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堰村党员积分制管理情况汇报1

徐家堰村党支部“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我村位于凯河镇党委政府驻地约1.5公里处,芦跃路途经本村驻地。全村共44名共 产 党员、其中女党员6名,预备党员1名,设6个党小组,覆盖六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27户,总人口850人,农业户人数:800余人、总耕地面积733亩,人均耕地0.7亩,全村以种养、植劳务输出为主,是个典型丘陵农业村。

在有些人眼中,党建是个“虚功”,党建被狭义地理解为“三会一课”、思想建设,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可以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而在我村,党建是项“见实效、真受益”的工作,我村在凯河镇率先探索出“党员积分管理”制度,用“积分”体现党员实绩,让党员不再是“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切实破解农村党建工作中,党员管理难、组织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做出了一篇“虚功实效”的大文章,在党员中掀起了一股带头干事创业的热潮。自20xx年以来,我村党支部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在原来“党员评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加强农村党员管理的有效途径,经过反复调研讨论决定以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为突破点来破解基层党建管理方面的难题,目前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就有关这方面的一些体会汇报如下: 1、具体做法

1.1、深入调研,制定措施。我村共有6个党小组,44名共 产 党员(其中:女党员3名,35岁以下党员3名,35—50岁党员8名,50岁以上党员33名。近年来,农村党员积极性不高少数党员思想素 1

质降低已经成为制约村级组织能否正常开展工作和顺利圆满完成党委政府目标任务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我村党支部以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主要任务,深入全村6个村民小组进行了广泛调研,分别召开了由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村社干部、群众代表、外出务工党员代表等人员参加的专题座谈会,并走访了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广泛征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从调研情况看,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对农村党员疏于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考核机制、存在党员表现积极与不积极一个样、工作干好干差一个样的现象;二是相当一部份农村党员有“一切等等看”的思想;三是党员“双带”作用不明显,制约着村级组织工作的开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村党支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了专题会议,详细分析了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与管理,结合村情,研究制定了《凯河镇徐家堰村党支部党员日常行为积分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1.2、加强领导、精心实施。一是组织上落实。成立了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为组长、村两委和党小组长为成员的党员积分管理领导小组,同时为了积分评议的公正性,落实了3名不是村四职干部的党员同志组成党员积分评议小组,具体负责党员积分制管理的评议记录工作,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广泛发动。先后召开了村支“两委”会、党员村社干部会和由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村社干部、群众代表、外出务工党员代表等人员参加的凯河镇徐家堰村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动员大会,对全村开展党员积分制管理活动做出了集中部署和安排。会上,宣读了工作机构、方案和考评办法, 2

并要求全村党员严格按照 “坚持标准、依据实绩、动态管理”的原则,全面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全程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通过此项工作,使全体党员的精神面貌有彻底的改观,党员的宗旨观念和责任意识明显加强。

1.3、划分层次、明确标准。根据全村党员年龄、身体状况和工作特点,以支部为单位,将全体党员划分为四大类,并分别制定了四类要求各不相同而分值相同基础积分,同时贡献加分和违规违纪扣分和底线管理相结合,有力增强了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责任意识及“挣积分、亮先进”的良好氛围。

1.4、严格评定,规范计分。村党支部积分领导小组在每季度末召开支部全体党员大会进行集体记分,会议上,各党小组长、村民组长,外出党员联系人应如实向积分管理领导小组和评议小组反馈辖区内党员日常行为情况并以书面材料据实申报党员贡献加分和违规违纪扣分情况,在支部领导下由积分评议小组按照《党员日常积分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逐项对每名党员进行积分评定,每名党员建立党员积分明细表,将党员的日常行为按照本“实施细则”的内容作好详细记录,每季度由积分评议小组成员按照“实施细则”的规定,将分值记于党员个人明细表内,根据明细表的个人积分数据记入积分管理台账和党员积分登记卡。以一季度考核评议记分1次,一个周期满期时的累计分除以4即为本周期的积分,积分周期汇总时需在积分领导小组成员和驻村干部的参与监督下进行统计。党员季度基础积分、贡献加分、违规违纪扣分和周期积分在徐家堰村党支部党员积分管理公示栏内进行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党员群众对积分结果有异议的,可在自公示之日起7日内持相关实名书面材料向村党支部反映,村党 3

支部应在收到反映书面材料三日之内组织人员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形成书面材料反馈给当事人,同时报镇党委备案,公示无异议的自公示之日起7日后村党支部将党员本季度积分资料或周期积分资料予以上报备案。

