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和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和教案

 教学计划部分

 一、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标志着,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力图从教材设计的角度提高科学课程的教学效益,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更大的发展。2、体现整体效益的结构,构建了以活动为基础的整体框架,将内容间有独特联系的典型活动,组成一个教学单元,使它们在教学目标方面形成一个有序列、有结构的整体,从而使学生认识的发展、探究能力的形成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成为逐渐发展的过程,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强调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注意从小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尽可能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喜欢科学课,建立起学习科学课的信息。

二、班级情况分析

 “科学”是学生都很喜欢的一门学科,学生的兴趣浓厚,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我班学生是比较活跃的,思维发散性强,有着良好的纪律性,能很好的参与课堂学习,理解能力较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利用学生对学科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探究的新领域。同时,由于科学学科的特点,在让学生探究实验的同时,应加强纪律教育,避免出现“课堂热热闹闹,课下无所收获”的现象。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偏小,因此在组织实验和外出观察的时候,安全教育是头等大事,要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必须从一开始严格实验纪律,规范操作程序,既保证实验效果,又防止意外的发生。

三、教学要求

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

和“磁铁”这四个单元组成。

1.“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个单元立足于引领学生认识植物整个生命过程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变化,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现象。组织学生亲自种植植物,在学生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关注植物生长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研究根、茎、叶在植物生长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初步认识到植物的生长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各个器官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植物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为了满足植物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希望学生在种植、管理植物的过程中,在经历了单元设计的一系列活动之后,能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以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为目的,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从卵中孵化,经过生长变化成蛾,然后产出卵,最后死亡这一生长变化的生命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动物生命周期的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去认识各种动物以及人的生命周期现象。

3.“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主要以水为例(水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物质),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和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水的三态循环的观察和感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4.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很多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磁铁有一定了解,他们对继续研究磁铁有很强的兴趣,这是进行“磁铁”单元探究学习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本单元将从学生交流知道的磁铁知识开始,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本单元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磁铁的用途与它的性质是密切联系的,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感受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教学时要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证意识的培养。

5.通过本册的学习,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有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四、具体措施

1.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提高课程目标意识和识别知识课程潜能的智慧,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2.      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地看成一个整体。

3.  培养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四动”能力。同时选择学生乐于探究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采用图文并茂且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多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益。

4.  注重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辅导后进生立足于课堂,并为他们多提供实验的机会,促使他们去动脑、去学习、去练习,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自己在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5.  拓宽学生知识面,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利用时间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充实学生的课堂学习。增加学生亲历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真正地动手动脑学科学。

五、课题名称

1.课题名称:

学校课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

研究子课题: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

2.目标要求:

《标准》指出: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诸如各种音像资源,计算机软件、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教学内容服务。科学信息技术集图片、动画、音效、语言、解说于一体,能起到优化课堂环节、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实施要求如下:

通过研究,寻求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最优应用的一般规律及其具体操作方式;寻求提高整合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经验和管理评价机制。

通过研究,培养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意识,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育理念的理解,并提高教师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操作能力、协作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乐学、爱学、会学。

通过研究,弄清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对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潜件建设的基本要求,研制开发出一批适应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总结出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确保在试验研究期间,出优秀课例、课件和论文等。

3.具体做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设直观愉悦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增强直观,吸引学生注意。利用多媒体借助于形象直观的材料来进行教学,解决学生知识面窄,理解能力不强,观察不细致,生活经验少,很难进行探究式学习的难点。

(3)指导实验,提高操作技能。力求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自主的探究,在实践中领悟科学的真谛。不仅要为课堂中学生的“所见”、“所闻”提供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还要协助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

(4)浓缩信息,突破时空局限。自然学科涉及面广,有些内容只依靠教材上的文字、图片和说教,对学生的触动不大。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这部份内容集成、形象、生动、直观地给学生提供图文声像等综合信息。

(5)以动制静,激发参与意识。教材中有些自然现象,学生无法亲身经历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运用电教媒体来辅助教学,能使抽象、静止的事物变得形象而生动,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进度安排

分单元(课)授课计划:

教案部分 

第一单元 植物

第一课 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活动,知道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过程中,初步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进行科学观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亲历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能够学会记录和学会讨论。 

【教学准备】科学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课文插图。

1、引领学生看科学课本第2页中大树的图片。 

问:从图片上看大树,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

二、想想曾经所见。

1、组织讨论: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你曾经看到过一些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

3、比较:与刚才看图片得到的信息相比,内容丰富了,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图片所提供的信息是很有限的,如果要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必须选择真实的事物作为观察的对象。

三、再看真的大树。

1、如果现在再去看一看真的大树,是不是能够看到更多的内容呢?

2、比较:现在再去看一看大树,与刚才我们回忆曾经看过的大树,又有什么区别呢?

3、小结:带着目的去看一棵真正的大树,会比随意地看看的内容要多。带着目的去看真实的事物,才是科学课中进行的观察。 

四、实地观察大树。 

1、讨论: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们想观察什么? 

2、讨论:怎样做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你打算用哪些方法来观察?

3、小组为单位,实地进行观察,并记录(科学记录本)。

4、小结:交流实验记录。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  校园的树木 

 【教学目标】

 1、知道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2、能够用自己可以表达清楚的方式描述所观察的大树,学会与同伴交流;会拓印树皮;会写树的观察记录。

3、进一步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树木的兴趣,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描述一棵大树。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有条理、有系统的描述。

【教学准备】

用于拓印树皮图案的白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描述观察所见。

1、上节课,我们观察了一棵真正的大树。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你们观察到的那棵大树是什么样子的?

