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后感

《三峡》教后感

很感激中心学校组织这次活动,让我有一个和同行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也让我经历了一次自觉学习、自主创新、自我提高的历练过程。

《三峡》是《水经注》中的一段文字,虽只有一百五十多字,却用高超的笔法,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眼底,可谓“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役百意。”。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景中融情,情随景迁,简洁精炼,生动传神。

这个单元所选诗文,都是我国古代以自然山水为题材的优秀篇章。与自然融为一体是这些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的美,山水本是无情物,因他们融入了自己细腻的情思,山水便有了性情,自然便有了生命,人与自然可以亲切地交流、对话。

新课标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据此,我给本课定的学习目标是: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

2、在反复的诵读中感知课文、理解文本、品味语言、学习表达。

3、通过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从而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作为我们农村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限,活动空间大多也只局限天当地,因此知识面较窄,而且个性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限制,这对想象能力、表述能力、主动思考与动手能力、审美能力等都有影响,学生比较习惯被动接受老师智慧。而新课示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为了完成这些目标,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就考虑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1、知识与技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习技能形成引导者。所以在教学中,不求“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而务使学生对“美文”形成“整体美感”。重点培养学生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自主解决问题的技能。

2、内容与形式。内容决定形式,正如不能“以文害意”,形式的设计必须为内容服务。课堂上学习气氛不一定热烈但要深沉,学生不能在文字中浮光掠影,要在思索中前行,不是在言说别人的思想,一定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看一看,能感受到躬身前行的姿态,听一听,能体悟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3、预设与生成。充分的预设才能有效地生成。问题的设计与活动的安排以及教学流程的设计要作好充分的预设,教师不是缰绳不离手的牧马人,而是站在远处的守望者。关键环节的高超点拔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活动如拔云见日。

4、情感体验与人文关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本身也是一种人文关怀,没有情感体验过程而硬性让接受某一种观点是粗暴而蛮横不讲理的,“填鸭式”教学法即是如此。“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学生多样化的理解与表达要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在理解与肯定的基础上进行点拔与指引。

在本课教学中安排了以下活动:

1、多片断影片欣赏替代部分讲解,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激发兴趣,获得对山峡的整体知识建构。

2、借助课下注释与课后习题疏通文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多形式朗读,读准字音,读懂文意、读出情感,培养语感,体验不同形式的美。

4、合作探讨,分析文章结构,品味文语言。

5、引导学习表述,并尝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提高写作能力。

教法上主要采用:诵读法、自主质疑法、合作探究法、点拔法。

“要让学生喜欢语文,语文课堂就不能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就不能用一个方法教学每一篇课文。要让学生爱上语文,语文教师就应该不断地更新教学设计,使每节语文课都像一个极富吸引力的磁场,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吸引。”

教学设计是一种思路。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就是一部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片,蕴含着教师的人文素养、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凸显着教师对教材的到位理解和对学情准确把握的能力。

在教学的几个环节中,我在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1、课前及导入:

《三峡》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一直以来就被定位在经典名篇的位置上,课时以前也一直是安排两课时,要一节课解决全部的问题肯定是不够的,所以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巩固就非常重要了,为此在课前,我安排了学生预习课文,基本上疏通文意,课堂上只作检查预习情况式提及。

语文课需要创设一种情景,这种气氛不是狂喊“你的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是我彼此犯的罪”、“我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我也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那夜我喝醉了拉着你的手,胡乱的说话”、“那一夜,你没有拒绝我”、“死了都要爱,不淋漓尽致不痛快”这类令人政教主任听了心惊胆寒,夜不敢寐的歌词所能形成的,所以语文课上,我取消了唱歌,改为背诗词,在这节课课前准备阶段,我还播放了一段带解说词的三峡旅游风光片。

在导入的过程,我安排几张图片,并有意提到余秋雨,都无非是想让语文课更像语文课一点,并且在激发兴趣的同时尽量能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受到文学和美的熏陶。

2、朗读和解读阶段:

时下文言文教学有着过分重视文言知识传授的倾向,使本来意蕴丰厚的古代作品只剩下了字、词、句,这显然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肢解了作品,只见其“言”而不见其“文”。我用充满诗意的导语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文优美的意境,让学生观看朗读视频,然后用投影提示要注意的读音、注意朗读停顿,迅速就转入课堂朗读,让学生融入文本。

传统不能全丢,我大胆地删节了过去串讲这一环节,完全让学生借助注释来读课文,若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拿到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解决。但在解读的环节中,我还在把词、句、课文的翻译采用小组合作、分组交流赛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对停顿、读懂意思、读出情味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有意预设了几个问题,比如“至于夏水襄陵”“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等几处的停顿划分,让学生自主发现、探讨、释疑,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可深化本课的教学内容。

研读、品读阶段

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要让学生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渐染,提高人文素养。这样面对一篇文章,如果肢解开来读,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韵味,而且要真正实现学生与古人的对话,要有一定的深度与高度,这样的课堂如果看起来更象活动课、地理课、语音课之类那还不如学、背孤立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起码那样还要实在些。 为了帮学生研读本文,我设计了两个过程:

1、思考: 作者主要描绘了三峡的什么景物? 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2、质疑:A、本文为何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呢?

