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粮食班队活动资料

甲: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乙:三(1)中队“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古人云:身披一缕,当思织女之劳;日食三餐,每念农夫之苦。

乙:如果没有粮食,人类将无法生存。如果没有粮食,中国何谈发展。

甲: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不管是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还是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吃,作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准则之一,亘古未变。

乙:吃的来源是什么?粮食。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食粮。

甲:让我们走进第一篇:重温古诗带给我们的感动。

第一篇:重温古诗中的感动:

过渡:乙:接下来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悯农》 (出示锄禾的图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甲: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A、我觉得农民头顶烈日,真是太辛苦了!

B、我想到了:当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时,我们呆在空调房里,喝着饮料,而农民伯伯却在田地里辛勤劳作,他们太辛苦了! C:对,我们应该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D看到农民伯伯那么辛苦的在田间劳作,我想对同学们说:“粮食是汗水换来的,请同学们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E:粮食确实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我们浪费粮食,就太不应该了,太对不起农民伯伯了。

F:我知道了爱惜粮食就是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表现。 过渡:乙: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接下来我们说说有关粮食的名言警句等。

2、 下面请欣赏配乐诗朗诵《观刈麦》(视频)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 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 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 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 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 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 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

主持(女):贫苦的妇女还要拣起田间那颗颗粒粒的稻谷,难道我们就不应该节约粮食,爱惜粮食吗?

主持(男):说起这节约粮食的诗句还真不少,我们就来分享一下吧。

一天省下一两粮,十年要用仓来装。

一星半星,聚两成斤。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乙: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第二篇:反观生活中的浪费。

甲:华夏自古重节俭,珍惜粮食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国情的必然要求,更是一名合格公民应尽的义务。

乙:或许学校的饭菜不是最可口,但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粮食。看看生活中这些让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

1、 出示图片(解说员解说)

解说词:餐桌上、垃圾桶里,经常会有同学们吃剩的饭菜等食物;也许有的同学会说,饭是我自己花钱买的,愿意怎样就怎样。可是不知道你是否意识到,你浪费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父母的血汗,你丢弃的也不只是些米饭,还有勤俭节约的美德。因为,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 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呀!可以说,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课件:粮食怎么来?)

甲:为了了解同学们的用餐习惯,我们派出了四路记者进行现场采访,请同学们实话实说。

2、现场采访:(4名记者采访8位同学)

四位小记者:大家好!我们是高枧小学校园新闻的小记者,我们接到任务,就爱惜粮食问题进行跟踪报道。

A记者:先自我介绍(握手)你好!作为一名小学生,看到这样的画面有何感想?(A农民种粮食不容易,随意浪费太对不起农民了!

B一粒米,一滴汗,我们都要珍惜!)

B记者:请问平时在学校吃饭是否有倒剩菜剩饭现象?为什么? C记者:请问你在家吃饭是否挑食、厌食?

D记者:平时是否用零用钱买零食充饥?

3、主持甲:看来已经有很多同学已经认识到爱粮节粮的重要性,并付之于行动。

主持乙:想知道一些名人是怎么爱惜粮食的吗?有请几位同学带来的小故事,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毛泽东、周恩来、朱元璋) 甲: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乙:XX,你知道勤俭这个词怎么来的吗?

甲:我还真没研究过。

乙:那就有请郑老师给我们讲讲《勤俭不分家》的故事吧!

勤和俭不分家

从前,有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 就在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 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 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字去做。”后来,兄 弟俩分家时,将匾锯成两半,老大分得 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 字。

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馒头吃两口就扔掉,没过多久,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了。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 字放在屋内,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

不问农事,每年收获不多。虽然一家省吃俭用,也难以持久。这一年遇 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空空如也。

他俩一气之下扯下字匾,将“勤、 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 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 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子儿女,后来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甲: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郑老师精彩的故事。下面进入情景假设问答环节。

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么办呢?现在进行分组讨论,时间为2分钟。

1、晚饭时,妈妈给你盛了满满的一碗饭,你吃不了该怎么办?

