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河镇组织委员大走访活动调研报告

大走访活动调研报告

访一线,听民声;走农家,汇民意

裕安区顺河镇组织委员     吴 军

20##年第四季度我按照顺河镇党委开展“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大走访活动的要求,进一步加深了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的理解,先后多次来到安城村,对部分党员群众进行了走访。在走访过程中,我积极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宣传了党的惠农政策,广泛听取了群众意见建议,并认真做好记录,针对群众提出的建议、疑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现将走访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  开展走访活动情况

安城村地处顺河镇北部,北与单王乡接壤,西与龙头村和古城村相依,南与董滩村为邻。全村耕地面积为1768亩,人口2936人,村民代表28人,村支两委5人,下设5个党小组,党员54名,其中流动党员8名。该村的经济结构单一,以传统的一麦一稻种植为主,副业很少,仅有家庭小规模零星养殖业,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渠道狭窄,20##年全村人均收入4400元左右。

在这次大走访过程中,我共走访了安城村20多家农户,他们分别有:贫困党员户程昌付和董富祥2家;普通农户沈思才、程登如、王敬礼、王模成、秦义文、王敬德6家;专业户范永山(养羊专业户)、卓理家(养牛专业户)和桂景才(种粮大户)3家;其中有退职村干部3家,老党员8家。走访活动中我采取了实地查看、入户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向群众介绍了顺河镇党委开展“五级书记大走访”活动情况,宣传了顺河镇党委和上级党组织的方针政策,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在贫困党员程昌付、董富祥两位同志家,他们都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穷都因为自己的年龄偏大、没有文化、缺少一技之长,虽然有了党的好政策,但是我们已经跟不上步伐了!”

通过走访普通农户沈思才、程登如、王敬礼、王模成、秦义文、王敬德6家,得知他们的后顾之忧就是老年生计问题。他们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无一技之长,如何实现老有所为、生活无忧,是他们这些中老年人最担心的事情。

在走访专业户范永山、卓理家和桂景才3家时,他们普遍的心声就是政府能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如果政府能为我们担保一部分资金,我们养殖和种植的规模将会更大,发展将会更快。”

安城村退职的村干部和老党员对村“两委”工作是比较满意的,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别忘了咱们这些老同志就行了。”

通过走访得知,农村的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都赞赏顺河镇党委开展的这次活动,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对他们生产和生活的关心。人民群众普遍反映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区和顺河镇强农惠农政策扶持下,安城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人民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勤劳致富奔小康,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群众种植养殖技术不断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

二、调研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我所联络的安城村农民群众在中央、省、市、区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在顺河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安城村“两委”班子的协调帮助下,通过大家的努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村容村貌改善、生产生活发展等几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通过大走访也了解到农村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党员年龄偏大,“两委”班子文化程度偏低,能力欠缺。通过走访了解到,现在安城村的党员年龄偏大,近几年组织发展的进度不及党员队伍老年化速度,并且组织发展中“三个培养”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村“两委”班子成员文化程度偏低,在面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下,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级卫生机构服务不到位。目前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惠农、改善民生的好政策,人民群众也普遍反映到医院能看起病了,并且国家对此的投入一年比一年多,农民看病负担大大减轻。但是,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跟不上,农民看病仍要到镇级或区级医院就诊。希望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强对村级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医技和服务质量,真正将这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3、留守人员的生计问题。目前农村留守在家种地的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都凭技术、年轻和力气等优点外出打工发家致富。现在剩下老年人以种田为生,又无一技之长的中老年人,均为老年的生计担忧。希望党和政府能否为这些留守在家的中老年人创造就业机会。

4.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安城村部分村民组仍存在村民生产出行难、生产用水难问题,部分村民组之间还没有实现水泥路相通,只有简易的沙石路,阴雨天村庄道路泥泞不堪,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和生活。  

