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质量管理老鸟的入行感悟

一位质量管理老鸟的入行感悟

质量管理行业的现状如何?是否值得进入?发展前景如何?这些问题一定是很多有意向或初入行的质量新生们的集体疑问。

在知乎上,一位在质量管理领域厮混了近三十年,从军工企业的QE起步,到外资工厂的QC、QA经理,九十年代中涉入管理咨询行业(在AA,RB做过senior consultant),20xx年初入外资基础通讯设备企业做体系管理至今的老鸟,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入行感悟。

我把质量管理看作是一个专业领域,就如同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等一样。质量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且通用性极强(指跨行业就职,本人是航空金属材料本科毕业,工作过的行业包括航空发动机制造、安防电器、玩具、注塑、管理咨询、基础通讯设备等,这还不包括从事管理咨询时客户所涉及的行业)。

接下来主要针对两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一是质量管理的价值,二是如何看待各类质量管理工具、方法。

1质量管理的价值

有一个普遍的印象,就是在企业从事质量管理的人总是希望获得领导重视(有点废话,只有像我这种没有野心不求上进吃老本的老油条才不屑于领导重视),其实这种愿望背后隐藏着难以推进质量管理工作、不获其他部门配合的窘迫感,期望求得尚方宝剑增强自己的权威。当我们遇到挫败时,有没有(站在企业拥有者的层面)认真思考过,质量管理对企业的价值是什么,(从其他部门的角度看)能为相关部门带来什么价值?或者我们先换个角度,看看从事质量管理的人有哪些优势:

优势一,是对公司架构和流程的全面了解。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从事质量管理,特别是体系管理或流程管理的人,通常是公司内跨部门经验最丰富的人,没有之一。

优势二,相对客观性。质量管理的一个主要角色是monitoring(生产线上的产品检查、材料与成品的抽查、各类内部审核等),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可以用手头掌握的数据相对客观地描述企业内部流程和产品质量的状态。同样地,人力资源管理掌握了人的能力状态,财务管理掌握了资产状态、市场销售掌握了“赚钱”的状态,采购掌握了“花钱”的状态,在老板眼里这些功能的重要性远超过质量管理,认清这一点,才能认清质量管理在企业内部的地位。

优势三,熟悉各类工具和与方法。从事产品质量管理的,自然会把各类统计工具

运用的很熟练;从事体系管理的(有人把这个谑称为大质量,性质上与TQC差不多,比较务虚,审核技巧很重要),则是擅长对标准的理解和应用;从事推动内部改进工作的(质量管理的一个分支,需要很强的leadership能力),则一定要把6-sigma、Lean、Agile之类的玩弄于股掌之上;从事流程管理的,不到专家水平的,没几个敢做这个职位。但是,不要高估这些工具和方法的作用,看看始创6-sigma的摩托罗拉,今天还剩下什么?

基于上述优势,再来看质量管理能给企业、给企业内部的其他部门带来什么价值,就比较容易了。我总结了两个最重要的价值:通过monitoring企业内部流程运作,相对客观地描流程与产品质量状态(这虽然不是管理层眼里最重要最急迫的,但也不可缺少);挖掘和了解各部门对各类管理工具和方法的需求,并提供专业支持(授之以渔,且不越俎代庖。同时要明白工具、方法的局限性,别玩得太过)。还有什么呢~~~一时想不起来了,欢迎补充。

2如何看待各类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

前面已经提到了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存在局限性,肯定是起不到决定企业生死的作用,有时也就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决定性的因素,是通过参与的人群体现出来的组织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些工具和方法真实地反映了人类在管理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下面分别说说大家都知道而我也比较熟悉的工具和方法:

统计质量管理 - 流程和产品质量管理中基础部分(个人比较熟悉老的七种工具,后来脱离了产品质量管理,没怎么接触新的工具),也是从业人员建立质量管理思维模式(这是从事产品质量管理的人群共通之处)的必经之路,我认为永不过时。