2、描述建议:要用你们认为最能够说清楚的方法来描述。通过你们的描述,要尽可能地使大家想象出你们的那棵大树的模样来。描述要先从树的整体方面进行(树的高矮、树冠的模样、树干的粗细),再介绍局部(树叶、树皮、果实种子等)。

3、学生自由描述后,集体交流。

二、 再观察描述大树的活动。

1、阅读课本第7页的树的观察记录。

2、大树的观察记录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记录课本第6页?

3、介绍拓印书皮图案的方法,课本第6页。

三、实地观察大树。

1、收集素材、完成观察记录。

2、交流观察记录。对典型观察记录进行展示。

四、小结思考。

1、我们观察了很多棵大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2、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课 大树和小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2、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3、 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小草的意识;关注像小草这样的小生命。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亲历观察小草活动;比较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难点】能够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和学会讨论。 

【教学准备】为每小组准备: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黄花酢浆草(三叶草)和狗尾草;一条树枝(樟树枝)和这种树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一些周围常见的小草。

1、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哪些小草?说说你们认识的小草。 

2、学生交流,师板书。

3、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二、比较大树与小草的相同和不同。

1、组织讨论:使学生认识木质茎、草质茎。

2、学生交流,师板书。

3、比较:茎的比较、果实的比较、叶的比较。

三、利用韦恩图整理比较的结果,揭示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特点,指向生命体的特征。

1、师:讲述维恩图的作用。

 维恩图是一种选择、分类和比较信息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你们记录观察的结果,两个图可以呈现不同的信息。比如:只属于大树的特点和只属于小草的特点,应分别记在一个圆里,而它们的共同特点则应记入两个圆的交叉部分。

2、比较: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大树的特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高大,茎粗,很硬,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多年生寿命长,是木本植物。

 小草的特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矮小,茎细,较软,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寿命短,是草本植物。

 相同的特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

3、师:指导学生填P9页的维恩图。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四课 观察水生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2、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1、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2、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亲历观察水上水生植物活动;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

【教学难点】能够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和学会讨论。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为每个小组准备: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教学过程】 

1、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

(1)、师:你认识哪些水生植物?(了解学生认识水生植物情况)

(2)、师:指导学生认识水生植物:认识水葫芦和金鱼藻。

2、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1)、师:把装有水葫芦和金鱼藻的塑料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轻轻拿出这两种植物,放入水槽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

(2)、生:画图。

(3)、交流:水葫芦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3、探究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的秘密;

(1)、生:(猜测)水葫芦里面的结构

(2)、生:(观察)用小刀剖开水葫芦叶柄观察里面的结构。(学生用小刀时,教师要提示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

(3)、生:(交流)水葫芦里面有什么?(里面有气囊,充满空气)所以,水葫芦会浮在水面上

4、总结水生植物的共同特点、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

(1)、师:水葫芦和金鱼藻有什么相同之处?它们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有:生长在水中,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条件需要水、阳光、空气等。

(2)、生:(讨论)讨论水葫芦和狗尾草的不同和相同。

 水葫芦的特点:生长在水中,叶柄膨大有气囊,能浮在水面上;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条件需要水、阳光、空气等。

狗尾草的特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矮小,茎细,较软;有根、茎、叶,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寿命短,是草本植物。

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条件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

(3)、生:填写维恩图。

作业:预习第5课:植物的叶;准备各种各样的植物的叶。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五课 植物的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学生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在观察比较许多叶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大部分的叶有叶柄和叶片两部分。

【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教学准备】:学生自己准备:捡一些落叶。为每小组准备: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教学过程】 

1、观看课文树叶插图,感受秋天的美丽。

(1)、师:大家观看课文P12上的插图。

(2)、生:观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2、观察比较和统计树叶的活动。

(1)、师:上节课,老师要你们捡树叶,你们捡到了几片树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你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引导学生进行个人的和小组的统计与分类。

(2)、生:进行统计和分类。

(3)、交流:各个小组汇报自己小组的统计和分类情况。

(4)、师:统计有几片树叶的活动会比较顺利。要知道:有几种树叶就有难度了。你们是根据什么理由对它进行分类的?

(5)、师:这么多树叶,从结构上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观察叶的生命特征

(1)、师:请大家比较一下:新鲜的树叶和你捡到的落下的树叶,有什么不同?

(2)、生:比较后交流自己的看法。

(3)、师:长在树上的新鲜的树叶与落叶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新鲜的树叶是活的,落下的树叶是死的。让学生体会的叶的生命特征。)

(4)、师:观察一条树枝上的叶,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观察去发现:有几种不同生长阶段的树叶,用词语来描述树叶的生长阶段。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从几张叶的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的生长过程,使学生明白叶的生命特征。)

4、课堂总结: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和衰老的完整过程。

作业:预习第6课: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六课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2、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3、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

过程与方法: 

1、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描述植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记录表。

教师准备:一些树木四季变化的图片,带花苞的菊花,狗尾草。 

【教学过程】

一、怎样观察植物的变化 

1、师:我们知道,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秋天里,从开学到现在,好几个星期过去了,校园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生:讨论:我们可以观察植物的哪些变化?

3、师:我们怎样观察?