5.常住人员老弱严重。青壮年多数在外打工或读书,外出务工人员达到村主要劳力的70%,流动党员共有8名,占党员总数15%。常年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个别自然庄几乎成为空心村。
  6.致富手段相对单一。安城村在农业生产上主要以小麦、水稻种植为主,经济收入一是土地种植,二是外出务工,三是零星养殖,以小规模养鸡、养羊为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规格化种养殖,需要加快速度。
  7.贫困农户发展困难。通过走访得知安城村仍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贫困户,主要由以下三个原因致贫:一是因病致贫。二是少数家庭劳动力缺乏;三是由于文化水平低,就业、从业门路窄,导致非农就业比例极低。
  8.精神文明建设基本处于原生态。目前农村的文化设施只有“村村通”有线电视工程,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载体。村民劳作之余,精神文化生活极为单调,给消极文化活动留下了可乘之机,一些村民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打麻将、打牌上,借以消磨时光。另外村民普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柴草秸秆乱堆乱放,垃圾随意扔倒,导致农村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状况较差。

三、几点建议

通过这次大走访活动,了解到部分群众的建议和意见,为了更好服务百姓,让我们的各项工作让群众满意,我对在走访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个人认为今后基层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

(一)抓村支部班子的建设,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核心带头作用。在逐渐改善党员年龄和文化程度结构的同时,教育广大党员以党章为标尺,加强自身修养,时刻不忘应有形象和神圣职责,讲究人格,注重品德,使自己的言行与党员的标准相一致。加强学习,不断增强富农本领,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二)抓村“两委”班子建设,形成合力,共同为村的发展干事创业。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是一个村致富发展的基础,村“两委”班子四分五裂,事必阻碍村的发展。我们要在村“两委”的合作上下力气,该说服教育说服教育,该果断处理果断处理,使两者形成合力,共同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三)加强指导检查,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一方面应加大对农户宣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原则和具体措施,选择本地区的典型事例进行宣讲,努力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村级卫生医疗机构的指导与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群众参加新农合解除后顾之忧,增加其积极性。

(四)强化技能培训,提高群众生存技能。针对大多数留守在家的中老年人,尤其是那些以种田为生、又无一技之长的农民,政府要多渠道并重,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上岗培训,提高他们的生存技能,同时结合本地将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同等条件下,必须优先考虑中老年农民的生计,优先就业,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从根本上打消中老年群众的顾虑。

通过此次大走访,我对安城村乃至当前广大农村的村情、民情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为今后的基层工作明确了方向。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尽我所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和繁荣顺河镇农村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二〇##年十二月

 

第二篇:“进村入户”大走访调研报告

“进村入户”大走访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县政府“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统一安排,县直某单位及时组建工作队进驻某乡镇某某村,以“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结合该村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单元土地治理等中心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农村生产生活、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等民情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概况

1、地理、人口

某乡镇某某村地处某某县西南端,紧邻某国家森林公

园,是上海烟草(集团)公司“中华”卷烟原料基地。全村有1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21户,人口802人,其中劳动力411人,常年外出务工约251人;“三留守人员”共有86名,其中:留守老人33名,留守妇女20名,留守儿童33名。

2、基层组织

某某村现有党员20人,占全村总人数的2.49%,其中外出党员6人,占党员总数的30%,30岁以下党员4人,占党员总数的20%,60岁以上党员8人,占党员总数的40%,初中文化程度以下17人,占党员总数的85%,高中文化程度以

上3人,占党员总数的15%,女党员2人,占党员总数的10%。村委班子5人,支委3人(兼职)。

3、经济状况

某某村现有耕地2329亩,其中水田504亩,旱地1825亩,农户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烟叶种植、外出务工、粮食种植和养殖,少数农户发展有商业或加工业,全村人年均纯收入3450元。无村办企业。

(二)新农村建设情况

1、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近年来,村支两委向州、县及有关部门积极争取,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新修村组公路7.5公里,基本实现村组道路硬面化,全村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结合烟水配套工程,水利设施建设有了长足进步。积极争取并稳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单元建设,今年全村有800余亩耕地进行了土地治理。

