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环保局工作汇报及思路

年度环保局工作汇报及思路

一年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和上级环保部门的监督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强环境保护与服务经济、服务基层、促进社会和谐有机结合起来,以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提升全市环境质量为主线,切实加大重点区域污染治理力度,加强环保监管执法,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年度工作总结

从今年整个生态环保工作情况来看,应该说是领导最重视的一年,也是成效最为明显、全体机关同志们最为辛苦的一年,具体取得了以下6个方面成效:

(一)全市主要饮用水源保护取得了新成效

就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来说,今年是领导最重视的一年,也是资金投入最多的一年,今年用于饮用水源保护专项资金投入达8200万元,是历年之最。。一是陆埠水库上游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到目前止已关停16家,整体搬迁13家,工艺改造6家,投资800万元的酸洗废水泵站已基本建成,投资1300万的五马酸洗发兰集中加工点正在建设当中,到年底能基本完成。投资1500万元的连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已完成。整个整治工作预计到年底能完成,光为陆埠水库上游整治累计要投资达5000万以上。同时积极开展 1

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投资800万元的陆埠水库上游生态湿地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招投标工作;二是梁弄四明湖水库上游污水收集取得重大突破,预计到年底污水进管量可达到1000余吨。投资2600万元的梁弄镇饮用水源保护工程一期包括镇内部分工业企业、学校、卫生院的污水接入主体工程8月底已经建成,二期该镇内部污水收集管网和部分工业企业的污水接入工程正在抓紧建设中,预计到年底可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三是水库上游地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开展了全市主要饮用水源地上游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投资1200万元的9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已启动。目前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梁弄镇5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已完成2个村,大岚和四明山7个村的太阳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已经完成。开展了对四明山片为主的农家乐集中整治。到目前为止,91家农家乐已有75 家完成整治任务。

(二)节能减排及“811”环境整治取得新成效

今年是“十一五”减排的最后一年,是决心最大的一年,也是效果最好的一年。头四年,全市减排指标COD已经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263.5%,SO2已经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83.18%。今年1-10月我市减少COD排放量198.96吨,减少SO2排放量397.39吨,预计到今年底能超额完成任务。一是抓好减排工程建设,小曹娥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6万吨二期扩建工程已于8月中旬竣工。到目前止,日污 2

水收集量已达到7.5万吨以上。针对宁波光耀热电有限公司长期亏损、经营状况一直不佳的实际,我们通过“三个一点”,即财政补助一点、供热价格提高一点、企业承担一点的办法,多次上门做工作,在企业亏损达3500万元的情况下,今年投资1650万元建设炉外脱硫设施,并督促其脱硫设施正常运转。二是抓好全市燃煤锅炉集中整治,今年以来已开展3次集中专项执法行动,7只燃煤锅炉实行强制关停,4只进行改造提升。对有条件的区域,督促其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和实施煤改油的工艺改造。同时我们按照宁波市局要求,加强对年用煤1000吨以上的55家重点用煤单位进行跟踪监督和统计管理,对预计超量的企业开展预约谈话。到10月底,全市55家非电用煤企业的用煤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58万吨。三是抓好省“811”新三年重点任务。继续认真抓好“811”新三年的年度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成效,列入省“811”新三年重点任务的2个省级园区环境整治工作,已于10月中旬通过宁波市政府组织的预验收。

(三)重点区域及矿山环境整治取得新成效

今年是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历年来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环境面貌改变最快的一年。一是全力抓好小曹娥电镀行业集中整治。5月下旬以来,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了对小曹娥电镀行业的集中整治。经过3个多月的连续日夜奋战,总投资额1.2亿元,小曹娥电镀园区需要整治的190个车间和各厂的总管和明管明沟,已于8月底如期 3

完成整治工作任务,生产自动线率达到85%以上,八横塘江的水质已经得到恢复。通过集中整治,小曹娥电镀园区的综合环境得到了大大改观,同时也得到了市主要领导和上级环保部门的充分肯定。二是全力抓好黄家埠电镀园区集中整治。黄家埠电镀园区的整治已于9月5日启动,共涉及8家企业96只车间。目前已有21只车间完成整改,其中16只车间已通过现场验收达标,其余车间整改进度已完成70%以上,完成厂区明管明沟改造850米。镇政府负责的排海400管网的接口改造工程已经完成。园区内的邵直江环境整治已经启动。整个整治工作推进比较顺利,确保到年底前完成任务。三是全力抓好“五小”及“十五小”企业整治和全市的矿山集中整治,全市关停打击取缔“五小”、“十五小”企业56家,并积极开展了全市不锈钢熔炼行业整治、拉丝酸洗行业工艺改造提升整治和小熔炼、铜熔炼、废塑料加工等行业整治,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对全市矿山开展了集中整治,25家持证矿山中,已关停2家,转为治理性开采的1家,其余22家中,大部分落实了污染防治和安全生产设施,矿山企业污染环境现象得到有效遏止。

