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心理咨询师_心理测量学知识要点

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知识习题 -1-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对测量的描述,正确的是: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2、 参照点就是确定事物的量时,计算的起点;

3、 用1代表男,用2代表女等等,这样的量表通常叫命名量表;

4、 我们通常将学生的考试结果按名次排队,这些名次属于顺序变量;

5、 在顺序量表中,变量具有等级;

6、 0℃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这种说法对;

7、 其数值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量表是等比变量;

8、 一般来说,心理测量是在顺序变量上进行的;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心理测验,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10、 测验的客观性不包括绝对的标准的客观性;

11、 错误的测验观包括:测验万能论、测验无用论、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12、 比内(A.Binet)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13、 近些年来,我国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心理测验的本土化研究;

14、 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15、 常模样本量的大小,一般最低不小于30或100;

16、 全国性常模,样本量一般要在2000-3000之间;

17、 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代表性;

18、 取样是指从目标人群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19、 随机号码表法是简单随机抽样;

20、 系统抽样法的关键是计算组距;

21、 先将群体分组,再在组内进行随机取样的方法是分组抽样;

22、 常模分数又叫导出分数;

23、 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就是通常所就的常模,它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基础;

24、 发展常模就是年龄量表;

25、 在年龄量表中,个人的分数指出了他的行为在按正常途径发展方面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26、 最早的一个发展顺序量表的范例是葛塞尔发展程序表;

27、 按照葛塞尔研究的婴儿行为变化的顺序,16周的婴儿能使头保持平衡;

28、 皮亚杰的研究着重于从婴儿到十多岁的儿童认知过程的发展,尤其注重某些特殊概念的形成,其中最著名的工作就是对守恒概念的研究;

29、 皮亚杰发现,儿童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守恒概念,通常儿童到5岁时才能理解质量守恒;6岁时才会

掌握重量守恒;7岁时才具有容量守恒概念;

30、 比内-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

31、 在吴天敏修订的比内-西蒙量表中,某儿童通过了4岁组的全部题目,5岁组通过3题,6岁组通过2题,

7岁组通过1题,其智龄为5岁;(智龄=4岁+3*2月+2*2月+1*2月)

32、 常模样本中6年级的算术平均分为35,某儿童在算术测验中得35分,那就是说,该儿童的算术年级当

量是6年级水平;

33、 55的百分等级表示在常模样本中有55%的人比这个分数低;

34、 王红在30名同学中物理成绩是80分,排列第五名,刚其百分等级为85;[PR=100-(100R-50)/N,

即100-(100*5-50)/30=85];

35、 高考的最高分为650,其百分等级为100,最低分为105,百分等级为1,要录取20%的学生进入大学,

百分等级为80的百分位数540;(100-80)/(650-PP)=(80-1)/(PP-105),得出PP=540;

36、 四分位数是将量表分成四等份,相当于百分等级的25%、50%和75%对应的三个百分数分成的四段;

37、 十分位数1%-10%为第一段;

