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实习报告

              浙

江农林大学

 

农业生态学实习报告

 

系、院    :环境与资源

专业班级  :农业资源与环境121班

姓名      : 布祖热

学号      :201218070112

指导老师  :李永春、钱老师

农业生态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通过野外实习,使我们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了解野外工作的基本步骤,练习观察竹子的生活习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野外研究工作的方法;掌握土壤的采集,竹子的测量、施肥的方法,学会使用检索表鉴定雷竹林的年龄、高度、胸径;了解植物资源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锻炼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野外实习,初步学会和了解生态学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熟悉生态学在森林工作的基本方法。掌握野外实习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通过学习培养我们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合作达到成功带来的乐趣。

采集雷竹林的土壤,通过实验测出其水分、有机质的含量、水解性氮的含量、速效钾的含量、有效磷的含量,和PH值。通过跟农户进行交流,提高自己跟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和得到我们想要的信息。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我们也开开眼界了,多多观察,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通过分好几个组去完成任务,提高我们的合作能力。

我们冒着大雨去实习、去搜集资料,可以磨练我们意志和毅力。在农户的介绍和讲解下,我们比较清楚地掌握了分竹子的岁数,还有高度,知道了怎么施肥竹林,施多少、何时施,年产量和总利润。我们在老师的领导下去了我们学校的实习基地,在这里为了防止水土流失还种了种拦笆的草,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和化肥流入水体。野外环境地形复杂,气候多变,野外作业工作量大,时常还要忍饥挨饿,跋山涉水,顶酷暑冒风雨,这种艰苦的环境对磨练我们的意志,增强其战胜困难的信心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农业生态学野外实习使我们从课堂走向自然,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界中去了解形形色色的竹子种类及生态习性,这是比课堂教学更为复杂、生动的学习方式,它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

二、实习内容与时间安排

1. 时间与安排

实习时间为:20##-3-29~20##-3-30

实习地点:太湖源、浙江农林大学实习基地、一家农户的雷竹林

第一天去了实习地点,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了我们学校的实习基地,还去到处观察了竹子还有竹笋。下午避过阵雨之后为了采集土壤就去了一家农户的雷竹林,听完农户的一番介绍和讲解,按事先分好的组进行采集土壤和部分竹子的年龄、高度和胸径。采好之后,回了学校。

第二天去了实验室,在老师和学长的讲解下按组进行了实验,并测了各自采集的土壤的水分、有机质的含量、水解性氮的含量、速效钾的含量、有效磷的含量,和PH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成功地完成了实验并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数据。

2.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内容不多而简单,主要内容就是采集雷竹林的土壤,测出其水分、有机质的含量、水解性氮的含量、速效钾的含量、有效磷的含量,和PH值。学会看竹子大概能测出其高度、年龄、胸径。还要把握给竹子施肥的方法、时间和量。最后要比较的清楚竹子的年利润和成本。

三、主要实验结果与分析

1.雷竹林所得到的数据:

雷竹林及竹笋:

2.主要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一:土壤PH测定

分析:pH的化学定义是溶液中H+ 离子活度的负对数。土壤pH是土壤酸碱度的强度指标,是土壤的基本性质和肥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它直接影响土壤养分的存在状态、转化和有效性,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土壤pH易于测定,常用作土壤分类、利用、管理和改良的重要参考。同时在土壤理化分析中,土壤pH与很多项目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有密切关系,因而是审查其他项目结果的一个依据。

  土壤pH分水浸pH和盐浸pH,前者是用蒸馏水浸提土壤测定的pH,代表土壤的活性酸度(碱度),后者是用某种盐溶液浸提测定的pH,大体上反映土壤的潜在酸。盐浸提液常用1molL-1  KCl溶液或用0.5 molL-1  CaCl2溶液,在浸提土壤时,其中的K+ 或Ca2+ 即与胶体表面吸附的Al3+和H+发生交换,使其相当部分被交换进入溶液,故盐浸pH较水浸pH低。     

土壤pH的测定方法包括比色法和电位法。电位法的精确度较高。pH误差约为0.02单位,现已成为室内测定的常规方法。野外速测常用混合指示剂比色法,其精确度较差,pH误差在0.5左右。本实验用PH计可直接读出PH值。

