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综合生理学考试要求及重点预测

西医综合生理学考试要求及重点预测

一)绪论

1. 内环境相对恒定(稳态)的重要意义。

2. 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 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原发性和继发性)★★★、出胞和入胞。

2. 细胞膜受体。

3. 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细胞膜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4. 兴奋、兴奋性和可兴奋细胞(或组织)。

5. 生物电现象产生的机制:静息电位和钾平衡电位。动作电位和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6. 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

7. 神经-骨骼肌接头的兴奋传递★★★。

(三)血液

1. 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

2.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3. 红细胞及其机能★★。

4.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5. 血液凝固与止血★★★。

6. 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四)血液循环★★★★★

1.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原理★,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和调节★★★,心音。

2.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及其简要原理★★★★,心肌的电生理特性★★★,自主神经对心肌生物电活动和收缩功能的影响★★。

3. 血管生理:动脉血压相对稳定性及其生理意义★,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4.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脏及血管的神经支配及作用★★,心血管中枢、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化学感受性反射及其它反射★★★★。心脏和血管的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5. 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新增内容)。 (五)呼吸★★

1. 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2. 呼吸气体的交换: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在肺的交换★★。通气/血流的比值及其意义★★。气体在组织的交换★★。

3.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物理溶解、化学结合及它们的关系★。氧的运输及氧解离曲线★★。二氧化碳的运输★★。

4. 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中枢及呼吸节律的形成。呼吸的反射性调节★★★。外周及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低氧对呼吸的调节★★★。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和调节★★。 (六)消化和吸收★★

1. 概述:消化管平滑肌的特性(慢波电位★)。消化腺的分泌功能。胃肠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道激素。

2. 口腔内消化:唾液的成分与作用,唾液分泌的调节★★。吞咽★。

3. 胃内消化:胃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蠕动★★。胃排空及其调节★。呕吐★。

4. 小肠内消化: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成分和作用,以及它们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运动的形式及调节★★。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5. 大肠内消化:大肠液的分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6. 吸收:消化管不同部位的吸收能力和速度。主要营养物质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1. 能量代谢:食物的能量转化。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临床应用的简化测定法★。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

2. 体温:体温的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八)肾脏的排泄★★★

1. 概述:肾脏泌尿在机体排泄功能中的重要性,与排泄功能相关的肾脏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

2. 肾小球的滤过机能:滤过膜及其通透性,有效滤过压及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3.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机能:重吸收的方式。各段肾小管中的物质转运(几种重要物质重吸收的形式和特点;H+、NH3、K+及其他物质的分泌)★★★★。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机能的因素★★★。

4.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肾髓质渗透压梯度及其与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系★★★。

5. 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对机体水平衡的调节★★。对细胞外液容积和钠平衡的调节★★。

6. 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意义★。

7. 排尿反射。

(九)感觉器官

1. 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2. 视觉器官:眼的折光机能及其调节。视网膜的感光换能作用★★,视觉的二元论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光-电换能★★。视锥细胞和色觉★★。视敏度和视野★。

3. 前庭器官及其机能★★。 (十)神经系统★★★★

1.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神经元的基本功能,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及分类★★,神经的营养作用。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2. 突触与突触传递:经典的突触传递(电-化学-电传递过程,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突触的抑制和易化。突触传递的特征)★★★。突触传递的其他形式。神经递质和受体★★。

3. 反射:反射与反射弧★★,中枢神经元的一般联系方式★★★,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

4. 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感觉的特异与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痛觉★★。

5.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骨骼肌的运动单位、牵张反射和肌紧张★★★。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运动调节系统和姿势调节系统★★。基底神经节的功能。小脑的功能。

6. 神经系统对内脏机能、本能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及其化学传递★。内脏机能的中枢调节★。本能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调节★。

7. 脑的高级机能:诱发电位和脑电图,觉醒与睡眠★。学习与记忆(学习的形式,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学习和记忆的机制)★。 (十一)内分泌和生殖★★★

