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社会调查报告

序言

一、流动儿童

(一)总体概括

(二)研究方法说明

(三)问卷和访谈的数据统计

(四)调查过程和结果

1)农民工子女求学难及现状

2)流动乞讨儿童

3)在校读书的流动儿童

4)公办学校里的流动儿童

6)流动儿童就读的学校

7)农民工子女单独编班的公办学校

8)流动儿童家庭教育

9)社会歧视——农民工子女求学的又一障碍

(五)对策和措施

1)给农民工子女一张心灵课桌

2)破除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歧视

(六)整个社会和国家承担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责任

二、留守儿童

(一)总体概括

(二)调查过程

1)以定点的形式入班调研

2)以走访的形式入户调研

3)案例分析

(三)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

1)留守儿童自身状况堪

2) 监护状况堪忧

(四)留守儿童形成原因分析

1)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

2)从家庭教育意识来看

3)从学校教育来看

4)从恶性循环的农村教育环境来看

(五)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一些措施

1)学校教育

2)家庭教育

3)社会影响

(六)倡议中国的出路在农村,农村的出路在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得到很快的发展,总的来说,从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以及教育管理、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农村教育受到当地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城市发展对农村优质师源和生源的 威胁。当前中国农村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的难掩之痛,正当中国农村教育举步维艰的背景之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快速转移,农民工人数急剧增长,全国每年在外的打工者有数千万之多。他们留在乡下和留在城市的子女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群体。这支规模庞大的弱势群体,因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环境的缺陷,无能享受到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都面临着问题。近几年来,关于这一具有4000多万的弱势群体的负面新闻频现报端。这个社会转型中衍生的新群体的教育问题,已不只是中国农民工的家事,而逐渐成为一个深刻、典型、严峻的社会问题。如果农民工子女目前的教育环境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变,出现进城的“流动儿童”被社会“边缘化”,在农村的“留守儿童”被家庭“边缘化”,那么他们离“毁掉一代”就不远了。所以,怎样使这一弱势群体有一个正常、健康的心理,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成长,已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已经为更多的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及至全社会的关注。

建立和谐社会新理念,在四中全会提出,经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两次升温,已在中国人中取得广泛共识,在20xx年3月的两会上,中央把建立和谐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确定为未来中国共 产 党执政中国的施政纲领之一,而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因为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群体的合法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关注农村留守和城市流动弱势群体,关注他们教育问题,探讨解决的途径,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的全面了解农村社会,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现状,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胡锦涛同志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含义。

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是我们大学生面对社会应有的态度,用我们所学的知识,积极回报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响应党和国家关注弱势群体的号召,为探寻农民工子女教育难题的根源。我们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把目光投向了需要关注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的流动儿童,我们社会调研小组深入到农民外出务工比较多的农村贫困地区和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城市,如湘乡市栗山镇、新化县的洋溪镇和紫鹊界山区、广东省广州市江村和佛山市顺德区、株洲市泸淞区和娄底市娄星区,通过走访入户调查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流、亲临实践等方法,在以上地区的30多个村、20个建筑工地、工厂和社区50多所中小学校对留守和流动儿童、实际监护人、学校校长、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在外务工的部分父母进行调查,获得了大量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的资料。

从我们的调查资料和数据中提出了关于中国农村弱势群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并向全社会提出了质问,中国农村“留守”和城市“流动”的孩子们,你们的路在何方?你们的春天何时才能到来呢?

一、流动儿童

(一)总体概括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区城之间大规模流动,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已经持续十余年,在庞大的流动群体中第二代移民已经出现,这使得这一群体第二代人的成长及教育凸显为十分突出且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

最近,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和湖南经视等各大媒体频繁报道长沙、广州等大城市的流动乞讨儿童,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再次暴露在公众面前,这一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利用在广州、株洲和娄底暑假实践的机会,深入到各个建筑工地、城乡结合的社区和农民工的家庭对流动儿童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选址:广东省广州市江村10个建筑工地及其附近农民工聚居区和20所民工子弟学校,株洲市泸淞区、娄底市娄星区。

对象:株洲市泸淞区、娄底市娄星区的乞讨流动儿童、辍学在家的流动儿童、建筑工地打工的农民工和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老师、校长。

(二)研究方法说明

目前在广州市、株洲市泸淞区和娄底市娄星区的流动儿童就学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进入公办学校借读;(2)进入民办私立“贵族”学校;(3)在简单的流动儿童学校。由于目前对第一类型及第二类型的流动儿童研究不足,使我们很难掌握流动儿童在两地的全貌。所以我们是针对第三类型——流动儿童主流学习或称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就学状况的调查。

本调查综合采取了多种调查方法,主要是问卷、口述史访法、焦点团体访谈、实地观察。在口述史访谈部分,调查员与学校的教师针对教学与学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与流动儿童展开焦点团体及深入访谈,同时深入流动人口生活的社区和建筑工地,开展以家长为对象的座谈会。

研究的问卷部分调查了广州市、株洲市和娄底市20所流动儿童学校,50名教师,并对其中的18所学校的7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的调查采取入班的方式,将问卷发给每一位学生后,由调查员说明调查目的,并逐题说明,因此学生有不明白的问题时,以举手提问的方式进行了释疑。由于问卷是在

现场回收的,因此发放700份问卷,全部回收,回收率100%。在对问卷进行录入以及复查时,对有问题的问卷重新返校——进行校实,因此有效问卷500份,有效率达72%。

在广州市江村的10个建筑工地和城乡结合区,调查员深入到农民工家庭发放的520份问卷调查,

全部回收,而对于株洲市泸淞区和娄底市娄星区乞讨的流动儿童,调查员通过面对面和他们及其监护人进行访谈,获得了230多份访谈记录。

(三)问卷和访谈的数据统计

表一 抽样调查流动儿童入学情况表

流动儿童社会调查报告

表二 适龄儿童接受教育情况统计表

流动儿童社会调查报告

2、流动乞讨儿童

“打工族”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大量涌入城市的流动人口中,有些家长因在原籍地生活困难,

