如果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入思考,他还可以做这样的判断,即在封建的英国,国王和军队可以随便进入一个贫民的破房子,毫无顾忌地侵犯一个臣民的居住权,同时,他也无法拒绝贫困给他带来的一切痛苦,因此,在封建的英国,人民要遭受双重权利被剥夺的屈辱。但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臣民变成了公民,他们从双重权利的被剥夺中找回了一种权利,即居住权不可侵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权利的回归,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这种进步的局限性也是十分明显的,因为公民还没有拒绝贫困的权利。要找回拒绝贫困的权利,历史会给英国人民提供什么样的选择和途径呢?人类在解决经济权利和人权问题上能否同时解决?如果不能同时解决,那么应当首先解决哪个权利?是先解决经济权利还是先解决人权问题?这个问题,会在以后的历史学习中找到答案吗?一个问题的解决,又产生了另一个有待学习和思考的问题,这就是“留给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的空间”这一基本原则的重要内涵。

(五)要充分研究如何利用“学习与探究课”所提供的思路与方法。 学习与探究课的要旨之一就是为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提供一种环境、气

氛、思路和方法。以第四单元的“学习与探究课”----“‘弹’《命运》论《英雄》”一课为例,我们设计了以下活动目标,归纳起来就是: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探索学习和感悟历史真谛的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与综合素质。它们既是这一课的学习目标,同时也是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对《命运》和《英雄》两首曲目的演奏、欣赏、评论和思考,可以引导学生去同已经逝去的贝多芬进行心灵的对话,挖掘这位“乐圣”创作这两首名曲时对“英雄”的理解、期待与失望,感受他对“命运”的铨释和在“命运”面前的抗争与不屈,感受作者在创作这两首名曲时的历史氛围。这一系列的活动都可以使学生从多方面体验历史的丰富内涵,掌握学习历史的多种途径,领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诸多方法。我们知道,要完成这一课的教学任务,对有些学校来说是有难度的,比如,有的学校可能没有演奏这些曲目的乐器,有的学校可能找不到这些曲目的乐谱,有的学校可能没有能够演奏这些曲目的学生或教师,但我们想,这并不会影响实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这一课所提供的思路和方法,另行设计一套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例如找到一些有关资料,由学生自己介绍两首曲目创作的历史背景、作品内涵和艺术特点等;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历史名曲来完成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理解“学习与探究课”设计的本质,根据本校实际,灵活地运用各种形式、手段和方法,上好这一类型的课程,为达到这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富有新意的再创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