(四)环境执法和信访调处取得新成效

今年是环境执法和环境信访工作创新最多、执法力度最强的一年。一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创新构建企业监管六查新模式(“白天巡查、夜间稽查、投诉必查、项目突查、专项抽查、区域互查”),从多层次多角度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工 4

作,努力提高执法监管的频次和覆盖面,进一步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1-11月,共出动执法人员600多人次,检查企业700余家次。处罚企业162家,罚款464.8万元,同比分别增加54%和66%;新闻媒体曝光21家,19人治安拘留,对违法排污行为形成了高压态势;从9月份开始我局又开展了环境百日攻坚战行动,在宁波支队全力支持下,重点检查污染减排、饮用水源保护、信访突出环境问题固废危化和医疗单位以及“十五小”、“新五小”非法加工点等。在专项执法行动中,共查处企业86家,处罚42家,限期整改21家,有力打击了违法排污企业。二是开展联合集中执法。我局在不断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积极破解对低小散企业的执法难题,牵头协调监察、公安、工商、卫生、技监、城管、供电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今年以来,我局牵头开展联合执法行动8次,取缔关停企业36家,处罚企业57家。为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11月初公安驻环保联络室正式挂牌成立,这必将为我市重拳治污铁腕执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健全信访调处机制,我局高度重视环境信访调处机制建设,信访调处效率进一步提高。今年1-10月共受理信访1108件,办结1085件,同比减少4.2%,办结率达到98%,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年初列出的黄箭山村工业区污染东大河事件、云和绿洲臭气污染事件等6个重点疑难信访件都得到了及时稳妥的解决。在环境信访调处机制建设方面主要开展了三块工作:①建立村镇局三级联动机制。小的环境信访 5

由村级环保联络员调处;一般信访由乡镇(街道)环保员调处;大的疑难环境信访由局(大队、环保所)负责解决。②建立村企环境恳谈会协调机制。建立定期协调沟通会议机制,让老百姓既知道了解了企业的三废排放情况,更重要的是企业与群众拉近了距离,联络了感情,消除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产生。③建立了定期排查化解、重点疑难信访领导包案、初信初访快速处理、环境信访问题督查督办等工作机制,这样有效提高了信访处理效率。

(五)生态环保基础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

今年是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大的一年,也是开工项目最多的一年。一是推进乡镇街道污水管网建设。总投资1.66亿元的城区污水收集系统三期工程目前已开始进场施工,梨洲街道工业功能区道路污水干管、高风中学、成职校中心污水接入和西江截污、新西门、兰墅路、丰山路污水管网工程等预计年底前可以完成。投资2000万元的姚西北三镇污水主干管网工程和投资1500万元的低塘-朗霞街道污水管连接工程均已开工建设,生活污水收集从年初5.5万吨/日增加到7.5万吨/日。总投资2.5亿的宁波众茂姚北热电公司垃圾发电项目工程已于9月底完成,10月25日起已投入试运营,目前日处理生活垃圾500多吨。总投资2.4亿元的奖嘉隆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实现了水清、流畅、岸绿的目标。二是实施城区河网水环境质量集中整治。针对我市菜牛屠宰加工点较为集中,产生的废水影响城区河 6

网水质的情况,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搬迁治理和就地改造相结合的整治方案。目前以所在地街道为主,正在按照方案进行整治。同时我们组织城区四个街道对辖区污染企业进行排查,在此基础上,我局对10余家企业违法排污、偷排漏排未批先建等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努力控制和减少企业生产及生活污水排放对河道水质的影响。三是抓好各类生态绿色“细胞工程”创建。大力开展生态镇、生态村和绿色学校、社区、企业等各类生态绿色“细胞工程”创建工作,全力夯实生态市建设基础。年要创建生态镇2个,宁波市级以上生态镇、街道2个,生态村15个以上,绿色系列单位25家,确保我市生态绿色创建工作继续走在宁波市前列。目前各乡镇、街道正在按照创建要求积极开展工作,确保到年底前完成。

