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专业外延式实训项目研究报告

商务英语专业外延式实训项目研究

研究报告

项目组

20xx年11月8日

一、引言

1.1项目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的背景

目前国内文科类专业普遍存在着实训环节难以实施的瓶颈。商务英语专业也是如此,实训环节与市场、职场的接轨一直未能如工科专业那样得到很好的落实,因此造成该专业实训环节较之理工科来讲比较薄弱乃至缺位,这些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健康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都是极为不利的。通过对相关企业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很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基本商务沟通能力和一般商务办公设备的操作能力,不能很好的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工作中很被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稳定和个人的事业发展。

为了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训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毕业生,做到校企一体,产学合一。我们认为只有搭建科学的实训平台,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改变目前的专业实训项目、内容与就业岗位相脱节的现状。基于此,我们课题组成员选择了外延式实训项目作为研究课题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1.1.2研究的意义

1. 商务英语专业外延式实训项目的内涵

传统的语言类实训教学多局限于课堂内活动和校内实训场地,教改也多局限于多样化设计以及提高学生在课堂内教学活动的参与度,造成课堂教学与实际岗位脱节,毕业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外延式实训项目从整合校内外资源入手,探讨如何依托课堂教学,让课内实训走出课堂,外延至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与真实的商务场景结合,与职业岗位结合,让学生在课堂所学的商务理论和工作实践有机结合,最终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场岗位能力,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2.研究的意义

通过外延式实训项目的研究和实施,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巩固,还有助于教师检验课堂教学的效果,促使教学双方及时检验课堂所学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差距。另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文科类学生实习、见习空间不足 1

的局限,项目的研究和实施也可以给文科其他专业提供借鉴。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纵观国内,大部分学者如,严美姬(2005),徐爱华(2008)等都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训教学的改革思路,但都没有提出有效的系统的实训模式。徐意(2009)对商务英语实训模式进行了探索,从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入手,提出了校内实训的依据、实施过程以及对今后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但徐意的研究并未涉及校外实训。薛超(2007)提出了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模式,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并在其所在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另外,国内高职院校中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模式也颇具特色,该校将校内实践教学融入地方 产业链,参与企业产品设计研制、承接生产任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企业员工职业 培训。构建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创新了“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的人 才培养模式和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融“教、学、做”为一体的 教学模式,营造了“学院里面有企业,车间里面有教室”的颇具职业教育特点的办学氛围。

借鉴兄弟院校的好的做法,我们对传统的实训模式进行利弊分析,并结合我院实际提出了商务英语专业外延式实训研究项目。希望通过更大维度的积极探索,能够实现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目标,完善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充分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并最终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由社会职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发展而导致的职业流动和职业替换”的要求,真正做到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1.3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1.3.1研究的目标

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和实施,搭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平台,使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于实践,利用模拟和真正的商务活动,增进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强化教学中教授的各种商务理念和原则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不仅能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而且真正掌握商务活动的技能和操作模式,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果。切实培养学生的语言、商务以及综合技能,如较全面的商务活动能力(沟通和协调的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人事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营运管理能力等);综合英语应用能力;信息搜集整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2

通过外延式实训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规范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方式和实训内容,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1.3.2研究的内容

调研国内同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现状,分析现存专业实训方面的问题;结合专业实际,利用社会资源和实训基地资源,围绕职业岗位要求和行业标准规范实训项目,制订符合职业要求的实训大纲/指导书;通过问卷、电话回访等手段实证实训项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及时对实训项目内容进行完善和补充。

1.3.3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精心设计人才需求问卷,利用网络、电话和座谈等形式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毕业生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依据调研结果,围绕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制定商务英语专业外延式实训大纲/指导书;

2. 文献研究法:利用网络和相关书籍对我院和兄弟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剖析、比较、归纳并形成报告。

3.回访法:对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回访,了解实训项目的效果和存在问题,对实训指导书进行修订完善。

二. 项目的研究过程

2.1完成了高职商务英语毕业生职业能力社会需求调查分析报告(见附件一)

2.1.1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和社会需求调查

20xx年6月至9月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两份问卷(一份为毕业生问卷、另一份为企业问卷)对我院高职商务英语生源、毕业生能力培养现状、企业能力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 力求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 为完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20xx年到20xx年间89% 的毕业生回到自己家乡(浙江省的二级城市)就业, 就业单位是以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为主的中小型企业, 所占比率为82. 8% 、85%、

87. 1%, 其中民营企业比例为60%、64. 3%、68.5%。毕业生对应的职业岗位主要是商务文秘、商务助理、初级商务翻译等。主要承担的典型工作任务有商务接待、商务翻译、组织及策划商务会议、协助组织并参与商务谈判、安排商务专题活动、安排商旅活动、中英文商务文书的撰写、中英文商务文书的打印、发送及接收、中英文商务文档管理、中英文商务文书互译等。

95%的毕业生反映在工作过程中最需要也是最欠缺的能力是熟练的外贸业务 3

操作能力和用英语进行良好的商务磋商能力(这方面与企业调查结果相符);同时与人交流和协作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求职和实习时帮助最大。97% 的毕业生建议在专业培养过程中, 学校要着重强化英语听说能力, 加强跨文化交际学习, 增加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强化实际操作能力, 进一步突出商务英语专业的优势。