孩子又无人照料,外出打工时便将孩子带在身边一道流浪,甚至乞讨。这类孩子连生活都成问题,更是无法享受到同龄孩子正常的花季雨季,尤其他们的受教育情况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们或失学或辍学,本应该是座在教室学习吸收文化知识的年龄,却迫于生计来到热闹的街头乞讨,甚至偷、抢行骗(他们已成为社会的一个巨大的潜在不稳定因素)。怎样让他们得到一个良好的教育机会,怎样消除这一方面的不稳定

因素,怎样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将来有益于社会,已成为一个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调研:

(1)地点:娄底市娄星区、株洲市泸淞区

(2)形式:在人口流量大的广场及街道,聚集了一些乞讨的儿童座谈个谈,对年龄相对大些的孩子用调查问卷。

(3)调查对象:236名乞讨的“流动儿童”。

(4)方法:座谈个谈及调查问卷相结合。

(5)访谈记录

在娄底市娄星区与株洲市泸淞区繁华热闹的街头,总有许多流动乞讨儿童,我们用施舍加劝说的方法采访了一些小孩。

访谈一:

调查员:告诉姐姐,你叫什么名字啊?几岁了? (以下简称调)

孩子:我叫刘欢,9岁了。(以下称欢)

调:老家在哪里啊?爸爸妈妈呢?

欢:江西。爸爸妈妈不知道。

调:哦,欢欢,为什么你不知道呢?那么你和谁住在一起?

(这是一个怯生生的小女孩,乞讨时不像别的孩子到处找人要,只是捧着小方盒,低着头站着,我们问她时她也是一直低着头绞自己的衣襟,每一个问题她都要沉默好一阵才回答。)

欢:叔叔带我。

调:叔叔带欢欢哦!那叔叔是干什么的呢?

欢:??

调:欢欢,上过学没有啊?

欢:上过一年级。

调:那你想不想上学呢?

欢:(边点头边说)妈妈生了小弟弟,不要我。

调:叔叔对你好不好啊?

欢:(摇头不语)??

调:那么,欢欢,你喜欢这种生活吗?

欢:不喜欢。

调:有没有想过,长大要当什么啊?

欢:我不知道。、

调:欢欢,如果姐姐能实现你一个愿望,你希望是什么?

欢:吃饱肚子。

访谈二:

一位对不施舍的人就穷追蛮要的男孩,在娄底市九龙一带频繁地出现,到处跑动。

调查员:是不是别人不愿意给钱,你就老是跟着人家呢?(男孩用充满敌意的眼光先瞟了我们一眼,并不搭话。)

调:我们没别的意思,只想和你聊聊天,行吗?

(接过我们递来的钱,他开始用戒备的眼神打量我们。)

调:你几岁了?老家在哪里呢?

男孩:12岁,贵州。

调:你上过学没?

男孩:没。

调:你爸爸妈妈呢?

男孩:死了。

调:哦,那你现在和谁住在一起?

男孩:??(没回答,眼睛开始四处瞟,对我们的问题心不在焉。)

调:你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男孩:还行。

调:想不想去学校读书?

男孩:??

调:将来想干什么?

男孩:没想过。

调:如果我们能满足你一个愿望,你希望是什么?

男孩:有很多钱。

(男孩有些不耐烦了,边走边回答我们的问题。)

调:我们再问你最后一个问题啊!你平时所乞讨来的钱,会自己留着还是……? 男孩:交给爸爸。

调:??

(6)数据

图一 年龄构成及入学历

图二 流动乞讨儿童的原籍地

图三 外出乞讨的原因

图四 对当前生活状况的满意度

图五 当前的愿望

图六 流动乞讨儿童父母的文化水平

表三 236名流动乞讨儿童调查统计表

流动儿童社会调查报告

流动儿童社会调查报告

3.在校读书的流动儿童

在广东省广州市、株洲市泸淞区和娄底市娄星区我们调查员深入到各个民工学校和社区的公办学

校,对入学的流动儿童进行深入的采访和问卷调查。

1)学生的组成及各类关系

(1)阶层。流动人口中的白领阶层及中高收入者,一般把孩子送入公办的正规学校。流动儿童学

校主要是面向城市流动人口中的低收入者及部分的中层收入者,民工学校学生的家长多为小商贩,以卖蔬菜、水果的个体小商贩,清洁工或废品收购者,种地人,保姆等为主(见表四)。

表四 700多名在校流动儿童家长的职业统计表

流动儿童社会调查报告

无论从家长问卷或学生问卷有关收入的调查数据都显示每户月收入在1000元是较普遍的情况。其

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20.2%,501—800元的16.1%,801—1000元的27%,2001元以上的14.1%,还有6.3%的家庭的收入在5000元以上。(见表五)

表五

流动儿童社会调查报告

一般外地人口中,一家有两个孩子的比例最高占54.8%,有三个孩子占23.6%,有一个孩子的家庭

占16.1%,有四个孩子的占4.1%,其它为4%。调查中最多的有七个或八个孩子的,根据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是家庭人均月收入280元,如果以此为参照标准,我们以四口之家为标准来估计,家庭月收入1000元就在最低生活保障以下,因此我们调查的学生多半来自贫困家庭。(见表六)

表六

流动儿童社会调查报告

流动儿童社会调查报告

(2)性别

从问卷调查的学生总数看,女学生占42.8%,这说明流动儿童少年在就学方面存在性别差异,我们

调查组推断有以下两种可能:一是女儿留在老家;二是女儿辍学在家,然而根据我们进一步对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数据进行分析,他们的性别比例是125:100。因此,女学生在校比例低于男学生性别的深层原因主要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所致。

此外,在访谈的个案中,发现有的父母让儿子念公立学校,而让女儿读学费较低的流动儿童学校的

情况,主要原因还在于经济因素,由于这些家长实在无法负担双倍高额借读费与赞助费,他们被迫选择培养对家庭发展更有用、更有利的男孩上学。

(3)同学关系

虽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部分家长把流出地老乡所办的学校作为考虑的因系之一,但是学生在学

