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反思

反思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反思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从其教学组织形式来说,可分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边学边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学生课外实验四种类型。如何进一步弄清各类实验的特性和作用,并把它们和谐起来,使它们在培养学生能力上发挥最佳功能,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教学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边学边实验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全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能力的过程。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学边实验,时间可长可短,灵活机动,与学习新课结合紧密,不一定需要正规的实验室,也不需要写正规的实验报告,很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一般都很好。因此积极创造条件,开设这类教学实验,对于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无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改革。同时我们又发现,在学生物理分组实验中,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多,仪器少,实验中常出现"男同学抢着做,女同学怕动手;成绩好的积极做,成绩差的旁边坐"的倾向;二是由于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以物学理,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由于边学边实验课不同于学生分组实验课,其教学形式如上课,一般不允许随便走动,互相抄袭,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逼"得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学习,容易纠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边学边实验起到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 边学边实验教学是融知识学习和实验操作为一体的课堂教学过程,能够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主要原理为: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动手、动脑、讨论、讲述、小结,教

师肯定和赞扬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议,使学生及时认识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增强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了直接学习动机。

(二)高思维密度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全体学生智力发展。

边学边实验教学能促使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积极、主动、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思维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认识不仅是思维活动的源泉,而且是思维活动的依据。教改实验结果表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边学边实验和问题讨论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能够改变大脑的兴奋点,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并促使大脑对各种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概念。因此,边学边实验教学的课堂思维密度是比较高的。

我们曾以"物理课上最容易引起自觉学习的事"为题向学生作过多次调查,结果表明,正是我们主张采用的问题讨论、边学边实验、表扬激励等方法最容易引起学生的自觉学习。

(三)边学边实验教学提供了较大的知识信息,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边学边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能给学生较大的知识信息,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信息论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输过程一般属于有干扰的情况,边学边实验教学利用"动手、动脑、动口、动笔"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减少由于干扰失去的信息量,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较多的知识。

反思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反思

百色市中考的初中物理评价制度从百分制改革为等级制(A+、A、B+、B、C+、C、D制),物理实验教学表面看被放在更为必要和重要位置,更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然而实际中,学校为提高C+级率(我县是被田阳高中录取的等级)而安排课程,教师为A+级率(被市高中录取的等级)而教学,学生只为语数英(450分)三大科而学习。物理实验教学便出现以下现状:

1.多年来,中考实验内容都是以笔试的方式在试题中考,从没有到实验室里去考学生的操作,导致了目前只"讲实验"而"不做实验"的现象。

2.老师把实验讲的滚瓜烂熟,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并未让学生真正到实验室里实际操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实验课难以开展。

3.教师多媒体采用虚拟实验来替代真实实验,因为虚拟实验的功能全、成本低;实验速度快、效率高;可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4.实验教师由后勤工作人员替代,使本来就十分繁重的教学任务让教师们无暇顾及实验课。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脚踏实地上好实验课非常必要。

一、认真备课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一说上实验课就松了一口气。认为实验课好上,学生喜欢上实验室,积极性高,因而不认真备课,或者说不知道怎样备实验课。有的教师甚至没有教案就匆忙上实验课。其实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真正上好实验课很不容易,不下一番功夫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

上实验课应当和其他课一样备好课,写好教案。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提前预做实验,以便取得第一手资料,懂得每一个实验的关键,这样才能取得主动权,做到心中有数。许多老教师,虽然讲课多年,每个实验在他们心中了如指掌,但是他们每次上课前仍要认真预做。因为时间条件变了,因素也随着变化,只有预做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好实验,上课前检查每一组仪器也是应该做的一项工作。而不少教师认为这是实验员的事,不予重视,结果实验开始了,才发现有的器材短缺,有的仪器不能

使用,致使一部分学生做不成实验,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检查每组仪器一定要认真,首先从数量上及规格上检查,其次看每一件仪器是否能用。考虑到实验的过程中有出问题的可能,还应有一些备用器具,以便及时补充更换。

二、要求学生预习实验

提倡学生预习实验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要布置预习提纲,且要采取多种方式检查预习情况,逐步做到不预习不准进实验室。例如,可采用提问检查,进实验室前检查笔记等形式;也可以把权力下放到小组长,由他们检查后汇报。对于无故不预习的学生,可采取停做实验先预习,课外补做实验的办法。这样要求几次就逐步走向正轨了。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实验课上,应抽取适当时间,讲清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容易发生的故障,点出本次实验的关键所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排除故障。这样能减少盲目操作造成仪器的损坏,又能使教师不陷于被动地解答学生的问题之中。

例如,电学的很多实验都用到电流表和电压表,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连接方法及正确读数又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这就要讲清它们的基本原理、在电路中的

