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祥版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注意:心里活动对一定事物或现象的指向和集中。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和个别方面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感觉且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是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是个临界值。

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指钢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也称最小可觉差。

观察力:是一种能够迅速而又敏锐地感知到有关事物的各种极不显著的但却非常重要的细节和特征的能力。

社会知觉: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自己与他人(某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作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记忆:是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记忆表象:也称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形象。

保持:是实际事物在头脑中存储和巩固的过程。是识记的结果,也是实现再认或回忆的重要保证。因此保持是记忆过程的中心环节,没有保持就无所谓记忆。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回忆。按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就是记忆信息提取不出了或者提取错了。

再认:是指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是能够把它识别出来。

回忆:是指识记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是能够把它在头脑中重现出来。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学习程度: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反映所能达到的程度。

联想: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语言:是一种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里过程。幻想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并产生首创的、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

情绪:是人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里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

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

需要:是个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大脑中的反映。它是个体感到某种缺乏时出生的主观状态,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动机:推动人们进行某种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或内部动力。

意志: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客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智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能力,是进行学习,处理抽象概念,处理新情境和解决问题以适应环境的能力。

流体智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晶体智力: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紧密的关系。 智商:是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客观指标,分为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

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地动力特征。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认知: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在注意的参与下通过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对客观事物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认知操作过程。是心理结构中最基本的成分。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给人以特色的各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

能力: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心理发展:就广义而言,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就狭义而言,是指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成熟:指有机体成长发育在某一时期所达到的程度,即该时期的生理解剖特点和机能水平。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自觉、主动、积极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以及调控和发展自身心理特征的功能。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状况及其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感受、评价和调节控制.

课堂心理: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的时空内,各教学因素之间因交互影响而呈现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示,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由低级到高级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由低级到高级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为: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对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所发生的变化进行观察与测量,收集有关资料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它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注意状态,知觉状态、思维状态、情绪情感状态、意志状态等。

课堂问题行为:指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

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体,与咨询对象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进行信息交流帮助咨询对象消除心理问题与障碍,增进心理健康,发挥自身潜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过程。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理关系。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

心理测量: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征,依据确定的原则进行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是行为样组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即心理现象包括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心理活动过程又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过程;情感过程包

括情绪、情感等心理活动过程;意志过程包括意志动机、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过程。个性主要由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构成。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内容,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

明确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9xx年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正式作为一门科学。它有两大任务:一是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而是解决社会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从实践中不断吸取营养丰富心理学的内容。

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产品分析法等。(1)观察法:是指由研究者观察和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来分析与其有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优点 是被观察的行为完全是自然的,符合日常生活实际。缺点 是由于在自然条件下,某些现象难以重复观察,且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的研究现象就,而要研究的现象却没有出现观察者也难绝对保持恒定的客观标准来观察和记录,所以得到的结果难以进行精确地分析,因观察法并不是一个严密的研究方法。(2)实验法:是指研究者认为地、有目的的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使被试产生一定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优点 是能够较好的控制额外变量和偶然因素的影响,保持实验中所需要的常量,以便精确地管哈,使获得的结果便于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缺点 是变量难以控制。(3)测验法:是以心理测验为主要工具,测量个体的能力,人格方面的特征,从而分析它们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4)调查法:是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他人的想法或做法,以此分析、推测团体的心理趋向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法和访谈法两种形式。(5)个案研究法:是以个人或一个团体为研究对象的方法。(6)产品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活动的产品或作品进行分析来揭示人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的研究方法。(7)档案研究法:是运用以前的相关信息,研究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方法。不是去收集原始数据而是分析现存的数据。

理解不同学派的观点:(1)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心里是大脑的机能,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心理的发展变化是实践活动的结果。

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伴随心理过程而存在的心理特征。任何心理过程都开始于注意,以保证心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注意的外部表现及其意义:1、适应性动作出现;2、无关动作的停止;3、生理状态的变化。我们可以根据一个学生的外部表现来推断他的注意状况。一般来说姿势端正面部表情严肃目光注视老师的学生是集中注意听讲的表现而懒洋洋的状态东张西望的眼神或表情呆滞的端坐着,常常是不注意听讲的表现。但有时之一的外部表现和注意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例如貌似注意一种事物实际上心理活动却指向和集中在另一种事物上。因此判断一个人是否注意,要细心观察,认真分析。

注意的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晰注意到对象数量的多寡、2、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持续时间的长短.3、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4、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事物及时地转移到另外一个事物。

