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改中的班级小组建设

浅谈课改中的班级小组建设

及小组评价

通过课改理论学习,我们都明确: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六个字”,即自主、探究、合作,而要将这一核心理念充分体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分组学习是课改初级阶段较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从另一角度来讲,课改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中要让学生成为“主角”,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这些目标的达成,我认为唯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以实现。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竞争,将学生置于竞争的环境之中,他们必定会积极主动起来。

综上所述,在班级内构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搞好小组评价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认识到这一点,本学期我在班级内对构建学习小组及开展小组评价活动进行了尝试,我是这样做的:

一、构建学习小组

1、核定小组人数。理论学习中,我了解到小组人数6—8人为宜,根据我班学生总数为37人的实际情况,我将小组人数确定为6人,全班分为6个学习小组,其中一组为7人。

2、分配学生到组。根据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男女搭配、组建平衡的小组构建原则,我认真摸清学生学习成绩、性格、品质、能力等各方面情况,将学生均衡搭配,分配到6个小组。

3、推选组长、副组长。组内民主推选一名成绩最优秀、最大胆、最有组织能力的学生为组长,另推选一名较优秀的学生为副组长协助组长的工作。

4、组内学生编号。每组2号为组长,5号为副组长,3号、4号为成绩居中的两名学生,1号、6号为两名暂差生。

5、结交学习伙伴。根据同质结对的原则,各组2号与5号、3号与4号、1号与6号分别结成三对学习伙伴。

6、编排组内座位。各组1—6号学生按顺时针方向围圈,左右各3名学生,组长、副组长分别居中且相对,3号、4号组员并排,1号、6号相对,便于结对学习及帮教。

7、分配组长、副组长职责。组长一要负责组内日常事务,二要当好合作、探究学习的“领头羊”,三要帮教左右两边的1号、3号学生;副组长一要协助组长搞好组内的合作、探究学习,二要负责帮教左右两边的4号、6号学生 。

8、设定组名、创编口号。组内所有成员群策群力,发扬民主的工作作风,设定自己最理想的组名、最响亮的口号。

二、实行小组评价

1、评价对象:班内6个学习小组

2、评价内容:(1)学生课堂中的表现;(2)学生作业完成情况;(3)达标检测的成绩。

3、评分细则:(1)学生在课堂中的每次展示得基础分1分,精彩展示得2分,每组1号、6号两位暂差生展示每次得2分;(2)各组所

有组员按时完成作业得2分;(3)达标检测时,老师根据学生底子设定不等的达标分数,如优等生为90分,中等生为70分,暂差生为50分,达到达标分数得2分,分数越高得分越多,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4、操作方法:一日一登记,一周一小评,一月一总评。我在教室黑板的左上角设计了一个便于老师、组长为各组进行得分记录的表格。各授课教师针对学生课堂中的表现给各组计分,组长针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或达标检测成绩为各组计分。放学后,由学习委员将各组的一日总得分记录在专用登记本上,并擦净表格供第二天使用。每周五学习委员将各组一周总得分记录到教室评比栏的学习小组周得分统计表中。一个月进行一次总评,按得分多少排出名次。

5、奖励措施:每月总评后,对排在前三名的小组成员进行物质上的奖励。

班级内正常开展评价活动之后,每个学生的每一次努力,每一点进步都能在评价中得到认可,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得以调动,为实现课堂“高效”创造了有利条件。

最后,我想谈谈自己开展这方面工作的一点心得、一点想法。心得即:要让小组评价的效果展现到极至,将学生均衡分组是关键,一定要尽量让各小组势均力敌。想法是:我们对学生在校的纪律、卫生、文明礼仪等各方面表现不也可以效仿这种办法进行分组评比吗?效果定会不错。

 

第二篇:浅谈班级合作小组的建设

课案赏析

对一些较成熟的儿童而言,发表是很有兴趣的一件事情,而且他们也略具发表的能力。发表教学是针对思维意识比较超前的学生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发表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主动的去发现课程的意义;学生借语言、文字、图画、音乐等来表达(传达)知识、思想与情感。教师指导学生搜集恰当的发表资料(包括实物)与选择合宜的发表方式(如:演讲,角色扮

演,戏剧),教师成为从旁帮助的协助者与引导者。

2.脑力激荡法的教学实施

脑力激荡法的优势在于利用创造性想法为手段,集体思考,使学生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根据一个灵感激发另一个灵感的方式,产生创造性思想,并从中选择最佳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批评其他同学的创意,以免妨碍他人创造性的思想。