1)      PH计:

操作步骤:称取通过1mm筛孔的风干土10克两份,各放在50ml的烧杯中,一份加无C02蒸馏水,另一份加1molL-1 KCl溶液各25ml(此时土水比为1:2.5,含有机质的土壤改为1:5),间歇搅拌或摇动30分钟,放置30分钟后用酸度计测定。

2)混合指示剂:

操作步骤:操作步骤:在比色瓷盘孔内(室内要保持清洁干燥,野外可用待测土壤擦拭),滴入混合指示剂8滴,放入黄豆大小的待测土壤,轻轻摇动使土粒与指示剂充分接触,约1分钟后将比色盘稍加倾斜用盘孔边缘显示的颜色与pH比色卡比较,以估读土壤的pH。

实验二: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分析:本法是在外加热源的条件下,用一定量的标准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来氧化土壤有机质(碳),剩余的重铬酸钾用标准硫酸亚铁来滴定。由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有机碳的含量,再间接计算有机质的含量。一般来说,土壤有机质平均含碳量为58%,要换算成有机质则应乘100/58=1.742。另外,由于该方法对土壤有机质的氧化约为90%。故测定结果还应乘以较正系数100/90=1.1

氧化和滴定时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2K2Cr2O7+8H2SO4+3C—2K2SO4+2Cr2(SO4)3+3CO2+8H2O  K2Cr2O7+6FeSO4+7H2SO4+7H2SO4—K2SO4+Cr2(SO4)3+3Fe2(SO4)3+7H2O

操作步骤: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过孔筛的土样0.1~0.5g(含有机质>7%的称0.1g,4~7%称0.2g,2~4%称0.3g,<2%称0.5g),放入干燥的硬质试管中。(应直接倒入试管底部,避免沾在管壁上)。用滴定管准确加入0.8N K2Cr2O75ml,轻轻摇动试管,使管内土样分散。(勿使土壤粘在试管上部)。再沿管壁缓慢加入浓H2SO45ml,在试管口加一小漏斗,以冷凝蒸出之水汽。  把试管插入铁丝笼中并放入预先加热至180~190℃的油浴锅中,此时油温下降至170~180℃,保持此温度。当试管内容物开始沸腾时,计时煮沸5分钟(温度和时间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应准确计时)。取出试管,稍冷后擦净管外油液。  将试管内容物用蒸馏水洗入三角瓶中,瓶内总体积不要超过60~70ml,加入2~3滴邻菲罗啉指示剂,用0.2N FeSO4滴定,溶液颜色由橙黄变绿再突变到棕红色即为终点。  若以二苯胺做指示剂,应于溶液中先加入NaF粉末1小勺或50% H3PO43ml(使 溶液中Fe3+ 与其络合成无色络离子,以消除滴定时产生的红褐色Fe2(SO4)3的干扰,然后加入二苯胺1ml,此时溶液呈暗紫色,用0.2N FeSO4滴定至暗绿色即为终点。  同时做空白试验(以消除药品不纯等的影响),加石英砂、防止暴沸。

实验三: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

分析: 方法原理:在扩散皿中,土壤于碱性条件下水解,使易水解态氮转化为NH3,扩散后为H3B03所吸收。H3B03吸收液中的NH3再用标准酸滴定,由此计算碱解氮的含量。

操作步骤:称取风干土(过1mm筛)2.00克,均匀铺在扩散皿外室,水平的轻轻旋转扩散皿,使样品铺平。     在扩散皿的内室中加入2%的H3B03指示剂 2m1,然后在皿的外室边缘上涂上碱性胶液,盖上毛玻璃,旋转至完全粘合。再慢慢转开毛玻璃的一边,使扩散皿露出一条小缝,从毛玻璃狭缝处迅速加入10m1 1  mol·L-1  的Na0H溶液,立即盖严,用橡皮筋圈紧。随后放入40士1℃恒温箱中,碱解扩散24士0.5小时后取出(可以观察到内室应为蓝色),内室吸收液中的NH3用0.005M或0.0025M H2S04滴定,终点由蓝绿色转变至红紫色,记下所用去的标准酸量(毫升)。同时进行空白试验。并做土壤含水量。