无意注意形成的条件: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两方面即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也从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和精神状态、知识经验。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对任务的理解性;活动组织的合理性;间接兴趣的稳定性;意志的坚强性。

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注意对象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则,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大,反之,注意的范围则越小);活动的性质和任务(活动任务越复杂,注意的范围会越小);知识经验(一般来说,知识经验越丰富,整体的感知能力就越强,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注意分配依赖的条件有哪些:同时进行的集中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

同时进行的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散的区别: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事物及时地转移到另外一个事物。注意的分散式注意稳定性相反的表现,是指在注意过程中,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引起的使注意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的现象,前者是根据任务的需要,有目的、主动地把注意力转向新的对象,是一种活动合理地为另一种活动所代替,目的是提高活动效率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后者是由于外部刺激或主题内部因素的干扰作用引起的,是自己的注意力离开了原来的对象,而不自觉的转移到对完成工作有不良影响的无关活动上,是消极被动的。注意的分散违背了活动任务的要求,偏离了应该注意的对象,降低了活动的效率。

应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避免学生分心;

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

应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

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者的区别和联系:区别从定义方面回答。联系:有意后注意是有意注意转化为无意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实,无意注意也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 为什么说感知是非常重要的?感觉、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是获得经验的源泉;

感觉、知觉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感觉和知觉的种类:感觉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

知觉根据知觉过程中感觉器官所起作用的大小分为视知觉、听知觉等等; 根据知觉的反映对象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有视错觉、听错觉。

感知规律有哪些?感觉的规律主要体现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所发生的变化。有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像、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补偿、生活实践活动影响感觉能力的发展等方面感受性的变化规律。

知觉的基本规律体现在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并不是孤立地反映刺激物的个别特征和属性,而是把事物当做整体来反映的特性。影响其的因素有:客观刺激物的因素(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良好图形)和主观因素(个体的知识经验和主观状态)。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形象当做知觉对象优先选择而做进一步加工,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背景进行知觉的特性。影响其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强度大的、对比明显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空间位置接近、连续、形状上相似,轮廓上闭合的刺激物也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从而标示出来的特性。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人过去经验的影响,言语的指导也是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客观事物的映像在头脑中保持不变的特性。有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等。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良好的观察应有:客观性、全面性、准确性、敏捷性。 创造性培养步骤(1)观察前的准备。包括心理准备、知识准备和物质准备

(2)观察过程中的方法指导。根据观察的目的并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观察

方法的指导,是学生学会观察。

(3)观察的善后工作。完整的观察活动离不开观察后的总结,这是由感性

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也是观察能力形成的基础。

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提高学生听觉策略:语言规范;语言生动、幽默;语言具有连贯性、语言的强度适中、语言具有变化性。

提高学生视觉效果的策略:板书;注意肢体语言的使用和自身的外在形象。

提高学生综合感知效果的策略: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获得感性经验;综合考虑学生座位的感知差异,提高感知效果。

什么是记忆,记忆有哪些种类?记忆是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根据记忆材料在头脑中保持时间的长短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根据记忆是意识参与的程度分为外显记忆(有意识参与)和内隐记忆。

记忆的品质有哪些?

记忆的敏捷性(识记的速度和效率的特征);

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保持特征);

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正确或精确特征,指对识记材料记得是否正确);

记忆的准备性(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的储备中提取需要的只是经验)

识记规律==影响识记的因素有哪些?

识记的目的和任务影响识记效果(确定长久的识记任务,有积极影响);

识记的方法影响识记效果(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结合起来;整体识

记和部分识记结合起来);

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影响识记效果(积极地识记态度使注意力集中思维极度活跃); 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影响识记的效果。

记忆规律在教师教学中的应用:

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避免把性质相近的课程安排在一起;保证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适当

的调节教学进度);

教给学生科学的识记方法;

创设良好的教学心理背景。

如何防止遗忘?==记忆规律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

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重视理解,并把所学知识系统化;

正确组织复习(要及时、经常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采用

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设法排除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扰(先后学习的两种材料之间要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相似

的学习材料不要安排在一起学习;先后学习的两种材料的难易程度要合理安

排;要加强对学习材料序列的中间部分的识记)

适当过度学习。

影响再认、回忆的因素有哪些?