2、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长期以来,村支两委注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加大农业基础投入的同时,在烟叶适宜区域大力发展烟叶生产,培育发展烟叶种植大户,带动群众致富。在烟叶不适宜区域,因地制宜发展粮食生产,并积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民收入得到逐年提高。

3、加大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

增强

在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全村全员参加了新农

合,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就医难的问题。中央粮食直补政策全面落实,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信心进一步增强。感恩党的惠农政策在全体村民中形成共识,农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二、“进村入户”活动开展情况

县委、县政府“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动员会后,县直某单位根据动员会议精神,结合本部门实际,早部署、早安排、早启动,迅速成立“三万”活动领导小组,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工作组,精心制定活动方案,并迅速进驻某乡镇某某村,正式拉开了以“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的活动序幕。饱含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县直某单位“三万”活动工作组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采取召开村民大会、院落会等方式,积极宣传政策,挨户走访、联户座谈,将中央、省委有关文件精神送到村干部手中,将强农惠农政策送到农户家中。工作队员扑下身子,深入农户,把脚印“印”到每一个农户家的堂屋,准确掌握群众所思、所忧、所盼,做到身入心入访民情,同心协力促发展。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圆满完成驻点村220户的走访民情工作,召开驻点联系村党员干部和村民大会、院落会共4次,填写省级调查问卷18份、县级调查问卷220份,送出《宣传手册》148本,撰写民情日记近30篇,掌握了民情民意100余条,实现了“两个全覆盖”,走访调查入户率达到100%。

三、主要工作做法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提高思想认识。在县委、县政府召

开“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动员大会后,县直某单位及时召开全体干部会议专门研究“三万”活动,并成立以办党支部书记、主任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精心制定活动方案,全员参与,明确分工,各尽其职,相互协作,紧密配合,为“三万”活动提供了组织保障和有力支撑。

二是形式多样展开宣传,积极发动群众。县直某单位工作组进入驻点村后,通过召开党员干部和村民大会、院落会、发放宣传手册、田间地头交心谈心以及在媒体上发布新闻等形式,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重点宣传粮油补贴、农机补贴、家电补贴、退耕还林、危房改造、低保政策和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等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倡导村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促进各项农村政策的落实。通过多形式的宣传,使广大农民对“三农”政策经历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由知之全面到知之深入的过程,工作组成为了农村政策宣传队,宣传发动了群众,营造了“三万”活动宣传声势,使“三万”活动更加深入民心。

三是积极配合村支两委,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县直某单位“三万”活动工作组进村后第一天,就与村支两委取得共识,紧密围绕全村土地治理、春耕生产、计划生育等中心工作开展活动,扎实开展走访民情活动,把脚印“印”到每一个农户家的堂屋。在政策宣传的同时,配合该村土地治理等中心工作对农户进行广泛宣传解释,极大程度上推进了土地治理等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是注意工作方法,严守工作纪律。县直某单位工作组在驻点联系村密切联系群众,注意工作方法,严守工作纪律。坚持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吃住后统一结算,真正做到对群众“只能予、不能取,只帮忙,不添乱”。在走村入户访民情期间,体察民情、珍惜民力、轻车简从,严守工作纪律,时刻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树立了编制部门干部的良好形象,以优良党风凝聚民心、以优良作风赢得群众满意。

五是饱含真情实意,确保走访全覆盖。进村之后,工作组与农户主动打招呼、主动拉家常,很快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好感。在走访过程中,坚持典型调查和普遍走访相结合,一方面注重对贫困户、留守户和村中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进行重点走访,另一方面“地毯式”地走村入户,坚持走访到每家每户,掌握真实的村情组情户情,耐心、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把党的阳光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家农户,增进了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调研中反映的几个突出问题

