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自评

政法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学生自评总结

毕业论文自评

 

第二篇:20xx级毕业论文点评

2005级毕业论文点评

点评者按:为给学生学习毕业论文写作提供便利,同时也为各学习中心老师辅导学生时提供必要的参考,我们试作了此次学生毕业论文点评。点评选择一篇参加了答辩的学生论文,按其行文随处作出评论,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醒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方面,避免易犯的错误。相应的点评文字可见批注(正文页右侧)和集中在被选学生论文后面的论文点评记录,点评者在被选学生论文的点评处用小四号黑体字标注【1】、【2】、【3】??。为方便起见,删除了学生论文作者姓名、原创性声明页、目录页。 点评不当处,请老师和同学们提出意见,直接给教务管理办公室邮箱。

学生论文原文:

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1】

摘 要【2】

目的:了解某二级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其使用是否合理。 方法:对20xx年1月~4月外科111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作出有关合理性的评价。 结果:196例受调查病历中,采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111例次,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100%。预防用药起点过高,用药持续时间过长。 结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一定程度不合理性,应严格掌握各类手术预防用药的指征; 加强手术前期预防性用药的管理; 限制手术后期用药时间。【3】

关键词: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4】

Abstract

Aim:To know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valuate the rationality on perioperative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general surgery . Method:The usage of perioperative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general surgery was surveyed.One hundred and eleven selecte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cked-up from all patients from Jan 2006 to Apr 2006 to evaluate the rationality on antibiotic prophylaxis. Results:A total of 196 surgical patients in general surgery were surveyed. Perioperative antibiotic prophylaxis was used in 111 cases and the rate of antibiotic usage was 100%. Antibiotics was used in all surgical cases.The using rate of prophylactic antibiotic was high,and continuing prophylactic antibiotic usage beyond the standard

recommendations was too long. Conclusion:Prophylactic antibiotic usage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still has some problems.In order to administ rate antimicrobials rationally and to prevent the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the perioperative administ ration of antimicrobials for prophylaxis needs to reach a higher level,

and the following measures need to be emphasized: to familiarize with the indication of prophylactic medication of various operations; to control preoperative prophylactic medication; to limit the period of postoperative medication.

Keywords:perioperative period in general surgery,antibacterial drug,prophylaxis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随着近年来抗菌药物新品种的不断涌现,使得抗菌药物的应用日益复杂,围手术期指病人因需手术治疗住院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围手术期病人使用抗菌药物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本文从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入手,随机抽取外科住院病史,对外科手术预防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作出评价,协助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5】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某二级医院20xx年1月~4月经手术治疗的病历196份,其中属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有111份(普外科66份,骨外科22份,胸外科2份,神经外科4份,泌尿外科15份,妇科2份)。【6】逐份填写调查表,包括科别,病历号,病患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过敏史),诊断,手术情况 (手术名称、持续时间、切口类型),抗菌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时间,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7】

1.2 方法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所要统计分析的内容包括:1)有无指征用药;2)药物品种的选择;3)用药的时间:术前、术中、术后;4)用法用量和用药途径;5)联合用药;6)药敏试验、病原学检测送检率。 其中手术切口类型、给药时间,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等,参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20xx年公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有关内容,进行评价。【8】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应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污染手术(Ⅲ类切口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给药时间: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

[1]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具体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评价 [2]

标准

适应证 合理 有 基本合理 有 不合理 无

初次给药 术中追加

术后用药Ⅰ类切口 术后用药Ⅱ类切口 术后用药Ⅲ类切口 联合用药

术前0.5~2小时内 手术时间≥3h 追加 不用

24小时内停药 停药时间≤5天 有联合指征

术前、术中或当天 手术时间≥4h 追加 24小时内停药 48小时内停药 停药时间≤7天 有联合指征

术前>1天或术后 手术时间> 4h 未追加 停药时间> 24小时 停药时间> 48小时 停药时间> 7天 无指征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情况

20xx年1月~4月期间所收集的外科手术患者共196例次,采用围手术期预防

性使用抗菌药物111例次,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56.63%;住院患者年龄在9~93岁,平

均年龄50岁,平均住院16.2天。

2.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11例病例中,常用抗菌药物有8大类15种,使用前7 位依次为

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呋辛钠、头孢尼西钠、左氧氟沙星、氯唑西林钠、奈替米星、头孢拉定。主要为静脉给药。

单一用药70例(63.1%),二联用药32例(28.8%),三联用药7例(6.3%),三联以上用药无,以下罗列了此次受调查111份病例中六个外科科室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表2 )