连接方法以及量程的判断和选用。鼓励学生勤于动手做实验,敢于动手做实验。对于可能出故障的几种情况,启发学生依靠自己排除故障。这样引导,学生反映收获大,远远不止学到一点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也摆脱了因排除故障而导致的忙乱,有了指导学生的主动权。

在实验课上,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要认真观察学生实际操作的全过程,仔细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教师是在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工作的,工作的重点,不是一般的讲解和辅导,而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特别对于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引导他们分析

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努力改进的方向。

以上从几个方面谈了对于上好初中物理实验课的一些看法,对于上好物理实验课来说都很重要,但我个人认为,其中观念的转变更为重要,起决定作用。观念的转变一般指教育决策者和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理念的转变。现行的教育体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深,功利性教育还有一席之地,导致老师在课堂上讲实验,学生课下背实验,以应付考试,节省资金。这样就违背了科学规律,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能力都得不到提高,培养了一批高分低能的人才。只有教育决策者的教育理念转变了,评价体制转变了,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法才会跟着转变,回到科学、理性的轨道上来。

反思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反思

自从19xx年新实验室建成,以及又经历了几次"普实"验收后,我校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实验教学已成为我校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中我们能注重实验前的准备和实验教学中操作,还能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我认为这是不够的,在实验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实验教学的反思。现将我的几点反思总结如下:

一.反思器材准备和实验后的器材整理

每次实验教学完成之后,都应对此进行反思,看实验器材准备是否合理,实验结束后器材的整理是否得当。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验规范性能力。我曾教过一次学生实验。操作是:给定一杯盐水、一架天平及砝码、一只量筒,要求学生利用给定器材测出盐水密度。同时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纪律。在实验过程中就发现有学生把量筒装盐水直接放到天平上称,还有学生把过多的盐水往地上倒。实验结束后反思:实验中有学生操作不规范的一面,但是老师在准备器材的过程中也存在问题:盐水过多,超过了天平量程,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实验结束时,发现不少学生将器材随意摆放、砝码未收回盒内、量筒放在桌子边,没放在安全的地方等。这就提醒我们老师,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规范性方面的教育。

二.反思实验原理

在实验结束后,围绕实验原理进行反思,可变通实验原理公式,使实验>方案更为简洁,实验结果更为准确,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原理公式是η=W有/W总=Gh/Fs,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物的重力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用刻度尺测出重物提升的高度h、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若反思一下实验原理公式可变通为:η=Gh/Fs=Gh/Fnh=G/nF。此时可只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物的重力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观察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n,即可方便地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如果学生对实验原理进行了总结,就会加深对实验过程的理解,明白实验中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机械的学习了实验操作。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会得到迅速提高,实验的兴趣也会增强。

三.反思实验方法及过程

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固然很好,但是仍有一些方法和过程在具体的实验中会有一定问题或不足。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反思能够帮助我们改进实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同时也能让学生对实验结论更加信服。如惯性实验之一:在装水的玻璃杯上放一块纸板,在纸板上放一个鸡蛋,然后将纸板弹出去,鸡蛋由于惯性保持静止状态而掉进杯子中。可是在演示时,就算经验丰富的老师也容易将纸板弹翻,鸡蛋掉在地上而实验失败,我也遇到过这样问题。后来我发现本实验可进行如下改进:在纸板的另一边拴一根细绳,实验时水平的将纸板拉走(这一点很容易做到),鸡蛋就不易掉下来了,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四.反思实验现象

教师更应对实验现象进行反思。特别是实验现象与事先预想的或与学生想象的不不相符时,找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利于改进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能力。例如"组成串、并联电路"实验中,两灯泡串联时发现一只灯泡亮,另一只灯泡暗,学生提出疑问:"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两灯泡会同样亮,怎么会一只亮一只暗呢?"为此,引导学生进行反思:(1)这两只灯的灯丝长短绝对一样长吗?对电流的作用会一样吗?(2)学生学习了功率后,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思考:决定灯泡亮度的是灯泡的实际功率,虽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相等,但根据P=I2R可知实际功率的大小还取决于灯泡电阻。所以会出现灯泡一亮一暗的现象。通过对上述现象的反思,学生就理解了决定灯泡亮度的是实际功率,而不单是电流或电阻大小。当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有更多的

反思,这只是我的一些想法,更是我的努力方向。

反思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反思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对于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引出物理公式以及加深对它们的理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实验又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良好的实验素养的主要手段。物理实验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有别于直观的理论教学,又必须以理论教学为指导。课堂上实验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劣,因此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村中学由于种种原因,物理实验教学大多只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如何搞好实验教学,是大多数物理教师研究的课题。我认为农村中学实验教学应结合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一、农村中学学生的一般现状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现约占三分之一的学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尤其是农村初中,这个

 

