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新)

丰政协民宗法外委发 [ 2009 ] 2 号

关于对全市中小学法制教育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深入了解我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现状,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今年11月份,市政协民族宗教法制和外事委员会组织专职委员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对我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视察和听取汇报,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中学(包括一中和职中)12所,小学19所,在校学生2.3万人。近年来在市委、政府和综治部门的重视下,教育、司法、团市委、关工委等职能部门从提升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市进程的高度出发,采取多种措施,丰

富宣传形式和教育内容,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促进了中小学生法制观念的增强。

(一)抓组织,健全网络。各乡镇、社区及各学校普遍把青少年法制教育纳入本地本校依法治理工作总体规划中,作为依法治理的基础工程之一,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按照“四有”(有计划、有教材、有师资、有课时)要求,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考核,年底有总结。全市各中小学均落实了“一校一警”制度,开展了警校共建活动,聘请辖区派出所和司法所的同志担任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法制教师一般由学校各班级班主任兼任,并定时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抓载体,创新形式。在对中小学生法制宣传教育过程中,各地各学校大多以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激发学生的学法热情,提高趣味性。同时,还以“八荣八耻”、中小学生“三热爱”教育及“师风师德建设”等活动为载体,巩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基础,加大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力度。如马桥街小学每学期初和学期末都组织学生开展向“三室一厅”、“远离毒品”告别的签名活动;寒暑假中要求学生自办“法制天地”小报及开展“法在我心中”的征文,开学后评出优秀作品在学校画廊展出;另外还利用“校园之声”广播和校园文化长廊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法律知识”竞赛。 2

这些活动的举行,都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生学法用法工作的开展。

(三)抓预防,重在教育。在深入开展中小学法制宣传教育过程中,各地各学校把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探索出许多有益的做法,收效十分明显。三义泉小学住宿生多,且大部分属于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欠缺,生活习惯、学习成绩和品德培养方面问题较多,易出现心理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学校把加强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纳入年度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力求长抓不懈,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同时动员老师、社会热心人士等担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及时纠正其错误,共同关注其成长,并定期举办法制和心理教育培训,使广大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受到鼓舞,在身体上和心理上感到温暖,为更好的开展留守儿童法制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成效。

(四)抓协作,发挥综合效应。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涉及部门多、范围广,必须注意建立健全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各地各学校均能主动与综治、司法、公安、共青团、关工委等部门密切配合,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马桥街小学以警校共建为抓手,与市交警队和北城区派出所结成学生 3

法制教育共建单位,经常性组织开展法制教育讲座和重点学生谈心式教育,同时注重收集整理校园及学生的动态信息,及时反馈学校新出现的教育管理问题,并制定对策加以分析解决,构筑起各部门参与学校法制教育管理的交流平台。市第六中学专门成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家长委员会,建立了以学校为中心,社区、家庭联动的“三方联动”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创办了家长学校,定期指导家长了解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及青少年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系统地提高家长的法制素质。另外还经常开展“给家长的一封信”活动以及街头宣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家长、社会对依法治校的认识,促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为该校不断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营造出和谐宁静、健康有序的校园氛围提供了坚强保证。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

尽管各地各校在加强对学生法制宣传教育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教材标准不一,教学方法老化,法制教学内容缺乏规范化。具体表现在教材上。目前我市中小学法制教学尚缺乏成套、统一的教材。专业教材因没有纳入中小学生国编及地编教材当中,学校只能以市教育局下发的《中小学生法制安全教育读本》为主教材,并辅以《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 4

《中小学生守则》及一些法律法规知识为教材。因而使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另外,对于在校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虽然不少学校在加强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采取了一些生动形象、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但大部分学校仍采用集中授课,强制灌输的方法,尤其是初中、小学,不分年级,不分受教育对象,一概采用相同的教育方式,相同的教育内容,每学期或在开学或在结束之时举行一次大型法制讲座,几百甚至几千人集中听课,这种强制性的说教,大多缺乏趣味性,抹杀了法制课的针对性,学生易产生被动消极心理。

二是制度落实不力,法制教育教师队伍缺乏专业化。从“一五”到“五五”普法,我市在青少年儿童法制教育方面创造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并形成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比如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制度,目标管理责任制,法制课教学讲评制度等等,但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并没有得到一贯遵循,有的甚至仅停留在文件里,挂在墙上,出现了制度架空,落不到实处。目前学校绝大多数法制课教师基本上都是由班主任教师兼任,一方面他们缺少必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另一方面缺乏实践经验,大部分仅靠自学相关法律法规读本掌握一些理论知识,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甚至解答不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大部分学校虽然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但因受课程安排和受聘人员时间、精力的制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5