(六)队伍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是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制订了符合环保实际的实施意见,我局第四环保所申报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目前,我局创先争优的各项活动正在按计划抓紧落实中。二是强化能力和队伍建设。针对我局年轻同志较多、学历较高但实践知识相对缺乏的情况,从提高业务素质入手,利用省市局的各种培训机会把人员分批次送出去学习,同时采取岗位培训、以老带新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一年来参加各类培训达到80多人次,极大地提高了机关工作人员的 7

整体素质。三是紧抓制度和廉政建设。通过组织干部职工参与廉政警示教育,切实加强机关的廉政建设。修订完善了项目审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并狠抓制度的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机关的作风建设,一年来全局干部职工未有违纪违法现象产生。

存在问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市水环境质量还不尽人意,特别是农村主要河网河塘的水质发黑发臭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以往村庄环境整治中,取代露天粪缸的化粪池建造标准比较低,客观上造成生活污水直排。同时作物施肥、畜禽养殖等都对饮用水源地造成污染。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农家乐旅游,由于大多缺乏相关配套的污染治理设施,也对饮用水源水质造成直接影响。

2、环保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由于违法排污的利益巨大,驱使一些不法企业主不惜以身试法,再加上现行的环保法律法规不健全,客观上造成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

3、环保的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部分干部不重视学习,对自身要求不严,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部分干部组织协调能力不强,面对棘手问题解决办法不多。部分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深入实际、联系基层少,工作得过且过。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 8

但其消极影响和后果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4、经济快速发展回暖与环境容量矛盾较为突出,我市是长江三角洲中经济活力比较强、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地区之一,而我市的环境容量又十分有限,这对矛盾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尤为特出,这也是造成目前环境现状与民众的期望要求之间矛盾的重要原因。

二、年 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及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环保工作,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总体目标,坚持以环境优化促进经济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以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为突破口,以污染物总量减排和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为抓手,进一步落实对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化的目标管理任务,推动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经济转型升级,为建设富裕和谐新余姚创造更好更优的环境。

(二)主要工作目标

1、排污总量力争比上年削减COD3 %,SO22%。

2、完成宁波市下达的生态目标任务。

3、完成创模工作的本年度工作任务。

4、饮用水源全面达到地面水二级标准水质要求,水质合格率达到100%。

5、全年平均空气污染指数(API)75以内,全年空气质 9

量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95%以上。

6、信访调处和群众满意率分别达到95%以上。

(三)主要工作任务(概括为抓好推进五大工程)

1、深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建设

按照市委《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的决定》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当前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际,重点做好三块工作,为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一是做好规划编制,通过规划编制,掌握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初步成效,根据余姚未来社会经济、环境演变趋势,分析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比较优势与机遇、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对策,为我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提供决策依据,力争在年中期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做好基层创建,目前宁波、省、国家均未出台或制定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基层创建的相关细则和标准,因此我们要继续做好原有的基层生态方面的创建工作,保持我市在这方面的先发优势,持续推进生态镇(街道)、村创建,争取创建宁波市级生态街道1-2个,宁波、余姚市级生态村10个,环保模范单位20个,使基层创建继续走在宁波市前列。三是强化考核明确责任,要落实对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分解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工作考核,制定生态文明考核奖励办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指标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生态文明 10

问责制,对因行政不作为或作为不当,完不成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问责。

2、深化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

要始终把饮用水源保护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进一步提升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确保全市人民饮水安全。一是加快饮用水源地上游的污水管网建设扩面工作。继续实施四明湖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完成湖东工业功能区、湖东村(局部)、东溪工业功能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和四明湖度假村至集镇污水主干管网建设,使该区域内企业污水纳入集镇收集管网。完成世行项目雅贤村、高南村、横路村、贺溪村、东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做好集镇镇北路两侧区域、镇中路东侧区域、镇中路西侧邮北新村区域、四明山山门旅游集散中心污水收集管网等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着手开工建设;继续推进陆埠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开展陆埠水库上游企事业单位生活污水治理,关停陆埠水库上游2家水煮笋厂,完成袁马郑新自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继续实施梁辉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完成梅家棣、龙坑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完成雁湖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大隐镇芝林村100户村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在丈亭镇寺前王水库上游陈夹岙村、大池墩水库上游唐李张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二是加大饮用水源地上游的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力度打击违法排污企业,通过巡查、督查、抽查以及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等方式,对违法 11