 (1)量量:树干是否变粗了。

 (2)看看:菊花的花苞长得怎么样了。

 (3)数数:每天有多少落叶落下。

 (4)瞧瞧:狗尾草会不会枯死。

 (5)找找:树叶的变化。

二、观察树叶的生长变化

1、师:用直尺量一条树枝上的最大叶子、最小叶子和中间大小的叶子的长度或宽度,并做好记录。

2、生:量树叶的长和宽并记录。

3、师:感觉一下,这条树枝上大小不同树叶的软硬情况,谈谈自己的感受。

4、师:从一棵树的树叶大小不同、软硬不同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我们知道了:树叶在不断地生长变化着)

5、师:从一片树叶的颜色变化过程中,我们又知道了什么?(我们知道了:树叶会衰老直至死亡)

6、师:从树叶的大小变化、软硬不同、颜色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我们知道了:树叶都有一个生长过程就是生长、成熟、衰老、死亡的过程)

三、实地观察记录植物的茎、叶 

1、师:分小组到校园内进行观察,记录下第一手资料。(活动时间约15分钟) 

2、生:(交流)汇报观察数据,思考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

 落叶的数量说明什么问题?一条树枝上有大小不同的树叶,说明什么问题?如果以后测量得到的数据变化很大,说明什么?如果变化不大,又怎样理解? 

四、记录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 

1、师:我们还可以同时观察田野、路边和家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就这样一直观察你所选择的那棵树或草,观察它们在秋冬季的变化,一个月观察一次,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我 ------------的变化记录表〉中,你能做到吗? 

我的____________变化记录表  

树 干 树 冠 叶 子 其 他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2、师:这样坚持下去,我们还可以知道大树或小草一年四季中的变化。

作业:预习第7课:植物的共同特点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七课 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2、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3、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4、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有关共同特征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植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一些共同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资料来总结植物的一些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图片,植物一生的图片;

学生: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比较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找出他们的共同特点。 

1、师:我们的周围生长着许多植物,我们已经认识了大树、狗尾草、水葫芦和金鱼藻。你们还知道哪些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2、生:回忆记录: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记录在P17页书上的记录单里。

3、师:植物需要什么才能正常生长呢?请交流。请补充阅读P21的“植物需要阳光”。 

4、生:学生思考后,交流、填空。阅读P21页的“植物需要阳光”。

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师:你能用维恩图记录下它们生存需要的共同点吗?

6、生:画维恩图,师检查。

二、了解植物的一生 

1、师: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呢? 

2、师:先来了解向日葵的一生。

 (1)师:请看课文P17页插图:向日葵的一生,你们能找出向日葵一生的几个典型生长阶段吗?

 (2)生:看图观察、思考、汇报。

 (3)师: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这是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

3、师:再来了解一棵大树的一生。

 (1)师:看课文P18页图:一棵大树的一生

 (2)生:看图后说出自己的意见。

4、师:你们能找出向日葵一生和大树一生的 相同 和 不同 吗?

5、生:向日葵和大树,主要不同是寿命的长短不同。

6、师:请大家看资料库:课文P19页:“植物的寿命有长有短”。

7、师:看完后,你们有什么体会?

8、生:汇报。

9、师:(学生汇报后)是呀,无论是百年老树,还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它们都会死亡,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生命的特征。

10、生:(交流)从这些植物的一生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三、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1、师:请大家思考:在我们对植物进行了这些观察和研究之后,我们能够说出植物的哪些共同特点?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2、生:(整理)翻看前几课的唯恩图记录,比较各共同点,然后整理记录于纸上。植物的共同特点 

3、生:(交流)我们认为,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特征: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4、师:(总结)植物作为生命体有许多重要特征,有共同的生长需要量,有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等特征,还有适应环境(水葫芦)的结构特征等。 

作业:

1、阅读P19页资料库里4篇文章,了解植物的有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预习第2单元:动物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动物

第一课 寻访小动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过程与方法

会议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小动物中可能碰到的未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教学难点】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

【教学准备】

1、在校园里准备一块可供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场地(最好教师提前寻访一遍)。

2、设计简单的记录表,供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

一、理解小动物

1、教师问:“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

“‘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2、学生用举例的方法来区分大动物和小动物。

3、关注:学生举例的普遍性性,举现实存在的动物的为俐。

4、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小动物所指范围。

二、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

1、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交流在一定范围内见过那些小动物。

2、过程中注意引起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兴趣。

3、关注:学生是否注意倾听同学的经历;学生的描述是否有想象的内容。

三、寻访活动的准备

1、组织讨论,明确寻访的任务、寻访的时间、地点和观察与调查的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组内的分工。

3、交流寻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4、教师做好明确要求:注意安全、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5、关注:学生任务和分工是否明确。

6、设计意图:为顺利寻访做好准备。

四、到校园里寻访小动物

1、学生分组寻访。

2、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3、关注:学生是否遵守纪律、是否爱护小动物,是否用一定的方式作记录。

第二课 蜗牛(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教学准备】

1、分组:2-3只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

2、与学生相同的但大一号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蜗牛

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3、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1、组织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蜗牛运动的特点:靠腹足运动,爬过的地方有粘液,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被注: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观察蜗牛的运动最好结合起来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

四、饲养蜗牛

1、教师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饲养、观察蜗牛并记录发现和产生的新问题。

3、关注:饲养过程中是否坚持观察、记录。

4、设计意图:在饲养过程中了解更多有关蜗牛的信息。 

 

第三课 蜗牛(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

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

【教学准备】分组: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

3、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

4、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5、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2、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

3、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4、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5、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

6、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

2、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3、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

4、设计意图: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四、继续观察蜗牛

1、学生课后继续饲养蜗牛、并观察和记录获取的信息。

2、教师注意在学生饲养过程中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3、关注:饲养中是否仔细认真的观察,注意引起饲养和观察的兴趣。

第四课 蚯蚓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能认真观察,有目的的有序的进行观察,通过观察自己去发现。

能自己设计实验和观察的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与本组成员合作一起进行观察和实验。

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愿意帮助其他的同学。

喜欢观察和研究动物。

3、科学知识目标:

能够知道蚯蚓的身体外形特征、运动方式及其他相关知识。

能够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观察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蚯蚓若干条、毛巾、沙子、土、水、纸盒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猜蚯蚓”

课前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没有脚,没有手,弯弯曲曲来回走,松土数它是能手。这是什么?”