1. 激素的定义,激素的化学本质与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机制★。

2.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结构与机能之间的联系★★★。腺垂体分泌的几种激素及它们的生理作用★★★。腺垂体分泌的调节★★★★。

3. 下丘脑的神经激素在神经垂体的释放、作用及其调节★★★★。

4.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5. 甲状旁腺与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1,25-二羟维生素D3的作用及分泌或生成的调节★。

6. 肾上腺皮质和髓质激素的作用★★及分泌的调节★★★★。

7.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的调节★★★。

8. 生殖内分泌:睾酮的生理作用及分泌的调节★。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月经周期中垂体-卵巢-子宫内膜变化间的关系★★。

 

第二篇:306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重点笔记(二)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306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重点笔记(二)

2、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

(1)锋电位的上升支:细胞受刺激时,膜对Na+的通透性突然增大,由于细胞膜外高Na+,且膜内静息电位时原已维持着的负电位也对Na+内流有着吸引作用--Na+迅速内流—先是造成膜内负电位的迅速消失,但由于膜外Na+的较高浓度势能,Na+继续内移,出现超射。故锋电位的上升支是Na+快速内流造成的。动力是顺电-化学梯度;天津市膜对Na+电导的迅速增大,接近于Na+的平衡电位。

(2)锋电位的下降支:由于Na+通道激活后迅速失活,Na+电导减少;同时膜结构中电压门控性K+通道开放,K+电导增大;在膜内电-化学梯度的作用下,K+迅速外流。故锋电位的下降支是K+的外流所致。

(3)后电位:负后电位一般认为是在复极时迅速外流的K+蓄积在膜外侧附近,暂时阻碍了K+的外流所致。正后电位一般认为是生电性钠泵作用的结果。

3、简述坐骨神经-腓肠肌变笨收到阈刺激后所经历的生理反应过程。

更多资料下载:

306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重点笔记二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1)坐骨神经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在原有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的快速倒转和复原,是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

(2)兴奋沿坐骨神经的传导。实质上是动作电位向周围的传播。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在有髓神经纤维是以跳跃式传导,因此比无纤维传导快且“节能”。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是“全或无”式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3)神经-脊髓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实际上是“电-化学-电”的过程,神经末梢电变化引起化学物质释放的关键是Ca2+的内流,而化学物质Ach引起中板电位的关键是Ach和Ach门控通道上的两个α亚单位结合后结构改变导致Na+的内流增加。

(4)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的耦联过程。是指在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某种中介性过程。关键部位为三联管结构。有三个主要步骤: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细胞深处;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纵管结构对Ca2+的贮存、释放和聚集。其中,Ca2+在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5)骨骼肌的收缩:肌细胞膜兴奋传导到终池--终池Ca2+释放--胞质内Ca2+的浓度增高--Ca2+与肌钙蛋白结--原肌球蛋白变构,暴露出肌动蛋白上的活化点--处于高势能状态的横桥与肌动蛋白--横桥头部发生变构并摆动—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肌节缩短。肌肉舒张过程与收缩过程相反。由于舒张时肌浆内钙的回收需要钙泵作用,因此肌肉舒收缩一样是耗能的主动过程。

4、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过程及特点。

当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至神经末梢时,引起接头前膜电压门控性Ca2+通道的开放--Ca2+在电化学驱动力作用内流进入轴突末梢—末梢内Ca2+的浓度增加--Ca2+触发囊泡向前膜靠近、融合、破裂、释放递质Ach--Ach通过接头间隙扩散到接头后膜(终板膜)并更多资料下载: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与后膜上的Ach受阳离子通道上的两个α-亚单位结合—终板膜对Na+、K+的通透性增高--Na+内流(为主)和K+的外流—后膜去极化,称为终板电位(EPP)--终板电位是局部电位可以总和—临近肌细胞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而产生动作电位。Ach发挥作用后被接头间隙中的胆碱酯酶分解失活。特点:1单向传递2时间延搁3一对一关系4易受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

