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测图技术总结

2.2作业原理

数字化测图的主要作业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打印图纸、提供数据光盘等)。

数字化作业流程图如下:

本次在实习中测图采用的方法为地面数字测图,利用全站仪进行野外数字采集,在内业计算机上采用南方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成图。

2.3测绘软件

在本次作业中采用南方CASS7.0软件进行内业处理. 南方CASS7.0是基于AUTO CAD平台开发的,AUTO CAD的所有功能它都可以用,而AUTO CAD则是世界上大家所共认的绘图平台,其编辑功能是有目共睹的,它均提供三种作业方式:电子平板方式、原图数字化方式及内外业一体化。在CAD的基础上,开发了许多功能,如量算定点、图形复制、绘制多功能复合线等。除此之外,还提供了地籍表格绘制与图纸管理等功能。

2.4作业流程

2.4.1作业简介

野外数字化测图是我国目前各测绘单位用得最多的数字测图方法,利用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模式,测站架设自动跟踪式全站仪,选择日本拓普康(Topcon)测量仪器。

2.4.2 作业过程

我们在测图中也采用外业草图+室内交互编缉来完成测图工作。我们在测绘过程中共分3个地形测绘小组,每个小组3—4人不等,一人观测并在全站仪上作记录并编码,两人跑尺并内业绘图。

在点号的编码方式中,我们一个测区一个编码的方式。根据控制点的位置和实际的每天工作量,人工实地绘制草图,在草图上标明,每隔10个点和测站互通点号,防止出错。当在外业完成各点的编号(编码)后,回到室内就可以把传输到计算机的各点在计算机屏幕上以展绘编码的方式出来,再根据跑尺人员自己所走过的线路,辅以这些点号编码,则可比较方便地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或者通过编制编码引导文件,实现自动连线。 当完成这项工作后,再把这些图拿到实地对照,量取实地没有测到的各种数据,再在计算机上进行交互编缉,从而得最终的地形图。

2.4.3 注意事项

2.4.3.1 司尺要点

采用以上方法,对观测及司尺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第一 配合要默契,这一点测完了,下一点应测什么应心灵相通;对观测人员的输入数字及字母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一般应在10秒内完成。第二 司尺人员担负着室内绘图的工作,是测图过程中的主要人员,所以对于地物(貌)的综合取舍等要心中有数,并且应在跑尺前确定好跑尺的线路,尽量避免走冤枉路。

采用这样的测量方法要省事、快捷。测站上所需要的仅是编码及照准两个过程,而司尺人员所需要做的仅是通过对讲机报编码、摆放棱镜两个过程。现在的全站仪测量一个坐标,基本上在1秒以内,有的甚至达到了0.3秒一个点。受走路等原因的影响,测地物约30秒一个点、地貌在1分钟以内,可以说,主要的时间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时间,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画草图的人员基本上是跟不上这个思路与速度的。经本人每天测量小时计,每天约可测600至900点。而且,连线的成功率在95%以上。

2.4.3.2碎部要点

在测量的过程中,碎部点的取舍和测量至关重要,测点过密,造成成图密集,不该要的要了;测点过少,没有把握地形的基本要素,因此对于碎部点的确定,就注意以下几点。

1. 建筑物比较方正的可只需测出三点,第四点可由计算机来完成,南方的许多建筑物 看起来较方正,其实是不规则的多边形,则需要全部实测点位。

2.不规则的地貌应尽量能多测一些点,因为在传统测图中一些细小的变化可通过手工来完成,但计算机的模拟是无法比较真实的反映出这些实际地形的。

3.对于程序中规定顺序绘制的图块,如桥梁,广告牌等,最好能按其顺序进行测量。

2.4.3.2其他事项

1. 要使用的所有仪器设备一定要经过具有资格鉴定部门的鉴定。

2. 测图单元的划分,尽量以自然分界为界,如河流、道路等等以便于地形图的施测, 也减少了接边的问题。

3. 能够测量到的点尽量实测,尽量避免用钢尺量取。因为用全站仪所测量的速度远非皮尺量取所能比的,而且精度也会高些。

4. 实地数据采集时,配合要默契,不在测站可视范围,则通过使用对讲机来传递信息,跑棱镜的人要将自己所要采集的地形地物数据点信息及时报告给测站人员,以确保数据记录的真实性。