管理体系 - 以ISO9001为基础,可以延伸到特定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如

TL9000、QS9000)和其他如ISO14001、OHSAS18001、ISO27001、BCM(业务持续性管理,ISO22301)等等所有管理体系标准。也许你会感到奇怪,后面列的那些明显不是质量管理标准啊。没错,因为我说的是管理体系,是大质量的范畴。

当你成为了ISO9001的专家,再去看这些标准真的是轻而易举。作为一个管理体系的专家,即使你不负责在企业内推行某个标准,你依然可以以管理体系专家的身份提供专业支持。个人看法:尽量不要负责去推行非质量类的管理体系(如让HR去推行OHSAS18001,让安全部门去推行信息管理、业务持续性管理),可以以专家身份去协助,或者干脆以审核员身份去做monitoring。前面贴子有提到

ISO9001的衰落,我想主要是指近些年国内由于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做烂了ISO9000管理咨询市场、在企业里败坏了ISO9001的名声,国内的那些咨询公司和企业内的某些东郭先生难咎其责。ISO9001是基于当今很多普遍认同的管理原则发展起来的,如果不理解这些管理原则只求做表面文章,衰落了也不奇怪。

一句话,ISO9001没衰落,各类管理体系会融入更多新的管理原则,所涵盖的范围会继续扩大。注意:没有从事过流程和产品质量管理的人直接进入管理体系领域,犹如在流沙上盖楼基础不稳,强烈不推荐。

6-sigma - 就是一个统计质量管理(源自贝尔实验室)的tool box,北美企业比较喜欢这个东西,有文化因素在内(又是废话,但在中国大陆这种“差不多就行”的文化环境里,嘿嘿你懂得啦)。我所见到的推行结果,形式大于内容,过于追求数据而忽略了实际效果,呵呵我又忍不住想拿摩托罗拉说事儿了(每次有人问我6-sigma如何,我就说这是摩托罗拉初创的,现在摩托罗拉差不多死掉了)。

总结一下,质量管理是一个专业领域,可以像人力资源、财务那样跨行业就职。质量管理在企业内的地位取决于其价值,重要性肯定排在销售、财务、采购、人力资源之后。要想稳固质量管理在企业内的地位、树立权威性,除了自身专业修养之外,一定要搞清楚你的工作能给企业、给其他部门带来什么价值。工具就是工具,不是神器,用好了助力,用不好伤己。

3给新入行者的建议

质量管理从业者的职业发展路径,最好从流程和产品质量开始,打好基础后再考虑向管理咨询、体系管理、流程管理、内部改善管理(6-sigma、lean等等)等方向发展。以我的亲身经历来看,管理咨询可以帮助从更高(管理层)更广(跨行业)的层面理解质量管理,会有一种大开眼界的感觉,如有机会进入,不可错过。当然,国内那些坑爹骗钱滥竽充数只做表面文章的所谓管理咨询公司不在我说的范围里。

 

第二篇: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感悟

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感悟

质量部:龙正富

我从事零售连锁药店质量管理工作有几年,其间经历了申领《药品经营许可证》、GSP认证、GSP认证整改后复查、GSP跟踪检查,那“酸、甜、苦、辣、咸”的滋味真认人感慨万千。遥望未来,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20xx年的《药品经营许可证》换证验收、GSP证书到期再认证。今天总结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几个难点,一来想抚慰同道中人寂寞艰辛的心,得到共鸣,再则想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难点一、自身对GSP认证条款认识的不够

零售连锁企业GSP认证条款186项,涉及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设施设备管理,操作程序管理,是控制药品流通环节所有可能发生质量事故发生的一整套管理程序,是一个全面的、全员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这就要求质量管理人员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去统帅全局,使所有条款在脑海中形成从主干到枝条到树叶的图解,而且树叶条款的工作量还不一定亚于“主干”的工作量,越是分解到下面,越是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的配合。如何拿每条条款所包含的内容、操作思路和体现的资料,成了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首要难点。比如6006质量管理机构或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应负责建立企业所经营药品并包含质量标准等内容的质量档案。企业经营的药品少说也有几千个,首营品种的质量档案可以百分之百建立,但要对占大份额的批发公司索取所有药品的质量标准却很难,所以从条款字面上只能理解为“建立”而不是“建全”,但听说检查组在检查时是随意抽取一个品种然

