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设想

中山市教育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设想

20xx年中山市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省的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质量兴教和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动力,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深入实施教育九大工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建设幸福和美中山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努力办好让中山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20xx年工作总结

(一)大力推进“九大工程”,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1.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工程,基础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现有全日制普通中小学324所(含技校),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全市初中毛入学率达113%。一是科学编制《中山市2012学年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年度计划》,深入细致做好流动儿童积分入学工作,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办法》,公办学位指标数由20xx年的6000个增加为20xx年的8000个,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共招收非户籍学生16005人,其中通过市级积分入读我市公办学校7599人。优化新生信息登记系统,顺利完成城区小学应届毕业生升市一中、市侨中电脑派位工作,电脑派位指标数由765人增加到900人。二是关注基础教育调研,联合教师进修学院开展《促进中山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课题研究,撰写3万余字的调研报告呈市政府;《探索统筹全市高中教育发展问题研究》顺利通过市重点调研课题立项工作领导小组审议,确定为20xx年市重点调研课题。通过深入分析高中教育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并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目前已完成调研报告(第五稿)。三是扶困助学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市镇两级资助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共4064人次,资助金额561.5万元。通过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829人,资助金额231.2万元;通过助学贷款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31人,涉及金额29.2万元。很好地实现了薛书记去年暑假期间在我局上报的助学汇报材料上批示“确保尽录取尽入学,不让一个考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不能入学”的目标。我市扶困助学的经验和做法在新华网、南方日报、中山日报等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四是做好免费义务教育工作,春、秋两季我市符合条件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学生人数分别有232,905人和229,691人,全年共下拨免费义务教育专项补助经费18,828万元。五是民办教育升级转型,管理更加规范、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加强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教师年金制、社会保险等扶持性的制度体系,有效促进了民办学校的健康、优质发展。以推动民办学校创建等级为抓手,积极开展教育培训,不断加强学校管理,涌现出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民办学校,形成公办民办校并驾齐驱、良性竞争的发展态势,较好地满足了老百姓多样化的需求。目前,全市73所民办学校已全部成为市规范化以上学校,其中市一级以上学校21所,比例达到28.76%,民办优质学位4万多个。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系列活动之“翰墨丰华——小榄丰华学校书法文化展”在中山美术馆开幕,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予以推介。由省文化厅、中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珠三角新花--广东省中山市异地务工人员子弟书画作品展”先后在广州、北京举行,副省长雷于蓝、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等领导出席了展览。此外,还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成功实现化危维稳,妥善处理了广浩、华盛等学校部分教师怠工、体罚学生被媒体炒作事件,严肃处理了九章培训中心等擅自组织奥数竞赛、雅居乐凯茵学校擅自组织初一择优招生等违规行为,有效规范办学秩序,消除负面影响,维护大局稳定。加大培训的广度、力度。举办了镇区民教专干、民办校长、举办者“危机处置”专题培训,市委常委、宣传部唐颖部长高度重视,亲自授课辅导,学员300多人,效果良好;成功举办首期民办学校骨干教师心理C证培训, 培训教师 近300人;举办民办学校“三棋”教练培训,参培教师200余人。加强情况调研与民教科研,组织本局有关科室干部、镇区民教专干与部分民校举办者、校长代表赴上海、苏州开展专项考察调研,就民办学校办学国际化、服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发展走势开展比较调研,提出政策建议;围绕全局工作重心,针对本市民教实际,以合作与委托方式,启动了办学国际化、预防体罚、稳定教师队伍等课题研究,并划科研专款作为经费保障,为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积极准备积极,华附的高端民办学校办学国际化课题在开题报告上得到省专家的高度评价;积极发挥市民办教育协会作用,协助举办首届市民办学校师生围棋、象棋赛,参赛运动员700余人,有效推进我市民办学校三棋与修身行动,推进了行业自律,主动协调市总工会加强民办学校工会组织建设、启动工资集体

协商机制试点,劳资关系更加和谐。

2.推进普通高中优质集群发展工程,高中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100%,我市现有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0所,形成了基本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集群。一是积极探索市级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完成市级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初步方案的拟订。二是落实高中教育成本分担工作。春、秋两季镇区高中纳入“钱跟人走”范围的学生分别为34,898人和34,371人,全年共下拨镇区高中学校办学经费19,422万元,其中民办高中学校1,054万元。三是高考成绩又创新高。专科以上共录取14222人,其中重点本科录取2039人(含国外及港澳台联考),录取率12.6%,高出全省6.6个百分点,本科以上录取8254人,录取率55.7%,高出全省21.7个百分点,22人考入清华、北大,重点和本科录取率均排名全省第三,总录取率为96.6%,高出全省19个百分点,连续七年稳居全省第一。四是各类竞赛成绩斐然。在省级、国家级比赛中获省级一等奖有234人,获国家级一等奖有29人。其中高中化学竞赛中获省一等奖18名,全省领先;高中物理全国联赛获省一等奖9人、高中生物全国联赛中获省一等奖4人。第二十九届广东省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决赛(GDOI’2012)暨NOI2012广东省队选拔赛中,有7名学生光荣入选省队,全省最多,占省队13人的半壁江山。第六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APIO2012)广东省共派出11名选手参赛,其中我市5人,取得3枚金牌。在香港第十五届“常识百搭”专题探究活动中我市3支队伍均获一等奖(全场一等奖为8个),中山市实验小学项目获评判大奖(全场2个)。

3.推进特殊教育提升发展工程,“特教”事业加快发展。一是积极推动特殊教育学校扩容工程,2012市特校在校生增加50余人。二是实施随班就读师资提升工程创新随班就读模式,组织了三期随班就读骨干教师培训,得到了省教育厅、省残联领导的高度肯定。三是实施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工程,以东升镇、三乡镇为试点,推进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工程。目前,“三残”儿童入学率为97.5%。

