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秀美乡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建设和谐秀美乡村过程中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20xx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历史命题,并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清晰地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形象。20xx年,我省在总结前几年新农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的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决策部署,这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开创农村建设新局面,促进全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战略决策。桑田镇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积极加强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力度,但从实际出发,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一、建设和谐秀美乡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主体地位作用发挥明显滞后。和谐秀美乡村建设提倡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即在政府引导作用的启动和指引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度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动手建设美好家园。但据了解农民主体作用发挥滞后,表现如下:一是对主体地位认识不清,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和村民理事会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二是本位思想严重,集体观念淡薄。只考虑个人利益得失,不考虑集体利益,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就阻挠,只想获利,却不愿让利。三是文化素质偏低,缺乏长远眼光。受文化素质的影响,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做法理解不透,甚至有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只要房前屋后硬化就行,绿化、美化、洁化及产业发展和文化服务等其他建设内容都是可有可无。 1

2、农村卫生环境整治面貌急需改善。近年来,通过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作的带动,农村村居环境的建设取的一定的变化,但在大多数农村中的 “ 脏、乱、差 ” 现象仍存在。表现如下:一是农民对垃圾处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垃圾乱倒、生活污水乱排的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部分党员干部对农村环境卫生重视不够。二是南丰蜜桔修剪和采收期间,桔树枝在家门口随意堆放和烂桔烂果随处倾倒现象十分普遍。三是垃圾处理难度比较大。自然村无固定保洁人员、无垃圾分类处理、无固定垃圾填埋场等现象突出。

3、农村新型产业发展进程亟待提速。近年来,在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挖掘特色产业的带动力和辐射力上做了一些工作,涌现出因“冠日裕丰甲鱼”为主导产品和产业而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荣誉的西源村,但总体而言,农村新型产业发展进程稍慢,表现如下:一是农业生产发展相对滞后。桑田镇是南丰蜜桔的主产区之一,但在历年南丰蜜桔的擂台赛上未取得好成绩,蜜桔品质普遍不高充分说明农业生产还处于粗放型阶段。二是新型产业发展路子不宽。蜜桔种植占产业的主导地位现象明显,其他诸如特种水产、家禽养殖和无公害蔬菜种植等新型产业所占比重较底。三是农民增收渠道有限。农民的收入局限在蜜桔种植收入,农家乐旅游尚处在起步阶段,通过劳动力转移带来农民增收格局未形成。

4、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待推进。近年来,我镇加大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树立新的文明乡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有少数人群中,出现了道德失缺、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等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表现如下:一是村 2

民文化娱乐活动贫乏。健身、唱歌、跳舞、读书、看报等文化娱乐活动较少,农闲时间,大部分农民把打牌赌博作为休闲方式。二是封建迷信等活不良社会风气有所蔓延。建祠堂、修祖坟、修寺庙等封建迷信活动开始抬头,婚丧喜事大操大办,相互攀比之风日甚。三是农村文体设施薄弱。除新建的新农村建设点修建了休闲场所,购臵了健身娱乐设施,兴建了农民书屋外,大部分村都无文体设施。

二、建设和谐秀美乡村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民主体地位得不到的保障原因。一是基层干部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在工作中不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不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代替农民包办一切,违反农民的意愿。二是基层组织能力弱化严重。从工作实际情况看,凡是基层组织战斗力强的村,新农村建设就会有所作为。反之,凡是基层组织战斗力较弱的村,新农村建设就会停滞不前。三是农村优秀人才的外流。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很多20-40岁年富力强、有文化、有见识的青壮年农民大量外流,大部分在家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和尚未成年的未成年人,根本无力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

2、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得不到改观的原因。一是农民环卫意识非常淡薄。由于受传统陋习和落后观念影响,很多村民存在随地乱丢垃圾和堆放柴火的不良习惯,造成农村垃圾随处可见且公共场所往往成了垃圾堆放点。二是农村环卫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村级没有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各类保洁设施、公共卫生保洁队伍、环卫资金投入等缺乏,环境卫生处于长期无人抓、无人管、放任自流的现象。三是农村清洁工 3