5. 由于数字测图很多工作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所以如何加强检核是每个单位所就解决的。特别是在测区远离内业地点时,必须有一定的措施。

6. 尽量在测站的可视氛围进行数据采集,在通视不良的地方或者需要通过举高支杆来观测的时候,则引点到附近设站进行采集数据,避免由于支杆偏离地形地物点位而带来的人为误差。

7. 外业进行数据采集时,一定要注意实地的地物地貌的变化,尽可能地详细记录,不要把疑问点带回到内业处理。

 

第二篇:廊坊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

廊坊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 术 总 结

一、 概述

为加强土地管理和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建立和健全地籍管理制度,实现国土管理现代化、规范化,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韶关市委托广东省测绘技术公司承担北江区约14平方公里范围的1:500数字化地形测量,其中约7.4平方公里进行1:500数字化地籍测量。

(一)测区概况

北江区位于韶关市区,其地理中心位置为:

东经113度35分,北纬24度48分。

测区东侧为良村,西侧为靖村,南至韶关市半岛洲头韶关海关,北达黄岗车站。下辖四个街道办事处:太平、南门、和平、十里亭。城区内主要街道宽阔,城市建设规划较好,北边十里亭街道工矿企业较多,在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处街道较窄且不规则,建筑物连片,混杂零乱,通视条件较差,给测量工作和地籍调查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资料收集及利用情况

测区内有我公司19xx年施测的D级GPS网,本测区利用了“发电设备厂”、“黄岗”、“家具厂”、“良村”、“市体校”、“四处医院”、“下坑坝”、“信托公司”、“有色金属”、“中山路”等10个D级GPS点,其成果精度可靠,符合规范要求,作为本测区平面控制测量的起算数据。 广东省国土厅布设的19xx年国家高程基准I衡韶78、I衡韶80、一等水准点作为测区四等水准高程起算点,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程换算成19xx年黄海高程系高程关系式为

H85=H56+0.158米

二、 主要作业依据与要求

(一)作业依据

1. 《城市测量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CJJ8-99)

2.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国家土地管理局(TD1001-93)

3. 《地籍规范》 国家局(CH5002-94)

4.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T 7929-1995)

5.《地籍图图式》 国家测绘局(CH5003-94)