表2 各外科科室主要用抗菌药【9】

科室 普通外科 泌尿外科 胸外科 神经外科 骨外科 妇科

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

头孢哌酮/ 舒巴坦、氯唑西林钠、克林霉素、磷霉素 头孢哌酮/ 舒巴坦、左氧氟沙星、依诺沙星 头孢哌酮/ 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 头孢拉定、青霉素钠、头孢哌酮/ 舒巴坦 头孢呋辛钠、头孢尼西钠、奈替米星 青霉素钠、甲硝唑、头孢噻肟

2.3 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 (表3)

表3 不同类型手术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10】

切口类型 Ⅰ类切口 Ⅱ类切口 Ⅲ类切口 合计

手术数(例)

72 37 2 111

术前0.5~2小手术时间≥3h 24(/48)小时平均使用抗菌

时内给药(%) /追加(例) 内停药(%) 药物天数(天)

76.4 59.5 50.0 /

4/0 1/0 0/0 5/0

20.8 10.8 50.0 /

8.4 8 3 /

2.4 合理性评价

专项调查病例的不同类型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表4)

【11】 表4

项目

初次给药

术中追加

术后用药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 %) Ⅰ类切口 Ⅱ类切口 Ⅲ类切口 合理/基本合理 不合理 合理/基本合理 不合理 合理/基本合理 不合理 87.5 12.5 62.2 37.8 50.0 50.0 94.4 5.6 97.3 2.7 100 0 20.8 79.2 10.8 89.2 50.0 50.0

111例次手术住院患者中,做病原学检测12例次,2.5 临床标本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标本送检率10.8%。做药敏试验仅1例次,占0.9%。【12】

3 讨论

理想的预防性治疗是确保在整个手术切口开放期间或有细菌污染危险时,在血清、组织和创口中有足够浓度的恰当抗菌药物。这些药物必须能有效地杀灭在特定手术期间可能污染的细菌,以期达到预防手术切口、手术部位以及可能发生的术后全身性感染的目的,并且对患者安全,对医院而言能满

[3]足卫生经济学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不合理之处。

3.1 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及建议

3.1.1 不及时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此次调查结果中,应用抗菌药治疗细菌性感染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及时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仅凭经验治疗病症的现象十分突出。相当一部分医师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对于患者出现的症状,如发烧、手术切口感染等,在不确定是否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情况下,不考虑病原菌的种类,立即首选抗菌药或广谱抗菌药,有违抗菌药选用的基本原则。【13】根据患者手术住院用药调查结果显示,111份病例中,有做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的仅13例次,占总数的11.7%,其中用药后才做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的既有6例次。即真正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给药的仅6.3%。仅凭以往的用药经验和想象来判定感染部位的病原菌并实施用药,这样会失去用药的准确性,还容易发生菌群失调,

[4]造成二重感染和不良反应。

3.1.2 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过宽

众多的临床研究资料介绍,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可以减少手术后感染的发生。但是并非所有手术均有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征为:涉及感染病灶或切口接近感染区域的手术;术中会发生污染的手术;操作时间长的大手术;高危病人;进行生物医学材料置入的手术;任何术后污染率预期超过5%的手术。而此次调查的结果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Ⅰ类切口手术如甲状腺切除术、疝修补术等,患者也全都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14】抗菌药物并不能替代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应严格依照应用指征,安全、

[5]合理的用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1.3 用药时间过长

预防感染用药天数,一般认为l~3天为宜,根据术后体温、血象及切口情况决定术后停药时间。有感染指征或手术时间过长的,可提前或延长给药时间。本次调查显示平均用药天数大于6天,有的医师为求保险,对术后没有明显感染病灶或感染病灶体征明显好转,白细胞计数与体温正常的患者,仍注射应用抗菌药,有时停用针剂后,亦给予口服抗菌药到出院为止。【15】疗程过长,易引

起耐药菌的出现,实属无益。 [6]

3.1.4 药物选择不当,用药起点过高

用药起点是抗菌药在临床治疗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根据各种手术发生SSI的常见病原菌、手术切口类型、病人有无易感因素等综合因素,在抗感染治疗中,应先选用相对广谱、价格低廉的抗菌药,以第一、二代头孢类为主,不用或少用高档抗菌药,不盲目追求新品种,这是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16】在此次调查的病历中有少数临床医师选用了一些新药、昂贵的药,有的病历单品种用药首先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容易导致二重感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17】 [7]

3.1.5 联合用药

此次调查结果中,联合用药的情况较为理想,不过存在部分病历更换抗菌药过于频繁的现象,易使抗菌药应用没有连续性,应当引起注意。

【18】

通过此次调查分析得知: 该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仍存在不少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品是每个医师和药师应予关注的问题,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加强制度化管理、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知识教育, 充分重视现已发现的问题,并且及时地作出改进,进一步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知识水平,才能真正做好合理的用药。【19】