校时,并没有因为地域关系而影响与其它同学的交往。61.8%的学生,选择喜欢与老乡及其他省份的同学一起玩;16.9%的学生喜欢和其他省份的同学,只有15.7%的孩子喜欢和老家来的同学一起玩(见表七)。在这类民工流动学校里,学生们认识了来自祖国各地的小朋友,并让他们彼此结下了良好的友谊,在这类学校里没有歧视,充满了温暖。

表七

流动儿童社会调查报告

4、公办学校里的流动儿童

在广州江村,我们调查员采访了一个建筑工地的农民工老刘,老刘跟我们说他最近有点烦,好不容易把儿子从江西农村老家弄到广州一所公办学校上学,可是孩子才呆了一年就天天嚷着要回家,“爸爸,你打死我也不去上学了,同学总拿我来说笑话??”儿子总说自己为什么都不如人家,还不如在老家好。

其实,老刘孩子的遭遇在诸多农民工子女身上都有体现,孩子从乡下来到城市,生活环境好了,心理却不适应,孩子自尊心非常敏感,方言、习惯、日常消费、处理问题方式等,明显与当地学生不一样,特别是经济水平与城市有较大差别,他们多被排斥在班级正式群体之外,虽然老师不会歧视他们,班内同学却常拿他们开玩笑,因此,他们经常独自品尝孤独、自卑、尴尬及陌生、误解、歧视等外来因素带来的巨大压力。据调查,很大部分的农民工子女认为同一学校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好朋友,只有很少的农民工子女认为邻近的外来务工者的子女是好朋友,但也有近 的流动儿童抱怨城里人看不起他们。在城市的孩子却很少抱怨自己受歧视。

我们在调查广州一所公办学校时学校校长说:“这个数字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为什么本纯洁如水的孩子也会有这种高下之分?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还有太多对外地人口的不公平待遇,在我们周围,还有太多人对农村人口存在各种偏见”。

也有流动儿童向我们倾诉:他们(城市孩子)有时候瞧不起我们,给我们白眼,不和我们玩。一开始,他们还和我们玩,但是当我人领他们到家里一看我们的房子那么破,出来后就不和我玩了。”

在我国很多城市,流动儿童因为没有当地的城市户口而拿不到合法毕业证书,不能平等地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活动,更不能在城市上高中、考大学,一些孩子不仅在生活、学习中受到不平等待遇,还忍受过多种歧视。

这些孩子既不同于老家的伙伴,又不同于城市的孩子。经济收入的悬殊、文化背景的差异,都具体体现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尽管受到城市的接纳和关注,尽管能坐在教室里,但农民工子女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他们能否身心健康地成长,这个问题还没有被足够重视。下面是三个我们在公办学校中调查过程摘录的三个典型反映公办学校里流动儿童的典型例子,并请湘乡市三中的研究政治经济的高级教师曾禹方老先生针对这几类情况陈述了观点:

5、案例分析

个案一:心理自闭的9岁男孩

湖南外来工子弟小学一年级新生报到时,9岁男孩龙龙被妈妈领到了学校,妈妈说,龙龙已经在一家私人学校读完了一年级。可老师们测试后发现,龙龙至多是学前班的智力水平,只能重读一年级。

我们前天来到这所小学,看到龙龙比同龄孩子瘦小了许多。站在我们调查员和老师面前的龙龙,拘谨地低着头、缩着肩膀。“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和哪个同学交上了朋友?”我们逗龙龙说话,可他只抬眼一次,却不张口说话。老师把龙龙拉到怀里,摸着他的脑袋:“龙龙是个聪明的孩子,告诉老师你想上学吗?”靠着老师的龙龙,两只手仍笔直地放在身边,沉默了一会,他点了点头。七八分钟内,“9岁了。”是龙龙说过的唯一一句话。

老师告诉我们,开学以来,龙龙几乎没开过口。龙龙的父母是卖菜的,家里还有个妹妹。龙龙8岁时,因为家门口的一家私人学校收费便宜,父母把他送了进去。那家学校是一对退休老夫妻办的,收了20几个学生,挤在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里。父母中午忙得不回家,每天很晚才去接龙龙。老夫妻的教育方法很简单,字写错了打手心,书不会背揪耳朵,调皮一点就罚站,有时还不让吃午饭。原本活泼的孩子,渐渐不太爱说话了,父母忙得也没在意,等他们发现龙龙话越来越少时,龙龙已在私人学校待了一年多。

曾老观点:“龙龙有相当程度的心理自闭。龙龙性格本来就内向,在私人学校的经历,加重了他的自我封闭。他对学校和老师心存戒备,他既想和同学玩,又不敢主动开口。父母的疏于照顾、启蒙教育的伤害,导致了他的自闭。学校老师对龙龙给予了特别的关爱和照顾,但龙龙的自闭不是立即能改变的”。

个案二:不愿进公办校的小女生

四年级女生平平,随父母在广东生活3年了,她至今说普通话仍带着浓厚的湖南新化口音。我们前天见到平平,发现如果不仔细听,真不太能明白她的新化腔普通话。

老师说,平平去年择校去了附近一所公办校,但只读了一年,这学期又回来了。正是课间休息时,我们看到平平和几个同学疯得很开心,问她为什么离开了公办校,平平回答:“我是被老师骂出来的!”平平说,父母让她进公办校花了4000多块钱,那所公办校条件比民工校好多了,大操场、实验室、计算机房都是民工校没有的,刚转学时,平平还挺高兴,很快和两个广东学生玩到了一起。可是,不到一个月,同学们便疏远她了。就因为她的福建腔,班主任在课堂上嘲笑了她好几次。她的英语、数学基础不好,考试总是班级倒数,英语老师当众问她:“你原来学校教的是哪国英语?”这时,全班便哄堂大笑,有男生还给她起了个“联合国英语”的外号,叫得平平无地自容。