6. 《规则》 国家土地管理局19xx年

7. 《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 广东省国土厅19xx年

8. 土地确权的有关规定

9. 经过批准的本技术设计书

当上述规定、规范等与本设计书矛盾时,以本设计书为准。

(二)技术要求

1、坐标系统:采用19xx年北京坐标系统,按3°带高斯正形投影,中央子午线 114°。

2、 高程系统:19xx年黄海高程系,等高距为0.5米。

3、 基本地形图、地籍图规格:采用1:500比例尺,图幅规格为50cm×50cm。

4、每幅图埋设了3个埋石点,且每个埋石点至少与另外一个埋石点通视(平均每幅图有一个8秒级以上等级的埋石点)。

5、 采用解析法成图。

6、图幅整饰格式按《地籍图图式》附录B执行,省去图名、图号下的行政领属注记。地籍图在左上角注“韶关市地籍图”,地形图则在右上角注“韶关市地形图”。

7、应用广东省国土与测绘科学研究所编制的《GTC2000广东省地形地籍测绘与管理系统》进行图形编辑,建立数据库。

三、作业程序和方法

(一)作业程序

1、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本测区技术设计书,了解测区情况。

2、组织学习《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了解工作程序。

3、测区控制网的分布与设计。

4、对具体测量任务进行分工。

5、一级(5秒)导线测量。

6、二级(8秒)导线测量。

7、图根控制点测量。

8、进行全野外数据采集。

9、利用GTC2000软件行进内业数据处理,生成地形全图。

10、生成标准地形图。

11、利用标准地形图进行权属调查。

12、进行地籍要素测量。

13、绘制宗地图。

14、生成标准地籍图。

15、绘出地形图、地籍图进行外业、内业核查、修改。

16、成果整理提交验收。

(二)作业方法

1、地形、地籍图采用全解析数字化测量,外业数据采集使用全站仪配合PC-E500袖珍计算机测图软件最终采用广东省国土与测绘科学研究所编制的《GTC2000广东省地形地籍测绘与管理系统》进行图形编辑,建立数据库。

2、各等级控制点编号方法

a、一级(5秒)导线点的编号前面冠以“A”表示。

b、二级(8秒)导线点的编号前面冠以“F”表示。

c、埋石图根控制点的编号前面冠以“T”表示。

d、不埋石图根控制点的编号前面冠以“t”表示。

3、地形、地籍图分幅采用正方形分幅,图幅整饰格式按《地籍图图式》附录A执行。

(三)作业过程

承担任务后,于20xx年7月7人进入测区,布设并施测一级导线网和Ⅳ等水准网,于20xx年9月完成。

20xx年7月24人组成六个小组进入测区,对韶关市北江区约14平方公里施测一、二级(5"、8")导线,进行图根控制,地形、地籍野外数据采集及内业处理工作,到20xx年3月中旬完成数据采集及地形、地籍图核查等外业任务。

20xx年5月7人到测区配合韶关市国土局组成6个地籍调查小组对该市北江区进行权属调查,到20xx年9月基本完成。

20xx年11月20xx年1月5人进行地籍要素测量并全部结束内业编辑、汇总统计,成果整理等工作。

(四)设备投入

1、SOKKIASET2C 全站仪 2台

2、SOKKIASET2B 全站仪 3台

3、SOKKIASETB500 全站仪 1台

4、TOPCONLE 全站仪 1台

5、索佳RED2L 测站仪 1台。

6、S3 1002 1台

7、PENTIUMIV 微机 4台

8、PC——E500 袖珍计算机 6台

9、HP-500 绘图仪 1台

10、HP-450C 绘图仪 1台

11、HP650C 打印机 1台

12、HP670C 打印机 1台

13、联想LJ2210P 打印机 1台

14、HONDA 发电机 2台

15、牧田电锤 2台

16、牧田切割机 2台

所有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均进行了检校,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四、任务实施情况

(一)完成工作量

1、施测一级(5秒)导线点 160点

2、施测四等水准 60.9公里

3、施测二级(8秒)导线点 256点

4、施测图根控制点 1907点(图根埋石523个)

5、数字化地形测量 约14平方公里计282幅

6、权属调查宗地 3734宗

7、数字化地籍测量 7.4平方公里计167幅

8、绘制宗地图 3734幅

9、进行面积量算、统计、汇总。

(二) 任务实施过程

1、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是地形、地籍测量的基础,是获取可靠地形、地籍图的保障。本测区遵循“从总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逐级加密”的原则。

(1)一级(5″)导线点平面控制测量

由于测区范围不规则,因而在布设一级导线点时经过实地勘查,考虑到整个测区的精度平衡,依照规范和要求,充分利用测区内的高等级控制点布设了一个由10个已知点、160个未知点、46个结点组成的多结点导线网,构成了测区的主框架,且网形设计合理,图形强度好;

网点分布均匀(详见联测网图),标石的制作与标石面的整饰完全按照设计书的要求。外业施测采用日本索佳SET2B型,索佳SET2C型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数据记录用手工记簿法,所有需采集的数据都按照规范要求记录到手簿上作为原始数据。平差计算前对导线网内各结点及已知点构成的闭合环(类似复合导线)计算了其内角和,完全满足规定要求。平差计算和资料整理全部在微机中进行,导线网采用南方公司的《控制网平差大全》中的“导线网相关平差”进行严密平差程序计算。精度见技术指标统计,均符合规范要求。