2、妈妈今天中午给你带的饭菜你不爱吃,应该怎么办?

3、当你发现有的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正要倒掉时,你该怎么办? 讨论后,推选小组代表发言。

预设:节约粮食的好方法:

A、吃饭前自己能吃多少饭就盛多少饭,如果觉得一碗饭吃不了,就先拨出去一部分。

B、吃饭时不挑食,把自己盛的饭吃完,不要剩饭,不要把饭粒掉到桌子上。

C、如果看到有的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倒掉时,我们要及时地进行

制止和劝阻。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 乙:请欣赏《饭桌之歌》

让我们走进第四篇: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甲: 一句句醒目的警示语,一声声善意的劝告,无不在提醒着我们。让我们牢记:爱惜粮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一起来念念这首儿歌吧。(出示课件)

爱惜粮食

小朋友,告诉你,我的名字叫粮食。

一日三餐我为主,食用可以长身体。

农民种田真辛苦,风吹日晒忙四季。

一粒粮食一滴汗,粮食掉了真可惜。

中国人口十多亿,粮食实在不富裕。

不要小看一粒米,积少成多了不起。

乙:有请中队长宣布班级“节粮小标兵”的评选结果 。

通过前一阶段爱粮节粮活动的开展,同学们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经过评选,XXX\XXX\XXX三位同学被评为“节粮小标兵”,请辅导员老师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大家掌声祝贺。

乙:让我们继续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以勤俭为荣,以浪费为耻。请中队长宣读《节约粮食倡议书》。

节约粮食倡议书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当我们随手扔掉一块馒头的时

候, 我们是否想到世界上有多少人因饥饿徘徊在死亡边缘,有多少父母正在为一餐饭而辛苦奔波?为此,班委会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3. 吃多少买多少,节约每一粒米、节约每一勺菜。 4. 不偏食,不挑食。看到浪费,勇敢制止。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

总结:

甲:同学们,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

乙:我们都是学校的主人,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要用心去爱护它,关心它。

合:让我们同心协力,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

 

第二篇:实践活动——爱惜粮食

实践活动——爱惜粮食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于学校浪费情况的调查,使学生了解身边浪费粮食的现象。

2、通过活动,教育学生爱惜粮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对农民伯伯的尊敬之情。

活动重点:

了解粮食的浪费情况。

活动难点:

通过本次活动,教育学生爱惜粮食,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

活动方法:

调查法 观察法

活动准备:塑料袋

活动进程:

一、 通过古诗,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都学过《悯农》,哪位同学来背诵一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师: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指名答,要珍惜粮食,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二、讲故事《七颗钻石》的故事。

1、师讲故事。

2、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要向小女孩学什么?

3、指名回答。

4、师生交流,懂得道理。

三、 公布调查结果,并讨论

1、出示调查问题。

(1)你在学校有没有把饭吃完的经历吗?

(2)如果有的话,你怎么处理剩下的饭菜?

(3)你有不爱吃的菜吗?

(4)你怎么处理不爱吃的饭菜?

(5)你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来盛饭菜吗?

2、将学生在学校内调查的浪费粮食的情况进行汇报。

3、公布调查结果

(1)食堂就餐的学生浪费严重,有的是整个馒头扔掉,米饭倒掉的比吃的

多,

(2)学生零食带的多,浪费严重。

4、根据调查的结果,引导学生谈体会。

四、让学生家长帮助查找有关资料

1、我国的粮食产量

2、我国现在的粮食浪费情况

3、浪费粮食的危害

4、浪费粮食的主要集中人群和地区

五、将查到的资料进行交流

1、观看粮食的生产过程录象。

2、观看粮食加工成食品的过程录象

3、引导学生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感受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

六、 总结

看来珍惜粮食迫在眉睫,让我们一起努力珍粮食,不再浪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