接着检查学生准备材料情况,为下面的探究活动作好准备。

二、观察提问“问蚯蚓”

教师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蚯蚓,大家最想知道关于蚯蚓的哪些知识?”

三、玩中探究“玩蚯蚓”  

“这节课,老师让同学们自己想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你们喜欢吗?” 

让各小组学生开始思考探究办法,制定探究计划,并进行探究活动。

提醒学生每组可以选择一两个感兴趣的议题来探究;巡视各组的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教师发下几条蚯蚓,激起其他同学迫不及待地也想要领走蚯蚓:“谁敢自己上来抓一条蚯蚓下去?”

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分组探究:蚯蚓的外形特征、运动方式、“你还有哪些其他的发现?”

比谁的实验设计得好,谁的发现最多。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和启发有困难的小组,促进观察活动的开展。

小结:各组汇报,交流讨论“我们发现……”

教师表扬全体同学,特别是那些细心观察、大胆实验的小组。

对于活动时可能出现的困难,教师应注意提示,例如“怎样测量处于盘曲状态的蚯蚓的长度?”可以提示学生先用线绳比着蚯蚓身体盘一下,再量线绳的长度。本活动的重点不是要测量出蚯蚓的准确身长,而是让学生学习使用一些测量的方法。

 第二课时

四、交流学习“说蚯蚓”        

1、谈话,引入新的探究活动——蚯蚓的生活习性。

在前面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获得的关于蚯蚓的各方面知识集中起来,进行比较、分析,进行思维加工,从而形成对蚯蚓的整体认识。完成实验报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观察实验目的,切实培养学生自行探究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合作意识。

2、研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你认为……?”“你想研究……?”“怎样设计实验?”

小组讨论实验方法,找老师领取器材,展开研究“蚯蚓喜欢温暖的还是寒冷的环境?”“蚯蚓喜欢阴暗的还是明亮的环境?”“蚯蚓喜欢潮湿的还是干燥的环境?”“蚯蚓喜欢土还是喜欢沙子等等?”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和启发有困难的小组,促进实验活动的开展。

各组填写实验记录。

交流汇报。教师伺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鼓励学生课外自己开展观察动物的活动。

五、实践探索“养蚯蚓”

尽管整堂课都是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得出结论,对蚯蚓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弄明白,比如:蚯蚓吃什么?怎样繁殖等等。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学会养蚯蚓。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写一篇简短的观察日记,记下蚯蚓的新发现、新感受,培养他们认真细致、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和对科学的直接兴趣。

课外活动:饲养蚯蚓,观察蚯蚓能为人类做什么?

总结时渗透环保教育,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大自然的好机会。

第五课 蚂蚁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

不断改进观察的方法,解决观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教学难点:

对观察方法的探究。

教学准备:

放蚂蚁的瓶子、白纸、放大镜、水、水槽、三、四块塑料泡沫、昆虫观察盒、毛笔、水彩笔、玻璃片(投影片)、沙、绳子、几条硬纸条、记录纸和笔。

教学活动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们带来了什么?

2、出示课题:蚂蚁。

二、激发探究欲望。

1、说说你是怎样捉到蚂蚁的?

2、学生画一只蚂蚁。选几幅展示。

3、比较。为什么有的会画错?

三、引导探究。

  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分组自行探究。

教师不时穿插到每个小组的旁边观察学生的活动。密切注意学生在做什么?说什么?争论什么?扯得太远要帮助他们回到主题上来,钻进“牛角尖”得要帮助他们跳出来。

在学生的观察活动中,要适时引发学生的思考,“你是怎么想的?你认为怎样?你能不能再看看?你能不能换一种材料再试试?

四、开展研讨、说蚂蚁。

1、把材料从学生处拿开。

2、说说刚才的研究中你们遇到了那些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让我们一起解决。

  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发现了什么?

每组选出一个学生代表小组发言,研讨中发现的事实有另一个学生记录下来。

教师把学生的观点板书下来,即使错误的发言如果全班同意也要先记录下来。当学生的发言出现矛盾时,当场讨论解决。教师要注意把握方向,对于怎样更好地观察蚂蚁,蚂蚁身体的特点这些问题一定要讨论。

五、课外延伸

1、刚才我们初步观察了蚂蚁,实际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你们想不想继续研究?下课后,每个小组继续研究蚂蚁,下节课我们举行一个蚂蚁信息报告会。

2、看蚂蚁的反应,猜测蚂蚁的想法,送蚂蚁回原来的地方。

教学设想:

《蚂蚁》是科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其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对蚂蚁身体特点的观察,尝试让学生解决观察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意识到动物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珍爱生命。因此,我在设计这一课时,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学生较多的探究研讨和动手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2、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这节课不在于学生获得多少蚂蚁的知识,而在于学生通过观察活动获得知识。因此,在引导探究阶段要给学生自主权。

第六课 金鱼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2、金鱼用鳍游泳,用腮呼吸。

3、金鱼和蚂蚁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

2、继续利用维恩图比较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培养用实验证据证明猜想的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金鱼的生活,了解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的相同和不同。

【教学难点】学生有想法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教学准备】每组:2-3条金鱼,装载玻璃缸里。1只滴管、少许使用色素调制的红水、少许鱼食。

【教学过程】

一、了解鱼类的生活环境

1、教师介绍鱼类的生活环境。

2、学生举例其他的水生生物。

3、关注:“鱼生活在水里”的理解。

4、设计意图:为进一步观察与作铺垫。

二、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1、学生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2、教师适时告知鱼鳞、鱼鳍等及其作用。