实验四: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分析:用PH8.5的0.5M碳酸氢钠溶液,于温度25℃左右提取分离土壤速效磷。取一定量的提取液,控制显色中的硫酸的浓度为0.4N,钼酸铵的浓度为0.1%,以氯化亚锡为还原剂,使形成“磷钼兰”溶液。用比色计测定其兰色强度,然后于标准曲线上查找其相应的浓度,从而计算土壤中的速效磷的含量

操作步骤:1.制备待测液:称取过20mm筛的风干土样5.0克于50ml左右塑料瓶中,用快速自动加液管加0.5M NaHCO3 50.00ml,盖紧瓶塞,放在25℃±1℃恒温室或保温箱内,保温振荡30分钟,立即用干燥过滤器保温过滤,滤液承接于60ml塑料杯内。   2.显色:分别用快速移液管吸取滤液5.00ml于20×180mm试管中,再加硫酸—钼酸铵使用液5.00ml,轻轻摇动,以驱除CO2(防止试液溅出),最后充分摇匀,加氯化亚锡溶液1滴,再摇匀,当室温在20℃左右显色10—15分钟,否则应延长至20—25分钟。   3.比色:取一对经检查消光值相等的直径1cm比色皿,一制装蒸馏水做空白,另一支在测定时先倒入显色液冲洗后,装入显色液,于光电比色计上,用红色(或680nm波长)滤光板测定其消光值(E)。根据E值在标准工作曲线上查出其相 应浓度PPm(P)。   4.标准磷液的工作曲线的绘制:   用快速移液管准确按下表,用6只20×180mm试管配制系列标准液后,进行显色测定:   标准系列溶液浓度(PPm) 0 0.2 0.4 0.6 0.8 1.0  0.5M NaHCO3毫升数 5 4 3 2 1 0   1PPm/ml标准磷液毫升数 0 1 2 3 4 5   分别加入硫酸—钼酸铵使用液5.00ml,充分摇匀,出去CO2,再逐个加入氯化亚锡溶液1滴,摇匀,与待测液一样的条件显色后进行比色测定,以消光值E值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作一直线,在操作正确的条件下,方格坐标纸上相应的点,应该连成一条直线。 

(四)注意事项:1.要求每天做一次工作曲线。当更换操作人员、试剂、光电比色剂的硒光电池,灯泡和电源时,都应重作工作曲线。每批样品做1—2个参比土样,以检验分析结果可靠程度。   2.土样中有机质含量大于5%以上或者滤液颜色太深,可加无磷活性炭一小勺,以消除腐殖质带来颜色的干扰,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加入。   无磷活性炭的制作:先用10%盐酸将活性炭浸泡过夜,次日用平板磁漏斗抽气过滤,用水洗去盐酸后,再用0.5M NaHCO3溶液浸泡一夜后过滤,以0.5M NaHCO3溶液洗3-4次,再用水洗去碳酸氢钠,并检查到无磷(PO43-)反应为止(用钼兰法检验),烘干备用。   3.显色时间应视具体温度而定,一般为10-20分钟,最好根据当时温度条件进行显色稳定时间的试验。   4.提取和过滤的温度对有效磷的含量有较大影响,据原法作者指出:用碳酸氢钠法测定时的温度在20-30℃,土壤有效磷含量在5-40PPm(P)时,温度每相差  1℃测定结果平均相差0.43PPm(P),可见温度对测定结果影响相当大,必须严格控制,提取和过滤的温度在25℃±1℃范围内。

实验五: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分析:土壤速效钾的95%左右是交换性钾,水溶性钾仅占极少部分,由于土壤交换性钾的浸出量依从于浸提剂的阳离子种类,因此用不同浸提剂测定土壤速效钾的结果也不一致而且稳定性也不同。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浸提剂是1molL-1NH4Ac溶液。因此NH4+和K+的半径相近,以NH4+取代交换性K+时所得结果比较稳定,重现性好,能将土壤表面的交换性钾和粘土矿物晶格间非交换性钾分开,不因淋洗次数或浸提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出的钾量。另外待测液可直接用火焰光计测定而无干扰。