参考文献:【20】

[1]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04,

[2] 陈文光,章泽豹,蒋景华.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

学杂志,2004,14(12):1406~1409

[3] 徐晓刚,李光辉.抗感染药物在外科领域的预防性应用指南[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

5(3):180~183

[4] 李文杰,李红梅.我院临床抗菌药不合理应用现象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1,1

(2):105~107

[5] 史占军,张亚利,景宗森等.规范与长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对比[J].中华

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57~59

[6] 杨海霞.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1):39~40

[7] 张茂等.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检测,2005,2

(5):1~3

【21】【22】

论文点评:

【1】 标题。作者选用“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作为论文命题和标题,

符合毕业论文的要求。毕业论文选题要结合专业,联系实践。目前,抗生素存在滥用的趋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既是医务工作者应关心,也是卫生事业管理者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有明确的实践意义。作者的选题是合适的。更应肯定的是,作者参与了对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的实际工作,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

现在,一些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贪大,贪“新”,如:“上海医患矛盾现

状”、“当前医务工作者思想现状的调查研究”等,涉及面宽,在短时间内很难深入研究和全面把握,也难写得出好文章来。这样的选题应该避免。

【2】 摘要。摘要需总结论文中的主要发现,提供尽可能多的原文内容和定性、定量信

息。应包括研究目的、材料(对象)与方法、结果(列出主要数据)、结论。本文的摘要在格式上是符合要求的。

【3】 摘要的书写,应做如下改进:

① 目的的后半句改为:分析其使用合理率及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② 材料与方法的描述应具体。此处的方法小节作如下修改更好:材料与方法:列表调查20xx年1月~4月某院外科196例手术患者中111例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用药指征、品种、时间、用法用量及药敏等情况,统计分析并作出有关合理性的评价。

③ 结果主要是罗列调查分析所得数据,宜用陈述性语言,不用判断性语言。为此结果节改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56.63%。预防用药以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呋辛钠等新型广谱抗生素为主,用药持续时间平均大于6天。

④ 结论改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一定程度不合理性,使用指征过宽,起点过高,用药持续时间过长。加强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的管理,及时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坚持抗菌药物使用原则,严格执行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规章制度,手术后及时停药,是亟待落实的措施。

【4】 关键词应能提示论文主题内容特征。一般为3-8个词语。本文关键词符合要求。

【5】 论文前言部分说明论文命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方法。此节的标点符号已由批

注修改。最后一句可改为:为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本文从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入手,抽取外科住院病史,采集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用药指征、品种、时间、用法用量及药敏等相关资料,列表登记,进行分析,作出评价,促使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更加合理。

【6】 为避免统计误差,资料应说明该院20xx年1月- 4月共有多少手术病例(包括各

科手术数比例);资料中196例是按怎样的规则抽取出来的?作者简单的使用“随机”这个术语是不正确的。

【7】 此句,应放在随后的“方法”段落中。此外,判断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还要

依据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症状, 因此患者体温、切口情况等也应列入调查表。 “方法”涉及论文研究的设计。做到论证逻辑严密是设计的首要任务,同时

也要考虑操作的可行性。论文写作的初学者在“方法”的构思上下功夫非常重要。

【8】 作者选择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20xx年公布的《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手术切口类型、给药时间,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的相关规定作为本文判定抗菌药物使用合理与否的标准,保证了评价的科学性,是非常可取的。

【9】 判定抗菌药物使用位次情况的标准不够清楚,是人次?天*人次?还是别的?在

明确标准的情况下,表2可作如下修改:

使 用 的 各 科 室 使 用 情 况 (天*人次,%) 抗菌药物 普通外科 泌尿外科 胸外科 神经外科 骨外科 妇科 合 计 头孢哌酮/ 舒巴坦 120 (63.5) 氯唑西林钠 克林霉素 磷霉素 左氧氟沙星 依诺沙星 庆大霉素 青霉素钠 头孢拉定 头孢呋辛钠 头孢尼西钠 奈替米星 头孢噻肟 甲硝唑 合 计 现表中的数据是虚拟的。表格作修改后将定性数据转变成定量数据,提高了

数据的可信度。作者使用三线表的表格格式是正确的。 【10】表3应该在标出相对数(%)的同时列出绝对数(例)。因此,表标题后应列出(N,%)。

按作者原意推算,表3改成:

表3 111例不同类型手术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N,%)