“老师经常骂我,说我底子太差,该留级。”平平告诉我们,在学校她一点不快乐,老师不喜欢她,同学们不搭理她,学习也提不起精神。“回到民工校就没人看不起我了。”平平说她现在又有朋友玩了。

曾老观点:“每年都有一批成绩好的孩子转学去了条件更好的公办学校,但也有孩子不适应公办校,重返民工校的。我认为,少数城市老师和同学对外来工缺少认同感,一些歧视语言和行为,不利于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

个案三:要回老家读初中的晓菲

皮肤白净的晓菲明年就要上初中了。她随父母在广州生活了4年,父母在江村租了间平房卖茶叶,全家生活基本没问题。成绩不错的晓菲是父母的希望,广州好些的初中要交赞助费,他们打算让晓菲回湘潭老家读收费便宜许多的初中。

晓菲很想上大学,她明白家里没钱送她进好初中,但她却不想回老家。“老家只有爷爷奶奶,回去就看不到爸爸妈妈了。”晓菲过年回过老家一次,她觉得有点不习惯了,老家的房子很破,没有自来水和电视,到最近的镇子要步行1个多小时,镇上看得到的书报杂志都是过期的。晓菲不想离开广东,她家附近都是外来工,她和一帮同龄的孩子玩得不错,“老家邻居的孩子都不认得我了。”晓菲说,她高考得回湖南考试,而父母在广东刚站住脚,不可能很快回老家。所以,要想考大学,她就不得不长期和父母分离了。

曾老观点:“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歧视是对儿童最大的隐性危害。歧视可能会带来两种不利的结果:一是使儿童变得退缩,不敢与人交往,不自信。二是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受歧视的儿童往往会对周围的人甚至社会产生敌意,从而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这就不能不会担忧:如果流动儿童在城市不能被平等对待,经常遭受歧视,那么从长远来看,不仅会对流动儿童本人造成心理危害,也会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

6、流动儿童就读的学校

1)学校办学者:这是一个由形形色色人员构成的复杂社会群体,从大学生到文盲都有,其中很大一部分曾经在家乡当过民办教师或公办教师,我们在广州调查的学校中,有大部分是他们自己办的,其余的则属半路出家,他们从包工头、小贩、厨师到菜农、建筑工、清洁工、保姆等形形色色的行业走上了办学的道路。

这类学校大多是外地人创办,或租用公房、民房或自己租地建房以办学。在我们调查的20所学校中,绝大部分学校由外地的民办教师或公办教师及退休教师,没有教学经验的办学者。在学生调查的调查结果显示40.3%的流动儿童居住在距离学校不到15分钟的路程,36.5%学生要花费15—30分钟的时间到校。学生家长基本上以就近上学为择校的主要因素,其次才是教学质量,有33.9%的学生因为距离的原因而转学,25.7%的学生转学是考虑教学质量。(见表十一)

表十一

流动儿童社会调查报告

2)办学条件

由于流动儿童学校都是未经教育部门核准办学的,因此学校间的办学条件差异大,条件好的学校,斥资兴建新房,还有的租借公立学校闲置楼房(7所),但绝大部分学校的校舍都是简陋破旧的楼房,简易房(用石棉瓦或木板拼而成的),或是由库房改建的临时教室(11所),学生用的桌椅多是以低价买来的二手货,桌椅高敌不配套。有的学校处于创校初期,由于资金紧缺,甚至在砖头上架块木板便是桌凳了,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发育,小小年纪有些学生甚至弯腰驼背。由于是私人投资,为了节省房租,教室内学生座位拥挤,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大部分的学校没有孩子们活动的操场,有操场的也只是一片黄土地,只有部分学校有一些简单的体育器材,最常见的是破旧的桌子权充的简易乒乓球桌,连球拍都是以旧课本或小木板来替代。这仅有的、简陋的体育器材成为学生放学后愿意留在学校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便是这些简陋而稀缺的体育资源也只有高年级学生及男同学才可以接近和使用。由于多数学校没有操场,活动场地窄小,又没有活动的器材,学生们几乎没有什么课外活动,只好挤在教室里或有限的空间里玩纸牌和打平的啤酒盖、弹球、跳橡皮筋及踢毽子。男孩子们追、跑、打闹,几乎每天都有磕碰伤的情况。体育课只能在校外的马路上进行,或是在果园的田埂上进行。放学后,他们主要的游乐场是菜地、垃圾堆及窄小的巷弄。

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家庭住处都非常窄小,学生对学校的空间的渴求特别迫切。在访谈一位五年级学生时他表示:“家里太闷,喜欢上学校,希望学校能有更多的器材,有篮球场、足球场。”

3)课程设置

随着流动儿童学校不断增多,为了竞争生源,各所学校中课程在不断完善。学校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自然、社会、美术、音乐、体育、英语等等,可以说一应俱全。虽然开设这些课程,但是由于缺乏音、体、美专职教师与教学设备,这些课程也只是聊胜于无,大多是由班主任全盘兼任。

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原本设置了对各个年级的课程调查,但是由于学校的课表与学校负责人及学生之间的回答有很大的出入,有些课一学期只开过一二次,很难说有没有质量。在无法判断的情况下,我们没有采用这些材料,因此无法与其它类型的学校进行课程设置的比较。

有些学校三、四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电脑课,但并没有相应的师资及设备,开设这些英语与电脑课程,一方面是从招揽及争取生源的角度考虑;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 面对农村来京为主的流动儿童学校在课程上尝试与城市教学、内容、设备接轨。这些课程在农村的学校基本上并没未设置,因此也满足了家长对下一代的教育期望,使他们愿意付出相对农村较高的收费,子女进城求学。

我们调查的流动儿童学校,使用的教材也不一,学生在转校时,就会出现衔接不易或复读的现象。 总之,各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教材使用,因为学校不同的条件而有不同的安排,这正说明了这类学校的“不规范性”。

4)教师队伍

流动儿童学校草创之初,一般只开设低年级,教师大部分建创办人从老家找来的亲戚与朋友,他们不一定有教学经验。等到学校形成规模后,一般就向社会公开招聘,对学历及教学经验却有一定的要求。有的学校回老家聘请有经验的教师,也有聘当地的退休教师。好教师占70%以上,这与传统认为女生更有