有:对事物识记的精确程度和巩固程度;当前的事物和经验果的事物的相似程度。 进行良好回忆的条件:

把学习过的知识加以阻止,使其系统化;

善于利用联想;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影响遗忘的因素:

识记材料的意思、作用和性质;识记材料的数量;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学习程度(150)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联系:语言是思维活动的载体;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

区别:本质属性不同(思维是心理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不同;思维规律与语法结构虽有联系,但又有区别。

正确推理的制约因素:气氛效应理论,换位理论,证真和证伪

思维与感知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思维与感知觉虽然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他们分别属于对事物不同角度和不同水平的认识过程。从反映的内容来看,感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表面现象

及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而思维反映的是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内部规律。从反映的形式看,感知觉属于感性认识;而思维属于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内在的必然联系的间接反映。

联系:感知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思维的源泉和基础;而思维则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感知的进一步深化,在人的认识中处于核心地位。我们只有通过思维才可能对各种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达到对事物更深刻、更准确、更全面的反映。

什么是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及幻想三者的区别何在?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有形象性和新颖性等特点,有遇见功能、补充功能、代替功能。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均属于有意想象范畴。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独立地在头脑中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幻想是与个人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特殊形式。它不同于再造想象,因为它比再造想象有更多的创造成分;它也不同于一般的创造想象,因为一般的创造想象不一定是主体所追求向往和憧憬的事物;另一方面,幻想不与当前的创造活动直接发生联系,不一定产生现实的创造成果,仅是未来创造活动的前奏和准备,而一般的创造想象与创造性活动紧密相连。

概念形成的策略:同时性扫描;继时性扫描;保守性聚焦;博弈性聚焦

想象加工的方法:粘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

影响问题解决活动的因素有哪些?

知识的表征方式;迁移作用;原型启发;定势的影响;动机和情绪状态;个性特征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新颖性, 创造性思维最突出的特征;

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有机结合, 创造过程中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是沿不同方向,从多种联系、多种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思维活动)和集中思维(从众多选择中选择最佳的集中聚敛的思维活动)是相辅相成、交替进行的;

创造想象的积极参与, 创造想象可以弥补事实链条上的不足和尚未发现的环节,提供未知事物的新形象,并使创造性思维成果具体化;

灵感状态, 灵感是人集中全部精力解决问题时,由于偶然因素的触发而突然出现的顿悟现象,在灵感状态下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效率极高。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创设有利于创造精神形成的氛围; 加强发散思维和知觉思维的训练; 培养创造型人格; 善于激发和捕捉灵感。

什么是情绪?它具有哪些功能?

情绪是人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里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有适应和动力功能、感染功能、组织功能、调节功能、信号功能。

情绪、情感、感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又是什么?

(1)一般把与人的特定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感情性反应统称感情,感情一般包括情绪和情感的综合过程。情感是对感情性过程的体验和感受,情绪是这一体验和感受状态的过程。(2)情绪广义上包括情感,或视为情感的同义词代表着感情性反应的过程。(3)情感这一术语的基本内涵是感情性反应的觉知方面,集中表达情感的体验和感受。但是情绪和情感在具体人身上他们彼此交融不可分离。

情绪、情感的作用

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激发功能;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维持功能;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

教师的情绪情感作用:教师情绪情感的亲切功能,可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情绪与情感的感染功能,可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

教师情绪情感的迁移功能,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情绪情感的内化功能,可使学生效法教师。

谈谈情绪情感的分类

情绪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心境(一种微弱而持久的、影响人整个精神生活的情绪状态。有弥散性、持久性)、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有激动性和冲动性)、应激(指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情感主要有道德感(根据社会道德准则对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理智感(在智力活动中认知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简述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

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即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势表情、语调表情

什么是情绪调节?如何进行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调节情绪的方法有:理智调节、转移调节、积极地自我暗示、合理宣泄、幽默调节、身心放松调节、自然陶冶调节、音乐调节、热爱工作和学习。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绪情感 : 应用情感的良好榜样,以感情教育感情;

优化环境氛围,引发积极情绪和情感;

参加实践活动,丰富情绪和情感体验;

克服消极情绪,建立积极地心理防御机制。

理解情绪智力的含义情绪智力包括三部分:

内省情绪智力(主要指个体对自己情绪情感的感知、体验、表达、评价、调控的能力)、 人际情绪智力(主要表现的是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它相对于内省情绪智力而言是转向外部

或其他个体)、

环境情绪智力(环境情绪智力主要指个体对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际环境、社会环境等静

态存在和动态变化的各种情景和氛围的认知、评价、描述、调控的能力)。

情绪智力在提高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人类行为动力产生和运行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把一切引起、支配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因素统称为行为动力。需要是一切行为动力产生的源泉,但需要只有转化为动机才能成为现实的行为动力,个体意志直接影响动机的形成和行为调控。

需要的特征?需要的满足呈现出哪些规律?

