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工作汇报

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中心小学

双语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一、学校概况:

喀什市帕乡中心小学建于19xx年,位于帕合太克里乡2村3组,占地面积11070平方米,建筑面积956平方米,从一个仅有5个班级的学校发展到12个班级的一所全日制民语小学。学校集七十二年办学之精华,乘教育改革之东风,秉承“为祖国未来着想,为孩子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很抓双语教育,与时俱进,坚持内涵提质,努力培育“文明、和谐、求实、创新”的校风,“开拓、创新、勇于奉献”的教风,和“尊重师长、遵纪守法”的学风。依法治校,以德育人,大力推进双语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逐步提高办学品位,充分发挥优势,引领示范辐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德治校,实践创新”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实现“我学习、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我思考,我成长。”的教育远景,长期以来我们以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全面发展、乐观向上、成绩优异赢得帕乡人民的普遍赞誉。

目前,我校有双语班12个,共有学生364名,双语普及率达到100%。现学校有42名教职员工。其中,双语教师24名。近年来,在市教育局、帕哈太克里乡人民政府、帕哈太克里乡党委的关心支持下,全体帕哈太克里乡中心小学的人齐心协力,针对学校所处教育背景、地理位置、办学历史、师资水平、生源素质等因素,努力把握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及学校传统,在教育教学的实践探

索,力争做到先进教育理论与学校实际紧密结合,走出一条适合中心小学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办学路。我们紧紧围绕办学理念——“为祖国未来着想,为孩子一生奠基”,走出一条深受学生、家长、社会认同的路子——“轻负担、高质量、全面发展”的办学路子,让每一个孩子在美如画、暖如家的中心小学的校园过好充实愉快的每一天。在“文明、和谐、求实、创新”的校风,“开拓、创新、勇于奉献”的教风熏陶下,中心小学领导和教师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工作作风——时时认真、事事认真。全体帕乡中心小学人敬业乐教,因为教师乐教,所以爱校、爱学生;因为乐教,所以敬业,对教育工作孜孜以求、乐此不疲,潜心从教、矢志不渝;因为敬业乐教,中心小学的教师做到全身心投入,全力参与,努力进取,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正因为我们有追求的目标,有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我们帕乡中心小学的教师勤于学习,转变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积极投身双语教育的实践,形成了勤奋务实,开拓进取,创新高效的工作机制。

二、双语班基本情况:

我校有12个双语班,用模式一进行教学。双语班学生364名,双语教师有24名,其中6名是特岗教师。自20xx年开始双语班教学,到目前为止已经毕业3届,通过老师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的辛勤付出,孩子们不懈地努力,不少学生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内初班。

三、帕乡中心小学双语教学自查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组 长:阿依奴.阿布里米提(中心小学校长)

副组长:马俊华(中心小学常务副书记)

成 员:姑兰拜·吾守尔(中心小学副校长)

肖 燕(中心小学副校长)

陈 旋(中心小学副校长)

帕尔克扎提.吾拉木(中心小学教导主任)

我校根据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规范化办学行为检查细则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自查自评,并针对查找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整改和落实。

四、努力探索具有我校双语教学特色的办学模式。

(一)双语班教育教学工作简述:

1、选配骨干教师,承担双语教学

我校选配了汉语能力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过硬,工作热情高,有较强的责任心、上进心,对自己有较高要求的骨干教师承担双语教学任务。

2、狠抓政治思想,提升队伍素质

我校形成了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是维稳工作总负责人、德育办主任是具体负责人、班主任是直接负责人、共青团、少先队等配套组织齐抓共管的格局。确立了双语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三个重点:一是针对我校特点,结合国情区情,通过开主题班队会、手拉手联谊活动、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讲座、学习新疆地方史、签定《安全稳定责任书》等活动把反分裂、反渗透、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当作双语班德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

非法宗教活动和民族分裂主义,决不能参与任何宗教活动,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穿戴具有宗教色彩的服饰;二是将“三维两反”教育渗透到课堂中,不分学科都要适时进行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还经常性地利用校园小广播、橱窗、板报进行反分裂反渗透的宣传教育。