3、关注:学生对金鱼形态的关注和对金鱼运动方式的关注。

4、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在外形和运动方面的信息。

三、观察金鱼的吃食和呼吸

1、交流有关金鱼在吃食和呼吸方面的经验。

2、讨论、设计观察金鱼吃食和呼吸的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作出提示:喂食观察金鱼的吃食;用红水观察金鱼的呼吸。(如需要可以演示在水中放红水的方法)

4、学生观察并记录。

5、教师适时指导并提供信息:水中有少量的空气。

6、关注: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看法时是否干扰金鱼;是否观察到更多信息:如排泄等。

7、设计意图:了解金鱼吃食和呼吸方面的信息;培养“用实验方法验证看法”的意识。

四、比较金鱼和蚂蚁的相同和不同

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3、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

5、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五、把观察后的金鱼养在各班教室,方便学生继续观察,获取更多信息。注意平时的看护,保证金鱼存活。

 

第七课 动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环境也不同,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动物的共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动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共同的除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提供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学生无证据信息对整理的干扰。

【教学准备】蜗牛、蚯蚓、蚂蚁、金羽的图片;四种动物议政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讨论动物的共同特点。

1、学生整理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2、小组讨论四种小动物的共同特点,把结果记在课本上。

3、汇报,教师把汇报结果记在黑板上。

4、教师或学生举例某种动物,看是否具有上面的共同特点,如果某一种动物不具备上面四种动物的某个共同特点就删去,这样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

5、关注:学生交流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

6、设计意图:了解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1、教师讲解到校园观察学校动物和植物的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到校园静静的观察校园的植物和动物。

3、回教室汇报。

4、关注:是否能做到安静的观察、不打扰校园的动植物。

5、设计意图:学生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三、总结生物的共同点

1、全班集体用维恩图比较动物和植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在动物和植物相同的圈里写上“生物”两个字,并告诉学生,动物和植物艘是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3、关注:学生在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4、设计意图:理解什么是生物。

四、讨论人与其他动物、植物的共同特点

1、教师指着动物、植物的共同点问:“人有这些特点吗?”

2、归纳小结:人和动物、植物都是生物,都是活的,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生长繁殖、最后都会死亡。这是生物的特点,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3、关注:人是否是生物的理解。

4、设计意图:对生命的特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第三单元 我们周围的材料

第一课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

 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学准备: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1.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材料”,板书“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教师将学生说到的材料一一板书出来。

2.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

3.交流记录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出错。

4.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对于难以判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请作出标记。

5.调查结束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①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

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③哪种材料使用得最多?

6.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呢?

二、观察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

1.我们周围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比如一扇门,就使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举例说说你的想法。

2.四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讨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并记录下来。

3.交流各组的记录情况,有不同意见的及时补充,若认同其他组的观点,及时将它补充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4.请保管好记录单,下次还要再使用。

板书设计:

第二课 谁更硬一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玻璃杯、热水。 

教师准备:电路检测器、榔头 

【教学过程】 

 一、比较硬度 

1.比较纸和木头的软硬,出示纸和木头,说说它们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纸一折就变形,而木头不容易折) 

2.比较纸、木头、金属的软硬,再出示金属一条,这三材料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 

①学生说说自己的原先观察结果,可能会出现方面,那金属条和木块谁更硬一些(用压、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区分它们的软硬) 

②提出: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划的方法,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就表示它比较硬,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 

③学生尝试用木头在金属上刻划或金属在木头上刻划,看怎样做能划出痕迹。 

3.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的软硬 

①如果再给你一种材料:塑料,它们的软硬又会是怎样的?(学生猜测) 

②可以怎样检测它们的软硬? 

③怎样做到有序地观察?(出示书P48的记录表) 

④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再适当补充,出示活动题方) 

活动提示: 

⑴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两种材料的平面处。 

⑵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⑷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⑸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将木头、纸、金属和塑料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哪种材料最硬? 

二、认识金属 

说说周围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属? 

为什么用金属不用其它材料(根据学生的举例,出示材料开

第三课 比较柔韧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 

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 

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 

3.测量弯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老师:同样宽度、厚度的粗塑料条、木条各一根,两桶水。 

【教学过程】 

 一、柔韧性的认识 

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分别去取同样重的两桶水,观察塑料条和木条的变化情况。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其它同学观察,然后汇报观察到的情况(木条断,塑料条没有断;塑料变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最后断了) 

老师指出: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柔韧性。 

二、比较3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 

1.提供三种物体,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塑料、不锈钢) 

2.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提示学生材料不要弄断) 

3.学生汇报比较结果,当各组意见分歧时,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的材料由于宽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这样比较它们的柔韧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师出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条、塑料条、不锈钢条,问:可以怎样研究它们的柔韧性? 

5.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引导,最后边小结边演示操作步骤: 

⑴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⑵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6.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情况。 

三、认识塑料 

1.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出示各种塑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观察后思考: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记录在气泡图上。 

四、讨论了解塑料的循环使用 

1.阅读教科书,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2.出示“可回收标志”,认识可回收标志。 

3.讨论:我们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四课 它们吸水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 

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2.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3.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 

老师:古代造纸的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小游戏:各取所需 

具体规则:教师出示木头、纸、铁、塑料,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材料,并简单说明理由。具体情境设置举例:做一个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 

导语:刚才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不同的材料,我们认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这节课,让我们来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 

二、谁更容易吸水 

1.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谁更容易吸水,为什么这样想?把猜测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朋友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只要求简单设想) 

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 

①.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②.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③.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④.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快的小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4.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 

可预期的发现: 

①.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铁最弱。 

②.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三、纸的观察 

1.提供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导语:纸的吸水性最强,有些同学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更仔细地来观察两种纸吧。 

2、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可以折、撕、揉、用放大镜看、放到水里泡一泡……)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 

3、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纸的特点,均应给予肯定,要注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 

4、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现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进行观察。(学生观察悬浮在水中的纸纤维) 

四、介绍造纸术 

导语: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不知道同学们了解过没有,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跟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关的地方。 

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 

说说古人造纸与我们的研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纤维) 

五、我们来造一张纸 

1.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出示造纸方法。 

2.出示浸泡好的废报纸。学生动手造一张纸.