排污企业形成高压态势,坚决遏制违法排污现象发生,关闭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内排污口;继续加大力度整治农家乐规范发展,对全市91家进行规范整治,原先存在的农家乐要逐步进行污水纳管改造,对新开的农家乐,要求污水一律进管,或自行建造污水处理设施,否则一律不予办理环评审批手续。三是巩固整治成果,防止污染反弹。不断推进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努力控制污染排放。要巩固小曹娥、黄家埠2个重点环保园区、姚东片发兰酸洗和陆埠水库上游酸洗发蓝企业等整治成果,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加快推进陆埠水库上游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继续加大力度整治农村农业面源污染,重点要开展保护区范围内的耕地、林地、园地等测土配方和平衡施肥的推广工作,努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3、深化推进重点区域及重点行业的整治工程建设 一是继续抓好重点区域的环境整治,抓好以姚东区域为主的拉丝酸洗行业的工艺改造提升工作,利用抛丸技术来替代传统的酸洗工艺,已经开展25家企业采用该工艺,技改投入1200万元,这样每月可以减少废水排放约450吨,明年将在全市推广;做好以河姆渡镇为主的不锈钢熔炼行业提升转型工作,进一步落实《余姚市不锈钢产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加强环保执法,确保在年年底前淘汰全市不锈钢落后产能。二是继续抓好重点行业的环境整治。抓好喷涂喷漆和废塑料行业整治,按照“三个一批” 即“打击取缔一批,整治搬迁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的要求开展整治;抓好消防、 12

灯具、旅游用品行业整治,进一步完善该类企业的环保审批、环保治理设施、生产工艺技术提升等规范工作,做到三废达标排放。三是继续抓好重点企业的环境整治。根据《宁波市印染行业环境整治及规范发展规定》,对全市17家印染企业开展环境整治,提高中水回用率,真正做到增产不增污,促进我市印染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要加强对矿山整治以后的日常监管工作,做到废气达标排放。要强化对全市危化企业的监管力度,帮助指导生产销售企业规范操作,并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切实落实“一案一阀一池”措施,确保环境安全。

4、深化推进农村环境基础工程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全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已经市政府商量,确定对全市今后5年时间总投入20亿元,集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计划把污水管网铺设到平原所有乡镇街道集镇所在地及主要中心村,对山区乡镇采取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湿地和厌氧等方式治理生活污水。通过集中治理,目标使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以上。二是加快推进全市主要河网河道水质提升。今后3年内,市政府将投入3亿多元用于全市河道的疏浚清淤工作,同时要加强长效保洁管理工作机制,使主要河道水质达到各功能区要求,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明年,先在全市选择 20个行政村河道进行生态化改造,河道疏浚300万方以上,使城乡河网水质有较大改观。 13

三是加快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督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强日常管理,按照日处理生活垃圾800吨以上的要求进行收集焚烧处理,确保全市所有乡镇街道的垃圾(除偏远地区外)统一运送到余姚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处理;要加快污水纳管工程建设,推进城区污水收集三期工程建设,完成姚西北三镇(牟山、临山、黄家埠镇)污水主干管网、余姚市输送泵站改造工程、余梁公路北沿等道路污水管网配套工程等建设任务;推进绿化美化工程建设,通过农村环境专项治理,推进农村庭院整治,消除城郊结合部卫生死角等措施,进一步美化农村生态环境。同时,要进一步抓好污染减排工作,根据宁波下达的“十二五”污染减排总量控制目标要求,制定好我市的“十二五”减排工作计划,及早谋划,进行年度任务分解,做到职责责任落实到位。积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完善规范企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

5、深化推进队伍能力和作风建设

一是抓作风建设。把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强化全局人员的服务意识摆上突出位置。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切实增强全局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二是抓廉政建设。结合环保工作实际,以行政审批、专项资金使用、环境执法、排污费征管等廉政风险较大的岗位为重点,建立健全业务工作监督制度,初步建立起具有本部门特色的廉政风险防范体系。三是抓能力建设。要重视学习与环 14

保业务相关的各种知识,积极开展学习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考试认证等活动,逐步提高环保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以及处理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要重视基层监管队伍建设,不断充实加强力量,推进队伍建设重心下移。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