- 1 -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Z=(X-Ⅹ)/SD式中SD为样本标准差;X为任一原始分数,Ⅹ为样本平均数; Z=A+BZ式中Z为转换后的标准分数,A、B为根据需要指定的常数。加上一个常数是为了去掉负值,乘以一个常数是为了使单位变小从而去掉小数点; 当原始分数不是常态分布时,也可以使之常态化,这一转换过程是非线性的; 常态化过程主要是将原始分数转化为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常态分布上相应的离均值,并可以表示为任何平均数和标准差; 最早使用T分数者是麦柯尔; 当以50分为平均数,以10为标准差来表示时,通常叫T分数; 标准九分是一种标准分数系统,其量表是个9级的分数量表,它是以5为平均数,以2为标准差的一个量表; 标准十分,平均数为5,标准差为1.5; 标准二十分,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 若儿童的心理年龄高于其生理年龄,则智力较一般儿童高,若心理年龄低于其生理年龄,则智力较一般儿童低,但在实践中发现,单纯用心理年龄来表示智力高低的方法缺乏不同年龄儿童间的可比性; 比率智商(IQ)被定义为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之比; 由于个体智力增长是一个由快到慢再到停止的过程,即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不同步增长,所以比率智商并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被试者; 韦克斯勒将离差智商的平均数定为100,标准差定为15; 离差智商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臵; IQ=100+15Z’=100+15(X-Ⅹ)/SD是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 从不同测验获得的离差智商只有当标准差相同或接近时才可以比较; 最简单而且最基本的表示常模的方法就是转换表,有时也叫常模表; 测验的使用者利用转换表可将原始分数转换为与其对应的导出分数,从而对测验的分数做出有意义的解释; 剖面图是将测验分数的转换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从而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被试者在各个分测验上的表现及其相对的位臵; 对于某些特殊的群体来说,情况很具体而特殊,我们就需要制定特殊常模; 信度是指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同一被试者,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信度只受随机误差的影响; 在测量理论中,信度被定义为: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方差与总方差(实得分数的方差)的比率,即:22Rxx=St/Sx; 222公式Rxx=Rxt=St/SXt和公式Rxt=St/Sx表明信度指数的平方就是信度系数; 用重测法估计信度,最适宜的时距随测验的目的、性质和被试者的特点而异,一般是2-4周较宜,间隔时间最好不超过6个月; 复本信度又称为等值性系数,它是以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复本)来测量同一群体,然后求得被试者在两个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数,复本信度反映的是测验在内容上的等值性; 分半信度通常是在测验实施后将测验按奇、偶数分为等值的两半,并分别计算每位被试者在两半测验上的得分,求出这两半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个相关系数就代表了两半测验内容取样的一致程度; 斯皮尔曼-布朗公式Rxx=2rhh/(1+Rhh)式中Rhh为一半分数的相关系数,Rxx为测验在原长度时的信度估计值; 同质性信度主要代表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 K-R20公式、K-R21公式有别于克伦巴赫α系数的是,它们只能用于是非题; 一般要求在成对的受过训练的评分者之间平均一致性达到0.90以上,才认为评分是客观的; 确定可以接受的信度水平的一般原则是,当Rxx<0.70时,测验不能用于对个人做出评价或预测,而且

不能作团体比较;

- 2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大约有95%的可能性真分数落在所得分数±1.96SE的范围内,或有5%的可能性落在范围之外”的描述,其臵信区间为:X-1.96SE<Xt≤Ⅹ+1.96SE; 甲被试在韦氏成人智力测验中言语智商为102,操作智商为110,已知两个分数都是以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的标准分数,假设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的分半信度分别为0.87和0.88,那么甲被试的操作智商不显著高于言语智商; 一般而言,若获得信度的取样团体较为异质的话,往往会高估测验的信度; 对于不同平均能力水平的团体,题目的难度会影响信度系数; 一个包括40个题目的测验信度为0.80,欲将信度提高到0.90,通过斯尔曼-布朗公式的导出公式计算出至少应增加50个题数;0.90(1-0.80)/0.80(1-0.90)=2.25 40*2.25-40=50 洛德(Lord)提出在学绩测验中,为了保证其可靠性,各类选择题的理想平均难度为:五择一测题,0.70;四择一测题0.74;三择一测题0.77;二择一题0.85; 以再测法或复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大; 在心理测验中,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 在测验理论中,效度被定义为在一组测量中,与测量目标有关的真实方差(或称有效方差)与总方差的比率; 内容效度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取样的适用性,从而确定测验是否是所欲测量的行为领域的代表性取样; 专家判断法,就是请有关专家对测验题目与原定内容的符合性做出判断,看测验的题目是否代表规定的内容,如果专家认为测验题目恰当地代表了所测内容,则测验具有内容效度,因此,内容效度有时又称逻辑效度; 在编制测验时,效度是重要的要考虑的特性,如果是编制最高行为测验,除了内容效度,也要求有较高的表面效度; 计算两种测验之间得分的相关,其中一种测验是待研究效度的,另一种是已有效度证据的成熟的测验,但两者测量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假如相关高,说明新测验所测量的特质确实是老测验所反映的特质或行为,这种方法叫相容效度; 区分法是检验测验分数能否有效地区分由效标所定义的团体的一种方法; 效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常常以决定系数来表示,如测验的效度是0.80,则测验的总方差中有64%的方差是

测验分数的方差;

- 3 -

 

第二篇:4 心理咨询师 心理测量学知识

四、心理测验的应用

1、正确的测验观

2、心理测验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 、心理测验在临床上的应用;

4、心理测验在人才选拔方面的应用;

5、心理测题的编制

6、心理测验的正确使用。

1、正确的测验观

1.错误的测验观:

⑴测验万能论

⑵测验无用论

⑶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2.正确的测验观:

⑴心理测验昌重要的心理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

⑵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2、心理测验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⑴心理学家有两个共同点,一是都研究行为,二是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其研究的测量方法;

⑵心理测验所测量的是涉及人类行为方方面面的特质;

从理论研究角度看心理测验的功能有:搜集资料、提出和验证假设、实验分组。 3 、心理测验在临床上的应用

1、智力测验在临床上的应用;

①特殊要求,比如学习障碍

②智力障碍

③精神病性问题,作自知力缺失的判断时

2、人格测验在临床上的应用

①求助者正常人格特质的了解

②求助者病态人格的了解,如自恋、边缘性人格障碍

③求助者是否属于精神异常范畴,如MMPI

3、心理评定量表在临床上的应用

①检查心理障碍的存在,严重程度如何?

