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工程总结

关于保护性耕作建设项目的总结

保护耕作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内容之一。保护性耕作作为一项通过对农田实行免耕和秸杆留茬覆盖还田,控制土壤风蚀水蚀和沙尘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节水以及节能降耗和节本增效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一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当前与长远利益兼顾,利国利民的革命性农耕措施。

一、项目运行效果监测措施

从发展趋势看,保护性耕作技术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农业发展要求,是农业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团土壤养分分布情况,通过多年持续不断的秸杆还田和全层施肥,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团场对一、二、三区18万亩农田土壤进行养分检测,有机质1.39%,全氮0.079%,碱解氮61.3mg/kg,速效钾202.17 mg/kg,全磷0.077%,速效磷23.03 mg/kg,总盐0.112%,PH7.397,速效锌0.292 mg/kg,速效锰8.653 mg/kg,速效硼1.007 mg/kg,土壤中的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呈增加趋势,土壤养分中钾的含量略有减少趋势。微量元素硼、锰、锌的含量较低。是由我团土壤监测站采集样本到石河子土壤监测中心共同检测结果,团场根据检测结果对棉花作物实行氮、磷、锌的补充加肥。

二、实施效果

一四三团保护性耕作项目建设总规模为31344亩

1、 平整土地24313亩(其中重点为:项目建设单位1连保护性耕作面积7230亩;2连保护性耕作面积5202亩;3连保护性耕作面积3500亩;5连保护性耕作面积8383亩)。

2、 建设耕作道路12公里,项目连队:1连3公里;2连6公里;5连3公里。

3、 购进与之配套的机械设备3台,其中:免耕施肥播种机2台,深松机1台。

4、 建设农机库房占地面积7568平方米,其中库棚779.92平方米,车库、农机配套用房及农机零件储备室1738.44平方米;警卫办公用房123.32平方米。

三、道路建设布局

本项目维修机耕道路12公里,其中1连3公里;2连6公里;5连3公里。现状为土路。本次维修设计宽度为8米,路肩宽度0.5米,面层宽为7米,路基为50厘米,厚的素土夯实,20cm砂砾石路面,路面横向坡度1.5%,路边坡1:1,田间道路建设标准参考四级公路设计,由于田间道路主要是满足农业机械,机具的转移、农产品的运输,考虑到农业播种、收割和日常农业生产运输所使用的农业机械较大,路基应适当加宽。

四、综合效益分析

保护性耕作是治理农田扬尘、防治农田风蚀和水蚀的重

要措施,是培反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效效益的有效途径,是防治秸杆焚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举措,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使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体现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将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加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并取得相应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五、经济效益

1、技术指标

①每生产周期减少机械作业次数(犁、平、刨、整等)经测算每亩可节约机力费30-40元。

②项目区农作物产量平均增幅10%左右;

③同一块地留茬免耕播种3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02%。

④土壤含水量提高1个百分点;

⑤土壤抗蚀能力增强,项目土地减少地表流量30%。

2、经济指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田内农作物产量平均增加10%左右,亩节约机力费用30-40元;

3、社会、生态效益

通过示范区的建设运行,一方面减少农业机械在农田的作业次数。减少作业田生产作业用工用时,节省劳动力,另一方面可在发展受精生产的同时,兼顾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增加抗御风蚀、水蚀的能力,秸杆覆盖和免耕播种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有风质含量,减少了水分蒸发,增强蓄水保墒保肥能力,减少耕地水、土、肥的流失,尤其是冬季的农闲期能够有效保护地表,减少大风对耕地的侵蚀,缓减或避免扬尘天气的形成,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及人类的生活质量。以此保障农业生产各种资源长期合理利用和生产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143团31544亩进行保护性耕作改造建设工程项目规模适宜,规划布局合理,同时采取“集中力量”重点连片开发的原则,符合团场实际,规划的保护性耕作改造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小,收效大。该项目坚持开发治理与环境保护同步,将对改善143团人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六、存在问题和建议

1、由于本项目建设中,配套资金到位不够和建设中超出预算38万元,资金未解决,工程完后未验收。

2、建议领导尽快解决,使盖好的机库得到使用。

3、农机户提出在使用时,怎么收费。

 