切口类型

手术数

术前0.5~2小时内给药 55(49.5) 22(19.8) 1(0.9) 78(70.3)

手术时间≥3h /追

加 4(3.6)/0(0) 1(0.9)/0(0) 0(0)/ 0(0) 5(4.5)/ 0(0)

24(/48)小时

内停药 15(13.5) 4(3.6) 1(0.9) 20(18.0)

平均使用抗菌药物天数(天)

8.4 8 3 8.2

Ⅰ类切口 72(64.9) Ⅱ类切口 Ⅲ类切口 合计

37 (33.3) 2 (1.8) 111(100)

但是否符合原始数据? 不能肯定。

【11】作者未对合理性评价的统计数据列出绝对数(例)。根据与表3数据的匹配程度,

术中和术后用药合理的判定,大概是指手术时间≥3h /追加和24(/48)小时内停药;但初次给药合理的判定与术前0.5~2小时内给药的数据并不一致,可能是部分术前、术中或当天给药的病例列入了“基本合理”栏内。

【12】在“结果与分析”段落内,作者对预防用药是否合理给出了一些数据和初步的判

断。但可以知道,作者对已掌握的资料还有进一步挖掘运用的可能,可以使分析更深入,结论更明晰。如:各科室I、II、III类切口所占的例数及比例、各科各类切口术后用药的平均天数、症状体征(包括切口情况)与用药的关系,都可以进一步分析和表述。此外,各科室、各类切口间用药种类、时间、合理率是否有统计学的差异?III类切口应是使用抗菌药物种类最多、时间最长的,但本文平均用药天数仅为3天,除例数较少(2例)外,还有什么原因?这些都应加以报告。

【13】在本组病例中,有证实这类现象的确切依据吗?

进一步的相关点评见【16】

【14】惜在“结果与分析”段落中,没有具体的数据报告。

【15】如果在“结果与分析”段落中,有症状体征(包括切口情况)与用药的关系、用

药平均天数的具体数据报告,在此加以引证,该有多强的说服力啊!

这里,须再次强调两点。一、论文设计时,必须注意调查方法和内容的设计,

不使遗漏有重要意义的数据的收集,而影响讨论及结论;二、讨论中要阐述的论点,不应是教科书、专著或其他人表述过的,而应是在自己的调查和研究中有充分数据证实的观点。不能用“有的”、“一些”、“部分”、“可能”等不确定的词汇来描述。本文在讨论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时,提出的一些观点在此前未列出自己的调查数据予以佐证,而这些数据是可以列出来的。论文写作,应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

【16】这个基本原则是正确和必须强调的。而在3.1.1节中认为感染原因不明、病原微

生物不清情况下,不应选用广谱抗生素的论断有违这里提到的基本原则。在临床实践中,往往在做病原检测的同时,就根据病人综合情况和不同疾病常见病原菌的估测,使用一、二代的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和扩散,这不应被认为是不合理的。作者在分析这类情况时,一定要用数据说话。参见【13】。

【17】这里也要有明确的数据,可参见修改后的表二。

【18】行文及格式要注意。本段讨论列了小标题:“3.1 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及建

议”,但未见3.2 讨论什么。可改为3.1 只讨论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3.2讨论建议。也可以在本段第一小节末“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不合理之处”后加上:现讨论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并提出改进的建议。随后取消3.1 小标题,将3.1.1 改为3.1;将3.1.2 改为3.2,??依次类推。

【19】此节讨论太笼统,未提出任何可操作的具体建议。该院的药事管理组织有无完善

的必要?其工作计划和流程如何改进?对用药时间过长如何限制?各科室不合理用药的主要问题有什么差异?改进的主要措施各是什么?都可以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演绎推断出具体有效的管理措施来。

论文无论涉及什么命题,都不能仅是现象的罗列和总结,都应该在此基础上

通过分析、比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这是论文结论或讨论部分写作时必须要做到的。

【20】参考文献应是作者阅读过的与论文命题密切相关的文献,引用的出处要标明页

码。参考文献以近三年发表的为合适,一般不宜超过五年(经典文献不在此例)。本文参考文献格式与内容符合基本要求。正文中对参考文献的引用也作了标记,很好。

【21】答辩专家评审意见称:

“本文调查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了解抗菌药物的应用是否合

理。选题较好,选题目标明确,有实用意义,能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设计基本合理。

存在问题:1、摘要不能很好反映论文内容。2、实验资料没有很好的整理、

分析与统计,因而得出的结论价值受限。3、讨论未根据实验结果逐步深入分析。”

【22】按我院毕业论文评分标准,本篇论文最后成绩评为:76分。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学院医学院分院

教务管理办公室

2007-7-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