3.观察: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 

4、我们能造一张厚薄均匀一些的纸吗?纸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六、课堂小结: 

1、通过对纸的研究,我们明白了材料的吸水性与什么有关了吗? 

2、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用过的纸?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五课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器材: 

 1、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 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前几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度、吸水性各不相同,它们在其它方面还有不同的特性吗?这节课我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有兴趣吗? 

二、沉浮实验

1.出示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认一认,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 小组内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填写实验记录单(沉可用“↓”表示,浮可用“↑”表示),并进行全班交流,关注有争议的物体。 

3.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 

4.分发水槽,小组实验,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 

5.全班汇报交流,形成阶段性认识: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 

三、认识木头 

 1、导语:木头是一种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它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料。 

 2、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 

 3、从这些物品中,我们发现木头具有哪些特性?小组合作,填写气泡图。 

 4、介绍一棵树成材的过程,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课堂小结 1、回忆本单元的收获。 (掌握了研究物体硬度、柔韧性、吸水性、沉浮情况的方法,比较深入地了解了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几种材料。 

2、结语:我们人类是充满智慧的,我们除了发现并利用了许多天然材料之外,还会人工制造一些材料,以满足我们生活生产的需要,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第六课  砖和陶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砖和陶瓷各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 

3、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变化,改变材料的性能。 

过程与方法: 

将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新的环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自主探究砖和陶瓷的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 

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及砖和陶瓷的区别。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砖与陶瓷各一小块,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 

2、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要运用前几节课掌握的探究方法来研究两种人工材料。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对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二、砖和陶瓷

 1.出示建筑工人砌墙的图片、各种陶瓷制品的图片。这些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砖和陶瓷? 

三、研究砖和陶瓷的性质 

1.导语:我们知道,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砖和陶瓷又有些怎么样的特性呢?让我们展开对砖和陶瓷的探索之旅吧。 

2.同学们想研究砖和陶瓷的哪些特性呢?想怎样进行研究呢?需要什么工具呢?(简单回忆对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能力的检测方法和所需实验器材) 

3.分发砖与陶瓷各一小块,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分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注意:教师要充分观察学生的探究情况,对学生本单元的学习情况作出初步评价。 

4.汇报交流。现在我们能比较详细地描述一下砖和陶瓷了吗?提倡先填一填气泡图,整理自己的观察实验所得,再来进行描述。 

四、黏土的变化 

1.我们知道砖和陶瓷是人工材料,它们又是怎么来的呢?课件展示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 

2.了解了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和疑问?(①黏土是松软的,烧过后就变得很坚硬,它的变化非常大。②都由黏土烧制而成,为什么很多特性不一样?) 

3.分发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进行观察比较。 

4.汇报小结:烧制砖和陶瓷的黏土有很大的不同,烧制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这就导致了砖和陶瓷有了许多不同的特性。 

五、课堂小结 

1.砖和陶瓷是人类了不起的发明,但是砖和陶瓷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2.我们还知道哪些材料?关注我们身边的材料,课后做个小调查。

第七课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过程与方法: 

1. 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 

2. 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3. 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对材料的认识。 

【教学难点】 

把物体和材料联系起来,会从物理特性的角度看待物体和材料。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 

2.教师准备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自制复合纸(在普通纸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一份。 

【教学过程】 

一、给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分类

 1.出示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小组合作,根据各种物体使用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填入书本P61表中。 

2. 汇报交流并进行小结: 

①不同物体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②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这也是根据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造成的。 

二、对所学过的材料按物理性质进行总结归纳 

1.出示表格。这些是我们这单元研究过的材料,它们都有哪些特性呢?我们来进行一次盘点总结。 

2.小组填写表格(在水中沉还是浮用“↓”或“↑”表示,其它部分用“√”或“×”表示。 

3.汇报交流,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横向比较。 

三、材料与环境 

1.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皮革等,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制成相应的物品;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塑料、砖、陶瓷和橡胶等,人们把自然界里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们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一些特性,再拿来使用。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哪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2.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后再利用,有些材料却不能,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和全班同学来分享一下吧。 

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小结:可再利用的材料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在功能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应提倡使用可再利用的材料制作的物品。 

四、进一步了解材料,拓宽视野。 

1.阅读资料库:“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复合材料”。 

2.展示自制复合纸,建议学生课后进行复合纸与普通纸的对比研究。 

3.这一单元结束了,我们对材料的研究却还没有结束,建议大家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有关材料的问题展开探索,我们一定能有更多的发现!