三是中小学生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缺乏长效管理机制,社会负面影响大。当前,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诲淫诲盗的文化产品和网络文化屡禁不止;由于利益的驱动和部分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职能的缺失,网吧的未成年人准入机制形同虚设,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屡禁不绝、黑网吧经营现象仍然存在,即使经整治也容易反弹;我市的其它一些小型娱乐性场所也比较多,如歌吧、酒吧、游戏厅等,且对未成年人没有明确的限制,这些都会对青少年儿童法律意识的养成产生不良影响。有的法制课教师提出5+2=0,学校一周5天的教育,挡不住两天周末社会家庭的消积影响;还有的讲10+1=0,学校十年教育,走上社会一年,就被社会丑恶现象拉下了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是认识偏差,部分学校和家庭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倾向,法制教育难有时效性。在中考、高考指挥棒影响下,一些学校和家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倾向,忽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分分是学生的命根,考考是老师的法宝”这一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重智育、轻德育,重成绩、轻能力现象在部分学校依然存在,部分学校认同“智育”是硬指标,“德育”是软任务,忽视了要想学生“成才”必须首先“成人”的道理,使学生的法制教育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导致法制教育流于形式,难有时效性。 6

五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不容乐观,社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严重缺失,综合治理机制有待加强。学校周边的一些个体工商户把学生当作摇钱树,将香烟拆散零售给学生,甚至容留旷课的学生抽烟、喝酒、赌博;无照经营的小商贩,在学校门前出售不卫生食品,对学生的健康构成威胁;学校周边居民将空闲的房屋出租给学生,少男少女们将此作为聚集地,游离于家长学校的管理之外等等。这些问题虽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进行过专项治理,但效果不明显,主要是在整治上仍然存在着主管部门一家唱“独角戏”,缺少其他相关部门的参与和配合,没有形成综合治理的合力。另外,青少年学生离开学校后开始走向社会,但由于我市经济尚不发达,就业空间小,不少青少年无就业岗位,有的还不到法定就业年龄,成为社会闲散人员,整天游手好闲,思想极不稳定,如不加强教育管理,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他们长期游离于家庭之外、混迹于社会之中,有时甚至混入学生当中进入校园,对在校学生及校园秩序形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做好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工作,对于预防和减少学校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这部分人员分布在社会底层,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只能通过社区和村级基层组织来实施,而社区及村级基层组织由于受到职能、条件、经费和人员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往往对区域内的闲散青少年无法实施系统有效的教育管理,只能做一些零敲碎打的帮教工作。

7

六是投入不足。中小学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需要经济投入的工作,虽然涉及这一项工作的部门机构多,但有专项财政拨款的单位很少,即便有专门的财政经费,也往往少得可怜,与工作需要相比缺口太大。

三、加强我市中小学法制宣传教育的建议

(一)强化措施,加大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一是要确保学校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把“四落实”列入学校年度考核的目标,与评先树优结合起来。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将法制课列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从思想政治课中分离出来,并编写统一的配套教材。要大力增强学校法制课的师资力量,配备法律专业专职教师。要重视初中阶段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提前对那些不能升入高中、过早步入社会的青少年学生,进行基本法律知识的普及,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二是要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作用。各学校聘请的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以开展“法律进校园”为主题,协助学校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师生和学生家长进行普法教育,培养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的遵纪守法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三是大力开展法制实践活动。如制作法制手抄报、举办法律知识竞赛、举办模拟法庭、充当小交警、开展法制文艺演出活动、举办法制夏令营活动、开展法制征文、请服刑在教人员现身说法为青少年学生举办忏悔报告会,等等。

8

(二)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增强效果。要进一步探索符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法制教育有效形式,彻底转变靠书本灌输、枯燥乏味的现状,提高他们学法用法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法律素质。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用优秀、生动、形象、直观的法制教育内容,引导中小学生学法用法。其次,要把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与抓好其它普法对象学法用法工作结合起来,纳入到全民学法用法的总体规划中,用公职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良好表率激励中小学生的学法积极性,促进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发展。第三,要结合道德规范教育和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开展中小学生学法用法活动。第四,要把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打击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结合起来,积极为青少年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运用法律手段帮助青少年解决困难和问题,使每一次法律服务都成为一场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第五要把加强对“双差生”、“问题生”、“后进生”、“留守儿童”的帮助教育作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点之一,树立转变一个“双差生”比培养一个“尖子生”更光荣的教育观念。

(三)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首先,要加强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涉及范围广,牵涉单位多,领导的重视,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其次,要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形成各部门协调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9