近年来,在中央、省州强农惠农政策扶持下,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群众种植养殖技术不断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但是,因种种因素的制约,村民生产生活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村办公室使用频率不高,村务公开力度欠缺。村办公室是原村小学装修改建而成,装修后,施工方因工程款支

付问题迟迟没有交付大门钥匙,造成村支两委没有固定场所办公,村务难以正常公开。加上某某村地形狭长,农户居住分散,村办公室在狭长地带的中部,两头居住的农户离村办公室路途较远,村务公开存在客观上的困难。在调查中发现,广大农户对于中央政策普遍感到满意,但由于村务公开力度的欠缺,不少农户对政策理解不透、落实情况不清,有的甚至对政策的执行持有较大的怀疑态度。

二是孩子上学路途较远,家庭教育负担没有真正减少。该村村级小学撤销后,农户小孩只能到老岩孔村(二年级前)或者到某乡镇幼儿园、中心学校就读。不少农户居住分散,学生上学路途较远,低年级学生每天由专车接送,费用在140-170元/人、月之间,每年按10个月结算,年开支在1500元左右;高年级学生虽然学校采取寄宿制,但有的家长在学校周围租房进行陪读,租房一般在2300元/年;有的由镇上亲戚代为照顾,周末回家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尽管教学质量较以前相比有很大改善,但农户家庭实际教育支出并不比实行“两免一补”前低多少。

三是没有村卫生室,农民就医难。农户看病,只能上某乡镇卫生院,路途较远,“就医难”问题仍然客观存在。据我们了解,尽管该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但农户在镇上拿药,每次必须拿药超过30元才能报销9元,老百姓感到极为不便也很不理解,也由此对合作医疗参合积极性产生一定影响。

四是没有农村文化阵地,农民文化生活单一。长期的闭

塞,村级文化阵地建设滞后,农户的文化生活比较单一,除了看电视,不少农户靠打麻将、斗地主等娱乐性赌博打发空闲时间,缺乏健康向上的文化导向。

五是对移民政策不清,部分农户搬迁补偿和退耕还林补偿不到位。整体移民搬迁时,某某村有2个组(13、14组)也在搬迁范围之内,该部分农户搬迁到该村其他组别之后,有的反映搬迁费没有及时到位。

六是对退耕还林有关款项模糊不清。访谈中了解到,农户一本通上曾经有一笔“退耕还林款”收入,但很快就下了帐,农户对此款极不理解。

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青壮年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许多孩子都交给老人或亲戚抚养,留守学生在亲情、家庭教育和监护权等方面的缺失,对身心健康发展和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造成不利影响,也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五、下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根据调研走访掌握的情况,针对某某村村民当前实际困难和问题,提出以下工作打算和建议:

一是认真指导和帮助村办公室建设,加大村务公开力

度。积极争取政策,进一步改善村办公室硬件设施,尽快让村办公室投入使用,并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指导并帮助制定完善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议事、财务审计、村务定期公开等村级规章制度,以制度形成相互制衡、互相制约的监督机制。

二是针对农户教育负担问题,建议政府出台措施,适度鼓励全民兴办村级教育,逐步恢复偏远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点。

三是建议加强调研,进一步规范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制

度,积极探索既让农民得实惠、又让农民理解欢迎的新思路、新方法,使农村合作医疗更加深入人心。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利用一切宣传机会,鼓励和教育村民学文化、学技术,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对村里的文化误乐设施想办法加以建设改善,使更多的村民远离迷信、赌博,主动投入到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让村民有好的身体、好的心境,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农村。

五是建议对移民涉及某某村村民补偿情况和退耕还林

补偿历史账目进行疏理,并予以公开。

六是建议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加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建设并充分发挥“留守学生之家”的作用,开通亲情电话,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千方百计从情感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针对“代理父母”和监护人缺乏监护知识和教育的基本理念的现状,对“代理父母”和监护人的开展培训或者发放监护教育知识宣传资料。

七是积极培养年轻农民加入组织,防止出现农村党员年龄断层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