第二篇:保护性耕作工程总结

关于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的总结 保护耕作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内容之一。保护性耕作作为一项通过对农田实行免耕和秸杆留茬覆盖还田,控制土壤风蚀水蚀和沙尘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节水以及节能降耗和节本增效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一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当前与长远利益兼顾,利国利民的革命性农耕措施。

一、项目运行效果监测措施

从发展趋势看,保护性耕作技术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农业发展要求,是农业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团土壤养分分布情况,通过多年持续不断的秸杆还田和全层施肥,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团场对一、二、三区18万亩农田土壤进行养分检测,有机质1.39%,全氮0.079%,碱解氮61.3mg/kg,速效钾202.17 mg/kg,全磷0.077%,速效磷23.03 mg/kg,总盐0.112%,PH7.397,速效锌0.292 mg/kg,速效锰8.653 mg/kg,速效硼1.007 mg/kg,土壤中的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呈增加趋势,土壤养分中钾的含量略有减少趋势。微量元素硼、锰、锌的含量较低。是由我团土壤监测站采集样本到石河子土壤监测中心共同检测结果,团场根据检测结果对棉花作物实行氮、磷、锌的补充加肥。

二、实施效果

一四三团保护性耕作项目建设总规模为31344亩

1、 平整土地24313亩(其中重点为:项目建设单位1连保护性耕作面积7230亩;2连保护性耕作面积5202亩;3连保护性耕作面积3500亩;5连保护性耕作面积8383亩)。

2、 建设耕作道路12公里,项目连队:1连3公里;2连6公里;5连3公里。

3、 购进与之配套的机械设备3台,其中:免耕施肥播种机2台,深松机1台。

4、 建设农机库房占地面积7568平方米,其中库棚779.92平方米,车库、农机配套用房及农机零件储备室1738.44平方米;警卫办公用房123.32平方米。

三、道路建设布局

本项目维修机耕道路12公里,其中1连3公里;2连6公里;5连3公里。现状为土路。本次维修设计宽度为8米,路肩宽度0.5米,面层宽为7米,路基为50厘米,厚的素土夯实,20cm砂砾石路面,路面横向坡度1.5%,路边坡1:1,田间道路建设标准参考四级公路设计,由于田间道路主要是满足农业机械,机具的转移、农产品的运输,考虑到农业播种、收割和日常农业生产运输所使用的农业机械较大,路基应适当加宽。

四、综合效益分析

保护性耕作是治理农田扬尘、防治农田风蚀和水蚀的重要措施,是培反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是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效效益的有效途径,是防治秸杆焚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举措,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使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体现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将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加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并取得相应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五、经济效益

1、技术指标

①每生产周期减少机械作业次数(犁、平、刨、整等)经测算每亩可节约机力费30-40元。

②项目区农作物产量平均增幅10%左右;

③同一块地留茬免耕播种3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02%。

④土壤含水量提高1个百分点;

⑤土壤抗蚀能力增强,项目土地减少地表流量30%。

2、经济指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田内农作物产量平均增加10%左右,亩节约机力费用30-40元;

3、社会、生态效益

通过示范区的建设运行,一方面减少农业机械在农田的

作业次数。减少作业田生产作业用工用时,节省劳动力,另一方面可在发展受精生产的同时,兼顾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增加抗御风蚀、水蚀的能力,秸杆覆盖和免耕播种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有风质含量,减少了水分蒸发,增强蓄水保墒保肥能力,减少耕地水、土、肥的流失,尤其是冬季的农闲期能够有效保护地表,减少大风对耕地的侵蚀,缓减或避免扬尘天气的形成,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及人类的生活质量。以此保障农业生产各种资源长期合理利用和生产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143团31544亩进行保护性耕作改造建设工程项目规模适宜,规划布局合理,同时采取“集中力量”重点连片开发的原则,符合团场实际,规划的保护性耕作改造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小,收效大。该项目坚持开发治理与环境保护同步,将对改善143团人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六、存在问题和建议

1、由于本项目建设中,配套资金到位不够和建设中超出预算38万元,资金未解决,工程完后未验收。

2、建议领导尽快解决,使盖好的机库得到使用。

3、农机户提出在使用时,怎么收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