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反思

醒 悟

—期中考试反思

看到这次期中考试分析,自己的心情犹如这个季节,咋暖还冷,一丝酸楚涌上心头,脑海中一个疑问久久挥之不去,我的课堂教学怎么了?时间都到儿了?窗外虽已是浓浓的夜幕,万物也已归于平寂。然昔日热闹的宿舍,今晚却异常的平静,没有了讨论和争执,心中却多了一份沉重,多了一份思考。理一理纷乱的思绪,是时候认真反思了。

一、两个“不够”埋祸端

对于教学自己不可谓不努力,对于工作自己不可谓不认真。然学生的成绩让自己对努力和认真有了一份更深的理解。细看成绩分析,恍然大悟,两个“不够”跃然纸上。自己对特优生数量的培养上做得“不够”。对于后三分之一的学生关注“不够”。导致动力欠缺,后劲不足,成绩凄然。自己的认真和努力成了独角戏。

二、两个“不变”失课堂

在课堂教学上自己不可谓不用心,不可谓不负责,尽管只教一个班级,且每节课都坚持用课件教学,把历史演绎的声情并茂,然问题恰恰出在此环节上。课件虽出自自己的制作,但却是上一届学生用的课件,一成不变,必然导致停滞不前。自己过于注重对教材的研究,但忽视了对学情的深思,课堂成了自己表演的讲堂,学生成了迷失的观众。老师很辛苦,学生很迷茫,成绩很凄苦。

三、方法不明,徒劳无功

自己对于课堂的理解不可谓不深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自己不可谓不明晰,考试结束后,研究了学生的试卷并与学生进行了单独交流,学生一句:老师,您讲的和要求的我都记住了,为什么考试不得分?(七、一王秀英)让学生对老师产生疑问,虽方寸大乱,却久久自责,一个为什么,敲醒了我,历史只是单纯的记忆吗?自己的失职让学生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回顾自己的教学,知识的传授不可谓不全面,但对学生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做题方法的指导做的远远不到。“学以致用”这四个字很大程度上是学生的学和在老师指导下的用。然而我做到了吗?惨痛的教训,让自己幡然醒悟,未免对学生有点残忍。

四、学风不养,努力东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己不可谓不深知,什么是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我想首先是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信任的根源就在在于把复杂的课课堂变得简易化,让纷杂的知识通俗易懂,让学生在考试中轻易得分。然自己在教学中往往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忽视了对于课标的理解,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风。让学生的兴趣一点一点被蚕食。

成绩虽已写入历史,但历史可以改写。面对本次失利,为自己辩解或是气急败坏,都是对自己对学生极为不负责任。我相信自己,因为我对所教的六十名孩子依然信心百倍。

 

第二篇: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卷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卷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卷

二、非选择题(共五大题60分) 2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20xx年是唐朝建立1392周年纪念。唐朝堪称我国古代文明开放社会的典范,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往频繁,对后世影响深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曾出现过两次盛世局面,请按先后顺序写出这两次盛世局面的名称。(4分)

(2)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当时我国和许多国家有密切频繁的交往,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2分)并请你列举一个唐朝最有影响的对外交往使者并简单说说他的事迹。(4分)

(3)唐朝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华”与“朕”分别指谁?(4分)

(2)哪个少数民族首领娶了文成公主?(2分)歌谣为什么说文成公主入藏使西藏从此幸福太平?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4分)

(3)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唐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何?(2分)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宋军打退辽军以后,双方僵持,辽没有取胜的希望,建议议和。宋真宗贪图苟安,答应每年送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

(1)材料中宋军打败辽军指的是那次战役?(2分)在这次战役中,力劝皇帝亲征的宰相是谁?(2分)

(2)这次议和历史上称为什么?(2分)简要评价这次议和。(4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国家根本,养给东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在什么时候? (2分)

(3)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

(4)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

25、请阅读下列对联和诗句: (10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请回答:

(1)对联中所提到的“忠骨”是谁的遗骨?他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分)

(2)“佞臣”指谁? (2分)

(3)你能说出这幅对联和诗句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吗? (4分)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卷

二、非选择题

21、(1)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4分)

(2)日本、天竺。(2分) 鉴真(2分);六次东渡日本;十年不懈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2分); 玄奘(2分);历经艰险赴天竺;取经讲学(游学,写就《大唐西域记》)(2分)(说明:只列举一个人物及其事迹即可,共4分)

(3)经济繁荣,国力强盛(2分);政策开放(1分);文化先进(1分)

22、①“中华”指汉族,“朕”指唐太宗(李世民)。(4分)

②“吐蕃”娶了文成公主(2分)。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茶叶、

药材,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还有许多不同行业的手工匠,大促进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有利于当地生活水平的提高。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4分)

③唐朝与少数民族关系友好,“和同为一家”。(2分)借鉴意义:如我们要坚持民族平等、共同发展的民族政策。或者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只要学生能答到友好、平等、发展即可) (2分)

23、(1)澶州战役;(2分)寇准(2分)

(2)澶渊之盟;(2分)给宋辽人民带来了100多年的和平,但沉重的岁币也给北宋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4分)

24、(1)苏州、湖州 ;水稻。(2分)

(2)南宋。(2分)

(3)经济重心在南方,南方超过了北方。(2分)

(4)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回答出两点即可,4分。)

25、(1)岳飞,他“尽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4分)

(2)秦桧。(2分)

(3)表达了人们对岳飞抗金的崇敬,对秦桧之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岳飞的愤慨。(4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