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基本知识点

11.1杠杆

一、杠杆

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

2.五要素: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注意:⑴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⑵力臂作图的步骤:①找支点②找力的作用线③作点到线的垂直距离④标明力臂名称。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⑴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①静止状态②匀速转动

⑵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方法: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左高向左,右高向右调,两边平衡螺姆调节方向一至。)

⑶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①便于测量力臂②克服杠杆自重的影响

⑷实验记录表:

注: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从一般现象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

⑸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数学表达式:        F1 L1﹦F2 L2

⑹杠杆的平衡条件也称为杠杆原理,最早是由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总结出来的。

2.杠杆的分类:

⑴省力杠杆:①特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②优点:省力

            ③缺点:费距离

            ④例如:羊角锤、手推车、剪铁皮的剪刀、老虎钳、撬棒等

⑵费力杠杆:①特点: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②优点:省距离

            ③缺点:费力

            ④例如:筷子、镊子、笤帚、船桨、裁衣剪刀、钓鱼竿、理发的剪刀等

⑶等臂杠杆:①特点: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②优点: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③例如:托盘天平、定滑轮等

11.2滑轮

一、定滑轮

1.定义: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2.实质:等臂杠杆

3.结构示意图:

4.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⑴实验记录表

⑵定滑轮的特点:①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

②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③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拉力的大小(拉力的大小保持不变)。

二、动滑轮

1.动义: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3.结构示意图:

4.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⑴实验记录表

⑵动滑轮的特点:①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②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三、滑轮组

1.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称为滑轮组。

2.作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3.力的关系: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注:①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理想情况)F=G/n

②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只考虑动滑轮的自重)F=(G+G动)/n

4.距离的关系:S=nh

5.速度的关系:V=nV物

6.滑轮组的绕法:奇动偶定

注:n为奇数时,从动滑轮开始;n为偶数时,从定滑轮开始。

四、轮轴和斜面

1.轮轴由具有公共转轴的轮和轴组成,轮轴也以看成是杠杆的变形,且是一种能省力的杠杆。轮轴的实例:门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等。

2.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也可以看成是杠杆的变形,且是一种能省力的杠杆。斜面的实例:供轮椅通行的斜坡、盘山公路等。

11.3

一、探究斜面

1.实验需测量的物理量:拉力的大小F、小车通过的距离S

                      小车的重力G、小车上升的高度h

2.实验记录表

3.实验现象:Fs与Gh近似相等

4.实验表明:如不考虑摩擦等阻力的影响,使用其他任何机械也可以得到与使用斜面时相似的结论,即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二、功(符号:W)

1.定义: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称为机械功,简称功。

2.公式:功=力×距离  (W=Fs)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牛·米(N·m)。为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将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简称焦,用字母J表示。(1J=1 N·m)

4.根据功的公式,对物体做功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二是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5.没有做功的三种情况:

  ①有力没有距离,例如:虽然司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汽车还是纹丝不动。

  ②有距离没有力,例如:运动员踢了足球一下,球在草地上滚动了一段距离。

  ③有力有距离但不在同一方向上,例如: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

11.4功率

一、功率(符号:P)——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2.公式:功率=功/时间    P=W/t变形后可求W=Pt   推导公式还有P=Fv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焦/秒(J/s)。为纪念英国工程师、发明家瓦特,将功率

  的单位命名为瓦特,简称瓦,用字母W表示。(1W=1J/s)

例如:人平时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60—80W。

表示的物理意义:人骑自行车每秒做功60—80焦耳。

4.在工程技术中,常用千瓦(KW)、兆瓦(MW)等作为功率的单位。

  1KW=1000W    1MW=1000KW

5.马力是曾使用过的一种功率的单位,1马力等于735瓦。

二、活动11.6估测上楼时的功率

1.需测量的物理量:人的质量m、上楼的竖直高度h、上楼的时间t

2.测量工具:磅秤(或体重秤测人的重力G)、皮卷尺、秒表

3.实验记录表:

4.功率表达式:P=mgh/t

                 11.5机械效率           

一、活动11.7  再探动滑轮

1.需测量的物理量:绳受到的拉力F、手移动的距离S、

钩码受到的重力G、钩码上升的高度h

2.需要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3.实验记录表:

4.总功、有用功、额外功之间的关系:WW有用﹢W额外

二、机械效率(符号:η)

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2.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100℅

表达式:η=W有用/ W)×100

注:对于实际机械,由于额外功的存在,总有W有用 <W,因此η100

三、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

1.原理:η=W有用/ W)×100

2.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滑轮组、钩码

3.需测量的物理量:绳受到的拉力F、手移动的距离S、

钩码受到的重力G、钩码上升的高度h

4.实验记录表:

5.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①增加被提升物体的重力;②减小机械的自重及摩擦。

 

第二篇: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知识点复习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复习

一.本章知识网络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复习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复习

第1页

二、知识点

一、杠杆

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 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

(很多物体 可以抽象为硬棒)。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要求会找支点)。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要求会根据动力臂画出动力的示意图)。

把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连线作为力臂时,该力臂最长,与该力臂垂直的力就是最小的力。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要求会根据阻力臂画出阻力的示意图)。

动力臂 : (要求会画力臂)。

阻力臂 : (要求会画力臂)。

2、杠杆的平衡条件

⑴什么是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状态。

⑵本实验要求杠杆在 静止时进行研究的原因:可以 。

⑶杠杆的平衡条件:

(虽然是力×距离,但并没有功的意义,因为力臂并不是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

3、杠杆的分类

⑴省力杠杆(即动力小于阻力):因为 < ,所以 > 。省力杠杆可以 ,但 ,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大。

例:羊角锤、道钉撬、老虎钳、开瓶扳手、板车、抽水机手柄、手术剪刀、铁皮剪刀

⑵费力杠杆(即动力大于阻力):因为 > ,所以 < 。费力杠杆可以 ,但 ,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小。

例:火钳、钓鱼杆、筷子、镊子、理发剪刀、铁锹、笤帚、起重机吊臂、肱二头肌、缝纫机蹋板 ⑶等臂杠杆(即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因为 = ,所以 = 。等臂杠杆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例:天平、定滑轮

二、滑轮:

1、定滑轮:使用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

①特点: 。

②实质: (不计摩擦与绳重,F G)。

③F移动的距离和G移动的距离 。即s h

④应用:旗杆顶端的定滑轮。

2、动滑轮: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移动。

①特点: 。

②实质: 。

(不计摩擦和绳重,F= G总)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复习

第2页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复习

③F移动的距离S是G移动的距离h的 。即s= h

3、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装置。

①特点:一定 ,有可能 。

②省力情况:若不计摩擦和绳重,有几段绳子拉着动滑轮,则拉力就是总重的 。即F= G ③无论有无摩擦,有几段绳子拉着动滑轮,绳子自由端(动力F)移动的距离s就是物体移 动距离h的 。即s= h

④在滑轮或滑轮组中,只要是同一根绳子,其各段的拉力都是 。

⑤滑轮组的组装:

A、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绳子的有几段绳子拉着动滑轮(除不尽一律进一位)。

B、根据绳子的段数判断有几个动滑轮。

C、判断定滑轮个数(注意拉力的方向)。

三、功-- W

1、定义: 。

2、公式: (F和S要相对应,算出来的功才有物理意义,切勿张冠李戴)

3、单位: ,1J=1N·m

4、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要求会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四、功率-- P

2、公式:

3、单位: ,1W =1J/s

麻雀飞行时的功率为8W,表示: 。

4、会进行功率的测量。

工具:① ② ○3

五、机械效率-- η

1、有用功:根据目的做的对我们有用的功。

额外功:并非需要但又不得不额外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W总= (F为动力,S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对于把物体G提升高度h时做功的情况

W有= W额=

3、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公式:

任何机械的效率都小于1。

4、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 、 。

第3页 P = W = Fv 1、定义: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用来表示 。

5、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本身的重、减少摩擦、增加被提升物体的重。

三.典型例题

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