耐心,更适合从事低年级的教学工作的职业分工性别有关,此外这类学校的工资低,也是女教师多的另一种原因。

这些教师中,他们有的是有几十年教龄的退休教师,也有从未有任何教学经验的来城市打工者,其中大部分担任过农村民办及代课教师,由于无法转正及工资太低而外出打工。有些公办教师也出来打工,这主要是由于当地政府拖欠工资或工资太低等原因,还有部分教师是地方的师范学校毕业后未分配的应届毕业生,也流入了流动儿童学校的劳动力市场。这群农村的知识分子,随着民工潮的涌现,也到大城市中寻找自我发展的机会。

这些教师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学历不一,一般都有高中或中专学历,有部分是初中学历的。他们中也有大专及大学本科的打工者,然而那是最不稳定的一部分教师,他们随时辞职。当然这也与学校条件差、教学负担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及工资太低有关。

5)教学

流动儿童学校的学生是城市中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跟随父母外出代工而辗转迁移,到适龄阶段由于没有流入地的城市户口,也缴纳不起高额的赞助费及借读费,而无法进入当地的正规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进入打工子弟学校是他们“自力救济”的无奈选择。由于父母辗转流动,他们从一个学校转到另一学校,他们的学业也不同程度地被影响和耽误。

流动儿童学校的课堂教学与一般正规学校的教学有很大的差别,以下三点构成了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课堂特色。

(1)学生来源广

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及小城镇。学生儿童多样,南腔北调。学生读课文时,老师、同学都听不懂,全班哭成一团。因此老师还要纠正同学口音,以学好普通话。但部分老师讲话也带着浓厚的口音,有时学生也难以适应。此外,由于 差异、风俗、习惯、观念不同,对待、处理事务的态度不同,这都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2)学生年龄及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流动儿童从老家出来时,一般也无转学证,不知他原来念到几年级,只有少数不愁生源的学校有入学考试,其他的学校,只能由家长自报家门,在同一班级中,学生年龄相差较大,一般差距在3—5岁。此外,多数流出地的学校对教学抓得不紧。

(3)学生流动性大

一般寒假最后一个月,学生就纷纷回老家了,有的学生离开时,连声招呼也不打。过完春节学生才陆续返回。由于家长工作不稳定,要到处迁徙,学生也只能从一个学校转到另一个学校。有的班级几首每个同学都有转进的新学生。有的学生在下学期才从老家来广州,到了学校也只能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学,能跟上就跟上。只有少数一些认真的老师才会给新来的学生补课,这些又都增加了教师教学的困难与负担。

如何针对流动儿童学生及接收这类学生学校的上述特点,探索符合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的教学模式,是教育科研部门应努力的方向之一。

6)流动学校的特点:流动、边缘、不规范性。 (1)流动性

第一,学校流动。没有固定地址,是流动儿童学校无法取得有关部门承认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们

的学校问卷调查中,15%以上的学校都有搬迁的经历,最后的曾更换了四次校址,几乎每一年搬迁一次。

第二,学生流动。虽然流动人口的流动高峰时期一般都在春节前后,基本符合学校的学期时间,但

随着父母工作及住处的变动,流动儿童的上学场所也随之经常变化。一般刚开学时学生较少,后来逐渐增多,到年底随父母回老家,学校的学生也随之减少。(见表)

第三,教师流动。流动儿童学校的教师来自全国各地,由于教师工资较低,生活条件艰苦,教学负

担重。教师常常跳槽另谋高就。在对69个班级调查中,发现近一半的班级在本学期都有中途更换教师的情况。教师如此频繁流动对学生的学习与心理造成教育与课程管理一定的负面影响和不良作用,这些流动儿童多半面临来到一个新城市及环境的适应问题,教师常常扮演这个特殊过渡时期的重要角色,而教师的频繁变动对原本的学生适应不良状况,增加了不稳定因素。

表十二 广州一所流动儿童学校各年级学生人数变化表(2005.3至2006.1)

流动儿童社会调查报告

9、对策和措施

流动儿童群体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必将影响流动家庭教育的自身发展和流动儿童的成长,解决流动

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将是全社会“多赢”工作。

1)建立多部门合作的社会化工作机制

营造良好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氛围。教育、公安、司法、计划生育等职能部门积极发挥作用,

探索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互动合作的工作机制和社会化工作格局,集聚社会优质资源,专门开办流动儿童家

长学校,“网上家长学校”,实现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优质化教育,为流动儿童父母学习科学知识提供便捷、实用的途径和渠道。

2)以活动为载体,推动流动儿童家庭教育

紧紧围绕“以德育人”主题,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活动,优化家庭育人环境,进行“十佳以德育人家庭”、“十佳美德少年”的评比表彰、宣传活动。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作典范引路,成功示范人,经验传授,让流动儿童的父母与孩子学有榜样,做参考。开通“以德育人大交流”网上板报等论坛,为流动家庭亲子间搭建一个发展的平台(家庭没条件,可以利用学校、社区教育资源进行),让亲子在互动发方中,走近双方期待目标,尽力做好自己,实施“行为养成大行动”,计划通过在流动儿童上开展争做“行为之星”,在流动父母中开展争做“教养之星”,召开“家庭教育”双星表彰会,培养流动儿童良好行为和德行,为他们终身发展夯实健康素质基础。

2)提高流动儿童父母教养素质

(1)实施“父母素质工程”。引导父母积极学习家教知识,解疑家教困惑,践行“双合格”父母与孩子同成长,助孩子更优发展。

(2)组成长期家庭教育讲师团和“十佳德育家庭事迹报告团”等送知识、送经验,服务团定期和不定期到流动儿童学校和社区为流动儿童父母传经送宝,现场解难释惑。服务做到校,答案送上门。