(二)课程设置

按小学阶段课程设置安排授课,采用模式一进行教学。汉语、数学均使用汉语授课,其他各学科尽量多使用汉语。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认真抓好教育教学工作,以强化学科教学。

(三)教师培训、教学研究

1、开展听评课活动,逐步提升教师素质

(1)听常态推门课

在事先不通知教师的情况下,校级领导、中层领导推门随堂听课,听课后将意见反馈给教师,并提出整改意见,形成常规。每周的教研活动时交流听课意见,每月一次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听课情况小结。

(2)听校级公开课

教师自由选取公开课课题,授课内容,做好充分准备,教导处作好统筹安排,全体没有课的教师一起聆听并做好记录。活动结束后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点评,其他教师可自由发言。

(3)全乡优质课评比

组织全乡教师积极参加“优质课”评比活动,教师认真准备,严谨的设计,制作精美的课件,精彩的课堂不仅让老师们在视觉、听觉

上得到美的享受,也对新课程、新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教师的个性化风采与集体智慧得到完美得展示出来。

2、加强业务学习,促进教师成长

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多视角的开展教育“好书推荐”交流会、演讲赛、各类培训等活动,让教师认识到学习是自身修养,自我完善的一把“金钥匙”,是走专业化发展,走向“能师”、“人师”的唯一途径。近几年,一些同志工作比较懈怠,很少去自觉学技能、钻业务,即便看书、上网,也是浏览一些怡情消闲的文章。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为了让教师这桶水的内涵更丰富,我们不断关注教师专业知识的提高。如:一方面邀请喀什市名师来校专题讲座,为教师进行普通话提高培训、感恩教育培训、师德师风培训等。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老师们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

3、重视双语学习,搭建交流平台

为了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由校中层以上领导带头学要提高自己的国语水平。坚持每天半小时的国语学习,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用语,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对一周的学习进行抽查。此外,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各项活动,如:国语演讲比赛、朗诵比赛、钢笔字、粉笔字、读书沙龙等活动,激发教师对国语学习的兴趣,为教师们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促进教师们国语水平的提高。

4、校内、外结对互助,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我校根据市教育局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与喀什市第四小学开展结对子活动,加强民语系和汉语系老师之间密切沟通,实现

工作在一起,学习在一起,活动在一起,创造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促进民族团结,相互听课、评课,促教学质量。此外,我校老教师、年轻教师、年级和年级之间,班和班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结队子活动,实现相互交朋友,一起玩儿,一起活动的平台才能有效提高双语教育教学。

(四)营造校园双语学习氛围

为了在校园创设双语学习氛围,学校在宣传橱窗里布置了汉语宣传栏,各个班级也在教室里布置汉语角,每天学校用半小时来学习汉语等来创设双语氛围。同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同学们学习汉语兴趣,学校还经常举办不同年级“双语”朗读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激发了学生学汉语、用汉语的热情,同时锻炼了学生们的汉语综合运用能力。

五、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校领导的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老师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 我校师生的汉语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但这离上级部门所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学习,力争在汉语学习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1、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忙于农务无法帮助学生,在双语课程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接受有一定的难度,甚至课堂上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无法掌握老师讲的内容,课后用汉语的机会几乎太少。

2、双语授课的教师在双语教学中取得的经验和体会,无法将其归纳和总结,提升到理论的高度。

3、双语授课的教师自身汉语表达还有一定的困难,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教师的汉语能力有了提高,但在课堂讲述,表达教学专业术语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有些还难以用汉语表达目的。

4、双语教学教辅材料欠缺,教师课程繁重,直接影响学校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同时影响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继续提高方面带来不便,使学校双语教学总体得到提高直接受到影响。

5、双语教学师资量不够。学校按计划扩大双语教学规模,需要一定的双语教师。

以上所述的困难,我们相信通过上级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会得到适当的解决。我们会将尽全力配合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工作,坚持以新课程的理念不断完善“双语”教学工作,目前,学校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不断走向卓越、走向辉煌!

