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

加快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

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诸多新矛盾、新问题,部分企业甚至还出现了经营困难,这些都是转型升级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我们要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宏观政策、微观发展形成的"倒逼"机制,在调整中提升。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七大方略”是:

一、从产业发展模式:“朝阳产业”向“战略产业”转型 朝阳产业可以认为是新兴产业,是技术的突破创新带动企业发展的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代表未来发展的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一定条件下可演变为主导产业甚至支柱产业。但是风险性依然存在,如果技术周期预计错误,就会误入技术陷阱,使投资血本无归。而战略产业则是通过政府支持能够获得内生竞争优势、对国民经济具有强烈带动作用的新兴产业,产业的政策支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从企业经营模式:“多元化”向“归源化”转型

历史条件今非昔比,企业战略宜“归源”。中国企业多元化有它历史的合理性,历史的合理性必然也意味着历史的局限性。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正在发生本质变化。整个中国社会市场经济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全面深入展开,同时如此迅速而且深入地融入国际经济,给中国的企业带来了更加直接和巨大的影响。换句话说,我们越来越多地必须接受国际的游戏规则。正本清源乃是道理。

三、从企业发展模式:“跳跃式”向“可持续”转型

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相适应,这些年有些企业心态浮躁,希望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短期内打造巨型企业。但是,由于管控能力难与扩张过度相匹配,风险抵御能力差,一遇到“风吹草动”,企业就可能走向衰败。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着力打好企业基础,追求成长速度与成长质量、扩大规模与增加效益、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增长的有机结合。

四、从发展战略选择:“低成本”向“差异化”转型

根据目前的市场供求状况和发展趋势分析,商品生产重合度过高导致商品市场供过于求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所以,采取差异化战略是中小企业必须的、首要的发展战略。当一个企业向其客户提供某种独特的有价值的产品而不仅仅是价格低廉时,他就把自己与其竞争对手区别开来了。差异化可以使企业获得溢价,即使在周期性或季节性经济萧条时,也会有大量忠诚的客户。

五、从经营策略选择:“弱、小、散”向“集约集成”转型 通过中小企业之间联合、兼并和收购,提高产业集中度,促使企业技术力量和生产能力的整合,实现低成本扩张,达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成本,扩大品牌的辐射能力。促进中小企业间的分工协作,资源与信息的互补共享,从而使单个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效应等优势。通过联合重组,发展循环经济、持续创新、节能降耗,以强大的国内企业来抵挡外资的渗透和对国内市场、资源的控制,保证产业安全。

六、从比较优势选择:“区域不均” 向“梯度转移”转型 梯度转移战略是一种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例如,我国纺织业发展本身存在区域不均衡现象,而国际间纺织业竞争优势也在动态调整中,这为国内纺织业统筹实施产业转移和“走出去”战略创造了条件。要敢于放弃未来没有竞争力的产业。产业结构提升是龙头,可以确保企业的技术竞争力,拓展产业链条,在行业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七、从产品开发策略选择: OEM向ODM、OBM转型

被全球经济危机洗牌出局的,多为OEM(代工)企业。因为这类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和品牌,没有自己的渠道,这些东西都掌握在供货商或者需求方那里。在经济环境、贸易环境波动的时候,它们是非常脆弱的。而其出路就在于,从最简单的OEM方式逐渐变成ODM(原始设计商),企业具有自主的设计能力再加工,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另外就是做ODM的企业要向做OBM(自有品牌生产商)的企业进行转变,一步一步一个脚印的练好内功。对于没有品牌的做OEM或

ODM企业,当积累了一定的资本、管理经验、人才、技术和资源,就应该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

此外,针对中、小企业如何进行战略转型问题,应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

1.从机会导向到战略导向。意味着要理清经营和发展思路,明确公司使命和制定发展目标,通过战略分析(整合和开发)做出战略选择,最终要确定三种基本战略:产品创新、组织效率、客户关系。通过战略规划对所选择战略的持续投资和培育,形成公司长期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长期的盈利和持续发展。

2.从产品竞争到产业竞争。必须熟悉企业竞争的四个层次,即单一产品的竞争、组合产品的竞争、产业链的竞争与产业群的竞争。真正成熟的市场竞争是从产业链开始的,真正的战略也是从产业高度开始的。通过战略性分析,确定企业基本的产业定位,用战略整合与战略开发技术打造产业链是产业竞争的起点。

3.关注客户到关注市场。企业在营销方面往往是从具体客户的需求开始,这些具体客户的需求是企业机会利润之源,从而奠定了企业的生存基础。然而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其关注焦点应该从过去的具体客户,放大视野到整体市场状况,寻找企业持续成长的机会空间,然后用选定目标市场,并用准确的定位拓展市场。

 

第二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中小建筑企业转型升级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中小建筑企业转型升级

——吴涛同志在第二届中小建筑企业发展论坛上的致辞

[发布时间:2010-6-22] 浏览次数:1453次

尊敬的姚会长、吴司长、王司长,各位代表、同志们: 上午好!初夏时节,生机盎然!由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和企业经营管理委员会在此隆重举办“第二届中国中小建筑企业暨成长型建筑企业发展论坛”开幕了。首先我代表中国建筑业协会向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对“第二届中国中小建筑企业暨成长型建筑企业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衷心祝贺!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做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举国上下各行各业面临的一项新的历史任务。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继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其中中小成长型建筑企业作为建筑业的生力军,也将面临着难得的、广阔的发展机遇。本届论坛的主题,就是共同聚焦“中小建筑企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我们相信,这次论坛所要研讨的问题,对建筑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进步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本次论坛的成果,也必将在中小建筑企业改革发展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留下光辉的一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型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是为社会就业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在我国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国中小建筑企业占全国建筑企业总数的95%以上,从业人员占全行业的85%以上,完成建筑产值约为全行业的70%左右,在我国城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成为中国建设的生力军。只有中小建筑企业健康发展,中国建筑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中小企业特点明显,作用突出,成长性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几年,中国企业评价协会根据英国专家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提出了“成长型企业”概念。作为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小建筑企业,充分表现了“成长性”这一特点。大多数中小建筑企业是由民间投资创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具有高度的经营决策权、资产支配权、用人选择权和内部分配权。它产权清晰、机制灵活、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使整个行业富有生机。纵观当今世界诸多超大型企业,多数都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中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小建筑企业在取得辉煌业绩的同时,仍然面临诸多阻碍发展的问题。