第四单元  水和空气

第一课 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教学难点】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个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四种液体)1块石头、1块木头、1片树叶、分类用图纸。 

给每个学生准备:1瓶醋(500 ml,分发给小组)、1瓶牛奶(500 ml,分发给小组)、网状图记录纸1张。 

给全班准备的材料:有关水的课件资料、分类用图纸。 

【教学过程】 

一、我们知道的水 

1、师:关于水,我们了解哪些?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将自己知道的关于水的内容进行简单记录。 

2、汇报交流,师有目的地进行板书,帮助学生概括、梳理。 

3、师生交流总结,把关于水的知识归结为几个方面: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态、水的作用、水与生物的关系、水的基本特点等。 

4、播放一小段关于水的影像资料,进行拓展,同时渗透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水在哪个袋中 

1、师:在这几个袋子中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水、醋、牛奶、空气这些物质。(出示几个不透明的袋子)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你们有什么办法猜测里面装的是什么,水又装在哪个袋中吗?并思考这么猜测的根据是什么。 

2、生实践,师巡回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观进行感知,并了解学生的想法。 

3、交流讨论:你们猜测的结果如何?你们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这些物质中,比较难辨别的是哪些,为什么? 

4、讨论交流:把这些较难辨别的袋子单独取出,如果可以打开袋子,但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能准确地找到水吗?打算怎么做?为什么? 

5、生实践 

6、师:对于袋中所装的物质,我们都有了自己的猜测,请大家把袋子都打开,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7、引导学生将袋中所装的物质进行分类,交流汇报自己的理由。 

8、根据学生交流汇报的情况,告诉学生固体、液体和气体是正确分类方法中的一种,同时让生生进行交流,人们这样进行分类的理由是什么。并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固体、液体和气体还有哪些。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过程与方法: 

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2个塑料杯、1片玻璃、1张蜡光纸、1支筷子、2个试管、2根长木条(可以是长一些的牙签)1个玻璃杯、1个塑料瓶(矿泉水瓶)、1个水槽。 

给每个学生准备: 

记录纸两张。 

【教学过程】 

一、观察水和食用油 

1、导入:水是一种液体,你们知道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 

这些液体是否都一样呢?今天我们以水和食用油为例,进行研究。 

2、学生观察:提供给每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在维恩图中。(提示:在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 

3、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师板书展示。 

二、滴液比较 

1、师:水和食用油除了我们刚才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外,还有不同之处吗?比如,我们分别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蜡纸、玻璃片和报纸上,它们的状态一样吗? 

2、生猜测,并讨论: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师适当提示:每一次将液滴滴在不同的物体上时,为了实验的可靠,需同时多滴几滴;每一滴的量要控制,不要太多,简单演示;要注意观察水滴和油滴在不同物体上后形成的形状是否一样) 

3、生实践,将观察到的液滴状态画下来,并注明液滴是在什么物体上。 

4、展示学生的记录,并交流讨论。 

三、比较水和油的轻重 

1、师:水和食用油相比,那种物质更重?我们有什么办法比较? 

2、生交流方法,并讨论、判断方法的可行性。 

3、提供材料,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践,判断水重还是食用油重。(这一实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演示实验) 

4、交流实验结果,并尝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5、请学生将观察所得的结果补充到维恩图中,师补充到板书中。 

四、借助多种容器,进一步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 

1、师演示,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一些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请学生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2、生交流、小结。将两者的相同点补充到维恩图中 

五、总结提升 

1、全班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同之处? 

重点讨论它们的相同之处其他液体也具有吗?这些相同点,固体具有吗? 

2、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于水是怎样的一种液体,你们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课 谁流得更快一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开展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简单设计对比实验,描述并简单解释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影响。 

【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教学准备】 

给每组的材料: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1块玻璃、3个滴管(或吸管或塑料勺)、一张实验记录表。 

给每个学生的材料:一张维恩图。 

【教学过程】 

一、设计流动比赛 

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主要科学概念: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展示上节课的维恩图) 

水会流动,油会流动,它们流动的快慢一样吗? 

2、其他液体也会流动。比如洗洁精,这也是一种液体。(师出示三种液体)这三种液体流动速度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们推测,谁会流得更快一些? 

3、有什么办法证明? 

师引导:如果要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最好进行一场公平的液体流动的比赛。 

4、设计“流动比赛”的方案,小组内成员交流:怎样做才能保证流动比赛是公平的?哪个方法最好,为什么?讨论后确定一个比赛方法。 

5、全班交流比赛方法,围绕“保证比赛的公平、可行”进行讨论,鼓励生生质疑,完善比赛规则。 

二、实验、思考 

1、请小组成员根据自己选择确定的方案进行流动比赛,并记录。(师要提示学生重复做几次实验) 

2、全班交流,汇报,包括:一共进行了几次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何,每次实验的结果都相同吗,大概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结果不一致等。 

3、思考:液体的流动快慢跟什么有关? 

三、液体、固体比较 

1、师让学生关注以板书的水和食用油的维恩图记录,明确水和油具有的共同特点,并思考洗洁精是否同样具有这些特点。 

2、小结:三种液体的相同点,固体具有吗?固体和它们相比,有哪些不同?师生讨论交流,完成固体和液体比较的维恩图记录。 

3、讨论交流,对于“水是怎样一种液体”,我们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四课 比较水的多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非标准单位的测量会导致结果的多样,标准单位的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测量液体的体积。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统一,有助于确立科学的标准。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能较规范地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明确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教学准备】 

给每组的材料: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个玻璃杯、1个量筒、1条纸带、胶水、记录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比较哪个瓶子水最多 

1、出示三个不同的瓶子,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请学生猜测,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说明理由。 

2、怎样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为什么这么想。(师可适当提示前面所学的关于水的特性,如会流动、有重量、有体积等,鼓励方法的多样性) 

3、交流讨论,比较不同的方法,选择操作最简单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4、生实践操作后汇报结果。(如出现结果差异较大或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二、比较水多多少 

1、师:现在我们已知2号瓶中的水最多,但它比其他瓶中的水多多少,知道吗?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2、学生讨论测量方法 

预设1:生可能会直接说用有刻度的杯子,师需追问: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假如没有有刻度的杯子,该怎么办? 