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中心小学

20xx年 12月10日

 

第二篇:乌市八十一中学双语教学工作汇报

乌市八十一中学双语教学工作汇报 双语教学是新疆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改革开放的需要,加强新疆的双语教育,对于增强中华民族文化交流和爱国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当今社会是一个多语的高科技的社会,从此意义上来讲,双语教学的存在和不断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发挥巨大的作用,教师掌握了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知识面不断扩展,眼界更加开阔,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而新疆各级政府将双语教学作为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并将它作为构建和谐新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一项战略举措。 “双语”教学是我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建设,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措施。这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区教育局的指导和大力扶持下,在短短的几年里探索,学校在硬件建设、师资配备、办学基础等方面已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双语教育特色,基本建立了符合学校的双语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效益和办学经验。

一、学校双语教学环境

1.学校基本概况

我校是一所有50年历史的,小学,初中为一体的民汉合校。建于19xx年,前身为“新疆一建子校”。20xx年4月由政府接管,正式命名为“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一中学”。学校校级领导3人,设有校长兼书记、副书记兼副校长,副校长(少数民族)。下设校办、德育处(综合治理)、教务处、教研室、总务处五个处室。现有教学班33个,学生1121人,教职工98人。我校建校就有民族小学年级,70年代开办初中民族班,19xx年开始开办高中民族班一直开到20xx年7月(从20xx年按照市教育局招生计划的精神,停止高中班招生,最后一批高中生20xx年7月已毕业,从此我校民族高中正式关闭)。我校现有民语系在编人员28人;正在参加自治区教育厅开办的双语培训班人员2人,指派到外县支教老师2人,现在担任教学人员有23(1人住院,这学期上不了班)人;现有年级小学1-6年级共6个班,初二年级一个班,共7个班。除语文、历史、

地理、音乐外其它课程均用汉语讲授。

2.有一个非常浓厚的学语言环境。在建校开办民族班以来的这50多年里,校领导一直很重视民语系教学。最关键的是:学校的环境无意识的给少数民族教师提供了一个学汉语,提高汉语水平的场所:在这些年当中,不管是学校的各种学习,会议,田径运动会,学校的各种大型文艺活动活动等都是用汉语进行,在这种环境中付出一点点努力,却得到极大的收获:我们有些教师刚分到学校时,汉语水平很低,有些教师甚至无法用汉语跟汉语系教师交流。过几年后,经过其他教师的热情帮助和自己刻苦努力学习下,有些教师已经达到了把教案用汉语写的水平。

3. 民语系教师学汉语热情很高。“汉语是国语,以学好汉语为荣,以不会说国语为耻”是我校民语系教师学汉语的总则。我校民语系教师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学汉语,跟汉语系同专业教师交流意见,互相学习专业知识,通用教学资料和参考书,通过多年的努力,他们的汉语水平提高得很快。

4. 思想上已认识到--提高汉语水平有利于搞好民族大团结。我校民汉教师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态度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多的交流,思想沟通,相互协助下,大家都有了彼此的尊敬和更深刻地认识,使在民汉教职工之间搞好民族大团结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正面作用。中小学民语系教师经常跟汉语系同专业教师交流意见,互相学习专业知识,通用教学资料和参考书,所以我校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水平可以说比较高。目前有吐尼亚子,吐尔娜木,等好几名教师没有参加双语正规培训的情况下,仍然担任全校性教育教学任务。我们由此鼓励民语系教师提高汉语水平和进行双语教育教学水平,为能够成为民汉通用的得力人才。

二、在双语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

(一)民语系双语教师基本情况

学校民语系教师28人中已参加双语培训合格教师11人,正在参加自治区级双语培训班人员2人,没参加双语正规培训,直接参加考核通过,取得合格证人员3人。加上正在参加双语培训的人员来算,双语教学合格教师占民语系全体教师的57.14%。双语教师中已授予中教高级职称的教师共有2人,占民

语系全体教师的7.14%。,中级职称的教师共有 11人占民语系全体教师的39.3%。,初级职称的教师共有 3人占民语系全体教师的10.7%。双语教师的16人中9人为本科,7人为大专。其中数学4人,物理2人,化学2人,生物1人,汉语2人,政治1人,信息技术1人,地理1人已取得合格证书;正在参加双语教学培训的1人为音乐(20xx年3月毕业), 1人为思品(20xx年3月毕业)。