在新教学方法的实践中,教师要变“主宰”为“主导”,尊重学生,教学民主;变重“知”轻“能”为“知”“能”并重,教学生“学会生存”;变经验型教学为科研型教学,靠教师自我认知和教学素养的提高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教育事业,撒入学生心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浅谈班级合作小组的建设

江苏省扬州市扬大附中东部分校 郑 艳

我们的班级合作小组建设得益于我校的“三五模式”教学法,合作小组的建设与发展又促进了班级“三五模式”课堂的纵深发展,同时合作小组的建设还给班级的管理和德育的工作的开展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它的神奇在于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让同学们由他制变为自制,它的神奇还在于将教师在管理全班的疲劳中解脱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管理。这样不仅加强了管理的针对性,同时也解放了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优化自己的管理工作。以下内容是我们具体的操作过程及措施。

一、小组成员的分配与动态变化

结合各年级不同的特点,小组的分配原则也略有变化,比如初一初二在强调拔尖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大多数同学的发展,所以小组成员的分配大致均衡。而对于毕业班的同学则更加注重组员间的强强联合,成绩相近者共同发展的原则。

在小组成员的分配基本定制度下来之后,成员的编排应该尽量保持稳定,不适合于经常大规模的调整,但有特殊情况也可以做适当的微调。首先小组长有权利对小组间的四名同学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调整,而对于每次月考或者期中、期末考试后的成绩变化,班主任则可以根据各任课教师,各小组组员,尤其是各小组长的意愿进行微调。在这种微调的过程中也让各个小组成员的组合一点点趋进优化与完美。

二、小组长的选择与培养

合作小组开展的如何,一个关键的因素就在于小组长的选择与培养,我们班主任对此也应该特别重视。首先是小组长人选的定位,他不一定是224教育管理与艺术?20xx年第4期

学习最好的,但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该是最强的,他的人缘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责任心一定是最强的。对于组长的选择我们既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兼顾各小组成员的意愿,所以我们经常采取小组投票推荐,班主任把关,考核优化三个过程统一进行的方法。

首先是小组推荐,小组四个同学不记名投票,如果票数比较集中,教师尽量不要干预,即便是不太合你的意图。但如果意见不统一,教师则可以宏观把控。

其次是小组长的优化与动态发展,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小组长进行评价,而这种评价不仅局限于小组内的评价,我们可以将所有小组长公示于同学们面前,然后让大家进行评价,再结合小组内成员的评价,对小组长进行优胜劣汰。

三、小组内、小组间的竞争与合作

首先,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下一次考试制定目标,小组长与班主任对小组成员所定下的目标进行审核,过高或过低都要做适当的调整,让每一个同学定下的目标都是经过自己一番努力之后完全可以达到的。为了激发成员的干劲,小组长还可以结合成员制定出达不到目标时的具体惩罚措施。

其次,每个小组长在管理自己小组的同时,每周还有一次向班主任求助的机会,也就是发现小组成员出现动力不足,或心理有问题,而自己又无法帮助解决时,可以本着一种寻求帮助的态度向班主任求助,可以通过班主任沟通或谈心来解决问题。

如果在以上这些问题都解决的前提下,而小组同学仍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在惩罚成员的基础上,小组长有

一定的连带责任。

而在纪律问题上,我们除了对个人的惩罚外还要与小组的成绩挂钩,也就是在某个同学违纪时,小组成绩也要受到影响,这样也就促使小组成员对本组同学的共同监管。

四、将小组合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小组合作可以与课堂学习相结合,例如作业的纠错小组内能消化掉的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全班大组之间进行交流,这样有利用纠错的针对性及有效性。

五、小组的发展与考评

每周一次小考评,重点是考评学习过程中的纪律、卫生、作业等于问题,将各项分值汇总之后评出优秀小组与进步小组。每次月考过后进行一次大的汇总,结合成员的目标完成情况,结合过程中分值的考核进行大的综合考评。

六、小组的特色建设

我们班各合作小组利用小组长这一基层代表,制定出他们小组自己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方案,这样老师们就由原来的管理全班的38名学生变成了管理8个小组进而只管理2个人即班长和学习委员。

另外我们还有例会制度,即每周我们在规定的时间里召开小组长的碰头会,提出自己一周来的问题及改进办法,或者向教师的求助等,让小组中的问题及时得到合理的解决,同时也将优秀小组长的经验及时推广。

相信小组建设能让我们的学生更爱自己,更爱我们的班级,也更爱我们的学校,因为他们不仅在学习上做了主人,也正一步一步在管理上变成自己的主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