企业普遍反映现有的商务英语毕业生符合企业要求的不多。企业非常看重的是员工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对人才的期望值较高。其中, 商务业务处理能力和英语交流能力是几乎所有企业所希望具备的关键职业能力。在英语语言能力中, 对听、说、写能力要求特别高, 重要程度各占96. 3% 、97. 7% 和94. 6% 。英语等级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是企业对人才能力鉴定的主要依据。大部分企业还表示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证书、报检员、报关员、跟单员、翻译专业资格证书、BEC二级证书是择优录取的条件。调查还发现, 浙江省外向型企业中以中小企业居多, 且多分布在二、三线城市。这类企业是行业门类最多、数量也最为庞大,而且人才相对最为缺乏、最有发展活力和前景的群体, 也是国家大力培养扶持的对象。这些企业由于规模小, 老板希望业务人员是个多面手, 懂得越多越好。被调查的20家企业都表示非常欢迎具有较强的商务沟通能力和一定的基础管理能力、基础扎实和知识宽泛、业务操作熟练的高素质商务人才来企业工作, 在就业岗位中对业务员( 46% )、跟单员( 29% )、报关员( 19% )、商务助理( 14% )的需求量最大。

2.1.2 调查引发的思考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 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满足社会需求的就业教育。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与关键。调查结果显示,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要办出特色,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就需要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对学生现有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进行一系列改革。

1)准确定位目标 商务英语专业应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人才相对缺乏的二、三线城市中的中小外贸企业和大中型制造企业的外贸业务部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掌握宽泛的商贸知识并能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 能够熟练的进行业务操作, 胜任外事、外贸、金融及外贸企业的复合型的高素质的商务人才。把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商务沟通能 4

力和操作能力为主线, 以职业技能实践为核心的多模块(即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综合素质模块三大模块)的课程教育体系。

2)合理设置课程 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 可将内容交叉重复、分化有余的商务课程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重新组合, 将进出口业务流程这条主线贯穿于各门课程之间, 加强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同时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采用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结合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的教学模式, 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进一步完善评价制度,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态度等综合素质做出正确、全面的评价。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加大实习实训力度,由于贸易业务的特殊性, 许多外贸企业担心客户和商业机密外流, 合作意识淡薄, 导致该专业缺乏长期、稳定、规模化、专业化的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无疑成为当前实践教学得以实施、提高、突破的重要载体。所以, 要进一步调整课时比例, 增加实训实践课时,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加大实习实训力度。从单项实训过渡到综合实训、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训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实训模式,实训内容也要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估两个方面进行。从课堂教学活动、实践活动、日常表现和理论知识四个方面加强对学生学习和实践锻炼的考核, 并记入成绩,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教师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要严格落实教学计划或施教方案制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对实践教学成果实行量化,制定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

根据调查结果,课题组一致认为,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校外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对未来将要学习的专业情况、行业背景、发展现状和职业素质要求有一个感性认识,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学习目标。另外,要满足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必须加强教学改革,特别是实训改革的力度,从而提高毕业生能够的实际岗位能力,实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最终目标。

2.2剖析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了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大纲

2.2.1剖析专业人才方案

课题组成员对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台州职 5

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剖析,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了专业实训方面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1)实训大纲中内容细化不够,针对性不强。具体表现为:目标不明确,任务不具体,缺乏职业针对性岗位的训练。

2)实训课时不足,没有达到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际学时数。具体表现为:虽然教学计划规定了一定的实训学时数,但在实训大纲中操作性不强。

3)实训项目多为院内模拟实训,校外实训项目较少。具体表现为:实训大纲内容以模拟实训为主,与企业结合度不高,缺少真实的实训环境。

4)实训偏重语言项目的实训,轻视商务实训项目。具体表现为:实训项目多为英语能力训练的模拟项目,如口语、写作和翻译等,而没有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训练,如商务谈判、商务接待等。

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依据调研结果和企业反馈情况,结合我院商务英语专业20xx年人才培养方案、行业对从业人员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明确了商务英语专业对应岗位所需具备的职业技能、知识及基本素质要求如下:

1)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要求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其中特别强调英语的口语交际能力、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和基本的口笔译能力;

2)广泛的商贸运作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了解商务公司运作所需的外部和内部条件要素,掌握包括商务秘书、市场开拓、产品销售、客户服务和进出口业务的基本操作程序,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能够学以致用。

3)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应掌握灵活、有效的人际交往与商务沟通技巧,具备团队合作的意识和方法。

5)能够吃苦耐劳,具有团队精神。

2.2.2完善并修订了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大纲/指导书(实训大纲见附件七)

实训大纲适用于三年制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

新实训大纲具体分为七个进程,即进程一,感知企业、进程二,求职与应聘、进程三,商务交际、进程四,事务处理、进程五,对外宣传、进程六,业务磋商、进程七,调研与创业。每个进程设有不同的核心实训项目和模块。如企业认知项 6