(二)加强对双语教学的思想认识

努力学习有关双语教学的各类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双语教育特色。作为乌市一所民汉学校,基本上用双语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总认为责任重大,不但承担着双语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且还具有探索双语教学规律、引领双语教学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基于这种认识,学校领导班子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双语教学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双语教学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的一个特色来抓,有长规划、短安排。学校注重提高广大教师对双语教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好双语教学工作意识。把民汉合校、双语教学的有关文件精神、理论文章作为教职工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教师要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角度去认识双语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积极参与双语教学工作的自觉性。特别是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 》后,我校开展了进一步做好双语教学工作的学习,组织全体民语系教师,如何认识双语教学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学习讨论,清除了教职工在认识上的残留障碍,统一思想,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的双语教学工作打实了思想基础。

(三)、对双语教师的培训办法及措施:

1、强化培训,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必须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学校从三个方面考核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即:知识水平能力、教学能力和汉语水平能力。根据考核的结果,针对教师的个性特点制定其专业发展计划,对教师进行多方面多形式的培训:

一是外出培训。送4名教师参加自治区双语骨干教师培训两年(2名教师

还在接受培训)、9名教师参加乌市成人教育学院,乌鲁木齐师范学院双语骨干教师培训;区内参加新市区教育局组织的各类短期培训、集中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等;鼓励教师加强自学,有3名教师直接参加双语教学考核通过。 二是校本培训。积极开展民汉教师“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要求民语系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定期听汉语系教师的课,在备课、课堂教学、教学思想、教学创新取长补短。在进行拜师活动的同时,推进教学反思活动,要求教师认真反思,已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困惑、障碍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每学期都要组织相关人员专门听双语教学教师的课,了解进度、授课效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集中评课,帮助指导教师不断提高双语教学的业务水平。学校还以“千人评教活动”为契机,广泛征求了家长、学生的意见,从而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双语教学行为。我们为了进一步落实自治区2号文件精神,在学校范围内继续保持我校双语教学的地位,制定了学校双语教学实施方案,提出双语教师的汉语水平达标和教学要求。

我校对每一位民语教师的要求是:

(1)民语系理科教师必须达到HSK六级以上

(2)四十岁一下民语系教师必须取得“双语教师资格证”

2、制定并实施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措施。

(1)双语理科教师通过自我剖析,制定出本人汉语学习计划和专业发展规划,教研室按照教师的学习计划、个人特点和实际情况定出目标。

(2)理科教研组在校内教研活动中按学科民、汉教师一起进行集体备课,提高专业汉语水平。

(3)营造双语教师学习汉语的氛围和环境,安排民汉教师合署办公,为学习汉语和提高专业水平创造条件。

(4)外出脱产培训 。 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师参加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各种形式的双语教学培训、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双语教师汉语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提倡教师自我提高,有能力的直接参加考核。

(5)安排专业知识扎实,双语水平良好的民语教师到汉语系上课,通过评课、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价考核。

(6)制定计划,成熟条件时带出民语系教师到外地考察等活动, 通过双语教学研讨会,外地考察,参与汉语系教研活动等方式,进行经验交流,促进双语教学工作。

3、实施校本培训。

A、面向双语教师的校本培训:

( 1 )每周三下午参加一小时汉语培训。

( 2 )每月至少听汉语教师一节课。

( 3 )每学期参加一次汉字硬笔书法展。

( 4 )每学期阅读汉语言书一本。

( 5 )双语教师每学年给汉语系学生上一节试验课。

( 6 )每学年交一篇用汉语写成的教学工作总结(有能力的写教学论文)。 ( 7 )民汉教师参加学校举行的分学科业务测试,测试本身专业水平。 ( 8 )鼓励民语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汉语表达水平过级测试。

( 9 )在办公室多跟汉语系教师用汉语普通话进行交流。

( 10 )民汉教师结对子、合署办公为学校校本培训的一项基本制度。

( 11 )学校制定对于不参加双语培训(脱产),直接参加双语考核,取得双语合格证的教师将奖励800元/人(现在有3名教师已取得合格证。学校正准备向区教育局写报告,报告批准回来就奖励这3位教师)。