10、社会歧视——农民工子女求学的又一障碍

进城农民工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但也有后顾之忧,最重要的是常在身边的子女教育问题。有的说:自己没有文化,只能靠到处打工、做生意过日子,基本上没什么发展了,但不希望孩子将来也和自己一样。最大心愿是孩子有个好未来,吃多少苦也要供孩子上学。但对进城农民工的歧视,也延及对其带到就业地的下一代子女就学的歧视。

1)受城乡两种户籍制度的影响,流动儿童少年多数被排斥在公办学校义务教育之外,进入广东省的百万农民工,约带来数十万流动儿童,而城市公办中小学一般不接受户口在外地的农民工子女。流动儿童要上公立,需要比当地城市学生额外交两项收费:一是每人交学校2000—5000元的赞助费,二是每人每学期交600元左右的借读费。而农民工属于低收入阶层,夫妻两人月收入也就一千元左右,开支项目多。不少家庭有两个孩子上学,公办学校收的赞助费、借读费,只有收入高的民工交得起,普通农民工交不起,他们的孩子就丧失了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适应普通农民工上学的需求,民办简易学校应运而生,但这类学校却得不到承认、管理和服务。普通民工子女进不了公办学校,其上学的需求为收费低的民办学校提供了市场。那些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民办简易学校,被百姓称为打工子弟学校。民工学校对普通民工子女可谓雪中送炭。可是,招收流动儿童的民办简易学校还未取得合法地位,处境困难。

一是大部分民工子弟学校不能办理合法的办学手续,处于“三不管”的半地下状态。二是民办打工子弟学校,主要是户口在外地的外来人口开办,师资以外来教师为主,教师外来儿童在一些流入城市处于边缘地位,并未作为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一部分,也没有纳入公共服务和管理的范围。我们调查发现,这些学校学生的课本,老师的教材,多数要在广东之外的省份预约,教育部门出的学生考试试题,不发给民办学校,他们要到公办学校私下购买、复印,而教学管理、教师培训等,现没有纳入当地服务范围。流动

儿童在民办学校读了小学或初中,升学只能回老家去考试,于是他们一边在广东民办学校读书,一边为升学考试在家乡学校花钱买个登记在册的学号,出现民工子女“在广东读书,拿湖南学号”的怪现象。三是城镇规划管理对其校园没有考虑,一些学校多次搬迁,设备不齐全,教学安全缺乏基本的前提条件。

3)有些民办简易学校频繁变动,教育被关闭,使流动儿童又失学,从我们调查来看,少数学校确实不够格,政府不去关心也将被市场淘汰。但一些具有200人以上规模,上级有关部门检查未发现问题,甚至几个月前予以表扬的学校,却都在政府关闭之列。个别区向民办简易学校开刀,意在扼制农民进城就业。对为什么关闭这些学校,人们谈到多种考虑,如这些学校条件差,为了提高质量,再如当地学校生源减少,希望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公办学校,每个学生每学期可收600元借读费等,但决策者可能考虑更多的是农民工带来的治安问题。

还会引发攀比,加重农民工家庭教育成本,混和班多数农民工孩子基础较弱,学习压力很大,不太自信,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在独立班,他们不用顾及太多,不用担心方言会惹人哭,又逐渐变得自信。

从教育教学规律上看,对农民工子女敞开校门的是解决“有教无类”的问题,而试行单独编班是要探索“因材施教”,要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11、给农民工子女一张心灵课桌

贫困不是成长的敌人,最重要的敌人来自社会、家庭、环境等方面给孩子的心理压力,儿童正处于思维和价值观的成长期,学校多没有心理教师,自然没有人处理他们的心理疲劳。这种心理灾难积累到临界点,就会形成生态型教育危害。孩子问题不能得到解决 出问题,作为推动城市建设的农民工,他们怎能安心工作?所以,这个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应该认识到它的危害性。因此,应该给予他们一张心灵课桌。第一,建立一些农民工子女专门学校,或者将有些薄弱学校改善,重组;或者由社会力量,民间资金的注入等方式,开发农民工学校教育资源;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应有维护农民工子女利益的教育发展观,他们不是这个城市的过客,他们的子女也是城市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给予以他们这种起码的理性和法制的关照;第三,适当对他们进行一些经济资金资助,减免一些学费,使他们得到人文关怀,消除心理对抗。农民工子女需要上学,同时更需要一张心灵课桌。

12、破除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歧视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耽误流动儿童上学,也是国家的损失。种种对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歧视,既损害了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也不利城镇的发展,因为不少农民工子女,将来就是城市的市民,因就学歧视制造的文盲,绝不是城市发展所希望的。

进一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解决进城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我们建议一是凡进行暂住登记,有合法职业和住所的进城民工,流入地人民政府应为其子女提供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并纳入其义务教育的统计之中。农民工为城镇经济建议做出了贡献,其子女也就有平等分享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二是先解决流动儿童有学上的问题。公办学校应取消对农民工子女额外收费。把民办学校纳入城镇教育的规划、管理、服务之中,我们要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给所有农民工孩子一所安定学校。

13、整个社会和国家承担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责任

目前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提“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即基础教育由县、乡财政管理的教育体制。由于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负担、流动儿童少年

因为没有流入地户口,所以无法享受由流地政府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而且流入地政府也没有落实外来人口子女教育的资金及任务,因此对这些流动儿童少年的入学问题,流下政府不负主要责任。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外来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城市建设、经济及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地方政府不能以“分级办学,分级办理”为由,以财政的原因推卸对外来人口上学的责任,应该对他们子女教育上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

此外,外地务工的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也缴纳了工商税、暂住费等一系列的费用,但是他们的子女上学,却仍然要另缴纳高学费而只得到低廉的服务。

义务教育强迫教育也是国民教育,即使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义务教育也是国家行为,即政府有责任担负起提供有利于儿童入学的各种条件及机会,人民也同时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在目前旧体制无法适应新的社会转型期,国家必须主动负担及统筹起全民义务教育的责任。为流动人口子女创造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是政府行为,不是一个地方的教育部门能够解决的。国家不能将流动人口儿童教育的责任推给地方政府,也不应该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推向市场。