4.推进学前教育惠民扩优工程,学前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一是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每季度及时调查跟进各镇区实施进度,做好指导和宣传工作。到港口、南区、石岐区、民众等8个镇区指导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工作,印发《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镇区在行动》系列教育信息。二是继续指导和扶

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创建等级,建立幼儿园保教费收费与等级挂钩的收费机制,调动幼儿园创建等级的积极性。三是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中山市幼儿园设置标准》,提高我市新开办幼儿园准入标准。四是成功取缔了三角育婴幼儿园无证办学行为,通过教育行政处罚消除重大的安全隐患。五是做好户籍幼儿生均定额补助工作,对26610名符合条件的中班和大班户籍幼儿发放了补助金,市镇两级划拨经费1330.5万元。六是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国学前教育信息系统信息上报工作,建立了完整的学前教育信息数据库。七是开展网上年检,实现托幼机构年检工作的信息化和系统化。八是加强教研网络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各教研片定期组织各镇区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市属幼儿园、镇区中心幼儿园或骨干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逐步实现教研活动制度化、常规化。

5.推进高等教育内涵拓展工程,高等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度重视加强辖区内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维稳安全工作。大力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加强大学生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建设,有130多个创业团队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及大学生创业园,市属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9%以上。加强高校校园基础能力建设,配合市政府做好电子科大中山学院香山别墅区块土地征迁和基建工程前期工作,协助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中山校区加快三期工程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粤港、粤澳合作协议》文件精神,积极配合和协助市政府与澳门科技大学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并为市政府与澳门科技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的项目做好前期的工作。为大力推动我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强市属高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积极组织市属高校与有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交流活动,目前部分企业和高校已达成合作意向。我市户籍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8.5%,位居全省前列。

6.推进终身教育普惠共享工程,成人与社区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社会效益。一是全市普教系统成人继续教育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与教育培训活动。二是以创建市级示范成校为抓手优化终身教育平台,全市有93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创建成为市级示范村(社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三是积极推动镇区创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20xx年有6个镇区通过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评估,目前全市已有8个镇区成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四是在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和高技能在职人员培训取得新成效。市属普通高校在镇区招收非全日制学员

5000人以上,市广播电视大学在学学员8000多人。五是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宣传和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

7.推进职业教育创优增效工程,“中山特色”初步彰显。一是积极打造中职品牌等级学校,提升办学条件质量和效益,推动中山中专、沙溪理工学校按照“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任务书要求,加快改革步伐,加强内涵建设,小榄建斌中等职业学校创建成为省示范性中职学校。目前,全市教育系统中职学校省级以上重点优质学位率已达100%。二是加强重点专业的建设,制定了市中职学校重点专业标准和重点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有27个特色专业被确定为市级重点建设专业,有4个专业被省教厅认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全市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达到16个。三是我市中职学生在20xx年全国、全省技能大赛上再创佳绩。参加广东省中职学生技能竞赛,我市获一等奖10人,获二等奖40人,三等奖55人,同时,我市获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优秀团队奖。沙溪理工学校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中职学生技能竞赛,获全国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成功举行了“中山市20xx年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暨技能展示活动”和“中山市第十四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外引内培,不断提高教育培训业务能力和质量,目前,已与16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积极搭建平台,推动校企合作。克服资金困难,完成多项装修改造工程。加强对外合作,培训实力显著提高。已开设20多个培训项目,近2000人次参加培训学习。

8.积极推进强师兴教工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一是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召开了全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动员大会,出台了《关于深化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完善了以职级制为核心的校长管理制度,客观科学评定了233名校长职级,完成了全市中小学校长任职审核备案,初步理顺了校长管理体制。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教育部编印《教育体制改革简报》(第75期),充分肯定了中山的工作,我市中小学校长职级改革工作已初步形成全国性的影响。二是师德建设成果丰硕。召开了“广东精神”宣传实践动员暨全市师德建设工作会议,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导各学校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明显提高,1737人获市级以上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

工作者称号,涌现出一大批学校师德先进集体和镇区师德先进群体,在全社会引起良好反响。三是教师专业能力显著提高。名师工程深入开展,实施名师带动,组织200多名市级骨干教师参加浙江大学、香港大学,以及省和国家级培训学习,市级、省级名师工作室顺利完成带徒任务;329名新教师完成试用期培训,组织教师职务培训全年累计超14万人次,举办“专家大讲堂”18场,听众超7000人次,组织1137位教师顺利完成市和省级教育技术培训;大力加强在职研究生教育,新增教育硕士144名,207人取得20xx年硕士录取资格,教师研究生率进一步提高。四是教育管理干部和中小学校长管理教育和办学治校能力进一步加强。成功举办北京大学教育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镇区教育主管领导和教育局正科级以上干部参加学习,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组织4期203位中小学校长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校长专业化发展研修班,组织60多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任职资格和提高研修、高级研修,以及到江苏、浙江名校跟班学习,校长培养培训工作亮点纷呈,有效促进了校长专业化成长。五是全市中小学第四轮教职员聘用工作顺利完成。积极开展20xx年岗位设置,核定岗位19131个,指导各镇区、学校顺利完成聘用合同的签订、审核备案工作,顺利完成全市近18000名公办教师的岗位入轨,全市教师队伍和谐稳定。结合新评教师专业技术资格2523人的实际,积极筹备开展进一步分等级、按岗位竞聘系列工作。六是其他人事工作,如机构编制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工资福利、年度考核、人事档案管理等,均取得新成效。扎实做好20xx年师资配备工作,圆满完成教育系统公开招聘和自主招聘工作,到天津、武汉、长沙等高校开展了3场定点招聘,并市内开展了1场大型招聘,全年共为教育系统引进491名优秀教育人才,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让用人单位选拔到合适的人才。稳妥推进20xx年布局调整学校教师分流工作,持续4年的教师分流工作也宣告顺利结束。完成了教育系统5800多份人事档案的搬迁及交接,同时进一步规范了民办学校人才业务管理工作和临聘教师以及外籍教师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制定出台了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临工管理办法、外聘教职员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让各项管理更精细、更规范有序。进一步完善了教育人事人才信息系统的功能,公开招聘岗位申报等流程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9.积极推进数字化教育工程,信息化建设和电教工作成绩突出。一是深入实