B、 面向民语系双语实验班学生的校本培训

( 1 )我校对教师学习汉语十分重视的同时也狠抓学生的汉语学习。学校的大型活动均用普通话,并且经常组织民汉学生进行民汉语演讲,达到互相学习目的,又能够加深民汉学生之间的友谊。

( 2 )小学低,中,高年级和初中年级的汉语课时数定为5、6、6、6。 ( 3 )有组织的进行早读分由数学,物理,汉语等双语教师用民汉对照给学生讲解学科术语、概念方面的难点。

4、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方面:

(1)初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课程用汉语授课。初一年级加大汉语课程比重,力求先过语言关;初二、初三年级逐渐增加数学,物理,化

学,生物课课时数,初中毕业时学生母语、汉语、英语三语达到一定水准。教材除母语用地方教材外,其余的课程均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最新汉语教材。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参加汉语系考试。

(2)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设计教学思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注重难点的突破,尽量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注重启发引导,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克服语言障碍,教师在上数学课前先讲这堂课所涉及的专业汉语词汇,再上新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双语班开设英语课,教材与汉语系基本相同,教学进度由慢到快,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开展“三语”教学。

(3)经常组织召开双语教学工作专项研讨会,加强双语课程科研,探索双语教学的最佳方法,尽快推广应用,提高双语教学的教学效率。

(4)提高民语师生的口语和文字表达能力,学校每年开展民汉教师拜师、“一帮一”活动,抽出一定的时间为汉语学习时间,通过朗读课文、作文、演讲比赛、书法练习、不断强化汉语水平;在课间、大会等公开场合使用双语交流、从而形成了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乐于交流、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5)教研组集体备课:每个教研组在校内教研活动中按学科民、汉教师一起进行集体备课,从而提高专业水平和专业汉语水平。

(6)硬件设施上: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在市教育局,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正在增加双语教学硬件设施的投资,准备搬到新教学楼后要配备的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要力争双语班全部安装现代化教学设施,以满足双语教学需求。

我们今后还要认真完善和落实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我校教科研水平。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着眼点,采取外送培训、在职自学、校本培训及建立奖励机制等多种措施,要改变和克服忙于事务、凭经验的教学方式,深入钻研教材,转变观念,接受新理念,改进教学方式。

(四)双语教学的成绩:

在双语教学中,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同时也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

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第二语言。终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切换,使他们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树立跨文化的意识,成为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在进行双语教学的近三年时间里,我校的民语教师尤其是民语理科教师汉语授课水平不断提升。

(1)课堂大赛:我校汉语学科教师在双语教学平台上率先,阿丽娅,海日古丽,如鲜古丽等老师参加了新市区教研室的汉语说课比赛,一等奖,荣获二等奖的荣誉称号。

(2)课题研究:小学数学教师古丽巴哈尔老师在在2005-20xx年度《提高少数民族教师双语授课的研究》课题研究中荣获二等奖,为我校民语系双语教学带来荣誉。提高民族教师汉语书写能力,我校民语系教师积极参加汉语教师钢笔字和毛笔字比赛,阿不力孜,木塔里甫等教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 教师专业水平在不断提升

在自治区双语教学大的背景之下,在学校做课题研究氛围之中,双语理科教师认为:专业水平提升最主要的原因选择“自我专业成长的需求与动力”占大多数。以上情形与事实说明:在自治区大的双语教学背景下,在承担课题研究氛围中,双语理科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需求与动力大大的增强。他们通过自主实践、反思和发展专业能力,民语理科教师双语教育能力及水平得到提升。

汉语系教师对双语教师汉语授课能力给予了较高评价。三年前民语教师对专业术语表达解释等问题进行汉语阐述时,常常会有一个短暂的停顿,大脑此时在思考用哪个词更合适、更准确。而三年后的今天,他们的阐释与表述,就要自如得多,准确得多,流畅得多。汉语系教师也对民语系双语教师的汉语授课给予较高评价。这都源于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对本职专业工作的热爱,源于他们高度的敬业精神。

(五)我校双语教学的创新点表述

1、基本完成少数民族理科教师向双语教师的转型。

2、正在逐步培养了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逐步转变了学习方式,改变原

有的单一的学习方式,建立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使少数民族学生在双语模式建构中适应双语教学,热爱双语教学。