5、简述兴奋-收缩耦联的基本过程。

(1)电兴奋沿肌膜和T管膜传播,同时寂寞肌膜和T管膜上的L型钙通道。

(2)激活的L型钙通道通过变构作用(在骨骼肌)或内流的Ca2+(在心肌)激活连接肌质网(JSR)膜上的钙释放通道(RYR),RYR的激活使JSR内的Ca2+释放入细胞质;

(3)胞质内的Ca2+的浓度升高引发肌肉萎缩。

(4)细胞质内Ca2+的浓度升高的同时,激活纵行肌质网(LSR)膜上的钙泵,回收胞质内的Ca2+入肌质网,肌肉舒张,其中,Ca2+在兴奋-收缩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第三章血液

1、血小板有哪些功能。

(1)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支持功能:血小板能对视沉着与血管壁,以填补内皮细胞脱落而留下的空隙,另一方面血小板可融合入血管内皮细胞,因而他有维护、修复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

(2)生理止血功能:血管损伤处暴露出来的胶原纤维上,同时发生血小板的聚集,形成松软的血小板血栓,以堵塞血管的破口。最后在血小板的参与下凝血过程迅速进行,形成血凝块。

更多资料下载: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3)凝血功能:当粘着和聚集的血小板暴露出来单位膜上的磷脂表面时,能吸附许多凝血因子,使局部凝血因子浓度升高,促进血液凝固。

(4)在纤维蛋白溶解中的作用:血小板对纤溶过程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而释放大量的5-HT,则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的激活物,激活纤溶过程。

第四章血液循环

1、简述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射血过程。

心脏从一次收缩的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的时间,构成了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在每次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均可分为收缩期和扩张期。但两者在活动的时间和顺序上并非完全一致,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收缩在后。一般以心房开始收缩作为一个心动周期的起点,如正常成年人的心率为75次/分时,则一个心动周期为0.8秒,心房的收缩期为0.1秒,舒张期为0.7秒。当心房收缩时,心室尚处于舒张状态;在心房进入舒张期后不久,紧接着心室开始收缩,持续0.3秒,称为心室收缩期;继而计入心室舒张期,持续0.5秒。在心室舒张的前0.4秒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称为全心舒张期。一般来说,是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标志。

2、试述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静息电位1、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的数值约:-90mV。2、形成的机制(类似骨骼肌和神经细胞):主要是K+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明显不同于骨骼肌和神经细胞)1、特点:去极过程和复极过程不对称,分为0、1、2、3、4期,总时程约200~300ms。2、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内向电流:正离子由膜外向膜内流动或负离子由膜内向膜外流动,使膜除极。外向电流:正离子由膜内向膜外流动或负离子由膜外向膜内流动,使膜复极或超级化。0期:Na+内流(快Na+通道,即更多资料下载: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INa通道)接近Na+的平衡电位。1期:K+外流(一次性外向电流,即I10)导致快速复极。2期:内向离子流(主要为Ca2+和少量Na+内流,即慢钙通道又称L-型钙通道)与外向离子流(K+外流,即IK)处于平衡状态;在平台期的晚期前者逐渐失活,后者逐渐加强。

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心肌细胞区别于神经细胞和骨骼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平台期与心肌的兴奋-收缩耦联、心室不应期长、不会产生强直收缩有关,也常是神经递质和化学因素调节及药物治疗的作用环节。3期:慢钙通道失活关闭,内向离子流终止,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出现K+外流。4期:膜的离子转运技能加强,排出细胞内的和,摄回细胞外的K+,使细胞内外各离子的浓度梯度得以恢复,包括Na+、K+泵的转运(3:2)、Ca2+-Na+的交换(1:3)和Ca2+泵活动的增强。

3、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心脏每搏输出量:在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大时,搏出量增加使收缩压升高大于舒张压的升高,脉压增大;反之,每搏输出量减少,主要使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因此,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2)心率:心率增加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心率减慢时,舒张压降低大于收缩压降低,脉压增大。

(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加大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的降低大于收缩压的降低,脉压加大,因此,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它主要起缓冲血压的作用,当大动脉硬化时,弹性贮器作用减弱,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更多资料下载: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如失血、循环血量减少,而血管容量改变不能相应改变时,则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下降,动脉血压下降。