B、三峡风光壮丽雄奇,但为什么要写“猿鸣三声泪沾裳”。

第一个问题学生在读中可以归纳总结,第二个问题前一问则需要老师的点拔,后一则需要一点提示,于是我在课件中做了一个视频,而且这道题是开放性作答,学生思考的空间更大。不知不觉中,本文难点就得到了化解,学生的对课的理解也更深入了一步。

我特别欣赏洪镇涛老师创导的“品读”教学法。所谓“品”即发现,欣赏,咀嚼,感受。要想真正品出文章的味道。所以我安排一个品味语文、美点寻踪,让学生欣赏美景看图片的环节。

用 “(描述景物)让我不禁想到了(填写原文),三峡的(景物)真(特征)” 的方式品你看到的美景。

3、延读阶段

语文老师应当是“杂家”,这一点要求在以前是理想,但在网络时代通过勤奋是可以办到的,只有杂学旁收,境界开阔;语文老师还应当是“行家”,没有深厚的底蕴、激情的体验、丰富的积累、开放的心胸、敏感的嗅觉而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甚至对于热火朝天教研教改充耳不闻、麻木不仁是无法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精彩的。

当然精彩不是所谓的“笑声不断、掌声不断、生旦净墨丑纷纷登场”的“戏剧性”效果,课堂上学习气氛不一定热烈但要深沉,学生不能在文字中浮光掠影,要在思索中前行,不是在言说别人的思想,一定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看一看,能感受到躬身前行的姿态,听一听,能体悟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拓展延伸是语文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可以化解我们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疑虑。不但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一堂语文课的宽度和深度的最深刻体现。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1、链接 :读和三峡有关的诗词,扩大视野

峨嵋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落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送友人归荆楚 【唐】许浑

调瑟劝离酒,苦谙荆楚门。竹斑悲帝女,草绿怨王孙。

潮落九疑迥,雨连三峡昏。 同来不同去,迢递更伤魂。

我找了一百多首和三峡有关的诗词,但最后选定这两首,一是因为作者,一个是“诗仙”一个有着“千首湿”雅号,惯善写水,“山水欲来风满楼”更是耳熟能详。作者本身就代表着一种高度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二是因为前一首

学生已学过,后一首是陌生的,两首诗在结构和表现手法上有共同之处,都按先写景叙事再抒情,便于学生迁移理解。三是我让学生在“生”与“熟”中找规律:理解诗要找准“诗眼”,这样就可以把握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达到从欣赏到思维、能力训练的效果。

2、联想 找出下面诗词和本文的联系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

更立西洒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选择第一首是因为让学生背原文,巩固理解,入古;选择第二首词除了增加本堂课的文化含量外,也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民族自自豪感,为此还在课件中插入了一小段视频,也为后面学生写作了一个预设。

3、写 你也想写一写你神游三峡后的观感吗!

激发:三峡真是一座文学宝库,古人至此多有题咏,当代学者余秋雨到三峡写道:“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只能老老实实,让嗖嗖阴风吹着,让滔滔江流溅着,让迷乱的眼睛呆着,让一再要狂呼的嗓子哑着。什么也甭想,什么也甭说,让生命重重实实地受一次惊吓。千万别从惊吓中醒过神来,清醒的人都消受不住这三峡。”同学们,你们难道不“见贤思齐”,也拿起笔来吗?