目模块一,安排学生到宁波实习基地(九龙、凯博国际物流公司)对企业进行认知和为期2个月工学结合实习,学生在一线工作岗位上体验工作的艰辛,培养职业意识,岗位意识和职业能力;进程三商务交际模块,安排学生到德纳会展中心进行实习,让学生参与客户接待和相关会展工作,学生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体验沟通和接待的技巧,培养职业素质和商务接待能力;进程四事务处理模块,我们在训练学生翻译能力项目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校内资源,我院翻译工作室,安排老师轮流带领学生完成翻译任务。在翻译工作室, 所有学生被分成不同的项目组,如公司简介翻译组、商务合同翻译组、商务信函翻译组、综合翻译组等, 由翻译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老师首先把相应的翻译任务交给各项目组学生,由他们完成初期的翻译任务, 再由组长负责, 然后由翻译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翻译经验的高年级同学进行修订, 最后由老师和行业顾问进行把关。这种工作室的建立, 实现了“做中学”的合一。另外, 学院内部的很多翻译任务,如学院网站、天一角小吃城菜单、学院宣传材料等也作为翻译实训的真实材料,让学生参与翻译工作。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的翻译能力,又提高了他们作为未来从业人员的责任心。

七个进程按照学生职业发展为主线,结合课堂学习的内容,分阶段,有侧重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各环节相辅相成,基本涵盖了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核心实训项目。

对于学生实习的考核制订明确的考核办法:分别由学院指导老师、企业指导老师和学院班主任三部分对学生的实习表现提出评价并进行打分。主要考核指标包括:职业意识,主要围绕职业道德意识、职业制度意识、职业行为意识等方面进行评定;职业技能,主要围绕职业要求具备的基本技术能力或基本操作能力进行评定;职业知识,主要围绕职业所要求具备的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评定。考核设定五个等级: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90分;中等:70-80分;合格:60-70分;不合格:60分以下。取得合格及以上的成绩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

我们认为通过外延式实训项目的实施,学生一定能够获取对相关业务的感性认识,熟悉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各个环节,最终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的具体业务操作打好厚实的基础。

7

2.3 完成了2010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

从20xx年12月项目被学院批准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就开始投入项目的研究工作。为进一步了解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思想状况、择业意向、工作适应状况及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等,找出本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进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实训工作。课题小组成员于20xx年6月至9月对2010届毕业生作了跟踪调查,同时对毕业生用人单位也作了回访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共发出毕业生调查问卷42份,回收率85%。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用人单位对我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予以充分肯定,特别是对我毕业生在基层工作岗位上表出来的政治素养以及实际操作技能和优良的服务质量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同时也对毕业生的具体岗位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外贸业务能力、应变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服务意识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中,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是学生毕业后成为一个“多面手”,能不断适应新环境形势和挑战。

毕业生对于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集中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院在图书资料的提供及阅览室的利用率做得不是很到位,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希望学院能加快建设的步伐,图书藏书要体现专业需求,尤其实训方面的书籍比较缺乏。

2)希望在专业课教学中能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到实践中去学习工作经验,锻炼工作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并能在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的同时再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3)希望学校能够安排系统的实践和训练,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接触到实际工作,让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及时查漏补缺,为就业和将来的个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

3.1 问题和不足

1. 课题研究虽然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分析,获得了较为真实的材料,但由于学生就业岗位的不确定性,无法形成长效机制,对相关工作岗位进行长期跟踪反馈。

8

2. 外延式实训大纲制订虽然完成,但需进一步完善、修订。同时大纲的实施效果还需要今后的毕业生进一步检验。

3. 学生获得真实的职场能力需要真实的职场环境,目前实习基地和企业还无法提供充足的岗位供学生体验实习,加上专业对口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研究工作的效果。学院下一步可以增加专业的投入,给学生的专业实习提供更多的模拟岗位。

参考文献

陈解放.教学相长—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基础知识读本[M].2004

程平, 李虹.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 双语学习 , 2007,(09) 董广钧.高职商务英语学科建设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之研究[J]. 教育周刊,2008.3. 高林,鲍洁.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2004

侯松.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及其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4. 黄佳文. 商务英语专业:在选择中驾驭成才之船[J]. 成才与就业 , 2004,(Z1) 李红.借鉴FT模式构建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J].职教通讯,2007, (6).

黎红艺.基于建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院报,2005(4) 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林卉,赵长胜.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2. 刘春林. 谈高职商务英语师资培训基地建设[J]. 中国成人教育, 2007,(10)

卢家媚.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蒙慧怡.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实训教学初探[J]. 考试周刊 , 2008,(06)

彭述初.论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9.

钱芳, 毛婧. 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的构建[J]. 中国成人教育, 2007,(16)

邱国丹.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推行“工学结合”实训模式的探讨[J].教育探索, 2009,(01)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新编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

魏利达. 高职商务英语“双重角色切换”教学模式[J].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5,(04) 吴翠华.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高职商务英语专业[J]. 中国教育研究论丛 , 2005,(00) 吴国权. 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优化[J]. 职业技术教育 , 2007,(29)

徐爱华.高职商务英语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严美姬.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初探[J].番禹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48-51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