施“春风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系列示范工程,其中“班班通”、“视频互动”示范项目已基本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校,通过示范带动“雪球效应”,成功调动基层学校投入4000万元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全市班班通平台覆盖率从原来81%提升至95%,较好地完成教育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要求。二是率先引入“云计算”技术,实现教育城域网中心机房从传统数据中心向“云计算”数据中心转型升级,中山市成为广东省首个建有教育云计算中心机房的地级市。为了节约经费,一期工程中200多台云服务器组装工序都是由信息中心员工独立完成,共为全市师生提供总容量达1300TB的数据存储量,当中包括5000G高度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其经验做法受到市领导高度肯定,谢中凡常务副市长和冯煜荣副市长先后到我局实地调研信息化工作时都充分肯定了中心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经验做法。三是不断加强网络宣传教育。中山教育信息港全年发布新闻4万多条,制作《广东精神》、《万人修身》、《最美女教师》等网页专题38个,回复师生家长和网民诉求2887件,网站日均访问量30多万次。中山市教育局荣获“20xx年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先进单位”光荣称号,这是中山教育信息港自20xx年评选活动开设以来连续7年问鼎该奖项,并继续以总分第一领跑全市。中山教育信息化工作成绩显著,在全国同行中影响广泛,年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交流团就高达40多批次。四是在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我市获全国奖项7个,其中一等奖1个。当年在该项活动中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刘靖康(我市高中组第一个全国一等奖和二等奖都是他取得的)同学升读大学后,以听音法破解360安全中心董事长周鸿祎手机号和设计出高校“平均脸”而名噪一时,成为IT届年度新闻人物。五是不断加强我局电子政务服务水平。通过网络视频互动系统和视频直播系统,协助我局圆满完成考务指挥、电脑派位等招生工作;推出成绩查询系统为考生提供查询服务,成功缓解了过往考生扎堆到省厅高考成绩查询系统导致网络塞车的情况,极大地方便了全市师生;自主开发了“教育局文件传阅系统”和“教育局网上订餐系统”两个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教育局电子政务管理水平。六是规范专项经费管理,加强项目评审工作。结合近年来评审工作遇到的问题,会同市监察局对《中山市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累计过审项目259个,合计金额1.97亿元。其中“春风行动计划”专项经费绩效考核被市财局评为优秀(上年我局共

10个专项经费参加绩效考核,被评为优秀的仅两个)。七是完善新大楼智能化工程,为我局顺利完成整体搬迁作出积极的贡献。特别是今年招生办提前进驻新大楼,在高考前一个月,信息中心加班加点,在考前一周顺利帮助招生办构建起考务中心数据机房并完成整个考务系统的辖接工作,保证高考的顺利进行。八是大力推进全市中小学装备建设。全年共建设实验室标准化项目学校50所,为全市228所中小学校采购、配送教学仪器设备120万元。连续三年推进校园电视示范工程建设,到今年累计投入444万元,为全市140所学校添置了校园电视设备。九是积极创建信息化实验校、实验区,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石岐中心小学和中山中专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市实验小学成为中央电教馆“首批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九所学校通过省教厅评估,使我市省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达到45所;东区、西区和沙溪被批准成为第一批“广东省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南区、板芙、民众已申报第二批实验区。中山创建实验校、实验区的工作得到了省电教馆彭红光馆长的充分肯定。十是努力做好教育电视工作。电教站摄制的《中山教育》电视专栏节目达27集,并新增设《教育视窗》、《12号会客室》两个电视专栏,目前已经制作了64期。及时有效宣传了我市教育成果。十一是扎实开展中小学实验操作考核。组织了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和小学科学四个学科的实验操作考核,并组织人员到全市所有公办初中和74所小学进行了全面巡检。有效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十二是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绩突出。推选20多个案例参加全国首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其中纪中王家文老师的素材型主题班会作为广东省两个案例之一在现场展演,中山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受到广泛关注;组织参加广东省和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审活动,其中有4件作品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其中全国一等奖1件;20件作品在省比赛中获奖,其中省一等奖4件。六是大力促进全市中小学校园电视的发展。组织参加全国校园电视评比活动,共获得25项金奖,37项银奖,在全国参赛队伍中独占鳌头。十三是全省、全国自制教具评选,我市成绩再拔头筹。在全省第七届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2人被评为“广东省自制教具能手”,中山获一等奖作品数量第一、自制教具能手数量第一、获奖作品数量第一、参评作品获奖比例最高;参加全国第八届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获全国一等奖一项,三等奖1项,2人被

评为“全国自制教具能手”;在本年度的自制教具评选活动中,中山实现了全省和全国教具能手零的突破。八是全省初中生物教师实验操作与创新技能竞赛,我市成绩领先全省。在省教育厅举办的20xx年广东省生物教师实验操作与创新技能竞赛中,全省13项一等奖,中山占3项,全省8项创新奖,中山占2项,中山成绩领先全省,省教厅朱超华副厅长等领导特别向中山代表队表示祝贺,《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新浪、网易、搜狐等媒体和网站均有报导。