多样性(需要种类繁多、层次复杂)与优选律(优势需要战胜劣势需要);

驱动性(推动人从事活动,寻求需要的满足)与恒动率(发挥永恒的动力作用); 发展性(需要不是孤立地静止的)与递进律(需要在量的反面要求越来越多,质上越

来越好,不断向前递进的发展);

变化性与可控律(需要的满足受客观外在因素与主观内在因素的双重制约称为可控律)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在教学中如何运用需要层次理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内容: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各层次之间关系:人的需要有高级和低级之分,需要由低级到高级逐级实现;在个体的成长中,低级需要出现较早,高级需要出现较晚;人的各层次需要在人类中所占比例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减少,越是低层次需要,越是大多数人所共有;人的各层次需要的作用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减弱。前四个需要属于基本需要,也叫缺失需要,后三个层次的需要属于成长需要。

评价:虽然在实践中产生重要影响,但是也有一些缺陷:需要层次理论没有摆脱本能论的影响,把人的需要统统说成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这就模糊了人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差别,降低或否认了后天社会环境和教育对人需要发展所起的作用;需要层次理论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没有顾及到自我实现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此外,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虽然反应了一些客观事实,但缺乏实验依据和客观测量指标,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带有假设的性质。

在教学中要诱发合理需要;关注缺失需要;平衡需要结构;提升需要层次

动机有哪些功能?

激发功能、引导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强化动机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一个核心概念。所谓强化就是指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或刺激情境。主要观点是:个体之所以产生某种动机,是因为先前行为与刺激通过强化而建立起了牢固的联系,当某种行为发生后给与强化,就可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想,任何行为都是强化的结果。正强化是指因增加刺激而增加反应的概率,负强化是因减少或撤销刺激而增加反应的概率。惩罚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给予刺激仪减少反应概率。

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指激励个体从事自认为重要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获得完满结果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这种动机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麦克利兰发现,成就动机对个体的活动和职业选择有重要的做用,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选择任务难度大,富有开创性的工作或职业,并且在工作中勇于作出决策,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并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满足感,反之,成就动机低的人,倾向于选择风险小,独立决策少的任务或职业。另外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由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构成。

归因理论:对行为的归因有两种:一种是环境归因,即将原因归为他人的影响、运气,对应的是外控型的人;另一种是个人归因,即将行为的原因归为人格、努力等。对应内控型的人。个体的归因倾向性将影响其对未来活动的选择、坚持性、动机强度。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结

为努力不够,那么他就有可能在失败的情况下坚持努力,并相信将来一定能取得成功;相反,如果把失败归结为能力和工作难度,那么他就不会相信自己能改变现状,也就不会再坚持下去。

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最早由班杜拉提出。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两个因素影响或决定:一是行为结果的影响及强化,一个是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他认为行为的出现不是随后出现的强化,而是人认知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待。期待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果期待,即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个体预测某一特定行为会导致某一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一种是效能期待,即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判断。当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积极投入到这一活动中去。人们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合理设置目标;及时反馈与评价学习结果;充分发挥强化功能;

增强自我效能感;适时进行归因训练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般认为动机越强学习的积极性越大,学习的效率会越高。相反学习动机越弱,学习的积极性就越小,学习的效率就会越低。学习动机存在着一个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着学习动机的增大而提高,学习动机超过一定限度后,学习效率不仅不再提高反而会出现下降情况。所以要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动机既不能过弱,也不能过强,只有动机处于最佳状态,其他因素恒定的情况下,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来说。随着学习任务困难程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的最佳水平高,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动机水平偏低。

另外学习效果还与学生学习的行为质量有关,学习动机强,行为质量高,学习效果好;学习动机强,行为质量不高,学习效果差;学习动机弱,行为质量好,学习效果好,学习动机弱,行为质量不好,学习效果差。

意志行动有哪些特征?有明确的目的;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对行动的调节作用

意志行动的心理活动规律是什么?