(2)二级(8″)导线点平面控制测量

二级导线点是在首级控制点与一级导线点的基础上发展,其原则是不仅要满足图根控制的发展需要,还需保证每幅图内的基本控制点埋石数量,因而本测区根据地块的分布,共布设了二级(8″)导线网3个,二级附合导线23条,二级闭合导线2条,联测二级导线点256点。全部按有关要求埋(凿)设了永久性标志。数据记录用手工记簿法,所有需采集的数据都按照规范要求记录到手簿上作为原始数据。平差计算和资料整理全部在微机中进行,导线网采用均采用清华山维NASEW V 3.0严密平差程序计算。精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3)高程控制测量

四等水准网测量起算点的利用:测区内有国家Ⅰ等水准点“Ⅰ衡韶78”、“Ⅰ衡韶80”点位正规、完好。这二点的施测及平差后的精度符合要求能满足发展四等水准及其以下高程的需要。四等水准网主要是联测Ⅰ级导线点,凡是落在平地及小山包的点均用四等水准联测,山头上或楼顶上的点采用测距三角高程。本次四等水准测量共联测了150个Ⅰ级导线点,水准路线全长60.886公里。四等水准外业观测采用S3型水准仪配区格式木质标尺,观测前对水准仪及标尺进行了严格的检验,对水准仪的各项要求进行了校正,每天施测前均进行了i角检查。原始数据记录用手工记簿方法记录。在施测中严格按照水准规范进行。水准网的平差计算:内业计算和资料整理全部在微机中进行,水准网平差软件采用南方公司研制的《控制网平差大全》中的 “水准网平差”,进行严密平差。平差后每公里观测高程中误差为±0.5cm。高程最大中误差A134为±0.766cm。,精度均符合水准规范要求。

等外水准网测量是在Ⅰ级导线点四等水准点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外水准外业观测采用S3型

水准仪配区格式木质标尺,观测前对水准仪及标尺进行了严格的检验,对水准仪的各项要求进行了校正,施测前进行了i角检查。原始数据记录用手工记簿方法记录。在施测中严格按照水准规范进行。

水准网的平差计算:内业计算和资料整理全部在微机中进行,水准网平差软件采用清华山维NASEW V 3.0严密平差程序进行严密平差。平差后的,高程最大中误差为±1.056cm,精度均符合水准规范要求。

应国土局要求,Ⅰ、Ⅱ级导线点还提供了一套(80西安坐标系,85国家高程基准高程系)的成果。

(4)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测量平面在等级控制点基础上采用电磁波测距导线进行加密,图根高程控制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测定,图根点编号是在阿拉数字前冠以字母“t”。本测区共布设图根点1907个。其中图根埋石点523个,编号是在阿拉数字前冠以字母“T”。

数据记录用手工记簿法,所有需采集的数据都按照规范要求记录到手簿上作为原始数据。平差计算和资料整理全部在微机中进行,导线网采用均采用清华山维NASEW V 3.0严密平差程序计算。其各项限差精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2、 地形测量

本测区地形测量采用解析法实施,测图软件采用广东省国土与测绘科学研究所编制的《GTC2000广东省地形地籍测绘与管理系统》进行图形编辑,建立数据库。

本测区分六个外业小组,使用六个电子手簿,六台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

由于电子手簿各项测站检查严格齐全,能随时发现控制点成果错误(包括成果输错,点号与实不符等)、对中误差超限、归零误差超限等,保证了碎部测量实测点的精度。对于个别难以用极坐标方法实测的点,可以通过加测辅助点、加量辅助边,然后利用电子手簿的计算功能计算出所需点坐标。再加上电子手簿与全站仪直接通信,避免了读数和记簿误差,使所测数据准确可靠。