1.5、严格积分管理,逗硬考核奖惩。“党员积分制管理”主要是通过积分进行荣誉激励, 所有党员积分以总分100分为积分标准,其超出分值作为奖励积分,在一周期满时由支部召开大会进行表彰奖励。将党员一周期末的最终积分作为党员年度最终考评得分,积分为60-69分为基本合格,70-89分为合格,90-100为优秀。对低于基本合格分值一次的党员,支部给予教育责令限期改正,限期改正时间为三个月,二次低于基本合格分值的党员,镇党委将对其实行诫勉谈话,三次低于基本合格的党员,支部将报请镇党委,按相关程序予以组织处理。预备党员被评定为基本合格及以下的,应当适当延长预备期,直至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2、取得的实效

2.1、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了党员的整体素质。通过实行规范化管理,“想干事、干实事、干成事”的农村党员多了,取得了群众信任,融洽了党群关系,从而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规范管理机制的运行,有力调动了农村党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党员的自身素质,提升了党支部的整体形象。

2.2、推动了村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实行村级党员量化管理,充分调动了农村党员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村级各项工作的进度。许多党员在学习、生产、工作、生活不同领域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4

树立起了党员的良好形象。如:二党小组的老党员徐德品同志在先后2次的火灾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老党员徐德福同志带着病体也及时赶到事发现场尽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能力在党员的带动下,使一部分等待观望的人员也迅速投身到这场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队伍中来,最后通过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终于把灾害的损失减少最小程度。事后,这名当时人为参与本次抢险的党员签字确认时曾对参加抢险的我村支部第一书记说:感谢您们,不是您们及时赶到组织救援,事态的发展将不可想象。由于经济转型的影响有部分党员不愿参加组织会议,如:六党小组的王玉声同志在接到支部发的《党员日常行为积分管理实施细则》看后深有感触的说:“看来以前那样是要不得的”。该小组的女党员张桂华同志视力欠佳要求党员村民组长王声财同志读给她听,听后说”看来现在有规矩了,各个方面不带好头是不行的,积分公示出分值低了多不意思”。信访稳定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但通过党员积分管理实施后首先党员的觉悟提高了,如:五党小组的党员罗继富同志是原来乡政府的电影放映员由于政策难以落实而时而上访,在党员积分评议会对评分小组说:“你们还是应该给我扣点分,因为我有时也去上访过”,评分小组的工作人员说:自《党员积分管理实施细则》开始执行到现在你去上访了吗?这位同志说:“没有”。而后这位同志得知支部要组建一个党员积分评议小组主动要求参与党员积分评议小组的工作。一党小组的党员付开清同志主动和村民组长彭友忠同志一道调解村民杨开金修房挖屋基与邹天茂的苕窖纠纷。等等…...与上述相关的事例还很多,恕不一一列举。通过《党员积分制管理》的实施在党员中彻底纠正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惯疾,在党员队伍中形成挣“积分”争 5

荣誉的良好氛围。这剂“强心针”一下子增强了党员的权责意识和创先争优的劲头。

2.3、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切实让外出党员找到了归属感。在农村,很多党员都是村里的“能人”、“带头人”,近年来不少人外出打工经商,党员的流动性明显增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出现“空白点”。我村外出务工不能经常参加组织生活的农村党员达到18人,占到总数的41%,出现了“外出党员找不到组织,组织找不到党员”的现象。而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使得外出党员必须定期地同党支部联系,有效化解了农村党员管理难、组织难、发挥作用难等问题。在我村外出党员与联系人联系信息反馈登记表上,每位外出党员都有固定的联系人,联系人将外出党员与之联系的信息记录在表,另外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实时发送家乡建设等情况的短信,使在外党员即可知晓村内情况 ,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党员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的积极性。通过查看个人积分,知晓其在自己全村党员积分情况等。

2.4、切实增强了党员的权责意识和创先争优的劲头 , “跟随效应”助力党建实效明显

党员积分管理制度体现出了新、实两个特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和载体,通过数字化、量化管理,明确党员职责和作用,引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发展农村经济、集体经济,把党建工作变成客观实在的具体事项,真正促进组织管理,有章可循。经过党员积分制管理的实施,抓好一个人、带好一个家族、影响一批人的“跟随效应”开始显现,激发了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村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公信力,村域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实效。........“党员管理积分制”在我村来说是党员教育管理的一种创新模式,是 6

激励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措施,党员积分制管理最大的特点有两点:一是党员的分类管理,不同分类涉及不同的积分要求,其中对一类党员(干部类)的积分要求相对来说要严格一些,体现了“正人先正己”的观点,二是贡献加分与违规违纪扣分相结合。这样才能更有利调动其他类别的党员参与积分制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党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自我教育与自我提高的目的。党员积分制的分类 “量化”考核项目与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增强了可操作性,推动了全村各项工作的开展,但同时应该注意到,积分考核项目必须符合党章及相关政策的规定,才能把握好正确的导向,确保带的是“好”头。