程长效机制尚未健全。对在建的新农村建设点和清洁工程点能坚持做到当年环境整治清洁到位,但没能形成长效的监管体系,特别是蜜桔烂果的处理上没有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造成只建新村不见新貌的问题普遍存在。

3、农村新型产业发展得不到提速的原因。一是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不高。尽管近年来不断加大对蜜桔品质提升工程的工作力度,但部分桔民品牌意识不强,科技资金投入量小,抱着宁可少赚也不愿提升蜜桔品质的态度。二是农村新型产业带动不强。我镇11个行政村中发展特种水产、家禽养殖和无公害蔬菜种植等新型产业较少且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优势农产品规模小(如甲鱼养殖)农业产业化经营滞后,产业的带动能力不强。三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不尽合理。

4、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得不到推进的原因。一是思想重识不够。乡、村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乡风文明建设是软任务,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不如抓物质文明,能立竿见影,体现政绩明显,一些农民认为乡风文明建设“是有文化人干的事情”,思想认识上不深刻,语言行为上相排斥,影响乡风文明建设。二是农村道德素质滑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主体、就业方式以及农民内部的阶层分化日益多样化,导致了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文化认同趋于多样化,物质利益标准成为这种多样化的主导,成为是非善恶的主要判断标准,重利轻义等思想在农村滋生蔓延,许多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境界和文明程度却没有同步提高,有些传统美德甚至在部分农民思想意识中逐渐弱化。三是缺乏活动 4

资金。由于乡镇财政不足,对农村文体设施建设的投入有限,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无力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进行资金投入,致使乡村文化阵地萎缩,许多已经建立的文化传播阵地也被荒弃,农民群众闲暇时间除了打牌喝茶,没有更多好的去处和休闲方式。

三、建设和谐秀美乡村的几点建议

1、强化引导,确保农民主体地位得到保障。一是加强宣传教育,调动农民积极性。一方面要宣传有关惠农政策,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目的、内容向农民说清楚,让农民了解党的政策,增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同感,使其全身心投入其中。另一方面要搞好示范教育,吸引农民主动投身到新农村建设。按高标准、严要求打造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着力宣传和推广,组织广大农民参观学习,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吸引广大农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二是提高主体意识,尊重农民意愿。要健全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民自治体制,充分运用 “一事一议”等有效形式和载体,发挥村民代表会、议事代表会、党员代表会作用,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健全完善村干部述职、民主评议村干部、村级财务管理等制度。推进村级事务民主决策。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要实行民主决策。实现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议、自己办。三是加大各类培训,提升农民素质。要通过科技下乡、送法下乡、文化下乡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文化、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他们应对风险、适应竞争、面对挑战、参 5

与建设、加快发展的能力,培养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有道德的新型农民。

2、强化监管,确保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改观。一是分类处理,完善设施。针对我镇行政村地理位臵、现有基础设施和经济实力参差不齐的实际,推行“户集、村收、镇运镇处理”的处理模式,加大各村点保洁设施的配备力度,结合农村垃圾不同构成,科学选择垃圾终端处理模式,合理布局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分类处理农村垃圾。二是集中整治,改善环境。组织开展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一方面完善整治载体,发动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共同参与,做到“各拿一把扫帚、共清一堆垃圾”,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在集中整治中带好头、做好示范。另一方面突出整治重点。从农村最脏最乱最差的区域抓起,突出沿路沿河沿村庄的环境卫生整治,切实抓好的垃圾清理和秩序整治。 三是完善制度,长效保洁。一方面建立责任区包干制度。镇班子成员按照包村的责任分工,负责主抓所包行政村的保洁工作,行政村党员干部按照“分片包干”的要求,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责任区”,包干到片,责任到人。另一方面建立保洁员工作制度。保洁员优先从农村低保户中产生,动态管理,乡村与保洁员签定保洁工作协议书,明确保洁员的保洁范围、保洁周期、卫生标准和工资报酬等,对保洁员实行绩效考核,做到“定人、定薪、定责”。