后让你提供质量档案,这样的话不是建全的质量档案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可要做到,谈何容易。7701药品应按剂型或用途以及储存要求分类陈列和储存,这是一条重点项,我们在历次检查中就碰到了困难,象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妈咪爱),储存条件是20℃以下,我们选择柜台陈列,但检查组提出要冷藏。在夏季,店堂温度通过空调降温达到20℃以下比较难,但是要求阴凉处或20℃以下保存的药品又那么多。假使企业通过各种努力达到要求,顾客是否买帐呢?所以建议专家制定条款时也要考虑可操作性,或者在实际检查过程中能考虑企业的难处,灵活处理。本人20xx年参加浙江省局举办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质量管理员培训班,欣喜地了解到认证中心会对条款进行务实的修改而且将检查重点落实到人员专业素质上,可以预见,药学技术人员在零售药店展示业务能力的舞台会越来越广阔。当然,一名合格的药学技术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同时加强对法律、法规的理解,才能满足人民群众自我医疗、自我保健的需求。

难点二、各部门执行力的力度不强

“通过GSP”是一个目标,而且是行业内强制性的目标,如果各职能部门不能强有力地执行,质量管理层完美的构想和操作方案,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人员质量管理意识素质低下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各岗位虽基本通过了药监局的上岗证培训及岗位合格证培训,配送中心但却在日常配送业务中错误频发,为减少配送差错率,在操作流程上存在的问题更多、更复杂化,质量管理员成了“讨厌的唐僧”一遍一遍地在会上唠叨,可是该发生的错误还是屡次发生,举例:

我们门店的药品养护记录有两种形式,其中有些门店是手工抄写的,在去年的一次例行检查中我们发现一家门店的养护没有将陈列药品全部养护,而是随意凭空写写,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混放现象,下发的药品质量信息档案等,对此我们每月检查进行了处罚,没想到一再重复检查处罚,还是有同样的行为,总知人的惰性在监督机制薄弱的时候就会显露出来,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应该在组织设置、人员配备及操作流程上有效地结合企业现状,将企业整合成为一个完全、有效、可控的整体,并利用制度减少管理漏洞,在目标上设定标准,在落实上有效监督。所谓的有效监督就是与奖惩体制相结合,奖惩也不能简单地与经济挂钩,还应体现企业、个人的荣辱观。总而言之, 管理是一门值得不断探索的科学,调控得当,整个企业就会受益匪浅。

三、持久性不够

20xx年—20xx年药监系统频繁地提到GSP“返潮”现象,的确,没有外部环境的压力企业很难自觉地实施GSP管理。我们到门店例行检查,总是有很多门店的负责人问“是不是上面要来检查了”,为了应付检查实施GSP是普遍的现象,包括企业领导层本身也很少能将开展GSP工作与提高企业竞争力联系在一起。思想上的懈怠,会体现在工作上,比如药品分类摆放随意而为,怎么销售方便就怎么放;药品存放环境的温湿度记录不看实际情况随便填写??,零售药店虽然琐碎而平凡,但能做到长年累月的坚持却是不简单的,为了让GSP工作深入药店人心中,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劳心劳力,及时纠正操作程序中发生的不良习惯,把握检查考核的节奏,让整个质量体系的运行不偏离正常的轨道。

面对工作困难,我不是怨天尤人。经过以上的梳理,一名优秀质

量管理人员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那就是有强烈的责任心,熟悉行业政策法规,与各部门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并能公正公开地行使奖罚权力,一定努力向这个目标前进。

希望各部门及各连锁分店理解质量管理工作的难处,要配合质量部的工作。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企业才能在当今医药连锁企业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