(二)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深化“中山德育模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是继续深化“中山德育模式”,坚持一手抓常规一手抓特色,做好法制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继续与市法治办联合举办第三届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全市90所初级中学全部参加活动,举行公民意识教育现场会,继续深入推进爱校教育,举行第四批市特色班集体评选活动,开展德育工作深度调研活动,德育创新成果获得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二是将20xx年定为“修身励志年”,组织开展的“学雷锋再出发—做修身励志好少年”活动获得“中山市全民修身行动特色项目”。制定了《中山市教育局深化学雷锋活动工作方案》,掀起教育系统学雷锋高潮。三是推进中小学德育绩效评估工作,全市共评出镇区德育达标学校203所,镇区德育示范学校139所,评出省德育示范学校10所,市德育示范学校33所,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2所,开展第二批市文明规范学校复评,德育工作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四是发挥科研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市政府重点课题《深化中山德育模式研究》,一批省级德育课题结题,德育科研工作结出硕果,在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创新成果奖”评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五是扎实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制定了教育系统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多次召开教育系统创建文明城市动员会议,开展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学雷锋做美德少年”、“小公民,好品行”作品征集等活动。六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举办德育干部培训班,全市193名新任德育干部参加培训,启动名班主任带动工程,建立优秀班主任库,三个省名班主任工作室挂牌,举行全市主题班会课大赛,连续五届获得“全国中小学主题班会课大赛”现场比赛一等奖。《中国德育》杂志在20xx年第6期用24个版面对我市镇区和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并对中山德育进行了专访,刘传沛局长登上封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抓好学校体育艺术工作,让学生更聪明、更健康、更快乐。积极推进“体育、艺术2+1”工作,召开了“体育、艺术2+1项目”现场会。参加广东省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我市荣获团体总分一等奖。在省第二届体育教师技能大赛中,我市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艺术教育有了质的飞跃,全市评选出首批17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广东省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市选送的总共12个节目有8个获得一等奖,为历届最多,其中中学组声乐、舞蹈、校园剧节目全部获得一等奖。今年2月,市一中舞蹈《爸妈,我想你》将在厦门市参加全国现场展演,创造了我市艺术教育的新记录。有32幅学生美术作品获得全省一等奖,位居全省前列,也刷新了历史记录。“珠三角新花—中山市异地务工人员子弟书画作品展览”先后在广州省立中山图书馆、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副省长雷于蓝、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先后参加开幕式。“共同长大—中山市异地务工人员子弟专场文艺演出”在广州市越秀区少年宫举行,节目质量获得一致好评。

(三)切实抓好各项常规工作,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1.加强学校安全卫生工作,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加强安全教育及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督促镇区和学校和托幼机构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管理,联合市综治、公安等部门进行了校园安保、防溺水工作的专项督查。深入排查化解涉校(园)纠纷,并对学校和托幼机构存在的信访、上访等问题进行逐一排查登记,及时化解各种矛盾,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联合公安、文化、综治等部门,深入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二是进行了开学安全调研及校车标牌发放工作。高度重视校车及驾驶人安全管理工作,联合交警、交通等部门认真开展校车检查工作。目前,我市有校车1144辆,所有校车做到了100%装配带卫星定位功能的汽车行驶记录仪,100%申请了校车标识牌和校车驾驶人工作证,100%接入市公安交警指挥中心监管。三是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工作常抓不懈,学校常规管理更加规范。加强巡查和通报制度,“晨检与因病缺勤跟踪系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管理系统”、“食堂视频监控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中的覆盖率、使用率、上报率均在90%以上。加强检查和检测制度,对100所学校的公共卫生进行监测与风险评估,对全市73间民办学校食堂进行专项检查,对全市学校、托幼机构食堂的食用油进行专项检查等,加大对事

故隐患因素进行排查和督促整改,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风险度和健康危害水平。全年没有发生传染病暴发、食源性事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局荣获“20xx年度中山市食品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在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广东省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和食品安全漫画大赛活动中,我局获优秀组织奖;我市23所学校获得小学组、中学(中职)组优秀组织奖;9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7名学生获得一等奖,11名学生获得二等奖,30名学生获得三等奖。四是加强各类培训,提高各类人员的业务水平,全年共举办了12类17期培训班,约8500人次参加培训。五是抓好学校卫生监测和学生体检工作。积极组织全市中小学开展护眼工程、口腔保健、预防结核病等健康教育活动。完成133所学校学生的健康体检和评价报告工作,进一步健全电子化健康档案。六是大力推进 “健康促进学校”和“无烟校园”创建工作,有16所学校成功创建为“健康促进学校银奖”学校,16所学校为“健康促进学校铜奖”学校, 173所学校、幼儿园为“无烟校园”。七是组织开展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五桂山区实施学生每天吃上一个鸡蛋、喝上一盒学生奶,神湾镇实施学生就餐一星期两次加送鸡蛋的“爱心蛋”工程,学生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2.抓好教育督导工作,促进教育科学发展。一是认真研究《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督导验收方案》(试行),全面、深入分析我市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做好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的初期准备工作,已草拟了多份分析报告和创建方案、部门分工等初稿。二是积极推动学校创优升级、特色发展,龙山中学、小榄中学、濠头中学、东升中学通过广东省国家示范性高中终期督导验收,杨仙逸中学顺利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加强对创建省一级学校和市一级学校的视导,全年有10所学校创建为省一级学校,8所创建为市一级学校,1所学校通过市一级学校复评。切实加强幼儿园督导评估,全年新增市一级幼儿园31所,市规范幼儿园2所,等级幼儿园比例达到30.2%。全面开展规范化幼儿园创建工作,出台《中山市“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督导验收方案》及配套验收工具。认定和新创建省规范化幼儿园278所,比例达到61.8%。中山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在我国恢复教育督导制度20多年来首次评出的教育督导战线先进集体中光荣上榜。

3.加强教科研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扎实做好科研常规工作。

坚持到学校、教师一线开展听课、评课、研课、磨课等常规工作。35名教研员共听课约3600节,到基层指导服务300次。开展教研活动260次,共有约33000人次参加。每一个学科均开展了公开课、展示课、观摩课、同课异构等活动。本学年教研员集体到东凤、阜沙两个镇的中学,东升镇同茂小学进行全学科的诊断性蹲点视导工作,写出调研报告供镇区和学校作为教学改革的参考,很受镇区与学校的欢迎。二是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举行师资培训150次,参与人数约27000人次。有8名教师成为省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有6名教师成为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名师工作室(站)师带徒的模式,成为师资培训的亮点。三是精品课程建设进入研用结合新阶段。各学科共开发了6918个模块的精品课程。四是积极推进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五是办好《中山教育研究》,评出中山市第七届教育科研成果奖获奖项目共81项。有23个课题获20xx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20xx年度省级课题立项12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国家一般课题1项。中山市市级立项课题申报评审,申报595项,批准185项。我市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的教学、课件、论文等比赛获省级一等奖37人,国家级一等奖7人。五是推广小学教学评价经验,修订初中教学评价方案。