3、建立了以校为本的研究机制。通过校本培训,着重提升了双语教师的双语授课水平与专业水平。

4、转变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增强实施“双语”教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5、通过课题研究,双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研发者。

6、在三年的课题研究中,所有课题组双语理科教师先后获得了《双语教师资格证书》。HSK过级90%左右的都达到八级以上。同时达到了学校对双语教师课堂运用汉语的要求:小学各年级,各学科按照自治区双语教学要求配备教材,按照上级部门的双语教学要求来进行教学;初二汉语讲授达80%。

(六)加强民族团结工作

民汉合校,民族团结是确保学校各项事业顺利进行的关键。我校校训中“团结”的重要含义是:在八十一中,民族团结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重中之重的主题。民族团结是新疆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基础。对此,领导班子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班子成员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政治立场坚定,顾大局,识大体,团结协作。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一个理念,民汉学生发生矛盾,民汉教师都能正确对待这是学生之间的问题,一律按学校规定处理,大力倡导师生在工作上做战友,在生活中做朋友的风尚,努力创设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关心、平等对待,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学校充分发挥校园主阵地、课堂主渠道、教师主力军的作用,在广大师生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及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教育。以各种节日、纪念日、宣传日为契机,开展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在民汉班级、学生中开展结对子、交朋友活动,经常召开以“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是一家人” 、“手拉手,心连心” 等活动,民族团结的板报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是长搞常新,已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特色。

我校为巩固已形成的各组师生和睦相处、团结进取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加大了增进民族团结工作的力度。学校实行民汉教师合署办公,将原来按民汉分设的年级小组,改设为不分民汉,按学科划分的年级小组,实行民汉统一管理,是各族学生学习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活动在一起。

由于思想教育、管理措施到位,学校成立至今没有发生一起民汉教职工、学生纠纷,形成了团结互动,积极向上的良好校风。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校领导的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老师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 我校民语系师生的汉语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但这离上级部门所要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学习,力争在汉语学习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1、双语学科的教学成绩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小学各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汉语水平有限。从学生生源上分析,我校所属学区学生基本上都是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前很少接触汉语,几乎没有受到过学前教育,进校时的汉语水平几乎为零,而且学生的稳定率很低。这些学生一部分因家庭没有固定收入,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忙于生计无法帮助学生,在双语课程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接受有一定的难度,甚至课堂上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无法掌握老师讲的内容,课后用汉语的机会很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启而不发,启而不动”的场面,让这些学生在学习了最基本的汉语拼音和识字的基础上,接受汉语授课,学生的接受效果不会达到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更不说他们要达到双语教学的要求。出现课程的专业词汇学习掌握很困难,汉语课程与双语课程有脱节。

2、双语授课的教师在双语教学中取得的经验和体会,无法将其归纳和总结,提升到理论的高度。

3、双语授课的教师自身汉语表达还存在困难,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民族教师的汉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有了提高,但在课堂讲述,表达教学专业术语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有些还难以用汉语表达目的;小学部个别教师年龄偏

大,除了几位年轻的教师以外,其他年龄大的教师达不到进行双语教学的要求。

4、由于对教师的外派培训,到外县支教等原因,使我校留在学校担任教学的部分教师课程繁重;虽然民语系教师人数较多,但专业教师与所教学科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同时影响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继续提高方面带来不便,使学校民语系双语教学总体得到提高直接受到影响。

5、这几年学校的硬件环境的限制,给学校正常开展各种跟教学有关的有意义的活动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6、由于区教育局教研室负责民语系的教研员人数少,负责全区民语系双语教学工作,同步进行各类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和有关教研,给民语系按时提供各类符合双语教学的各类考试试卷等方面有很多不足之处,直接影响学校双语教学顺利开展。

我们知道自己做的还不够,存在许多问题。以上所述的困难,我们相信通过上级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会得到适当的解决。我们会将尽全力配合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工作,坚持以新课程的理念不断完善“双语”教学工作,相信我校的“双语”教学工作会取得更大成就。

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一中学

20xx年11月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