(四)增加投入,加强阵地建设,提高中小学现有法制教师队伍的素质。一是要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建设。如积极组建法制宣讲团,建设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开展校际间的法制宣传教育经验交流,为青少年学法用法提供必要的宣传主阵地和活动场所。二是要开展对教师有关法制知识的培训。一方面要大力增强学校法制课的师资力量,提高法制课教师法律素质,鼓励现有的法制课教师参加法律专业学历教育,彻底解决中小学法制课师资短缺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培训,完善他们的法律知识结构,改变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只懂与自身相关法律知识的单一知识结构现状,培养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法制教育人才。

丰镇市政协民族宗教法制和外事委员会

20xx年12月20日 主题词: 中小学 法制教育发至:于生龙书记、刘治民市长、付俊峰主席、兰建平部长、武玉

亮常务副市长、崔勇书记、市政协各副主席;

抄送:乌兰察布市政协办公厅、人口资源环境和法制委员会;

市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市委统战部、政法委、教育局、司法局, 存(2)。 丰镇市政协民族宗教法制和外事委员会 20xx年12月20日 10

 

第二篇:我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调研报告20xx-4-22-8-18-8...

我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一、概况

㈠ 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机构概况

1、市级教师继续教育领导管理机构

⑴ 广州市教师继续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是广州市教育局组织人事处,业务指导机构是广州市教育局内设机构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

该中心内设教师继续教育部,具体负责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的方针政策宣传工作;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和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规划;负责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岗前培训、继续教育、专项培训和校长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市级骨干教师和市、区两级培训者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具体负责全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小学校长培训及基地建设的业务指导;负责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的调查研究工作;负责《广州师训》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

⑵ 市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

①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内设师培中心,下设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和广州市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

具体负责全市中小学教师和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业务工作,如课程开设、培训和管理。

② 广州市远程教育中心

负责全市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的业务工作,其中包含“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门户网站、网络教育平台、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维护与管理。

③ 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考核中心

④ 市继续教育基地

主要有广州市教研室、广州市教科所、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广州书画专修学院、广州市中学特级教师协会等。

负责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的开设和授课。

2、区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制状况

全市12个区、市(县级市)中,有6个以“中心”名称建制,有6个区市以“教师进修学校”冠名,还有些区是独立建制,或与中职、成人中专、电大、党校合办。

到目前为止,国家(教育部)、省、市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没有一个硬性的统一标准,但是教育部在20xx年规定:在机构调整的过程中,政府不能撤消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必须保留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机构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制形式多种。

3、我区的概况

我区于20xx年5月成立了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内设培训部,其职能是:具体负责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的方针政策宣传工作;协助区教育局制订区教师继续教育和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规划;负责区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岗前培训、继续教育、专项培训和校长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负责区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负责区属中小学幼儿园校本培训的业务指导;负责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的调查研究工作。

随着教师继续教育的深入开展,培训形式的多样化,例如广州市实施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等,至今已7年多了,其培训力度还在继续加大,因此,区级院本面授培训的量相应的逐步减少,区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职能也随之作了调整,区教师培训机构要按照教育部“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原则进行建设,承担起区教师培训的管理职能、组织职能、培训职能、指导职能和服务职能,成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成为我区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中心、研究中心、服务中心、政策咨询中心和业务指导中心。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校本培训和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

㈡ 我区教师继续教育概况

1、基本概况

我区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80多间,教师共有5200多人。每学年,我区教师参加广州市网络远程培训约6000人次;培训部开设区级面授课程约60门,参加培训约5000人

次;中小学、幼儿园基本开展了校本培训,共开设校本培训课程约100门。

2、主要的做法和经验

⑴ 全面规划,分步实施

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各培训周期我区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和校长培训规划,分步实施。

⑵ 着力建设培训者队伍

机构调整后,中心的教研员和教师都参与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壮大了培训者队伍,满足了课程开设的需要。

⑶ 培优扶弱,促进校本培训的均衡开展

按市继续教育规划的要求,我区全面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对于校本培训开展得好的学校,我们帮助他们认真总结经验,全区推广,推荐评选示范基地;对于开展校本培训有困难的学校,我们则派出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对口帮扶,深入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困难。

⑷、深入调查研究,提高工作水平

近期,我们到中小学校进行校本培训专项调研,分别到了沙面小学、坑口小学、培真小学不同层次等学校,通过开座谈会,个别谈心、视导听课等方法,全面了解各校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我们认真总结校本培训的经验,推广校本培训的典型;学校遇到困难,我们想办法,出点子帮助解决。对于我们工作中做得的不足地方马上改进,提高服务质量。

这样的调研受到学校的欢迎,收到一定的效果。

最近,我们在区属中小学教师中就“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共有1833名中小学教师参加。有近90%的教师对中心的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工作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⑴ 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还有一些怨言,表现为两个“度”不高。

一是教师个人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达成度不高。根据对“十五”期间,中小学幼儿园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达成度的统计,全区只有70%的学校达成度在60%及以上。

