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协会获奖总结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序号 参赛学生 获奖等级 获奖时间 1 杨瑞武 赵群英 刘 峰 全国二等奖 2003.9 2 陈宏德 卢永春 田守军 省一等奖 2003.9 3 王 龙 陈 春 李 芳 全国二等奖 2005.12 4 魏腾飞 杨广震 徐伟杰 全国二等奖 2005.12 5 石 宇 顾 晨 孙德柱 省一等奖 2005 12 6 陈继云 赵 勇 马咸綮 省一等奖 2005 12 7 宋正刚 赖伟鹏 张丽霞 全国二等奖 2009.9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参赛项目类别

电磁组

摄像头组

摄像头组

摄像头组

摄像头组

光电组

电磁组

电磁组

电磁组

张克盛 董满权 解亚强 省特等奖 2009 9 邱临平 乔相杰 马 洁 省特等奖 2009 9 田旭升 朱亚军 潭振文 省特等奖 2011 9 王成龙 刘正英 史小飞 省一等奖 2011 9 吴 博 南 阳 杜 鹏 全国二等奖 2013 9 童 源 崔运国 钱 鹏 全国二等奖 2013 9 魏 兵 王洪文 田兆源 省特等奖 2013 9 陈远鹏 高成强 王 欢 省一等奖 2013 9 祁战云 肖中平 孙继尧 省一等奖 2013 9 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车大赛获奖名单 参赛学生 获奖等级 田双太 张健伟 曾志伟 西部赛区 二等奖 2007.7 卢舜龙 王忠奎 张学智 西部赛区 三等奖 2008.7 张晓龙 严海平 王远里 西部赛区 三等奖 2009.7 万小波 谢春伟 杜存忠 西部赛区 优秀奖 2009.7 尚 政 刘中南 陈 辉 西部赛区 三等奖 2010.7 朱 刚 鲜 龙 杜文盼 西部赛区 三等奖 2010.7 孙 强 张振华 赖伟鹏 西部赛区 二等奖 2010.7 陈远鹏 王 欢 高成强 西部赛区 三等奖 2014.7 王宏文 钱 鹏 高成强 西部赛区 三等奖 2014.7 获奖时间

 

第二篇:电子设计大赛参赛总结

历时5天时间的吉林省“迪瑞杯”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终于圆满结束。在院系领导的关心、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和组里成员的合作努力下,我们组取得了自己预期的成绩——成功参赛奖。

此次电子设计大赛从9月4号开始培训到9月8号结束,共历时4天。我们以前的课程学习的单片机是80C51系列的,虽然51单片机应用广泛,但考虑其处理速度及系统的实用性,我们开始决定选择430单片机。这就意味着我们一切需要从头开始,这增加了我们学习和实验的难度。在最开始,我们主要是学习430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在利用试验箱做了几个基础试验,包括I/O口输入输出、AD转换、串口及各个模块的综合实验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以便我们更好的掌握430单片机的编程方法和思想。但是由于对430单片机的使用经历甚少,而且参赛时间很短,所以在第三天决定改用51单片机。

在跟各位51单片机大神的交流后,对51单片机有了深刻的理解,我们组员之间在交流合作中也有了很深的默挈。9月4号试题单出来后,在段清明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分别针对题目,选择了A题——程控直流稳压电源,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进行了测试,因为规定要8号早晨交报告,时间非常紧张,为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个试题的综合报告,我们在实验室里连续奋战了几天。在这期间,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不过在老师的指导和我们组员之间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终于克服了种种难关,终于没有辜负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心血和希望。

当然,在这次的比赛中,我们受益匪浅。不用说我们在其中学到的新知识是多么有价值,也不用说它拓宽了多少我们的眼界,只是说它让我们的能力得到的提高就已足以成为我们努力付出的回报。首先,它增强了我们查阅资料的方法技巧,更是大大的提高了我们自学的能力,“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这为我们以后学习新的知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这才是我们最值得高兴的获得。其次,它还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理论与现实总是用通过实践联系起来的,我们在这次比赛中不再是局限于课本或是参考资料中的理论知识,而是把所有的实验都按部就班的做过,并通过实验结果对所理解的知识进行了加强巩固,更是对原来的理解偏差进行了改正,使我们对所学的51板理解的更加透彻。而且我们自己动手焊接了不少硬件电路,用到了大量的基础知识,还把实习中学到的焊接技术,PCB技术等用上了派场,对以前的知识进行了一次整合。再来,它增强了我们的沟通能力。合作精神是一个团队成立成长的根本所在,我们组的队员从第一个合作项目起就十分的团结,大家各有分工,共同讨论,使别人理解自己的意思成为最基本的要求,这无形当中就加强了我们的表达能力,也为我们日后的工作能力打下了基础。

电子大赛给予我们的还有很多,比如遇到那么多志趣相投的同学,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互帮互助,增强了合作意识等等。我们的这些受益都要感谢院系领导给予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仅是给了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得到成长,更是在环境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帮助,让我们能够顺利的完成这次学习,而且多次在精神上鼓励我们,给我们了很大的动力,使我们坚持下来。还有我们的老师悉心的指导我们,在我们遇到难题时,给我们很多实用性的

建议;在我们有疑惑时,给我们不厌其烦的讲解。同时也在生活上关心我们,使我们学习坏境的条件尽量完善。他们一直尽心尽力的陪伴我们走到最后,他们让我们感觉老师不再仅仅是一个指导者,而是像一个家长带领我们成长,让我们跟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紧密,让我们对老师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尊敬。在这里我们衷心的感谢院系领导和我们的指导老师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