外业作业时,每个作业小组为3人,其中1人观测记录、1人施棱镜、1人画草图。小组当

天外业结束以后,由绘制草图的作业员在电子手簿中作图块,然后输入计算机编图。

3、权属调查

配合国土局开展地籍调查工作,由国土员确权定界并填写调查

表,测量员绘工作底图。 地籍号按街道、街坊、宗地三级编号。整个北江区定为第3街道,下分18 街坊。

4、 地籍测量

在地籍权属调查时,作业人员利用已有的数字化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用权属调查表作为权属依据,?各作业小组采用结合外业核查的办法,把每一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点点号、界址线、宗地号等标注到工作底图上,作为地籍草图提供给内业进行编辑。测区地形测量完全是按地籍精度用全野外数字化采集的,?在采用地形数据编辑地籍图时,有少数界址点未采集,且又无法用几何法求出时,重新进行了设站补测。

五成果精度与质量

(一) 控制测量

1、 观测手簿

观测测量手薄按要求整饰.观测者、记录者、日期、仪器型号、气象、仪器常数等记录齐全。经第一、第二检查者100%检查,最终检查抽检50%,半测回差、测回互差、2C互差、指标差之差无超限,划改处除非计算错误外均都已注明原因。

2、一级(5秒)、二级(8秒)导线、及图根控制点,布点均匀、通视条件良好。埋石点主要以切割水泥路面为主,字框方正、大小合适、字头朝北。

3、各等级控制测量精度统计

① Ⅳ等水准网

每公里高程中误差 最弱点高程中误差

0.88cm 1.47cm

② 一级(5秒)导线网

单位权中误差 最弱点中误差

4.78″ 1.47cm

③ 二级(8秒)导线网

导线网(条)数 单位权最大中误差 最大点位中误差 高程点位中误差

28 5.62″ 3.74cm 1.59cm

④ 图根控制导线网(条)

导线网(条)数 单位权最大中误差 最大点位中误差 高程点位中误差

292 13.9″ 4.69cm 5.94cm

一、 二级导线计算分为19xx年北京坐标系,19xx年黄海高程系;19xx年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套成果。取最大误差值为统计值。

(二) 地形、地籍图测绘

1、地理精度

经内、外业检查,认定地形图各类控制点、埋石点点位恰当、稳固可靠,标志明显,便于保存;各地物、地貌测绘细致、客观,表示合理,综合取舍适当;地理名称正确无误,较好地领会了设计意图,未发现大的差、错、漏现象;地物精度较佳;能较好地反映本测区地理特征和满足实际要求。

2、数学精度

参见各测量小结统计数据。

3、地籍原图、宗地图表示

经检查地籍原图的各项要素(控制点、界址点、各类地物、行政界线、宗地、整饰及其它地籍要素),宗地图各项要素(宗地号、权属主名称、面积、门牌号、宗地坐落、宗地四至等)均表示齐全,符号运用正确,各类注记无误,宗地号、地类号、房屋结构、层次、门牌号等无错漏,图面整饰符合要求。面积量算及分类面积汇总均由微机软件处理。

4、问题处理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个别作业员个别图幅存在差、错、漏现象,对发现的问题我们是一一落实到人,谁作业谁负责。外业问题必须到实地解决,然后交内业人员修改彻底;内业问题必须按技术设计书要求修改,做到数据属性、图层正确,图形文件能转换成GIS接口文本文件,确保文本文件无信息丢失,即GTC软件可根据文本文件生成与原图完全一致的图形。

六 技术设计的实施与问题处理

(一 )技术设计的实施

进入测区之前就组织了作业员、质量检查员认真学习《技术设计书》,大家对有关问题展开了讨论,取得了一致的认识,统一了技术口径,给实施作业打下基础。

进入测区后,作业完全按技术设计书的要求实施,特别在各

级控制测量的实施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把好质量关,做到各级控制成果完全合符设计要求。实践证明:本技术设计基本合理、科学。