4.扎实做好各项财务工作,积极推进教育基建工程。一是完成了完成20xx年教育经费预算编制工作、20xx年专项经费绩效自评工作、20xx年度全市教育经费统计及财政决算以及各种经费的划拨工作,我局连续12年被评为“部门决算报表编制工作优秀单位”。认真做好中山市教育基金等基金的财务管理工作。二是做好财务审计工作。我局连续四次被评为“市内审计先进单位”。三是扎实治理教育乱收费,制定和完善了有关文件,并开展了教育收费大检查。四是积极推进教育基建工程,确保质量合格。市直属中小学各项基建工程进展基本顺利。校安工程有序推进,全市三年规划项目开工率为100%、竣工率达100%,累计投入资金13.5亿元。

5.扎实做好各项教育招生考试工作,努力做到“阳光招考、平安招考”。扎实做好各类考试工作,坚持“依法治考、从严治考”,确立“以人为本、优质高效”的理念,以诚信招考为基石,确保全程管理更严谨,实现了我市招考事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考务管理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共完成了高考、中考、自考、成考、非学历、研究生等考试的报名、考试、志愿填报、录取、网上

评卷、准考证发放、毕业手续办理、试卷保密、会议培训等五百余项工作,服务考生近10万人次。中考全面实现了阳光工程、科技考务。

6.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着力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运用水平。继续推进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完成镇区中学、中心小学(幼儿园)教师和全省面向社会申报教师资格人员的普通话培训423人次,测试3248人次。认真协助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开展推普周活动,大力推进创建语言文字示范校工作,共有35所学校申报,29所学校通过评估。目前有省级5所,国家级4所,市级65所。举行了首届中山市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四届广东省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有4名学生获特等奖、17名学生获一等奖。语委办获得第四届广东省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优秀组织奖。

7.做好党建工作,提高党建水平。一是重视党员发展工作,发展新党员238人,加强对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指导,召开了纪念建党91周年庆祝大会暨教育局党委系统创先争优表彰大会。市教育局党委系统党代表工作室被评为广东省“五好”党代表工作室。二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制定了有关文件,进一步完善了重点敏感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制度。同时,加大了各类招生考试的纪检监察的力度,在全市教育系统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三是加强教育宣传,在中山日报推出东区教育系统师德模范群体系列宣传,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并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赞扬。在市主要媒体推出广东精神宣传实践活动、学雷锋活动系列宣传,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党办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8.深入开展全民修身活动和广东精神宣传实践活动,教育系统全民修身行动走在全市前列。一是积极开展教育系统全民修身行动,组织编写了小学、初中版《亲子修身读本》,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以“学雷锋见行动”为载体开展修身行动。二是召开了广东精神宣传实践活动暨全市师德建设工作会议,倡导广大教师争做修身行动的排头兵。三是出台了《市教育局“广东精神”宣传实践活动方案》,在教育系统部署开展广东精神宣传实践活动。四是结合广东精神宣传实践活动和全民修身行动,制定了《关于治理有偿补课、有偿家教的工作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有偿补课(家教)专项教育治理活动,并组织各镇区文体教育局和市直属学校与市教育局签订责任书。

9.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打造务实、高效、和谐团队。一是不断加强机关作风

建设,提高机关办文、办会质量和水平,受到市委办、市府办的高多评价。全年共发文近1300份,基本做到了零差错。完成中山教育20xx年大事记、中山教育年鉴(2011)、广东省教育年鉴20xx年组稿、广东基础教育发展报告等稿件的编写和审核等,此外,还编写、审核教育简报、教育信息多期,并向市府办、市委办报信息130多篇,办文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承办、协办全局的各种会议,办会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共承办、协办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镇区文体教育局局长、教育事务指导中心主任和直属学校(园)长会议、庆祝教师节暨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动员大会以及中山市政府与中山市人民政府和澳门科技大学合作办学签约仪式等等大型会议和活动,全力做好接待工作,服务周到、细致,受到广泛好评。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认真做好机关用车调配、租用工作,加大后勤保障力度,积极改善饭堂卫生条件和饭菜质量,受到广大干部好评。完善档案管理,整理了历年的实物档案并入库上架,有9所学校档案管理达到省一级标准。做好保密工作,顺利通过市保密工作检查,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做到了事事有人办,件件有回音,全年办理各类信访件共1693件,办理建议提案共56件。作为局机关的窗口,办公室通过出色的工作和周到细致的服务,为树立教育局良好的形象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二是认真组织开展好局机关文体活动,制订了局机关文体活动方案,成立了13个文体活动队,开展了以“快乐生活,享受工作”为主题的多项文体活动,全局掀起了健身修身的热潮。认真做好中山市教师健康基金(专项资金)具体业务工作等工作,市教育工会荣获20xx年广东工会帮扶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全省表彰了30个集体单位)、教育局女工委被评为市先进妇女组织。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建设和谐校园,受到广泛好评。三是全心全意为退休职工服务,召开了退离休教育工作者协会成立30周年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成立2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积极推动学校创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申报21所,获第一批授牌9所。组织全市老教师积极开展“十帮”活动、“朝阳读书”以及开展家庭教育宣讲等活动,收到良好成效。办好空中家校,认真办好农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阵地),召开了老教师参与办好校外辅导站现场经验交流会,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市教育局等7个单位被评为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刘传沛局长获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荣誉奖。我局还被评为中山市首届十大模范敬老单位。四是认真做好“和美之声”广播站和教育手机报以及