预设2:生可能一时想不出用什么办法,师可直接出示小杯子、瓶盖等材料提示、引导,交流这些材料可怎么用。 

预设3(可接预设2):生知道借助一些更小的容器帮助测量,师可追问:用小杯子量了,还多出半杯怎么办?如果想知道得更精确,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3、自制刻度线测量 

1)如果我们要给一个杯子画刻度线,这些刻度线有什么用?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刻度间距要相同) 

2)生实践:自制的刻度条,并贴到一个玻璃杯上,再次比较三个不同瓶子里的水,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测量结果,发现并讨论问题: 

测量的结果相同吗? 

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呢? 

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三、认识并使用量筒 

1、师介绍量筒,并提示“测量要求”,问: 

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多少?和我们自制的刻度比较,有哪些区别? 

为什么量筒要平放? 

为什么视线要与液面保持水平? 

2、请学生用量筒测量三瓶水的多少,并汇报测量结果。(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量筒,或上课时间不够,可采用教师演示方式进行) 

3、师:你们知道这样一瓶矿泉水、一桶食用油有多少吗?(出示食物或照片)这个数值就表示了一瓶矿泉水或一桶食用油的体积了。 

4、师:5毫升水大概是多少呢? 

板书设计: 

第五课 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过程与方法: 

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 

【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用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比水轻,也会流动。 

【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2个透明塑料袋、2个玻璃杯、1个水槽、1根香、1个打火机、1个吹泡泡器(或吸管)、1杯洗洁精或肥皂水。 

给每个学生准备:气泡图记录纸一张、维恩图记录纸一张、实验记录纸两张。 

【教学过程】 

一、我们知道的空气 

1、师:还记得我们上次“猜测水在哪个袋里”的活动中,是怎么知道空气在哪的? 

2、关于空气,我们还知道什么?请把自己知道的内容填写到气泡图中。 

3、交流,师帮助整理,形成班级的大气泡图。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想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证实的? 

二、空气的存在 

1、空气真的存在吗? 

我们都说袋子中有空气,怎样才能证明袋中确实装有空气? 

2、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或许能帮助大家证明空气确实存在。请大家分组讨论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并利用材料操作一下,请注意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及实验的结果。 

3、汇报交流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结果,说明是什么事实证明袋中空气确实存在。(渗透“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并不是不存在”这一科学观念) 

三、比较空气和水 

1、师:既然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和水相比较,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出示关于水的维恩图,请学生回顾所知道的关于水的一些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对水和空气进行有联系的比较,扩大认识视角) 

2、有什么办法证明水和空气的不同?比如:空气和水,谁轻谁重?水会流动,空气会流动吗? 

3、讨论证实的方法,重点对“空气会流动吗?”进行展开。 

4、比较空气和水的相同和不同点,并把比较的结果记录到维恩图中,全班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六课 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教学过程】 

一、空气占据空间 

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 

2、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 

3、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 

4、知道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 

5、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 

1、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 

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3、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思考讨论: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1、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2、生实验 

3、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并请学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并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 

4、生交流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 

5、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气枪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压缩后的空气的特性) 

6、把这节课所了解的关于水和空气的知识在维恩图中进行补充。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七课 空气有重量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过程与方法: 

在称量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学习准确称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并能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重量,但很轻;通过对石头、水、空气的三者比较,初步建立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体系。 

【教学难点】设计多种方法,重复验证空气有重量,但很轻。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1根长细木条(或竹条)、3根细线、1块橡皮泥、1个气球、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演示实验材料: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给每个学生准备:石头、水、空气的比较表格。 

【教学过程】 

一、空气有重量吗 

1、师: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有重量吗?有什么办法证明? 

2、生讨论交流,提出采用自制的小天平来证实空气是否有重量。并讨论自制小天平的方法。 

3、指导学生自制小天平。(建议:天平上的图钉教师可在课前帮学生固定好。) 

4、小天平调平。(先将气球挂上,另一端挂上重物,想办法使小天平平衡) 

5、给气球充气,观察并记录小天平的变化。(分组实验) 

6、全班交流小天平的变化情况,思考:所有小组的实验结果都一致吗?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实验结果不同?有什么办法改进实验,使效果更明显,结果更精确? 

二、改进小天平的测量效果 

1、讨论交流改进小天平测量的方法 

方法1: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再将其中一个气球的气放掉,观察小天平的变化 

方法2: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在天平的一端再挂上一个或几个充足气的气球,观察小天平的变化 

2、生选择方法进行实践,并讨论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三、天平称量皮球的重量 

1、师:为了让我们的实验结果更精确,更有说服力,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室的天平称来进行研究。 

2、师演示:将一只充满气但未充足气的皮球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出重量(让学生来看),然后用气筒给皮球充足气,(需提醒学生注意充足气后,皮球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要保持皮球的大小一致) 

3、师演示测量充足气的皮球的重量,请学生帮助观察重量是否增加,增加了多少?思考:说明了什么? 

4、请学生观察对比,托盘天平和自制天平有哪些主要区别。(托盘天平不仅可以测出空气是否有重量,而且可以较准确地测出到底增重了多少) 

四、单元小结 

1、请学生将之前记录的维恩图等记录表取出,再发给学生一张新的石头、水、空气对比表。请学生根据前面的实验情况和记录表完成对比表。 

2、根据对比表分析:这三种物质,有哪些特征是相同的,有哪些不同。 

3、出示更多物质的图片,把这些物质分为液体、气体、固体三类,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4、出示之前填写的关于水和空气的气泡图,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可以补充,原有内容中哪些是不正确的,需要改正。 

板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