第二篇: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

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 王丽清

[摘要]本文是根据物理课程改革的精神,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结合初中物理知识,进行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充分体现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实验教学、兴趣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立足未来对人才的需要去培养学生,着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培养“三个面向”人才的重要课题。[1]而物理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而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物理的最好途径,实验是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部分。物理实验对发展兴趣,培养分析、归纳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提高劳动技能以及感受简单美,进行某些品德教育等等,都是其他物理教学手段很难集于一身的[2]。所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得到加强。本人就如何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演示实验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1.实验引入新课,巧设情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新课的引入是课堂实验教学的开端,与一切有目的的行为一样,良好的开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的引入方法多种多样,利用实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导入新课。在引入新课时,可以根据新课教学的内

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小实验。例如:在“蒸发”一节教学中,我们可以预先准备好一些酒精,请一位同学用酒精在黑板上写上"蒸发"两字,并让全班同学观察现象("蒸发"两字很快消失);接着让各同学在自己的手上涂些酒精,谈谈有何感觉(感到凉爽)。通过观察现象和亲身实验体会,同学们对蒸发有了一定感性认识,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很自然的引入课题。又如:在引入“大气压强”的新课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小实验:准备一个空矿泉水瓶、一个硬币、一个深度较浅的碟子和水,上课时把硬币放入碟中,加少量水(水面刚好淹没硬币)。请学生思考,手不触到水,能否把硬币从碟中取出(实验时只可以使用空瓶,不得借用其它工具),并让有办法的同学上讲台演示(拿起空瓶,适当用力挤出部分空气,把瓶倒转过来,瓶口插入水中后松手,碟中的水被“吸”入瓶中,此时手就可以不触到水而取出硬币),在学生演示完毕,教师提出问题(水为什么会被“吸”入瓶中?),并在提问的基础上引入新课。引入阶段创设实验情境,提供新颖、奇特、惊险、多变的现象,配合教师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及运用其它对比鲜明的教学媒体,能够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直觉兴趣,但更重要的是,要依靠所创设的实验情境的内容和教师的引导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教师经常以各种新独特的演示来设置能吸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各类问题情景,才能使学生养成多思的良好习惯,这是培养良好思维能力的开端。[3]

2.加强演示实验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演示实验的目的是展示某种物理现象,让学生亲眼目睹或感受物理现象产生的效果。演示实验能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很受学生的欢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

3、利用简单的材料改进部分演示实验,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著名物理学家朱正元有句名言“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

验。”我们做实验时尽量做到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如:在讲分子间作用力时,我拿一支粉笔从中间掰开,然后把两块粉笔同时蘸一下水,再用力挤压在一起,就可看到两块粉笔牢牢粘在一起。因为粉笔变软后通过挤压很容易使分子间达到有引力的程度。鸡蛋在物理实验中也是很好用的器材,如:讲解惯性、摩擦阻力现象时:选用外形相似的生鸡蛋、熟鸡蛋各一只,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相同的力使它们在原处旋转。能迅速旋转的是熟鸡蛋,缓慢旋转几圈就停止的是生鸡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物理现象;利用身边物品,进行物理实验,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体会,对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的。

二、加强学生实验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1.部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学家托兰斯认为,学习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翱翔的空间,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多动手做实验,能增强感性认识,丰富大脑的表象,促进学生把外界生活实际和感知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使他们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调发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因此在实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分组实验,如在滑动摩擦力跟哪些因素有关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猜想,会提出:①滑动摩擦力可能跟压力大小有关。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③滑动摩擦力可能跟接触面的大小有关。采用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从上述实验目的和实验出发设计实验,选择实验器材。师生共同动手进行实验,记录拉力的大小,通过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推理、概括,归纳出结论。在这种“引导——探索——实验——掌握”的新教学模式下充分体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老师创造性地“导演”、“设计”、“协助”、“引导”下进行自主实验,让学生自

己体验学习,带着问题富有独特个性化去学习

2.加强课外小实验制作,引导学生一物多用,挖掘学生的实验潜能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学生小制作活动,把课内外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利用废物作为材料,如医用注射针筒结构虽然简单,但应用于物理实验中有其独特之处,可作为演示许多物理现象的小实验的材料,具体应用如可演示大气压的存在、压缩气体做功、喷泉实验、连通器实验、潜水艇、 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等。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多动脑、动手,启发学生发挥各种简单实用器材(如易拉罐、软料瓶、纸等)的多种实验用途。

通过物理实验,不但要达到教材对每一个实验提出的实验目的,进行常规的验证性的实验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分组实验、课堂演示实验、课外小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的严密观察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发现、思考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以上仅是笔者在这两年来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些尝试。“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在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研究、寻找更适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正如柳斌所说的,我们的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应当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一个人只要得到对他最合适的教育,他的才能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5]

引用文献:

[1] 《中学物理教学法》 许国梁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石谨娜

[3] 《实验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冯立安

[4] 《浅谈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徐晓峰

[5] 《加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何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