一是虽然企业数量虽大,但普遍存在着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

二是融资困难,经济效益下滑,是中小企业目前反映很大的共同难题。

是中小建筑企业人才缺乏问题更为突出。特别是高层次的技术开发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四是由于建筑市场划分和资质准入制度等体制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

中小建筑企业如何突破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如温总理最近所强调的:“要把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与中国经济长远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结合起来。”所以,我

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中小建筑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和转型升级,已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中小建筑企业只有站在新的起点上,直面挑战、抢抓机遇,加快转型升级,着力促进和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

一、中小建筑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转型升级,必须把坚持科技进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立足点。

一是企业要形成以核心技术为根基的发展理念,提高原始技术创新能力,紧密围绕企业主业,创造和收集具有知识产权的专利、工法和专业技术成果,形成企业独有的技术优势和专业施工优势,努力做到一招鲜、吃遍天。二是在引进国内外企业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在引进中学习、在学习中赶超。三是要不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要抓住当前国家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机遇,把技术改造的重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工艺水平和装备现代化、以及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着力营造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二、中小建筑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转型升级,必须创新项目管理,着力推进施工生产方式的深层次变革。

推行工程总承包是当前深化我国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第二次变革,也是促进中小建筑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企业每一次转型升级,必然源于管理上发生一次新的革命。同类企业的差距,归根结底是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差距。中小建筑企业更要深入审视和推进内部管理升级,眼睛向内,苦练内功,下真功夫、大功夫、笨功夫,发挥后发优势,创造适宜中小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措施。

当前,中小建筑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从劳务分包、专业承包,逐步向施工总承包升级。有能力的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创新项目管理,提升项目生产力的水平,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以实现“低成本竞争,高品质管理,新方式发展,增综合效益”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核心价值观。

三、中小型建筑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转型升级,必须重视和加强劳务队伍的管理,确保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众所周知,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一座座宏伟的跨海过江大桥、一条条笔直宽阔的高铁与公路,不论是特级企业,还是一、二企业中标承建,但最终都是由一线操作工人的双手建成。农民工作为新型建筑的产业工人,其素质关系着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工程项目的成败和企业创效发展的实力和能力。“民工荒”时代的到来,已给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难题。无论是直接管理劳务队伍的企业,还是间接管理劳务队伍的企业,都要高度重视探索中小建筑企业劳动力市场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和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切实抓好对农民工的培训、使用、薪酬、生活等各项工作,真正培育一支“品德好、业务精、作风硬、讲文明”的建筑产业大军。在这方面,湖北卓越集团、四川晟茂投资集团、山东平安建设集团、重庆华达劳务公司等企业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借鉴经验。

四、中小建筑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转型升级,必须以服务创造市场,以诚信开拓市场,沿产业链和价值链拓展发展空间。

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首先要在产业链上找准最佳定位,坚持以专博大、以小补大、专精制胜,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要充分认识到提高服务水平,注重诚信建设,不仅是企业经济效益新的增长点,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中小建筑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低,更要真正落实 “诚实守信,用户第一”为宗旨的经营理念,使诚信和质量服务于市场、并在高端服务业主中寻找商机。以诚信开拓市场,以服务创造市场。在提升服务水平的过程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

五、中小建筑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转型升级,必须加强建筑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走低碳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对建筑业而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重要内容就是要积极发展绿色建筑,推广绿色施工,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它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

六、中小建筑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转型升级,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建立完善以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中小建筑企业多为民营企业,只有积极改革现存体制和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各种制约因素,使中小建筑企业的创造力和生产力跨上新的发展平台,才能更好地实现转型升级。 首先企业家要用现代管理观念提升自己。企业家是中小建筑企业创业和发展的领导者,企业家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素质和发展,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哲学、价值理念。因而企业家提升自身素质是中小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

其次要进一步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清晰合理的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创新的突破口。对绝大部分为民营企业的中小建筑企业来讲,要逐步实现企业产权与家族财产的分离,引入家族外部投资、逐步实现产权多元化、鼓励人才以技术和管理才能入股,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三是要依靠政策支撑改善中小型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在经济转型中,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互动是其显著的特点。企业是推进经济转型的基本动力,但离不开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撑作用。政府在经济转型中发挥着调整生产关系、合理分配生产资源、引领科技进步的作用。两者之中,企业行为是变化的内因,政府支撑是变化的条件。只有两种力量结合,双方互动,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中小建筑企业转型升级。

各位代表,中小建筑企业暨成长型建筑企业发展论坛是国内建筑业目前唯一面向中小建筑企业的交流研讨平台。今年是第二次举办这样的活动。中国建筑业协会作为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将一如既往地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有关政策精神,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反映行业诉求,学习交流先进经验,特别是当前要积极呼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消除外部制度障碍;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竭力为中小建筑企业持续发展办实事,服好务。悉心指导和帮助中小建筑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在后金融

危机时代提高创新能力、竞争能力、赢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加速中小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和实现我国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重大贡献。 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