(二)主要问题处理

⑴ GTC2000符号库中有许多符号与《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不统一,作业中将符号按图式要求作了部分改动。

⑵在外业进行权属定界时,有些拐弯的地方在实地用肉眼无法看出来,成图时就出现界址线切割房屋、围墙等情况。经与韶关市国土局协商在内业编辑时于拐弯处增加了界址点。 ⑶在地籍建库时,遇到有部分宗地没有调查表,还有部分调查表填写不全,缺户主名等,经与韶关市国土局协商,同意按调查表现状进行建库。

⑷分街坊进行面积量算、统计、汇总时,道路;绿化地;公共用地等用界线圈起量算面积,宗地号从9001编起。

七 质量管理与检查

本测区采用从上到下层层管理的办法,整个测区有专人负责,?各队由检查员负责,各小组由组长负责。

成果检查验收在经小组自检,队一级全检以后,再交公司一级专检,20xx年2月和4月、11月对韶关测区地形、地籍图进行了三次大的质量专检,其检查结果为:

(1)界址点施测精度

经野外设站复测界址点坐标,与界址点成果比较,其精度统计如下:

解析界址点精度 △允=±5 cm

实测点数 粗差数 点位中误差

342 4 3.89cm

界址点与界址点间距用丈量的方法检验,其精度统计如下:

界址点间距丈量精度(按图幅统计) △允=±10 cm

丈量边数 粗差数 边长中误差

174 0 4.03cm

(2)建筑物施测精度

由于权属界内建筑物亦采用解析数字采集法施测,少量不便采集处,也用几何方法补测,其精度接近界址点施测精度。

地物点施测精度 △允=±10 cm

实测地物点数 粗差数 平均值

463 7 ±3.76

八 上交成果资料

1、 韶关市北江区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 1份

2、 技术工作总结 1份

3、 工作总结 1份

4、 质量最终检查报告 1份

5、 仪器检定资料 1份

6、 地形测量工作小结 1份

7、 地籍测量工作小结 1份

8、 控制测量小结 1份

9、 水准观测手簿 3本

10、 一级(5″)导线观测手簿索 6本

11、二级(8″)导线观测手簿索 12本

12、图根经交观测手簿 17本

13、图根导线测距观测手簿 9本

14、图根导线观测手簿 66本

15、 一级(5″)导线点点记 1本

16、 一、二级导线点联测略图 2张

17、地籍和地形图幅结合图 2张

18、 1:500地籍和地形薄膜图、晒兰图 1套

19、以街坊为单位宗地面积汇总表 1本

20、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 1本

21、地形图、地籍图、宗地图数据库光盘 1张

22、 一级(5″)导线网计算手簿 2本

23、二级(8″)导线网计算手簿 2本

24、图根导线计算手簿 9 本

25、一级(5″)埋石点成果表 2本

26、二级(8″)埋石点成果表 2本

27、图根埋石点成果表 1本

28、图根点成果表 1本

29、埋石点成果展点图 1张、

30、街坊分布示意图 1张

31、质量全检资料理 1本

32、宗地图 3734幅

九 经验、体会与建议

⒈地籍调查是关键

地籍调查、宗地定权是地籍测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效益与效率的敏感点。本测区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在测量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给工作带来许多麻烦,增加了许多重复的工作量,降低了效益。

今后应加强地籍调查的研究,在充分准备妥当的条件下努力组织好各宗地的定权工作,一丝不苟地填写好各项记载,为下工序提供齐全、完备、正确无误的资料。

⒉重视工作底图的现实性

现实性强的工作底图是搞好地籍调查作业的前提,本次作业中宗地定权时使用的工作底图现实性很好,给地籍调查带来很大的方便。建议在同时进行地形、地籍采集的测区,在地形图完成之后,再进行地籍调查作业,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益与成本质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