分为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采取决定这一阶段一般经历动机冲突、目标确立、选择行为方法、制定行为方案等环节。执行决定阶段包括适时行动、克服内外困难、经受成败考验等环节。

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哪些?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到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主动地支配行动使之符合于目的和社会要求的意志品质.与之相反的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培养它首先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确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高尚的行为目标;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制定学习计划并独立完成,避免过多的对他们进行监督,提供太多的帮助,以锻炼其独立性。

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明辨是非,适时而合理的采取,并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与之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意志的果断性以许多重要的心理品质为必要前提,以大胆无畏和深思熟虑为条件,首先以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为基础;其次以良好的记忆品质为前提;此外果断性还必须依赖于高度发展的观察力,以及良好的注意力等品质。

坚持性:是指为实现既定目标而持续努力拼搏的意志品质。与之相反的是动摇和执拗。首先要使自己有自信,同时可利用学习、工作等紧张、艰苦的智力活动来培养自己坚定、顽

强的品质。

自制性:是指能够自觉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与之相反的是任性和懦弱。对于自制力差的学生要锻炼他们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学会预料挫败和失败带来的后果,使他们有足够的忍受凑着和失败的思想准备,从而减弱激情的反映,同时,从小事磨练意志。

智力与知识有什么关系?

智力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认知因素的总和,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和结构。智力以知识的获得为基础,没有知识的支持,智力不可能发展,而知识的获得也必须有一定水平的智力作为保障,并且知识越复杂、越抽象,所需要的智力水平越高。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二者在发展上有什么区别?

流体智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晶体智力: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紧密的关系。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有着不同的发展曲线,流体智力随着集体的衰老而衰退,随着生理生长的变化,在14岁左右时达到顶峰,以后逐渐下降,晶体智力的衰退很慢,它随着棉铃的增加不仅能够保持而且还能有所怎张,一般到60岁左右才开始缓慢衰退。

简述多元智力理论和三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xx年提出的。加德纳通过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及对智力特殊群体的分析,提出人类的神经系统经过100多万年的演变,已经形成互不相干的多种智力。他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七种(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个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符号系统。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可能在某一两个方面是天才,儿其余方面却是蠢材,有人可能各种智力都很一般,但如果他拥有的智力被巧妙地组合在一区,则可能在解决某些问题时会显得很出色。教育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

三元智力理论: 19xx年由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认为人的智力包括成分智力、经验智力和环境智力。其中成分智力是这人们在计划和执行一项任务时的心理机制;经验智力是应用经验处理新问题以及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环境智力是一种帮助个体适应和应对环境的能力。斯滕伯格任务正是个体在三个成分上的差异导致了人们信息加工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个体间智力的差异。

一个标准化多的智力测验应具备哪些条件?这些条件应如何建立?

标准化与常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验题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被试;施测程序标准化;

统计结果建立常模。

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测验的可信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的正确度。

实施程序与积分方法:客观、正确、经济、实用

如何理解智商?怎样根据智商来了解一个人在团体中的相对低位?

智商是衡量之水平高低的一种客观指标,分为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生物因素(一种是来自父母;另一种是后天的各种人为的生物因素,如胎儿在胎内的环境);环境与教育;个体的主观努力和实践活动。总之生物因素是智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它决定了智力发展的潜在可能范围;而环境、教育、个体事件及主观努力等后天因素则决定了智力发展的程度。

智力发展的特征有哪些?

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智力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一般经历增长、稳定、衰退三个阶段);智力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智力发展的差异性(发展水平的差异;发展类型的差异;发展速度的差异)

智力开发:早期教育、学校教育、实践活动 人的智力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人的早期经验是非常关键的,关键期指某种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所以要重视早期教育,抓住关键期;学校向学生展示的智力领域是全方位的,课堂中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涉及多个智力领域,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智力潜能,因此要注重学校教育;智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及时有良好的遗传素质和环境,智力也难已形成和发展。

气质的特点:动力性(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指向性方面的动力特征)、

天赋性(气质较多的受到神经系统先天特征的影响)、

稳定性(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在一生中比较稳定)、

可塑性(气质稳定但是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气质在生活和教育条件下发生着缓

慢的棉花,以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

性格的结构特征:性格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含着心理活动的各个侧面,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从总体上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组成:

性格的态度特征:指一个人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关系的性格特征,即他对社会、对集体、对他

人以及对待杂技的态度的性格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一个人在意志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一个人的情绪对他的活动的影响,以及他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 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生物学因素:相貌、身高、体重等生理特征 ;生理成熟的早晚 ;某些神经系统的遗传特性 ;

性别差异 。

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家庭气氛与父母的文化程度;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与方式;儿童

在家中的地位与角色。

学校因素:课堂教育;班级集体;教师的教育态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社会风俗、大众传媒等都会对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产生深刻的影响。

个人主观因素:每个人都是自己性格的塑造者,因为任何环境因素都必须经过个体已有的发

展水平和自我意识才能产生作用,所以同样的环境因素,不同的个体可能会

形成不同的性格。

什么是气质?气质类型的表现特征是什么?