如果这数十万计的孩子不能及时得到应有的教育与公平待遇,不久的将来,在许多城市里,将会出现一支数量庞大的新文盲大军,他们从小在城市边缘生活,是在歧视与排斥中长大的城市“二等公民”,他们将形成新的严重社会隐患。如何妥善解决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这已不仅仅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事情,而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二、留守儿童

(一)总体概括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大批农村劳动者离开家乡,进城从事二、三产业,推进了城乡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民外出打工期间,将孩子留在家中由父母或其他亲戚监护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些留在家里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他们能否健康成长,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利用假期时间以及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的机会,在湖南省湘乡市巴江中学、栗山镇中心小学以及娄底市水车镇的紫鹊界山区对1000多名留守儿童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调查方式多样,问卷主要是现场回收,总共发放1100多份问卷,回收951份,回收率为86.45%。在对问卷进行录入以及复查时,对有问题的问卷进行校实,最终有效问卷947份,有效率达86.09%。

在巴江中学、栗山镇中心小学定点调研以及在紫雀界山区走访调研,调查员通过面对面和留守儿童及其其监护人进行访谈,获得了300多份访谈记录。

(二)调查过程

1、以定点的形式入班调研

1)前期准备

(1)选址:无特产,无特色工业,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地外出务工,具有较好地域代表性的湘乡市巴江中学以及栗山镇中心小学。

(2)前期工作:联系中学校长刘飞雄及中心小学教务处主任邹跃龙,以学校为定点的形式,由刘校长与邹主任总安排,在学校各个年级各个班级展开调研。

2)考察方案和方法

(1)调查形式:在学校定点,校领导总安排,任课老师协助。

(2)调查对象:栗山镇巴江中学726名中学生及中心小学218名小学生,总共944名学生。

(3)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班主任提供情况为辅。

3)考察过程及结果

(1)总体情况:总共调查944名学生,其中非留守儿童400人,留守儿童544人,留守率达57.63%。

图八 父母外出及子女监护情况

(2)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

表十三 留守儿童的性格情况

流动儿童社会调查报告

图九 留守儿童情绪

表十四 人际交往

流动儿童社会调查报告

图十 当遇到困难时向谁求助

4)班主任提供情况:

流动儿童社会调查报告

4、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

1)留守儿童自身状况堪忧

(1)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留守儿童和监护人对待读书和教育的认识不容乐观,由于监护 不高引起许多监护人对其孩子的教

育都疏于管理,从对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容乐观。这 主要是心理问题干扰及学习自控力较差造成的,农村父母文化程度以小学居多,很难辅导功课。80%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自律性较差,以及79%的留守儿童无人督促学习,74%的人在父母外出务工时成绩下降,31%的人平时有说谎的习惯,15%的有过偷东西、破坏公物等不良行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存在困难,87.4%的老师“父母出去打工的孩子比父母在家的孩子难教育,而只有0.9%的老师表示反对。

(2)违纪现象多

“留守儿童”待人处事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和冲动性,有孩子经常无故旷课,沉迷于上网,玩游戏,部分有过打架、斗殴的经历。他们多半人格发展不健全,更有孩子从不与同学、父母、监护人谈心;只有小部分的孩子偶尔会于别人讲心事 。

(3)自控能力差

家长外出,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管理不到位,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理,只要不犯大错,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孩子的生活、学习无人督促,造成行为偏差。调查中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络、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有一些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

(4)价值观念扭曲

父母在外无法照顾孩子会产生内疚感,便会在金钱上进行了补偿,而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太少,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已产生厌学情绪,个人为读书无用,自己父母也没读什么书,同样挣钱;部分学生开始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于打工挣钱,热衷于吃喝玩乐,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成绩持续下降。栗山镇二所学校共有544个留守学生,可是都有64%儿童父母外出后成绩下降。我们把在校就读留守儿童与100名非留守儿童教育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如下:

图十四 留守儿童对学习的态度

从留守儿童对家庭生活的期望上看,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希望“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极少数的希望“与亲戚共同生活”,也有小部分的留守儿童希望“爸爸妈妈一个外出,一个在家”,这表明孩子当前考虑的“亲情饥渴”。尽管如此,35.6%的留守子女都表示与在外打工父母相处的感到生疏冷漠,交流困难。据调查,留守儿童宣泄烦恼的方式,过半的孩子积压忧郁,必然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一部分主要从同龄人中获取安慰,这样同伴的不良文化,一些越轨行为很容易蔓延,甚至出现“拉帮结派”的现象。(见表二十)

表二十 自己心中所希望的家庭

流动儿童社会调查报告

(5)心理问题较为严重

在了解留守儿童心理感受时发现,回答“看到别的小孩和父母在一起感到难受、想哭”的比例最高,占到50.6%;但也有小部分的孩子表示无所谓;“孤单无助,感到被遗弃”者占到28.1%,甚至还有7.2%的儿童表示有过“离家出走”等念头甚至行为(见表三)。可见,亲子关系缺失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人格发育带来了严重后果,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需要成年人正确的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对他们心理健康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问题,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进行矫正比较困难的畸形心理的形成。

表二十一 留守儿童看到别的小孩和父母在一起时的感受

流动儿童社会调查报告

(6)年龄性别差异

家长的外出,留守儿童年龄越大受到的干扰也越大,低年龄儿童学习情况思想行为表现没有明显的变化:年龄偏大的学生其学习情况、思想行为则表现出现明显的变化,父母的外出失去了对他们的监管,他们自控能力又差,容易染上不良行为,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降、厌学、逃学甚至有轻微的违法行为。

2) 监护状况堪忧

(1)监护人情况分析

据调查,留守家庭中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少部分是由亲戚看管,尽管隔代亲人很高兴照看留守子女,但是由于体力、知识等原因,有多数的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吃力”,更有85.8%的亲戚表示“不同意但没办法”或“无所谓孩子父母给钱”(见表二)。可见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相当冷漠,大多碍于情面而照顾,我们所接触的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这种情况。