②反映病情演变,可作咨询效果的评估。

总之,心理测评是分析求助者心理问题的重要工具。

4、心理测验在人才选拔中的应用

科学研究和实践也都证明,包括个性、价值观、工作动机、职业兴趣等这些“看不见”的特质,和一个人的将来工作表现有很大关系,人才测评尤其是人格测评在人员评价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⑴特殊才能测评

⑵成就测验

⑶性向测验

⑷人格测验

其他行业应用:教育、公共服务、军队、司法等

5、心理测题的编制要领

(一)选择题

1、题干所提的问题必须明确。

2、选项切忌冗长,要简明扼要。

3、每题只给一个正确答案,其他属诱答。

4、个选项长度应相等,尽量不要有长有短。

5、避免题干用词与选项用词一致,否则成了 选择答案的线索。

6、最好选用同一形式。

(二)是非题

编制是非题应注意;

1、内容应以有意义的概念、事实或基本原则为基础,不要在叙述出出现琐碎的细节或无关的话语,不要照抄原文。

2、每次题只能包含一个概念。

3、尽量避免否定的叙述,尤其是要避免用双重否定的叙述

4、若是表达意见的题目,最好说明意见的来源和根据

5、“是”、“非”题的数目应有适应比例,基本相等,且要随机排列。

(三)简答题

1、宜用问句形式

2、如果是填充形式,空格不宜太多。

3、每题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四)操作题

1、明确所要测量的目标,并将其操作化

2、尽量选用真实性较高的项目。

3、指导遇要简明扼要

4、指定评分标准,确定计分方法。

6、心理测验的正确使用

注意事项:

1、心理测验要经过本土化,信度、效度、常模团队等相关资料齐全;

2、心理测验的选用应与求助者的问题相适应;

3、主试应经过专业培训和训练;

4、结果的解释要与求助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5、测验结果的严格保密和控制使用。

1、不能把分数更不能仅仅根据一次测验的结果轻易下结论。一个人在任何一个测验上的分数,都是他的遗传特征,测验前的学习与经验以及测验情景的函数。(A)

A.绝对化

C.固定化 B.神化 D.变成一个点

2、在测验编制过程中,正确答案的位置在整个测验中出现在各位置的概率, 就可以控制喜好特殊位置定势。( A )

A.相等

C.较少 B.较多 D.大

3、 个人回答问题的习惯不同,,而使能力相同的被试者得到不同的测验分数。( C )

A.应试动机

C.反应定势 B.焦虑倾向 D.应试技巧

4、主试者的职业道德不包括 ( D )

A.测验的保密

B.测验的控制使用

C.测验中个人隐私的保护

D.对测验特别熟悉

5、关于测验焦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高度的焦虑,使人的兴奋性提高,注意力增强,从而提高测验成绩

B.焦虑对测验成绩的影响成倒U形曲线

C.焦虑仅仅和人格特点有关,无法改变

D.焦虑和人的能力没有关系

6、编制简答题的原则不包括( C )

A.将其操作化

B.宜用问句形式

C.填充形式的空格不宜太多

D.每题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7、有关心理测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 )

A心理测验是分析求助者心理问题的重要工具

B. 心理测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C.测验咨询人员的判断是否正确

D.心理测验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8、不能把分数绝对化,更不能仅仅根据一次测验的结果轻易下结论,要做到 ( ABCD )

A.考虑个人在测验前的经历

B.考虑测验情境

C.有常模和信度、效度资料

D.不直接比较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

9、为了使被试者本人以及与被试者有关的人能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在报告分数时要注意 (ABCD)

A.应告诉分数的解释和建议,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B.保证当事人知道该测验测量或预测什么

C.考虑给当事人带来的心理影响

D.让当事人积极参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10、测验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ABCD )

A.预告测验

B.准备测验的材料

C.熟悉测验指导语

4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量学知识

D.熟悉测验的具体程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