气质是不以人的活动的动机、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胆汁质的神经过程的特征是强但不平衡;

多血质的神经过程的特征是强、平衡且灵活;

粘液质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但不灵活;

抑郁质的神经过程的特点是若,而且兴奋过程更弱。

研究气质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表现在找出气质对智力的影响;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气质对职业选择的意义,气质与身心

健康的关系

教师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有什么意义?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和气质特征,并依据气质特征并进行技能教育和训练,做到”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培养学生优良个性,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不同气质的学生,如何因材施教?

在教育过程中不应该改变学生的气质.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教师的任务在于了解学生的气质特征,找到适合于学生气质特点的最佳策略和方法.例如,对多血质的学生不能放松对他们的要求,要是他们在多种有意义的活动中培养它踏实、专一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对胆汁质的学生要让他们学会抑制自己,帮助他们养成自制、坚韧的习惯,平衡而镇定地工作;对粘液质的学生要热情,不能操之过急,要允许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考虑问题和作出反应,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新问题,并且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引导他们生动活泼、机敏的投入工作,发展他们的灵活性和积极性;对于抑郁质的学生不要在公开场合指责、批评他们,要安排适当的工作鼓舞他们前进的勇气,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磨练意志的坚韧性、情绪的稳定性。胆汁质和抑郁质的学生应该是教师特别注意的对象。

如何评定学生的气质类型?

行为评定法、实验法、问卷法。行为评定法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观察了解人的气质特点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心理活动外显的动力特征,通过对人的情绪活动、言语活动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观察,整理分析。然后同各种气质类型所代表的心理活动的的特点加以对照,即可基本上确定人的气质类型。

什么是性格?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怎样?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具有和核心意义的而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稳定性、社会性和核心性。气质和性格都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们关系是分密切:

区别: 首先气质更多的受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更具有先天特点,而性格主要是受后天环境影响而形成和发展的,更多的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更具有社会特点;其次气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易改变,即使有变化也相当缓慢。性格虽也具有稳定性,但是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可以发生变化;最后,气质是表现在人的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反映一个人的自然实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反映一个人的社会实质,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可以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进行评价,有好坏优劣之别。 联系: 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的速度和动态。性格对气质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掩盖和改造气质,是气质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另外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具有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又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在气质基础上形成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性格中的意志特征.

怎么了解学生的性格?

行为观测法、和测验法.测验法又分为自陈法(也称问卷法,一般是让被试按照一定标准化程序和要求一次回答问卷中的大量问题,最后根据测验分数和常模来推知被试属于哪种性格类型)和投射法(是利用某些意义模糊的刺激材料,要求被试对刺激材料进行解释,让被试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和情感泄露出来,因而会将一个人一些潜在深层动机和特征投射出来,以确定其性格特征)。

根据性格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1)树立效仿的榜样 榜样对学生性格特征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具有启示作用、控制作用、调节

用和校正作用。作为榜样的来源——历史人物、现实生活中的模范和先进

分子、家长和教师中的一个成分,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表率。

(2)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性格:

在为学生提供实际锻炼机会的同时,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与目的,对不同的学生提

出的锻炼要求也要有所区别,对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是否达到锻炼要求与目的的情况要有

监督、检查、使实践活动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作用。

及时进行个别指导:既要考虑学生的共性,也不能忽视个别性。个别性包括:

一是性格品质特别优秀的学生和性格不良品质居多的学生,相对大多数人,他们的性

格品质具有个别性,需要具体指导;

二是就每个学生而言,其各自的性格特征的优劣组合是不同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实施

教育指导。

(3)创设优良的集体气氛;班集体应该具有明确而积极地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强有

力的领导核心、人际关系融洽、有健康的舆论和严明的纪律。

(4)鼓励学生的自我教育:

首先启发学生认识到自己性格中的优点和缺点,客观地了解自己;其次要为学生提供性

格自我修养的素材;再次要帮助学生制定性格则我锻炼的计划和方法,使之在行动中增强克

服困难的勇气。

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教师劳动的综合性与复杂性;教师劳动过程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本体的示范性;教师劳动成果的迟效性与长效性

怎样理解对教师角色的心理期待?