3、强化服务,确保农村产业发展得到提速。一是南丰蜜桔产业要做优做强。大力实施南丰蜜桔品质提升工程。积极推行“生产标准化、品质优质化、销售品牌化、加工规模 6

化”模式,组织动员桔农以高接换种为手段,按要求对低效桔园进行改造,重点推行大力推广生物物理防治病虫害、农药残留生物降解、留树保鲜、科学剪枝等技术,推行增施有机肥、农家肥、绿肥,大力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发酵技术、桔园套种绿肥技术,并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镇南丰蜜桔实施标准化生产,并积极引导果商进行公司化、品牌化销售。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扶强扶大。要在总结西源村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推动农民建立各种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村组干部、农技人员、农村经纪人发起和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落实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在积极争取上级各项扶持资金和加大对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投入的同时,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成熟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引导企业与农户等合作主体按照市场分工与协作的要求,建立长期稳定共赢的利益联合体。三是农村劳动力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咨询、职业介绍服务,给予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到邻近工业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就业,巩固扩大跨省劳务输出,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4、强化载体,确保农村文化建设推进。一是力弘扬和谐文明新风尚。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农村社会风尚,加强村规民约、社会公约建设,建立健全农户信用记录,推进农村社会诚信建设,进一步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扎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使“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言行在广大农村蔚然成风。二是深入开展和谐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先进 7

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广大农民争当“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农户”和“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结合和谐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倡导文明节俭丧葬,推行惠民殡葬。三是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县县均有国家二级以上标准的图书馆和文化馆,乡乡建有综合文化站,村村建有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常态通”、“优质通”转变。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全面建成城乡基层公共电子阅览室。加强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建设。

8

 

第二篇:关于美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美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六安市人民代表大会 发布时间:2012-11-19 08:48:31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日前,金寨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先后到油坊店、白塔畈、双河、果子园部分乡村,对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指出了当前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工作体制机制不顺,基层工作力量薄弱。新农村建设工作尚未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互动共建机制,各部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合力。扶贫、库区、财政、交通、水利、住建、环保、卫生、发改等部门都有类似项目,在实施中主动与新农村建设结合的少,各干各的一小块。作为部门主管单位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关系不顺畅,难以发挥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参谋助手等作用,处于有办法没手段、有措施无力度的两难境地。新农办工作力量薄弱,处于无场所、无经费、无项目的三无状况。

二是要素制约十分突出。首先是人才缺乏。因规划设计、农技人员普遍匮乏,普遍存在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公共事业等规划不到位或者与实际脱接,特别是县、乡都没有农村规划和建设的设计与管理机构和人员,极大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其次是投入不足。我县是山区贫困县,受地理环境限制和基础薄弱等制约,新农村建设工作量大、投入大、难度大,由于县级财政困难,投入到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量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个别乡镇负债搞项目建设,增加了负担,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是土地瓶颈。新农村建设规划涉及土地调整,而国家的农村土地政策是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流转和承包地调整。在集中建设安置点时,常常因建设用地指标问题影响到建设进度。

三是工作推进缺乏主动意识。部分干部群众对推进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模糊,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客观的多,大胆创新的少,工作较被动。有的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行为,群众只是配合,存在“等、靠、要”

等依赖思想,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和发挥。还有不少农民认为土地、房屋是我的,我想在哪建、想怎么建就怎么建,谁也动不了、管不了我的一亩三分地,农民认识有待提高。也有的群众在村庄整治改建中涉及猪圈、房前屋后的零星树木等个人财产时,难以积极配合极大地影响了工程进度。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等方面缺乏力度,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不讲卫生、不讲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尚未形成。

四是产业发展缺乏持续动力。从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园区规模小,主导产业弱,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品牌少,科技含量不高;规划设计不科学,要素少布局不合理;合作组织覆盖面小,部分运作不规范;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较弱;特色产业小而散,优而不强,规模效益不明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五是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新农村示范点中虽建立了管理机制,但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公共卫生保洁难、公共设施维护难、系统规划坚持难。群众门前三包实施难,乱倒垃圾、乱倒污水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进一步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要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强化对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的理解,切实转变观念,加大工作力度,千方百计解难题,集中力量抓推进,实现新农村示范一点带动一片,村容村貌有大改观、产业有大发展。要健全工作机制,成立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整合统筹办,明确部门职责,细化工作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要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出真招实策,多拿真金白银,多解难题办实事。要采取多方位多形式宣传手段,利用专题培训、示范观摩,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提高乡村干部推进建设能力和农民主体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资金保障,进一步建立多元化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坚持“农民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一要谋划好新农村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农民投入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能人大户、企业、外资等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统筹安排支农项目资金,有效整合扶贫、以工代赈、移民后扶、环保、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及农业项目等向示范点倾斜,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整体推进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村庄硬化、亮化、美化。三要实施好新农村建设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财政奖补力度,扩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知情权、