二是学校校本培训完成度不高。根据对“十五”期间中小学幼儿园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达成度的统计,只有25%的学校完成校本培训5学分及以上,离上级的要求相差较远。

⑵ 原因

通过到学校调研,我们了解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教师个人的原因:

① 部分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教师继续教育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 人事制度改革后,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增大,“工学矛

盾”显得较为突出。

第二方面,培训机构的原因:

① 市、区培训机构开设的继续教育课程针对性不够强,内容的广度、深度不足,不能适合教师的“口味”和需求。

② 区开设的院本培训课程主要还是以班级形式面授为主,没有发挥计算机网络平台优势开设课程进行网络远程培训。

③ 区培训机构对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在师资、课程资源方面支持力度不够。

第三方面,激励机制的原因:

激励机制不完善和执行不力。一方面,我区有效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位能很好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些规定没有严格执行。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中规定“在本周期内,有10%以上的教师未能领取〈完成继续教育任务证明书〉的,该校(单位)负责人两年内不能参加综合性评先。”我区也有这样的规定:“凡没有完成上年度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不能评为先进教师和优秀教师。”但是这几年激励机制执行得不够。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教师继续教育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国家、省和市都有一系列的明确规定,既有“强迫性”又有“自主性”。

所谓“强迫性”,就是规定你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某

些课程或取得规定的学分。例如:专业职务晋升,你必须完

成规定的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和取得相应的学分,不然你就晋

升不了;公共必修课、教育技术等课程教师必须参加学习并

取得相应的学分,不然,你就通过不了继续教育验证等。所

谓“自主性”,就是教师在一个周期内自主安排学习时间、

选学除必修课外的任何课程和选择远程或面授的授课形式。

因此,教师继续教育同时存在着“要我学”和“我要学”两

种状况。如何解决上述存在问题,进一步推进教师继续教育

健康深入的开展呢?我们认为:

㈠ 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

认识。

1、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提高教师质量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的希望在教师,教

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专业化发展,继续教育是必由

之路。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指:在教师学历达到国家教育部要

求的标准后继续提高的教育。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

质量依赖于教师质量的提高,而教师质量提高的根本出路在

于师范教育的改革以及职后的继续教育。因此,教师职后的

继续教育培训对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

2、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

从继续教育的内容看,教育部19xx年9月13日颁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扩展;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对于每一个教师在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根据当前教育教学的要求和自身的需求,选择参加继续教育课程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在新的继续教育周期里,我们要继续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按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不同阶段分层分类有的放矢的进行强化教育。

从最近的问卷调查来看,被调查的教师中,有88%的教师认为当前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体制是合理或基本合理的。有65.4%的教师认为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实施,对教师专业成长有帮助或有一定帮助。这说明大多数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的意义是有一定认识的。

㈡ 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1、课程开发与远程培训

作为市培训课程的补充,区级培训课程的开设,要根据我区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发区级继续教育精品课程,提高培训课程质量。同时充分利用信和网络平台逐步开

展区级网络远程培训。因为网络远程培训是最受教师欢迎培

训形式。

⑴ 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抓好我区院本课程开发,

“一条腿”是依靠中心的教师开发课程,另“一条腿”是聘

请部分专家开发课程。开发的课程要做到:注重质量,体现

精品;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切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

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前瞻

性。从内容上,要多开设受教师欢迎的课程,如教学案例分

析、教学基本功、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师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等课程。

⑵ 为了解决教师的“工学矛盾”,提高办学效益,不断

创新区级教师培训模式,尝试利用信和网络平台开展区级网

络远程培训。开始阶段在骨干教师培训、骨干班主任培训、

科研骨干培训等人数比较多的培训班实施,然后逐步扩大。

2、继续探讨创新教研、科研和培训一体化的培训模式。

⑴ 把部分区教研和科研的培训活动纳入继续教育课程

进行管理。

⑵ 指导学校把校本教研、学校科研和校本培训有机的结

合在一起,使校本培训的内容更充实、更有实效。

3、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管理和服务,提高培

训实效。

每学期派出教师到学校调研和指导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工

作,继续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帮扶,向学校推荐和培训师资,建立区校本培训课程资源库,供学校选用。

㈢ 政策措施

1、建立区继续教育激励机制

区和学校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制定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教师培训与实施人事制度改革、教师年度考核、聘任、晋升、评先评优、奖励的联系。

2、落实校本培训经费

每学期根据学校经批准开设的校本培训课程,按一定的数额,由教育局在继续教育专项经费中下拨到学校,作为专款在校本培训中使用。学校要把校本培训的经费用到刀刃上,发挥培训经费的最大效益,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〇〇九年四月十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