《中山教育信息》。从6月份启动开播仪式以来,目前,已经连续播了27期,做到了“以声传政、以声传情、以声娱人”的目标,做到了“切近生活、切近形势、切近实际”,受到市委薛晓峰书记等领导的好评,也深受全局干部的欢迎。教育手机报从11月启动以来,已发布31期。《中山教育信息》全年共编印17期。 二、20xx年工作设想

下阶段乃至未来几年,中山教育的发展思路可以概括为:瞄准“一个目标”,紧扣“两大主题”,突出“三大重点”,建立“四大机制”,坚持“五条路径”,努力实现“四大突破”,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高水平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为建设和美幸福中山提供教育和人才支撑。

瞄准一个目标:在省“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总目标下,进一步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愿景目标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提供人人有选择的教育;二是提供生生有个性的教育;三是提供个个能成功的教育。紧扣两大主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突出三大重点:深化改革、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建立四大机制:一是覆盖城乡的公共教育机制;二是吸纳全民的终身教育机制;三是“家、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协调机制;四是教育经费的增长机制。坚持五条路径:均衡化、优质化、信息化、特色化、国际化。在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市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四大突破”:

一是在建立惠及全民的教育体系上实现新突破。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不断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解决新中山人子女入学问题;稳步提升普通高中教育,创建一批有特色的高水平学校,积极探索建立全市统筹高中阶段教育的新路子;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打造职业教育基地;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壮大提升高等教育,增强科研和人才培养能力;大力开展各类社会教育和培训,建设学习型社会。

二是在建立多元开放的教育格局上实现新突破。统筹全市教育均衡协调发展。规范管理,扶持引导,提升民办教育发展水平,增强社会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同步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共同提高。深入开展区域、学校之间的教育帮扶,促进全市教育整体均衡优质发展。进一步深化市内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与外市、港澳台地区及国外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

更新观念,增强中山教育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是在建立充满活力的教育机制上实现新突破。正确处理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努力形成政府部门依法治教、宏观管理,教育机构自主办学、有序竞争,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协作支持的教育发展态势。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充分激发校长、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教育投入保障水平和经费使用效益。

四是在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上实现新突破。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创新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改革考试招生制度,考试内容力求全面、综合,考查方式实现多元、客观,考察结果体现公平、公正。关心教师成长和发展,不断提高教师师德素养、专业水平和地位待遇。

淮南市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点 20xx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突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立德树人;全面改善办学条件,突出对薄弱学校支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推进教育科学发展

1、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引导干部师生深化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和理解。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针对教育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结合全面落实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2、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严格落实省定各级各类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提高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确保实现逐年增长。督促各县区足额落实各项教育配套经费,并抓好管理和使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继续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积极开展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示范县区和学校创建工作。

3、加强与改进教育督导评估工作。进一步强化督政督学功能,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切实加强督学责任区制度建设。开展对县区、乡镇党政领导干部20xx年度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和对县(区)教育局20xx年度主要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推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4、打造淮南教育工作品牌。大力推进我市在全省首创或领先的阳光分班、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发展性评估等教育工作项目,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工作水平,努力打造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十大淮南教育品牌,增强教育工作影响力和服务地方发展能力。

二、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5、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6、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出台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意见,配齐配强教研人员,保障教研经费,推进 “科研兴教”。开展“小班化”教学试点,积极推广运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7、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继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评选活动。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强体艺卫工作,完成100所“体育、艺术2+1项目”学校的建

设任务。加强团队工作,广泛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青少年志愿者行动、中学生社团活动、“赞师德、颂师恩”等主题教育活动,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

8、健全质量提升长效机制。制订以质量为核心、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完善质量监测、质量考核、督导评估三位一体的质量监督机制,推动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以工程项目为抓手,整体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9、推进学前教育建设工程。把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保障幼儿基本入园机会作为发展学前教育的重点,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各项任务。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7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

10、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按照省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完成44所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督促凤县、潘集区和毛集实验区继续实施好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11、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深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多样化、个性化,鼓励学校形成自身文化和教学特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12、推进职业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组织实施好市级“三重”建设项目。继续做好中职招生工作,逐年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保持合理的职普比。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力做好和支持职教园区建设。

13、实施社区教育推进工程。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积极推进社区教育,设立专项奖补资金,积极开展省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街道及乡镇文化技术学校创建工作。

14、实施教育装备信息化建设工程。投入资金300万元,建设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加强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中小学校实现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全面提升。进一步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和仪器设备的投入,贯彻落实省颁教学仪器标准,以适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教育发展步伐

15、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师、校长定期交流和支教、挂职制度,促进师资均衡配置。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健全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深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建立导向明确、标准科学、体系完善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积极推行中小学教师全员聘用制改革,稳妥推进中小学职称改革试点工作,强化教师职务聘期考核和聘后管理。

16、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探索推行校长职级制,充分调动其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健全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办学章程,加强对民办学校的年检、评估工作,确保依法规范运行。

17、深化学区建设改革。总结试点经验,出台农村义务教育学区管理意见,加强农村中小学学区建设,充分发挥学区在教研、监督、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学区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五、以师德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8、加强师德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和管理全过程。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促进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构建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19、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继续实施好中小学教师全员岗位培训、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等培训工作。坚持开展送课下乡、送教下乡、结对帮扶等活动,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组织实施农村教师培训计划,完成2000人培训任务。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搭建教师交流平台,进一步创新优秀人才培养策略,打造一批在全市具有影响力的名师。

20、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和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教师参与治校治学机制,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权利。

六、以促进公平为目标,积极打造阳光教育

21、开展“阳光教育”主题活动。以公开公平公正为核心,以教育规划、教育决策、教育管理、招生考试等群众关心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为重点,全面推进党务政务校务公开,增强教育工作透明度,提升工作效能,优化教育环境,把学校建成最阳光的地方,让教师成为最阳光的职业,展示宜学城市风采。