管理权和监督权激发农民主体参与意识。四是各有关部门要以示范点为平台,统筹安排项目,围绕新农村来拓展项目,让项目围着新农村建设转,拓宽投资建设思路,逐步形成在政府带动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社会公共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和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县级安排的财政对农业产业园奖补也应该把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纳入奖补范围。

三是增强活力,进一步健全新农村建设的保障体系。要加快建立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项目资金统筹整合管理新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一体化管理体制,以“资金渠道不变、隶属关系不变、资金用途不变”的原则,统筹管理涉及新农村建设项目和资金,实现对新农村建设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统一管理。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考核各级干部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加强监督,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要重视新农办建设,明确性质和职能,充实编制和人员力量,保障经费,切实发挥好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参谋助手作用。针对人才匮乏的问题,建议政府认真研究,组建县级规划设计工作机构和恢复乡镇规划建设所,配备、引进和培养规划专业技术人才,确保新农村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全面到位。继续实施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农村的结对帮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要引导农民发展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民俗文化,培育乡村文明新风。探索建立筹资筹劳、政府奖补、乡村环境卫生保洁工作长效投入机制,建立日常保洁、绿化养护、动态督查和违规问责等办法,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发展。

四是统筹兼顾,进一步健全新农村建设规划。制定科学的新农村规划是实施“美好乡村”战略的首要问题。要因地制宜,因点施策,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分类指导,突出山区特色、保持田园风貌,防止千村一面,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要强化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分期分步做好示范村庄、示范点的综合详规,科学确定建设任务、建设内容、建设方案、投资规模,统筹兼顾示范点与村镇、产业发展与人文特色、公共事业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推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严格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执行,强化规划对建设的管理和约束作用,加强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杜绝违建和滥建。

五是培育园区经济,进一步增强新农村发展的持续动力。要组织专门班子编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分类指导乡镇更好地建设示范园区。科学定位,顶层设计,划分好园区功能区,做到规划一个、建一个成一个。

鼓励并支持各地建设好一批生态农业型、产品加工型、旅游带动型、科技示范型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大对园区内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扶持重点园区建设。围绕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种养殖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打造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对接,积极培育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物流营销业。要依托规划,出台政策,以奖代补,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进一步加大对名牌农产品的申报认证和宣传推介力度,着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不断扩大名牌农产品的数量、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建立健全农业科研创新体系,实现“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刘永刚)

美好乡村建设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如何确保在基层得到快速回应和生动体现,作为县级党委政府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十要十不”。

一、思想认识要高度统一,不存杂念

美好乡村建设是打造安徽省“经济强省、生态强省、文化强省”的基础工程和内在要求,是全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县级党委政府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珍惜新机遇,美好乡村的提出进一步拓展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视野,是一项重大的实践创新和发展机遇。要接受新挑战,美好乡村建设从组织力量、资金投入、土地保障等方面都有了新标准,对选址布局、建筑风貌、环境美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都有了新要求,对于区县而言,是一次重要考验和最大挑战。

二、政策要求要准确把握,不迷方向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兴业富民、土地整治、管理创新等五大工程16项具体任务;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强化产业支撑、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整治村容村貌、创新社会管理、树立文明乡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八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对于省市确定的工作重点和任务,县级党委政府要通过各类会议、各种形式层层组织学习,切实领会工作要求,明确工作任务。同时,要加紧与省市的沟通对接,尤其是督促县级相关部门主动上门,了解情况、编报项目,讨教方法、争取资金等。