(1)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评定者;(2)行为规范的示范者;(3)班集体活动的管理者;

(4)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者;(5)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者

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经历哪些过程?

(1) 教师角色认知的形成,角色认知是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对角色及其有关角色现象的整

体反映,包括对自我角色的认知,对他人角色的认知,对角色期待的认知三个方面。

(2) 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对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所具有的稳定的态

度和体验,积极地教师职业情感由浅入深可分为职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敬

业感三个层次。

(3) 教师角色行为动力定型系统的养成,教师角色行为动力定型系统是融教师全面深刻

的职业认知、强烈的职业行为于一体的心理机能系统。

教师的职业心理活动有哪些特点?

(1)健康向上的心理取向;(2)健全良好的性格特征;(3)合理完善的能力结构(敏锐的观察力;

准确的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创造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心理成长经历了哪些过程?怎样促进教师的心理成长?

一是关注生存阶段,新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问题,关注对课堂的控制是否被学生喜

欢,关注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评价;

二是关注情景阶段,此阶段教师关注的是教学和在这种情境中如何完成任务;

三是关注学生阶段,此阶段教师关注的是根据学生的差异而进行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促进教师的心理成长一般可通过两种途径:

(1)充分发挥职前教育的作用;(2)加强教育实践活动的历练

什么是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教师的心理健康除了具备一般人心理素质的基本特征外,还应包含教师职业所决定的特殊特质——教师的心理素质(具有正确的自我认识、良好的心境、适度的情感反应、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全的意志品质、统一完整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适应等特点,热爱工作、认同教师角色,教学中能狗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和课堂气氛,是学生具有满意愉快的良好情绪状态)。

常见的心理问题有:职业心理压力;职业心理焦虑;职业心理枯竭;

怎样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1) 构建全社会的教师心理支持系统:构建政府教师心理支持系统;建立健全社区教师

心理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心理福利机制

(2) 健全学校教师心理保健机制:加强机构建设,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提供组织保

障;为教师建立心理档案,进行专题研究,为教师心理保障提供理论指导;改善学校管理,为教师心理保健提供宽松的人际化境;积极开展团体辅导、互助沙龙及个别咨询活动,为教师心理保健提供技术支持;搞好校内业余文化建设,拓展教师心理保健的途径。

(3) 提高教师自我心理保健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学习,及时充电,提升个体

素质;增强自我保健意识,重视自身的心理保健工作;正视现实,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1) 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出生后,生理发展就持续不断、贯穿其一生。但在持续一生

的心理发展中,具体的心理功能会表现出出于具有质的差异的不同阶段特征。

(2) 定向性与顺序性,人的心理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是遵循一定

的顺序,它表现为心理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连续不断的发展,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发展史不可逆也不可逾越的。

(3) 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

讫时间到达成熟时期上有不同进程,另一方面,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度。

(4) 差异性,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体现在发展的速度、最终到达的水平以及发

展的优势领域等反面。

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已有心理和新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1)遗传、生理因素和成熟(2)环境因素,包括在母体内的生物环境和出生以后的地理环境。(3)社会生活环境,分为教育与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主动性是直接以影响人的心理发展为目的,并且有一定计划、手段、内容、方法和相应的组织形式。因此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上起主导作用(4)主体活动因素,活动指的是行为方式,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性因素(5)内在心理因素,即主观能动性

学生认知因素的发展有哪些规律?

(1) 注意的发展规律:学生的注意经历了无意注意-被动的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

意四个阶段;注意的稳定性上,女生往往优于男生;在注意的广度上,小学低年级儿童注意范围比成人小,13岁后接近成人;注意分配上幼儿期到小学二年级是注意分配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之后注意的分配能力发展较慢;注意的转移上,小学低年级的注意转移能力比较差,中年级以后,注意的转移能力迅速的发展起来。

(2) 记忆力发展规律:总的来说学生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到高中阶段趋

于成熟。

(3) 思维发展的规律:四年级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初二是学

生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的关键期;学生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

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哪些规律?