方法原理 : 用中性的1molL-1NH4Ac溶液浸提土壤时,NH4+与土壤胶体表面的K+进行交换,连同水溶性K+一起进入溶液。浸出液中的K可直接用火焰光度法测定。火焰光度法的原理详见土壤全钾测定一节。

操作步骤 : 称取风干土样(1mm)5.00g于100ml三角瓶中,加入50ml 1molL-1中性NH4Ac溶液,用塞塞紧,在往返式振荡机上振荡30min,用干的定性滤纸过滤,以小三角瓶或小烧杯收集滤液后,与K标准系列溶液一起在火焰光度计上测定,记录检流计读数。绘制校准曲线或计算直线回归方程。

四、心得总结

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把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对竹子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在这个学期的某个双休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农业生态学野外实习。这两天,我们分别到太湖源、浙江农林大学实习基地、农户的雷竹林等地观察竹子及竹笋和采集土壤。主要分析了竹子的年龄、高度、胸径,学会了给竹子施肥的方法、时间和量及竹子的年利润和成本。通过几天的实习,让我得到了巨大的收获是。第一,在野外能够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虽然第一天的时候一直在那下大雨,但是,的确让我学到了许多。第二,懂得和同学老师交流,和小组同学合作的重要性。第三,这两天的野外实习的同时,也游览了太湖源的大好河山,一览的风姿,让人流连忘返。特别是中途中我注意到了一个公园,更是让人回味无穷。第四,它可以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紧密的结合在一来,这样一来可以巩固和提高了我们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而使我们初步掌握野外植物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最后,也是从我个人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使我认识到农业生态学的重要性并激起了我对农业生态学的热爱。在自己动手实践了一番之后,我对竹子及竹笋和土壤有了深刻的体会,找好挖剖面的适 合 位 置,大 致 的 范 围,挖 的 深 度,是 否 垂 直 这 些 关 系 着 能 否 挖 好 一个剖 面。不 断在实践中总结技巧,灵活运用,是实践方法,也锻炼学习的能力。在观察竹子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真实的数据,了解不同年份的竹林。让我真实的认识我在课堂上老师所介绍的抽象理论知识。在此,我深深的感谢李老师的认真耐心教导。

 

第二篇:大学毕业实习报告实践调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调整农村和农村经济结构

7月22日我们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组一行14人来到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周家村的五天中,我们开展了许多活动,和小学生联欢、与当地青年座谈、为小学生义务辅导功课,深入农民之中调查研究等等。在农村里,我们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这是我们这些大学生第一次如此热衷于农村问题,并且如此深入地思索农村问题。其中大家关心最多,也是讨论最多的,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将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对农业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的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业市场,才能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做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靠天吃饭"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祖祖辈辈唯一的谋生手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业生产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市场风险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根据江泽民同志?quot;三个代表"的思想,周家村两委在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上做文章。吸引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带领全村人走上了致富之路在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必须对农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调整,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进一步加强优质品种的引进、选育、繁育和推广工作,尽快淘汰和压缩劣质品种,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他们为村民们联系了南韩的育种辣椒和西瓜,辣椒2000元/亩,西瓜4000元/亩,西葫芦5000元/亩,环绕村子还重了5000棵柿子树,每棵树收入200多元,年人均收入3800元。

虽然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但村两委并没有固步自封,他们清楚地知道"地,也就种成这样了,要想再发展农村经济,还是要想办法,上项目。"我觉得要想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还要在以下三点上想办法:

(一)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鼓励农民服务组织创新,培育经纪人队伍,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制订或修订农业行业标准和重要农产品质量标准,推广采用国际标准,创建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有计划地兴建或扩建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科技、劳务等要素市场。搞好农业服务,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和培训,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户,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1、鼓励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要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从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为龙头企业搞好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科研单位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2、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农产品的转化主要是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目前,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还很低,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实行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还可以为农产品的增长提供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要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积极促进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不断开发名、优、特、新品种,搞好优良品种的繁育。

3、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创汇农业。"十五"期间,我国将加入世贸组织,要以此为契机,千方百计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农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重点扶持和扩大畜禽、水产品、水果、蔬菜、花卉及其加工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特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出口。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参与国外农业开发、水利工程承包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