指引:这里有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让我们如同泛舟在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卷中。

范写:看,远山逶迤,峰峦绵延,恰如巨龙腾空。群山重叠,层峰累累,尤似万马跃踊。峡阔天开,两岸风光旖旎,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第三个过程才是拓展延伸的核心之所在。我又分了三个小步骤,因为我把这节课要完成的很多目标放在这里,把本堂课亮点的期望点放在这里。突出这个过程,让这个过程更顺畅,避免学生压力过大,也算是一种人文关怀吧 !当然人文关怀也是课堂的必要,没有必要的人文关怀,课堂效果也无从展现出来,整堂课的目标完不成,教学就失败了。

课堂结束后,我总的感觉是任务完成的勉强还不错,但是问题也很明显,课堂的容量偏大,老师和学生都很累,后面学生自主展示和交流的时间显得就不够,课后,有的学生就说:我写的很好,就是没有机会展示出来。

以上就是我课前准备和上课时的一点浅见和体会,之所以敢于大胆写下来,不怕贻笑大方主要是想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和同行交流,以期共同提高。请不吝指正。

 

第二篇:听余映潮先生讲《三峡》有感

听余映潮先生讲《三峡》有感

余映潮老师来我校讲学、讲课已一年多,他的教学思想之先进、深刻,教学艺术之博雅、巧妙,令人赞叹不已。尤其是他教授《三峡》的情景,竟象一坛老酒,历久而弥新,愈久而弥香,常常因我遐想、深思。今天我再一次对余老师教授的《三峡》进行学习、品味、赏析,以求一得。

一、设计理念:板块式教学

余老师的《三峡》是美文美教的典范。首先讲,三峡的山水是天下之奇美,而郦道元的《三峡》更是千年来无数描写三峡美景中的名篇,它用词精练,文词清越,音节响亮,意境隽永,并且篇幅短小,文字比较浅显,是文言文一课时教学的理想之作,所以建国几十年来教授《三峡》的名师比比皆是,但余老师这次的《三峡》教学却尽脱前人窠臼,全是自家新意,独出心裁,别开生面,别有洞天。

针对本文的特点,余老师采用了四个板块,即本课的四个教学任务:识字、朗读、听记、欣赏。本课是文言文,生僻少见之字故不可少,故要“识字”;语文课堂朗读必不可少,况本文是文言,朗读是理解文章的必要教学手段,兼本文文词清越,音节响亮,极宜诵读,故设“朗读”;《三峡》为文言,对初中生而言,文意难通,故设“听记”以疏通文意;《三峡》的山水之美、用词之美、音节之美、意境之美、构思之美??皆需“欣赏”,故设此环。可见本课板块的设计与本文的特点紧密吻合,并且板块之间环环相扣,无“识字”无以“朗读”,

无“朗读”无以“听记”,无“听记”无以“欣赏”。

板块设计的恰当,只是教学奇妙展开的基础,《三峡》教学之妙更在于其每个板块之下活动设计之美妙,教师指导之精妙。

二、设计与指导之妙

听余老师上课,就好比游览三峡一样,眼前全是未见之景,耳畔尽是未闻之声,美景不断,惊喜不断,绝无重复、熟悉、厌烦的感觉,心中全是新鲜、新奇,只让人惊喜、赞叹不已。而他就是这次游程的导游。“路”有老师指引,“景”全在自己游览、欣赏、品味。

(一)识字:“诱”导学生不得不学的奇兵

识字环节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意,绝大部分老师在各种公开课中都是让学生读一读,或写一写,走马观花,匆匆而过,有这一环节即可,不敢逗留,其原因一是没有必要,当然更在于识字环节的设计太难出新意,而余老师的识字处理却奇兵突起,让人闻所未闻,他充分抓住了本文生字带“山”字旁和“水”字旁的多的特点,让学生试一试趣味识字的方法,在文中找一找,圈一圈“带“山”旁的字和它们的意思,带“氵”旁的字和它们的意思”,因为所谓“峡”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顿感新鲜好奇,好玩而又疑窦丛生,“这要干什么”?待一静下心去看文字,发现果然带“山”字旁和“水”字旁的竟有这么多字,于是整个识字环节趣味倍增。

识字环节奇在上课之始就极大的“诱”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朗读:引导学生渐如佳境的妙方

十来分钟的朗读环节过后,全班几十个学生读起文章来个个都摇头晃脑,抑扬顿挫,欣然微笑,陶醉不已,仿佛顿时都成了朗读名家,吟颂高手,其原因就在于老师指导方法的精到,朗读示范的美妙。

在学生齐读之后,老师指出问题所在:节奏问题。然后第一步他指导学生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并打出投影,示范朗读如:“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至于——夏水襄陵”“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虽——乘奔御风”“则——素湍绿潭”“每至——晴出霜旦”“故——渔者歌曰”,之后学生模仿老师的腔调朗读全文,果然有些味道。

之后又照此步骤进行了四字词语的节拍和特别之处的顿音的教学,几遍朗读过后,效果显著,教室中的每一个人都领略到了古文朗读之美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更是由衷的敬佩余老师朗读指导之精妙。他抓住了古文朗读的关键所在:节奏与拖音,并针对本文特点分三步进行朗读指导,领起词的短暂拖音,四字词语的节拍,特别地方的顿音。如此循序渐进以至功成。