4、简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及其原因。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在血量增加或容量血管收缩时,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静脉回心血量也越多;反之则减少。体循环平均充盈压是反映血管系统充血程度的指标。

(2)心脏收缩力量:心脏收缩力量增强,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少,心室舒张期室内血压较低,对心房和大静脉中血液的抽吸力量大,静脉回流增多。心衰时,由于射血分数降低,使心舒末期容积(压力)增加,从而妨碍静脉回流。

(3)体位改变:当人体从卧位转为直立时,身体低垂部位的静脉因跨壁压增大而扩张,造成容量血管充盈扩张,使回心血量减少。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当骨骼肌收缩时,位于肌肉内的肌肉间的静脉收到挤压,有利于静脉回流;当肌肉舒张时,静脉内压力降低,有利于血液从毛细血管流入静脉,使静脉充盈,在健全的静脉瓣存在的前提下骨骼肌的挤压促进静脉回流,即“静脉泵”或“肌肉泵”的作用。

(5)呼吸运动:吸气时,胸腔容积加大,胸内压进一步降低,使位于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右心房跨壁压增大,容积扩大,压力降低,有利于体循环的静脉回流;呼气时回流减少;同时,左心房肺静脉的血液回流情况与右心相反。

5、组织液的发生及影响因素。

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形成的。其生成主要取决于有效过滤压。生成组织液的有效过滤压=(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毛细血管动脉端有效过滤压为正值,因而有液体滤出形成组织液,而静脉端有效过滤压为负值,组织更多资料下载: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液被重新吸收进血液,组织液中的少量液体将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有:

一、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扩张,毛细血管血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

二、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过滤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多。

三、淋巴回流:淋巴回流受阻,组织间隙中组织液可积聚,可呈现水肿。

四、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在烧伤、过敏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明显增高,组织液生成增多。

6、夹闭颈总动脉15秒血压有何变化?为什么?

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会出现动脉血压的升高。心脏射出的血液经主动脉弓、颈总动脉而到达颈动脉窦。当血压升高时,该处动脉管壁收到机械牵张而扩张,从而使血管壁外膜上作为压力感受器的神经末梢兴奋,引起减压反射,使血压下降。当血压下降使窦内压降低时,减压反射减弱,使血压升高。在实验中夹闭一侧总动脉后,心室射出的血液不能流经该侧颈动脉窦,使窦内压降低,压力感受器收到刺激减弱,经窦神经上传中枢的冲动减少,减压反射活动减弱,因而将出现心率加快、心缩力加强、回心血量增加(因容量血管收缩)、心输出量增加、阻力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最终导致动脉血压升高。

7、肾上腺素和去甲状腺素对心血管的异同点?

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状腺素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属儿茶酚胺类。二者可与心肌细胞上的β1受体结合,而产生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与血管平滑肌上的α、β2受体结合,产生血管平滑肌收缩或舒张作用。但是,由于血管上α、β2受体的分布特点,及二者对不同的肾上腺素能的受体的结合能力不同,而产生的效应不同.临床应用时肾上腺素常作为强心剂,而去甲状腺素常作为升压剂。

更多资料下载: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8、切断动物两侧窦神经和主动脉弓,为什么血压升高?

机体可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期反射效应是使心率减慢,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回降,期感受装置时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窦神经和主动脉弓是其传导神经。当切断了窦神经和主动脉弓以后,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所产生的冲动就不能上传至延髓心血管中枢,减压反射活动减弱,因而出现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升高,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西医综合考试介绍考查目标

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诊断学、内科学和外科学。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医学约50%其中

生理学约20%

更多资料下载: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生物化学约15%

病理学约15%

临床医学约50%

其中内科学约30%

外科学约20%

诊断学

4、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1~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B型题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X型题151~18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报名时间

西医综合考试都是在每年的一月中旬考试,报名是在考试前一年十月份报名,具体的考试时间有所变化!

更多资料下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