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颜色变变变》活动反思

中班美术《颜色变变变》活动反思

中班美术《颜色变变变》活动反思

一、合理提供材料,满足幼儿自主探索的需求。

虽然这是一节美术活动,但是里面涵盖的内容也涉及到了科学的领域。颜色混合的秘密,对于我们班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新奇的。我在备课的时候就在想,不能只是局限于让幼儿观察的层面,而是应该让幼儿动手探索,这样才可以增加幼儿对颜色混合的认识。所以,为了更加突出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探索,我在活动的准备中为每组准备了一定的颜料,提供了大小的操作单,并且在过程中也提现出了这些操作材料的利用价值,符合让幼儿做中学,动手实践的原则。

二、合理设计环节,让幼儿逐步操作提升体验。

本次活动的颜色是三种,而且是三原色。所以在活动的第一环节我认为有必要让幼儿认识这三种颜色,这位后来的颜色混合做好了相应的铺垫。接下来我主要安排的环节是:首先我示范将红黄颜色混合,幼儿很快就被激发起兴趣,了解到颜色的变化。接着,我让幼儿按照大的颜色记录单,在我的引导下依次进行其他几种颜色的混合,了解了变化后的颜色。由于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以孩子们大胆操作、思维积极,主动大胆地与同伴、老师交流着,分享着……整个活动过程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审美情趣,还激发了幼儿对颜色的喜爱,同时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操作能力都有了促进和提高。

 

第二篇:颜色变变变活动反思(成完成) 4

小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课后反思

成 莺

在日常生活中,小班幼儿对各种颜色有着比较多的接触和感知,身边接触到最多的就是色彩鲜艳的物品。但对各种颜色的变化,从来没有了解过。为了能让幼儿更加直观的感受颜色变化的过程,且围绕科艺结合课题研究的需要,我结合本班幼儿的情况,设计了这节科艺活动《颜色变变变》。这节活动的目标是1、通过变魔术游戏活动,感知颜色与水的溶解以及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探索颜色变化的规律。2、喜欢参与科学活动,体验发现的乐趣。

我安排了三个环节:首先以魔术“变变变”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玩色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多方面感官参与活动,使幼儿兴趣高昂。第二个环节尝试混色,感知颜色与水的溶解以及两种颜色混合变化的奇妙。让幼儿初步感知两种颜色调配在一起就会变出另一种颜色,并且尝试归纳出三原色变色的规律,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第三个环节开心涂鸦——夏天的水果,试图通过运用三原色变色的规律,变出橙色、绿色和紫色,有一定的挑战性,孩子们表现的不如预期的轻松愉快,一个个仍然沉浸在再探索的过程中。整个活动下来,自我感觉幼儿对此活动还是非常感兴趣的,每个环节基本都能达到预设的目标。

不足之处的思考:

一、活动内容与目标的制定很关键

关于本次活动的目标设定,观课的老师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有的质疑这一活动究竟是要让孩子了解“溶解的现象”还是“知晓三原色变色的规律”?有的认为作为一节高结构活动,尝试让小班末期的幼儿了解三原色变色规律也是可行的。还有的则认为对于小班孩子而言,探究三原色的变色规律难度太高,对于小班幼儿而言目标定位在只要了解两种颜色混合会变色就可以了?? 我的想法:

1、目标是实施科艺结合活动的导向,内容与目标选择制定很关键。在制定活动 的具体实施方案时,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能力、水平的差异,可以确定不同层次要求的目标(能力弱的了解“溶解的现象”、能力强的尝试“知晓三原色变色的规律”。)

2、低结构活动和高结构活动的不同在于:低结构活动更关注幼儿个体的兴趣和特点,而高结构活动则更关注教师的预设目标。两者本质区别在于教师预设目标的不同达成度。作为一节高结构活动,把目标定位为“了解两种颜色混合会变色”显然是不够的。可以尝试的是活动后在区角中继续投放各种玩色、变色的材料供幼儿继续探索,发现两种颜色比例不同的混合,可能变化出多

种不同的相似色??这倒有助于高结构活动的延伸并转化为低结构活动。更好地满足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愿望,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适合幼儿不同水平的发展需要。

二、注重在活动前教师对所投放材料的实验

关于实验的操作材料的准备。活动前在准备颜料的时候我考虑到了黄色、红色、蓝色本身颜色有深浅,于是想当然的把比例确定为3:2:1,结果活动中由于红色蓝色比例不对,变出的颜色不是紫色而是暗红色、紫红色,影响了实验的结果,老师为了目标的达成,现场调控启发引导孩子一起再加蓝色,继续实验探索,使得活动出现了停滞不流畅的现象??

我的想法:

1、 细节决定成败。假如在组织活动前我对所投放的材料亲自尝试,以此来确定

材料是否适合活动,是否能直指教育目标。而不是想当然的确定分量比例。那么很可能实验结果轻易就得出来,活动进程就会顺畅,幼儿对红加蓝这一变色规律也能轻易知晓。那么针对目标设定的种种质疑也就不复存在了。

2、教学智慧——课上灵活的调控。如果说备课是成功的开始,那么上课时的随

机调控更是成功的关键。实验中,一名幼儿由于拿了相同颜色的瓶盖,以至于混色后仍然是原先的黄色,作为老师,我看到了这一教育的契机,却没有把握好这一环节充分调动每位幼儿的思维展开讨论得出结论,而是简单与个别幼儿对话然后给出了答案。可见即便是一名成熟型的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转化为教学智慧,它仍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努力追求教学品质的提高和超越自己,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并在教学中加以结合、应用、领悟和反思??正如杜威指出,“智慧并不是一旦得到就可以永久保用的东西。它常常处于形成的进程中,要保持它就要随时戒备着,观察它的结果,而且要存着虚心学习的意志和重新调整的勇气”。

我们老师是幼儿的领路人,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激励者,怎样把一节课上得生动精彩,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还需我做出更多的努力。

20xx年6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