(1) 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状况及其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感受、

评价和调节的控制。小学的自我意识比较模糊、笼统、被动,自我意识的主要内容反应的是自我的外部行为特征及外部的周围世界,对自我进行评价时容易受他人的影响,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平静期”;到初中以后,学生的自我意识急剧发展,是自我意识的“自我发现”期,自我意识由此开始进入一个分化—矛盾—统一的发展过程;进入高中随着年龄、经验和学习压力的增加,学生的自我意识高度发展,能够较为全面、客观、独立的愿望进一步增强。

(2) 情绪情感发展的规律:小学的情绪和情感比较外露,喜怒哀乐很容易表现出来;进

入初中以后,他们的情绪情感进入“疾风怒涛”阶段,特热情和冲动是初中生情绪情感的一大特点,变现为经历充沛、情绪情感丰富热烈,具有冲动性和暴发性;进入高中后,高级的社会情感发展很快,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的成功和失败往往成为引起高中生深刻情绪情感体验的原因。

(3) 个性发展的规律:性格反面,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的雏形期,初中是关键期,高中

是成形期。在气质方面,小学生对自己的气质基本上是任其自然,进入初中后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气质特征,会出现困惑、无奈等情感,但他们希望能控制自己的气质,进入高中后学生控制和调节自己气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兴趣发展的规律方面,学生的兴趣的发展经历了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分别对应小学、初中、高中阶段

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应用原则:

(1) 系统性原则。把学生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来看待,系统中

的每一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2) 发展性原则。

(3) 心理发展规律和生理发展规律相结合的原则

(4) 教育与心理发展辩证关系原则

(5) 关键期原则

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1) 了解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发展的关键期,提高学生的智力

(2) 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尊,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3) 让孩子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培养孩子的情商

(4)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

(5) 关注孩子生理发展对心理产生的影响,及时进行引导,适时进行性教育

(6) 根据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控制教学进度,循序渐进

(2) 循循善诱,启发教学,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3) 激发兴趣,培养情感,增强动力,注意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同发展

(4)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整体发展

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管理与德育中的应用

(1) 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选择恰当的管理方法,开展适合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

(2) 根据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行为问题的应对策略(论述)

(1) 运用积极地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教师发现学生出现为题行为时,不要指名道姓地批

评,而要尽量用非言语行为控制。另外注意表扬的运用。

(2) 合理运用惩罚;惩罚是有原则的:偶尔使用惩罚;惩罚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接受惩罚;

给学生提供一个可选的方法以获得某种积极地强化;强化学生与问题行为相反的行为;避免使用体罚;避免在 教师愤怒或情绪不好是使用惩罚;在某一行为开始而不是结束时使用惩罚;另外教师在运用惩罚时要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执行惩罚时既要公平一贯又要灵活体现出差异。

(3)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留给学生违纪的时间;

(4) 进行心理辅导,要做到第一,给予倾听、接受、移情性的理解而不要给鱼批评、指示、

约束、强制的教育,第二,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找到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问题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第三,帮助学生制定新的适应性课堂行为目标,第四,给予情感发泄的机会疏导学生内心挤压的忧郁、愤怒、冲动、不满、攻击、不安等不良情绪,从而消除问题行为背后的情感根源。

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是什么:有矫治、预防和发展功能

是指学校辅导教师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形式多样的辅导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环境、克服学习、生活与人际关系总的问题及情感困扰,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辅导以正常学生为主要对象,以发展性辅导为主要内容;辅导是一种专业活动,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学校心理辅导是帮助学生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成长发展的自我教育活动,通过他助、互助,培养其自助能力。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有哪些? 学习辅导、生活辅导、生涯辅导、人格辅导

个体咨询常用的技术有哪些?如何使用这些技术?

行为矫正技术(在放松训练法、系统脱敏法、消退法中应用)、理性情绪疗法(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人的非理性信念来改变其情绪和行为反应;非理性信念的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简述团体不同发展阶段所适用的技术?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建立健康的师生同学关系?

形成正确的角色认知;采取民主的领导方式;建立积极的教师期待;增进师生的人际吸引;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方法:

热身活动法(一般用于活动课的开始);情景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主要指个体在想象中扮演他人的角色,即试图把自己想象成他人,以他人的观点来看问题,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感受,预测他人可能采取的行动及其对自己行动所作出的反应);讨论分析法;心理自述法;游戏活动法(指以游戏作为中介,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的参与,在轻松、愉快、和谐、活跃的氛围中自由表露自己的情绪投射自己的内心世界,体验与反思自己的行为,分享同伴的经验与感悟,从而达到某种建设性效果的心理辅导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