22、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继续推行阳光分班、阳光收费,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严格限制班额,严禁乱办班、乱补课,全面落实《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

23、加强网络问政。畅通政务微博、市民心声、局长信箱、热线电话等咨询投诉渠道,架起群众“连心桥”,建成“一站式”服务中心。每年梳理出10大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实行局领导、科室包保责任制度,建立问题解决的长效机制。

(七)以群众满意为宗旨,强化领导科学发展能力

24、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全面加强全市教育系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推动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认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党建工作。

25、加强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健全完善廉政风险管理体系,形成有效防范风险的长效机制。加强教育审计,完善和落实中小学财务收支等各项审计制度,确保教育经费合理使用。创新党风廉政教育形式和载体,不断提高干部防腐拒变能力。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继续开展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

26、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继续开展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切实做好在校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校方责任险工作。

27、扎实做好综治维稳安全工作。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师生切身利益。加大教育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和社会预期。出台创新校园安全管理和深化平安学校建设的意见,集中开

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开展学生交通、消防、防邪、防溺水、法制等系列教育活动,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综合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贯彻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保障学生上下学途中交通安全。加强学校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管理。

28、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切实转变会风、文风,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推进“短实新”文风;少开会、开短会、讲实话。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加强基层调查研究制度化。完善信访接待制度。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

日期:2012-12-28 20:24:49 点击:327

20xx年工作总结

中共安溪县委教育工委

安 溪 县 教 育 局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全县教育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县三级干部会议精神,各项重点工

作和中心任务按时序进度顺利推进,保持了整个系统的良好形象和安全稳定,全县教育各类事业实现了新的提升和发展。

1.锁定教育强县目标。以县政府名义出台《安溪县“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县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发展目标、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及惠民政策、保障措施,以及年度推进计划。成立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安溪县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规划表》,全面启动我县创建教育强县各项工作,力争提前一年即20xx年全面实现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目标。11月13日至15日,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委托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我县创建“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县”进行评估,我县以16个要素全部合格、总体合格顺利通过验收,为创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全力实施项目建设。深入开展“项目建设落实年”活动,全力以赴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扩充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和普惠性,推动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①重点项目建设方面。茶学院首期招生超额完成计划,并于9月17日在农林大学校本部举行开学典礼,20xx年秋季将正式入住我县。第一期四个标段工程共12.5万平方米已全面施工,建设认捐资金累计到位1.12亿元,至年

底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五幼工程已经竣工,9月28日举行竣工庆典暨揭牌仪式。一中新校区累计完成征地185亩,4月28日举行开工仪式,设计方案已确定,一期钻探工作正在进行中。六中宿舍楼4月28日举行开工仪式,5月8日进行招投标,现已进入五层施工,计划年底前完工。②校安工程建设方面。会同县效能办每月两次进行专项督查,目前全县已有208个项目办理立项批复等相关手续,有205个项目办理施工图设计审查,有201个项目工程招投标,有68个项目完成办理施工许可证,204个项目开工(其中基础动工5个,主体在建12个,封顶装修53个,竣工134个),累计完成投资3.47亿元。至年底,一期重建工程全部完工,二期重建工程基本开工建设。③公办幼儿园建设方面。省为民办实事新建项目2个,先声幼儿园(五幼)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现已竣工交付使用;吾都幼儿园面积3200平方米,总投资544万元,已竣工交付使用;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扩建成公办幼儿园项目9个,总面积17324平方米,总投资566万元,所有项目均竣工交付使用;农村小学或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25所、72班,总投资360万元,均已改造完成,交付使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湖头美溪幼儿园改建、福田中心幼儿园改建、虎邱竹园幼儿园改建3个项目,改建面积6662平方米,投资330万元,已竣工交付使用。④中心城区基础教育扩容建设方面。实验幼儿

园翻扩建工程投入900万元,9月28日举行竣工典礼暨揭牌仪式,并投入使用;八小4月28日举行奠基仪式,已完成土地勘测定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建设用地预审、立项申请、建设方案会审等,现已开工建设;十二小工程已经竣工,9月28日举行竣工典礼暨揭牌仪式,正式投入使用;实小新校区12月30日举行奠基仪式。

2.加强两支队伍管理。①加强干部队伍管理。认真落实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县委教育工委、县教育局《安溪县学校领导干部日常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安溪县学校督导员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开展学校班子成员及督导员履职情况督查,并把督查情况向全县通报,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和工作作风整顿,努力建设一支作风正、业务精、善创新的学校干部队伍。组织对全县学校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进行考核,已完成各中小学、幼儿园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的考核工作及完中(含职校)、县直幼儿园领导班子的调配工作。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制定20xx年教师调配意见,明确教师调动、分流、进城考试、对口交流、支教、特岗设置、职称激励等多项规定,规范本系统教职工人事调配工作。开展初中富余学科教师分流调研工作,制定分流工作方案,顺利分流175名初中超编学科教师到小学任教,分流14名初中超编学科教师到高中校任职员,特别是分流52名初中富余英语教师到小学任教,大大提高了小学

英语开课率(由原来的45%提高到82%),此举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今年第37期《教育工作简报》对我县做法进行专题报道。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下发《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师德师风专项督查的通知》,成立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湛、为人师表、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12月27日,在县政府会堂举行大型师德报告会,邀请到龙涓灶坪小学支教的志愿服务者,被誉为“最美男教师”的解放军某部副师级干部房福忠同志为城区初中、小学校长、教师500多人作师德——唯“爱”的主题报告,在与会人员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下一步,拟在感德、龙涓等乡镇开展巡回报告,为提高师德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增加正能量。

3.规范教育管理行为。①规范从教行为。3月以来,配合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监察局、县公务员局联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在编不在岗人员专项清理活动。专项清理工作历经宣传发动、单位自查上报、名单公开接受监督、主管部门研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等环节,目前已完成本系统不在岗人员的第二轮调查取证工作。下阶段,县专项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将研究确定在编不在岗各类人员的处理意见,并将修订出台《安溪县教师队伍管理办法》。通过本次清理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杜绝教职工在编不在岗等不规范行为,