此外,余老师的朗读示范之美妙也对本环节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文章的结尾,郦道元在对三峡的山水之美进行充分的描摹之后,他要由衷的进行感慨抒怀了,所以余老师对“故——渔者歌曰”的“故”拖音较长,这样才有“感叹”的味道,并且他对“渔者歌曰”四字也进行了适当的拖音,因为渔者是“歌曰”而不是“说”。至于“巴东三峡巫峡长”的“长”也要较长时间拖音才能充分体现出渔者感叹巫峡之“长”。而“猿鸣三声泪沾裳”,渔者已经非常的悲哀,泪流满面,泪沾衣裳,已是哽咽不已,所以“泪---沾---裳---”要一字一拖音,一字一感慨,在余老师一唱三叹的示范朗读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位辛劳的渔者在倍感三峡冬季的凄凉后,听到高猿长啸,不觉黯然销魂,泪流满面,举袖掩涕。

(三)欣赏:看似无意的点拨

以我来看,三峡乃美景,《三峡》乃美文,不能让学生领略到《三峡》的美妙,就等于这节课没有灵魂。故“欣赏”环节至关重要。换个角度来说,什么叫教学的成功?无需老师费舌,学生能够自主的赏析领略到文章的精妙,这就叫做教学的成功。

那么,文章共四段,欣赏哪一段呢?显然不能四面出击,否则,东一句西一句,嚼不烂,于是余老师为学生圈定了最为精彩的第三段。然而欣赏文章的角度五花八门,对于初二的缺乏自主欣赏能力的学生而言又从哪个角度入手呢?我们请看余老师在“欣赏”环节的过渡语:

“欣赏。欣赏什么呢?看要求。(投影出示)用“精段品读”的方法品味文中的美点。话题是“我们一起发现第三段文字的表达之美”,我们都要围绕这个话题。春冬之时这一段美在哪里呢?你要分析,比如说,有没有写动景写静景的动静之美?有没有写高处景色写低处景色的高下之美?有没有色彩之美,还有什么线条之美,镜头之美?你都可以说,开始思考。“

短短的几句话,余老师为学生圈定了段落:第三段,话题:第三段文字的表达之美,并且进行了点拨:动静、高低、色彩、线条、镜头,由此学生会受到启发:是不是还有其他的角度呢?

我想,这个看似无意的点拨对这个环节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优美的结尾

一节课好比一篇文章,结尾如何也精彩呢?余老师的结尾把《三峡》变成了一首散文诗。他要求学生“完型填空,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得手法,连绵的群山,什么的什么,这个地方是五个字的内容,根据课文尽量做到,一个又一个画面展现了三峡的奇美景象。

连绵的群山,什么样的屏障?什么样的树林?什么样的清波?就这么一连串地说下去”。于是学生在这样的要求之下,以五字的偏正短语,用诗一样优美的语言又把全文的美景总结了一遍。我想这样结尾好处有三:

首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优美的训练,无形的提高。

其次本环节针对全文,弥补了“欣赏”环节没有着眼全篇之不足,有了本环节可谓点面结合。

第三让学生带着对三峡的无限憧憬和美的想象走出课堂。

总之,在老师精心设计的丰富的活动之中,学生们的活动是充分的、丰富多彩的,学生进行了趣味盎然的识字,卓有成效的朗读,简单易行的翻译,精美独到的赏析和优美如诗的自主结尾。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听课是陶醉的,朗读是充分的,思考是深入的,表达是优美的,受益是无穷的,可以说本课“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当然这些都离不开老师设计与指导的精妙。

三、对教学语言的思考

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听优秀的教师上课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余老师对教学语言的训练是下过苦功的,所以他的教学语言有了今天的成就。

本课的语言是精练的,自始至终你听不到一句多余的话,重复的话。

本课的语言是优美的,余老师的朗读包含感情,富有磁性,韵味悠长,引人遐想。

本课的语言是准确的,余老师对知识点的解释是明确的,对学生提的要求是一清二楚的。

本课的语言是富有技巧的,如“欣赏”环节的过渡语对学生的点拨是隐约而巧妙的,整堂课对学生发言的点评更是丰富多彩的。当学生的发言很精彩时,他可能只是一句“好”、“很好”、“太好了”;当学生的发言很重要时,他会顺势进行强调;当学生的发言不全面时,他会进行补充;当学生的发言罗嗦时,他会进行提炼;当学生的发言浅显时,他会进行引导拓展??

??

总之,本文是余氏板块式教学的典范之作,是美文美教的经典,值得我们多角度去赏析、探讨、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