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一、概念

   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

  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

   3、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4、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时化合价升高的过程

      被还原:氧化剂在反应时化合价降低的过程

   5、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

6、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7、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或得失)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化合价升高

               的元素开始,指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再在连线上方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

                     

(2)单线桥法:表示反应物中氧化剂、还原剂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在单线桥法中,

               箭头的指向已经表明了电子转移的方向,因此不能再在线桥上写“得”、“失”

               字样.

                  

二、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

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子失电子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

规律:反应物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生成物中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物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生成物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三、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常见氧化剂(1)非金属性较强的单质:F2、Cl2、Br2、I2、O3、O2等

      (2)变价元素中高价态化合物:KClO3、KMnO4、Fe3+盐、K2Cr2O7、

                    浓H2SO4、HNO3等

(3)其它HClO、MnO2、Na2O2、H2O2、NO2等

常见还原剂(1)金属性较强的单质K、Na、Mg、Al、Fe、Zn

(2)某些非金属单质:H2、C、Si等

      (3)变价元素中某些低价态化合物:H2S、HBr、HI、Fe2+及盐,SO2等

五、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配平原则: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2、配平的基本方法(化合价升降法)

  化合价升降法的基本步骤为:“一标、二等、三定、四平、五查”。

  “一标”指的是标出反应中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注明每种物质中升高或降低的总价数。

  “二等”指的是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即为两个互质(非互质的应约分)的数交叉相乘。

  “三定”指的是用跟踪法确定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化学式前的系数。

  “四平”指的是通过观察法配平其它各物质化学式前的系数。

五查”指的是在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中可通过查对反应式左右两边氧原子总数是否相等进行复核(离子反应还应检查电荷数是否相等),如相等则方程式已配平,最后将方程式中“—”改为“=”。

3Cu+8HNO3=3Cu(NO3)2+2NO↑+4H2O

 

第二篇: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及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

一、     五对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

  

二、     五条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

3、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例如,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

      4、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

(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 。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
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如 ,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 ,可判断氧化性: 。同理,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5)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

一般地,氧化性:上>下,右>左;还原性:下>上,左>右。

(6)某些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温度: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浓度:如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酸碱性:如中性环境中 不显氧化性,酸性环境中 显氧化性;又如 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增强。

注意: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决定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如还原性: ,氧化性: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不一定:

⑴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前述的氯元素的含氧酸及其盐,是价

态越低,氧化性超强。H3PO4中+5价的P无强氧化性。

⑵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

⑶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与物质得到或掉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

⑷得到电子难的元素失去电子不一定容易,例如:第ⅣA族的C,既难得到电子,又难失去电

子,与其它原子易以共价键结合。

⑸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是是氧化反应,也可能是还原反应。

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Cl2、Br2、O2、I2、S等

(2)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CO2、NO2、SO3、MnO2、PbO2等

(3)元素处于高价时的含氧酸:浓H2SO4、HNO3等

(4)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盐:KClO3、KMnO4、FeCl3、K2Cr2O7等

(5)过氧化物:Na2O2、H2O2等

(6)次氯酸及其盐:HClO、Ca(ClO)2、NaClO等

2、常见的还原剂

(1)活泼的金属单质:Na、Mg、Al、Zn、Fe

(2)某些非金属单质:H2、C、Si

(3)元素处于低价时的氧化物:CO、、SO2

(4)元素处于低价时的酸:HCl、HI、H2S、H2SO3等

(5)元素处于低价时的盐:Na2S、KI、Na2SO3、FeSO4等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及配平

1、表示方法

 

2、 配平的方法和步骤:

写好化学式,标明化合价;画上双箭头,列出变化价;

升降化合价,公倍求相等;观察再配平,两边添系数。

步骤:(1)标出有变价的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2)用“双桥线”连接反应前后的元素并在桥上或桥下注明化合价升降数.

(3)找出化合价升降数之间的最小公倍数,再依据以上有关原则首先配平有关物质前面的系数.

要求:(1)质量守恒:即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个数相等.

(2)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关系正确.

(3)电荷守恒:反应物总电荷数与生成物总电荷数相等,且电性相同.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整体法的应用:

A.还原剂或氧化剂的所有元素完全被氧化或完全被还原,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在配平时按各元素的系数比考虑得失电子的总数.如:

分析:中碳元素的平均价态为+3价,都被氧化到+4价,可考虑整体法

    ×5指计量数为5

        ×2指计量数为2

B.还原剂或氧化剂的元素部分被氧化或部分被还原,不能看成一个整体,要分别考虑.如:

分析:氯气中的氯元素部分被还原,部分被氧化,分别考虑

     ×1指HC1O计量数为1

            ×1指HC1计量数为1

(2)离子型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离子型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时,遵循整体法配平的同时,还可从两边的电荷守恒出发.如

分析:中的氧元素都被还原为-2价,可用整体法

                      ×2指计量数为2

      ×3指计量数为3

根据电荷守恒,用观察法配平其他化学计量数:

(3) 难点突破:

1.缺项配平:

一般先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在通过比较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缺项(一般为),最后观察法配平.

固体加入的混合溶液里,加热后溶液显紫色(无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试完成并配平方程式.

分析:溶液显紫色说明由生成,的氧元素生成,所以右边缺项为

    ×5指计量数为5

           ×2指计量数为2

根据电荷守恒,用观察法配平其他化学计量数:

2.零价配平:

复杂的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无法标出,且仅靠观察法也无法配平,此时可把不知(或难知)化合价的物质看成一个电中性的整体,假设其中所有的元素都为0价,在根据化合价升降配平方程式,不影响配平结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按零价法分析的价态升降根据与该反应实际的价态升降不符,零价法只是配平的一种方法和技巧.

分析:设中各元素均为0价

有观察法配平其他化学计量数:

3.均价配平:

适用于有机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根据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确定碳元素的平均价态,在通过适当方法配平.

用观察法配平其他化学计量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