表二十二 监护人心理

流动儿童社会调查报告

(2)沟通是实现家庭教育的前提

64.4%的监护人直接表示“很少或不与孩子谈心”,只有11.3%的留守子女表示“有烦恼的时候和照

顾我的人说”,同时54.3%的孩子还透露监护人有过罚跪、罚站等家庭暴力行为。可见双方在沟通态度和方式上存在很大问题。在教育态度方面,58.8%的隔代亲人及亲戚表示“只管生活,别的不管”;只要有所交代就可以了。这说明孩子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无论爷爷奶奶还是亲戚,对孩子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的浅层关怀,难以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3)监护人监督不力

监护人知识水平不够,情感交流太少,缺少与学校的沟通。调查表明,大部分家长很少主动与学校

沟通,学校与家庭缺乏很好的配合,各自为政。

5、留守儿童形成原因分析 1)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

教学制度不完善,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20xx年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已

达1.139亿,比20xx年增加了8.8%,即增长1000万农村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这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中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开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特殊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学内容不衔接的困难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产生。

2)从家庭教育意识来看

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平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工地,到城市里务

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下一代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在我们对回乡的农民工的调查中显示,劳动力不外出的原因中“怕影响子女上学”仅占6.7%。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

4)从恶性循环的农村教育环境来看

农村落后的经济,阻碍了农村与其它各地的交流与合作,使农村教育处于闭合状态。农村学校常常

地处偏远山村,所处的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它阻碍了先进文化的吸收和重要信息的及时传入。农村学

校的特殊地理位置还使学校缺少了一种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共享。形成一种完全的自我学习状态,没有借鉴,也没有提高。农村落后的经济,无能力为农村学校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技术、多功能阅览室等。既使农村留守孩子有刻苦奋斗的学习精神,现实的残缺,闭塞的文化使他们无法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突破创新。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孩子们希望能更新的教学设备,多购置新的电脑和新的体育活动器材,在访谈中可以看出新的教学设备,多购置新的电脑和新的体育活动器材,在访谈中可以看出农村中的孩子们都希望能和城市里的孩子们一样能有美好的学习、娱乐条件。

6、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一些措施

我们调查组根据我们暑期所作出的关于农村教育环境、教育资源的现状和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的调查结果,我们就当前农村留守教育难题给出了几项针对性的建议:

1)提高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各农村中小学校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组,校长亲自抓,搞好研究、管理、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对家庭比较困难的留守儿童减免学费,发放学费教科书,给予生活补助。

2)开好三个会

一是教师会,班主任老师应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家访,以便于更好的进行管理;二是召开留守儿童会,要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思想和信心,培养自主自强的品质;三是召开监护人会议,要求他们不能采用溺爱的管理方式,不要在物质、生活上给予全方位的满足,精神和道德上的缺乏管束与正确引导。对孩子的不好行为习惯不能持一种宽容甚至放任的态度,导致孩子形成放任甚至放纵的性格特点。

3)加强对外出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子女往往缺乏的并不是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抚慰对他们来说更是弥足珍贵。针对留守子女这一特殊性,各个学校应建立关爱扶助制度,老师和留守学生中确立一对一帮扶对象,与留守儿童谈心、交流,开设心理教育课程,为学生铺设心理绿色通道。

4)学校应继续加强对父母外出学生的管理,对那些常年以校为家的学生予以登记,安排周末活动,并给予更多的关注。

5)学校政府要客观地向外出务工的家长介绍父母外出对未成人教育的影响,并倡导科学的家教方式。

6)学校要向学生说明父母外出务工学生群体的真实情况,消除“刻板印象”,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与同学交往,建立正确的交际方式。消除他们心中的孤独感,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

7)外出务工的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多与学校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心态。尽可能让孩子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苦衷,并且支持他们务工。监护要要学习更多的教育知识,端正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教育 ,科学的教育孩子,引导孩子接触新的知识。

8)政府教育部门可以结合学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鼓励家长与学校联系,做到学校家庭同步提高,各发其力,解决好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应该经常召开访谈会。

7、倡议

中国的出路在农村,农村的希望在儿童,儿童的成才靠教育。

为了让更多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着实地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我们调研组结合自身大学生的特点,不仅向全社会呼吁人们关爱留守儿童,而且回校后向学校所在的大学生发出了倡议,希望大学生们在假期进行义务支教等爱心活动,来服务社会,建设新农村,锻炼自己,并期望有更多地大学生毕业以后能够扎根农村为农村的教育事业作贡献,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改变农村教育面貌,给所有农村留守儿童一片崭新的蓝天。

三结语

“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并不是问题儿童,他们身上的问题,是我们为这个社会变革而付出的代价。如何让他们健康成长,应该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心,方方面面协同配合的综合工程。面对散布在全国各地的“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我们除了倾听、同情、感伤,还有一种责任--我们能用什么方式,给这些孩子们最现实的帮助?

整整几个月的调查,我们深切感觉到:父母在孩子成长路上的重要性!我们在此呼吁:为人父母要切实负起责任,给孩子以更多关爱!尤其对于“留守儿童”,父母应该常回家看看孩子,并利用电话等现代工具、利用书信强化交流和沟通,在农忙时节尽可能回家帮忙、多利用春节返乡等机会,了解孩子在学校、家中的情况。 对于所有的父母来说,孩子取得好成绩,做了好事,应予以奖励;孩子做了错事,违反了纪律,要多分析,少训斥,促纠正??要千方百计让孩子体会到亲情和温暖,少些寂寞无助,多些深情关爱;与孩子多交流,让孩子了解“天下父母心”。尤其让留守儿童感到父母虽不在身边,心却在自己身上。惟其如此,才会使“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并不是问题儿童,他们身上的问题,是我们为这个社会变革而付出的代价。如何让他们健康成长,应该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心,方方面面协同配合的综合工程。

参考资料:

1、《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

2、《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分层结构》

20xx年9月10日

□父母逼来的,自己不愿意

8、你觉得社会上的人关心你们吗?

□关心 □一般 □不关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