进一步规范人事纪律。②规范办学行为。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学校常规管理和办学行为“五规范”工作督查,每次督查必向全县通报,每次通报必具体点出学校和教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督促各校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不断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提高办学质量。今年秋季,在教育系统行风监督员、招生片区居委会主干、学生家长代表的现场监督下,凤城中学915名初一年新生实行电脑派位,随机编排成16个教学班,此举有利于保障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③规范招生行为。严格执行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今年秋季,366名暂住在城厢砖文片区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小学一年级首次实行电脑派位招生,此举对于深化招生制度改革,遏制片面追求名校现象,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公正,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实践。④规范收费行为。按照教育部《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要求,坚持源头治理与重点治理相结合,深化治理教育收费工作,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实行违规收费“一票否决”和“零容忍”政策,对违规收费的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按相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今年来,有1名校长因违规收费受到全县通报批评,3名校长因违规收费受到严肃处理(其中1名校长因单位私设“小金库”收到免职处理)。

4.提升学校发展内涵。①强化德育工作。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评选安溪县首届雷锋式学生100名及雷锋式班集体50个;组织对各乡镇中心学校测评基层小学德育工作情况进行验收;配合县检察院在城区中小学校中开展《青少年法制与安全教育图片》巡回展;依托铭选中学,成立安溪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指导全县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②探索小片区管理模式。以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城区优质的义务教育学校为龙头捆绑周边的学校,将城区学校分为小学四个片区,初中两个片区,采取“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的小片区管理模式,推动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共建共享共赢,促进城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③提升办学层次。召开全县完中(高中)校长会,谋划高中教育发展思路。要求对高中达标比较脆弱的指标进行认真梳理,及时整改;达标晋级后,要积极探索特色办学和多样化办学的路子,加强教育科研和课程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努力培育一批教育教学骨干,为办学特色的创建和提升提供支持。④提高办学质量。20xx年高考再次取得优异成绩,本科上线人数5093人,上线比率71.35%,比去年提高5个百分点;本一上线人数1317人,上线比率18.45%,比去年提高2.8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上线率高出近6个百分点,有4名考生进入清华、北大、香港中文大学等名校,有一大批考生被“985工程”大学、“211”大学录取。

5.提升党建工作实效。①夯实工作基础。制定出台《学校党建工作考评办法》,组织对全县学校特别是党建工作联系点进行考评,查找问题,督促整改,规范提升。②坚持以点带面。坚持以创建学校党建工作联系点为抓手,开展学校党建典型培育工作。在市委教育工委确定的8个学校党建工作联系点的基础上,遴选一批党建基础实、书记能力强、办学效益佳、社会反响好的学校,作为县级党建工作联系点进行重点培育,“七一”期间,表彰一批全县创先争优优秀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树立标杆,以点带面,影响和带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晋位升级,做到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前进。③延伸提升168机制。3月29日,召开全县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暨延伸提升“168”机制工作会议,对今年党建工作暨延伸提升“168”进行部署,进一步发挥示范点的示范、辐射和导向作用。④开展主题活动。实施“三个争做”工程,即争做管理先锋,把党员培养成教学骨干,把教学骨干培养成党员;争做读书先锋,以“欲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为主题,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努力建设“书香校园”;争做帮教先锋,指导学生解决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困惑,克服不良习惯,提高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6.确保校园安全稳定。①健全安全工作机制。与全县所有学校校长签订了学校综治维稳安全工作责任书,校长与教

师层层签订责任书,把维稳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格局。②强化安全工作督查。实行局领导分片包干,全局干部职工分为26个督查组,每个督查组挂钩一个乡镇,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检查、督查,检查、督查情况进行记录存档,发现隐患及问题及时发出限期整改的书面通知,并做好跟踪落实。③提高安全工作水平。继续推进“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暨创建“平安先行学校”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学校及周边环境,不断完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创建活动的质量和校园的整体防范水平,维护校园安全稳定。④重点整治交通安全。6月出台《建立全县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安政办[2012]158号),7月出台《20xx年中小学幼儿园更换校车资金补助方案》(安政办[2012]169号),8月出台《建立校车使用许可制度》(安政办[2012]228号);12月出台《全县学生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全面开展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安全检查整治,10月15日至10月29日,局机关人员分成8个工作组,深入24个乡镇105所民办幼儿园,采取查阅资料、实地察看、走访了解、突击临检等方式,检查324辆校车的报备、年检、超员运载、超速行驶、监控平台、一车一档、“六定”管理、驾驶员资格、教育培训、落实责任等校车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99份。同时,下发《关于全县校

车交通安全专项检查整治的情况通报》(安校车联席办

[2012]3号),明确整改要求和整改责任单位,确保整治工作实效。12月,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牵头,会同教育部门、交通综合执法大队、各乡镇政府和派出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整治统一行动,在全面排查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三类整治(即:校园周边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学生驾驶摩托车、超标电动车、助力车专项整治,校车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坚决杜绝无证驾车、超载超速、非法营运车辆运载学生等交通违法行为,有效净化校园周边交通环境,保障学生交通安全。目前,全县已购置国标校车23部,未达国标校车申报撤销74部;并开通感德、祥华、龙涓三个乡镇的周末班车,有效解决了寄宿制学校学生“两返难”问题。

7.存在困难和问题。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推进均衡发展难度较大;校安工程、城区中小学扩容、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教育强县”建设任务繁重,资金缺口较大;队伍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初中教师阶段性超编比较严重,整体素质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干部能上能下、教师大循环大流动的机制尚未建立;学前教育短板问题仍然存在,公办园入园比例较低,民办幼儿园需进一步规范管理、“小学化”倾向仍不同程度存在;课程改革、素质教育还有待纵深拓展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