三、工作启动要快马加鞭,不容等待

区县党委政府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主要推手,启动之初必须立足一个“快”,消除一个“等”。要加快组建工作机构,按照省市要求创造性组建同级组织机构,快速落实人员编制、机构规格、工作车辆、办公经费等;要抓紧研究实施方案,在集思广益、博取众长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科学完善的实施方案,确保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要抓实工作部署,通过动员会、培训会等多种形式,将省市县三级的工作安排第一时间传达到最基层的干部,确保得到基层的理解和支持。

四、目标设定要量力而行,不要落空

省市两级美好乡村建设的目标有两个节点,一是到20xx年全省40%以上、全市50%以上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二是到20xx年全省80%以上、全市90%以上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作为区县党委政府,在总体目标设定上,必须与省市两级完全对应,就高不从低。但是在阶段目标特别是20xx年第一批目标设定上,一定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既不要好高骛远,提不切实际完不成的目标,也不要不思进取、自我减压。一个宗旨,就是不提则已,提出了就一定克服万难确保实现。

五、基本情况要细致掌握,不能盲目

要摸清农民需求,通过走基层、访农户以及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广泛宣传美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充分发动民智、凝聚民心,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支持美好乡村建设。要摸清村级资源资产,对山场、水田、茶园、土地、道路、水塘、河流以及闲置的教舍、景区、会堂等等资源资产情况进行全面普查梳理,做到知根知底、孰优孰劣。要摸清村级组织情况,特别要掌握村两委主要负责同志的情况,确保工作推进中村级组织能够带头响应支持。

六、工作标杆要自我抬高,不甘人后

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坚持高标杆、高品位、高效率。规划设计要符合实际,不搞强迫。注重与当地村风民俗的融合、与当地资源禀赋的嫁接、与当地产业发展的对接,切忌脱离实际的盲目追求。谋篇布局要留足空间,不留遗憾。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争议的项目,都应暂时摆一摆,留点余地,以免盲目实施,造成后续难以整治提升。现实反映要引起重视,不少沟通。针对村委会办公楼利用率比较低的问题,在改扩新建办公场所时一定要统筹兼顾金融服务室、便民服务中心等其他功能,使之成为村民的主要集聚地。产业选择要因地制宜,

不随大流。按照“主导产业+辅助产业”相结合的方式,实行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进而实现兴业富民。

七、宣传氛围要加速营造,不能冷场

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必须通过多渠道高密度的宣传造势,才能吸引更多的关注和关心。要加强新闻宣传,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要通过开辟专栏、播放专题片、刊播评论言论等方式积极宣传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工作动态;要突出重点宣传,要把村级发展规划、村级公共设施建设等老百姓最关注的事项作为重点加以特别宣传;要突出对重点对象的宣传,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加大对村民代表、农村党员、合作社成员等人员的宣传,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八、工作推进要创新措施,不乏新招

要坚持以创新的方式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要坚持问计于民。对于涉及面广的重点工作,要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切忌一厢情愿,想当然地干。要结合“民情交流日”、“驻村夜访”以及访基层活动的开展,摸清群众需求,了解问题所在,真正让我们的工作切入点与群众的需求点相吻合。要坚持学习借鉴。区县之间、乡镇之间、村之间均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并注重灵活掌握,切忌生搬硬套,搞拿来主义。要坚持不懈探索。特别是在项目争取和资金整合上,要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勤沟通、勤对接、勤汇报、勤联络,形成各部门齐头并进、各方式层出不穷,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氛围。

九、协作配合要全力以赴,不可保留

美好乡村建设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一已之力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各级各部门的齐心协力。区县按照省市要求,已经成立了领导组、美好办和若干个指导组,区县领导组与乡镇领导组之间、美好办与各指导组之间、指导组所包括的部门与部门之间、市级以上的部门与区县部门之间等,都要自觉服从并服务于统一部署,按照“各记其功”的原则,做到争取项目自觉发力、分配资金服从调度、监管项目各司其职,确保美好乡村建设正常有序推进。

十、工作机制要逐步完善,不缺保障

美好乡村建设必须依靠科学的工作机制来保障。要用足上级机制,确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大多元投入力度、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等四大保障措施在区县得到真正落实。要重视经验做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方面创造的成功做法,要在新的工作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要不断完善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完善一套有利于

工作科学推动的“一对一”、“多对一”帮扶,新提拔科级干部驻村挂职锻炼,工作督查等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