2.5、对党员的激励、奖惩有了标准。通过制定考核标准,使每名党员都有具体的对照标准,明确了党员发挥作用的重点和方向,将考核的软目标变成量化的硬指标,强化了党员的党性观念,提高了党员自觉履职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增强了党员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效地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2.6、党员分类积分充分考虑了各类党员的实际情况,同时基础分值均为100分,从分值和项目的设定上体现了“积分制管理”对干部类(一类)党员的严格要求和对支部其他党员同志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得到广大党员同志的认可与支持。

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是我村在新时期对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一个初步探索,还有很多不完善的方面,望上级给予指导,同时要建立党员积分制管理的长效机制,也须必要的资金支持。总之,通过党员 7

积分制管理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我村党支部推动工作、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

在探讨。调研、制定和实施党员积分制的过程中,得到了凯河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三台县凯河镇徐家堰村党支部

8 20xx年.3月

 

第二篇:流动党员管理情况汇报

凤山乡流动党员管理情况汇报

一、加强领导 落实管理责任

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关键在于领导重视,责任落实,措施得力。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把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作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来突破,把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台账和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各党支部负责联系流动党员和对流动党员进行日常教育管理,形成了双管齐抓的管理机制。同时将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从乡党委到各支部,层层签订责任状。

二、调查摸底 建立管理台账

为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各级党组织每年x月底以前,以各村(社区)支部为单位组织力量对本管辖区内的流动党员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收集流出、流入党员的动态,了解党员的务工原因、具体地址、联系方式及所从事的工作等情况,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台账,对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努力做到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清楚、外出时间去向清楚、联系方式清楚。经调查摸底,20xx年,我乡外出流动党员有25名,跨省流出13名,持流动党员活动证20名。外出流动党员以农村农民党员为主,主要集中在广东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务工,从事建筑、服务、保安等职业。

三、建章立制 规范管理机制

为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文件精神,我乡立足于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推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目标,先后制定和完

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着力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申请备案制度。凡是要外出的党员,都要填写《党员流动申请表》,说明外出的事由、时间、地点、联系方式等,经支部同意后,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二是建立双向联系制度。要求流出党员主动将在外面流动的情况与组织关系所在的党组织保持经常性联系;流出党员组织关系所在的党组织明确专人“一对一”联系流动党员。三是建立“三查一报”制度。每半年对流动党员基本情况进行一次普遍检查,重点检查流动党员是否办理了《流动党员活动证》,是否转接了组织关系,是否交纳了党费,是否与流入地党组织建立了联系等。四是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各党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流动党员联系人会议,及时掌握、通报流动党员的有关情况,研究教育管理办法,落实教育管理措施。乡党委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党支部关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三、改进方式 提高管理水平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管理方式。我乡各级党组织在调查摸底,对流动党员逐一登记造册,建立管理台账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改进方式,普遍采取“七个一”的管理模式,即“一封信”,每年春节前给流动党员寄发一封慰问信,给予组织上的关怀;“一座谈”,每年春节召开一次流动党员座谈会,了解他们一年来的思想、生活动态;“一慰问”每年利用节日对流动党员进行慰问,帮助他们解决部分生活困难问题;“一评议”,每年对全体流动党员进行一次整体评议,针对突出问题进行整改;“一张联系卡”,给每位流动党员制作、发放一张联系卡,方便流动党员及时迅速的联系上组织;“一培训”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流动党员培训班,讲解当前形势,确保流动党员及时迅速了解当前党的方针政策:“一帮扶”,乡党政领导、机关党员干部和各村支委

对流动党员实行“一对一”帮扶,细化责任,切实解决流动党员的后顾之忧。为了更好地为流动党员服务,开通了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方便流动党员与党组织联系。

四、创新载体 丰富教育形式

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仅依靠“三会一课”的教育管理模式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这是由流动党员的流动性决定的。我乡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中,创新教育管理载体,不断丰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形式。一是强化行前教育和返乡教育。支部通过行前核发《流动党员活动证》和返乡查验活动证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行前教育和返乡教育。二是利用传统节日集中教育。利用春节举办外出务工党员座谈会,听取回乡过年的外出务工党员的学习和工作的情况汇报,教育外出党员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勤劳致富、合法致富,同时,要求外出党员及时向所在支部或党委提供市场信息。以新农村建设、“三培两带”和“红旗标兵”工程为载体,培养农村流动党员成为致富能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