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原著总结

一、选择、填空:

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2.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而只能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3.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到,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4. 制约整个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的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5.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唯物主义观点。

6. 费尔巴哈提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类本质,人的本质的前提是抽象的类的存在。

7. 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远古时代是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

8.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的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9.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10. 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

11. 费尔巴哈作为哲学家,也停留在半路上,他的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

12. 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

13.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

14. 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对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和规律。

15. 我们重新唯物地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看作现实事物的反映,而不是把现实事物看作绝对概念的某一阶段的反映。

16. 关于偶然与必然的关系,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

17. 摩擦生火是人第一次支配的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18. “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二费尔巴哈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19. 关于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20. 分配和消费是由生产决定的,而交换又是生产以及由生产决定的分配一方与消费一方的媒介。

21. 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黑格尔称之为“形而上学的”方法,主要是把事物当作一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而他的方法是辩证的方法。

22.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基础上提出人的本质在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辨析:

1. 世界统一于存在。

这个命题是错误的。因为:一,存在这个概念只能作为思维的对立,用以表述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物质具有含义。如果离开思维的关系,则存在的只能表示某种事物和现象是存在的,并不能说明存在的本质。二,存在是世界的统一性的前提,但不能把世界的统一性归结于存在,因为把世界的统一性归结于存在并没有说明是事物的存在还是精神的存在,因而是一个折中主义命题。三,“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命题不仅无法揭示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统一性实质,而且还充分表现出一种唯心主义倾向。因此,这个命题是错误的。

2. 费尔巴哈反对宗教,因此他是个无神论者。

观点错误。 (1) 费尔巴哈确实是无神论者,他在反对宗教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对传

统的宗教进行了 入木三分的分析,针对宗教的危害他勇敢地提出了“政治代替宗教,人间代替天国、劳动代 替祈祷”的口号。 (2)但是同时他并且没有主张彻底地废除宗教,他在提出取消人格化上帝的宗教后,又提 出了要建立起爱的宗教

3.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社会决定意识

观点正确。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就是“人们的存在”,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而社会意识就是“人们的实际社会过程”或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唯物史观创始人这一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证。首先,马克思恩格斯从意识和语言的关系阐明意识对生活的依赖关系。其次,马克思恩格斯从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阐明“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再次,马克思恩格斯从统治思想与统治阶级的关系,论证“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最后,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意识没有独立的历史,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4.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就是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

这是一种误解,至少是一种片面性的理解。

在唯物史观创始人看来,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个人生存必须具备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人们所遇到的其他条件”;另一类是“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物资料的生产、新需要的产生、人口的生产及相应的物质关系的生产。这些条件都是现实的人和社会存在的必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

5. “运动就是矛盾”

观点正确。它表明了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客观地存在于事物过程本身中,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源泉,运动是事物自己的运动,事物的运动都是由其内部所包含的矛盾引起的,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

说明了矛盾是运动的实在内容,运动是通过矛盾表现出来的,运动就是矛盾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的过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三、名词解释:

1. 市民社会:是作为物质关系总和的抽象形象,主要用来概括从物质生产实践和个人交往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切社会关系的组织。市民社会指18世纪资产阶级学者用来说明当时摆脱奴隶制和封建制度的财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术语,这样的市民社会不仅包括资本主义社会,而且包括具有市民社会特性的其他社会形态。

2. “异化劳动”:概念是以对人的真正的、符合人的类本质的劳动的认可为其思想前提的。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应当是自由、自觉地,只有这样的劳动才是真正的人的劳动,关于劳动的学说也必须要以这种劳动为核心。现实中的以及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就是对这种劳动的“异化”.

3. 现实的人:指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着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4. 形而上学:通常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指以存在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它力图为人类知识提供具有终极价值的逻辑基础或本原。第二种指与辩证法相对的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哲学主要在第二种含义上使用形而上学这一概念。

四、简答:

1. 简述《反杜林论》中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思想。

(1).在人类社会世世代代地无限延续的过程中,作为人的思维是至上的、无限的,而且在社会实践中,一代比一代深化,这样就能对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作出正确的认识。拥有无条件真理性的思维,是通过一个个个体的人或一代代的人来实现的,而每一代人,以及构成一代人的许多的个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绝不可能具有无条件的真理,他所获得的认识只能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真理。

(2)、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是至上与非至上的统一。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2. 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

(1)、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离开社会实践,就不能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2)、社会生活可以归结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整个社会生活就是实践的过程。生产实践是首要的基本的实践形式,人类社会是随着生产劳动实践的出现而产生,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生产实践为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物质前提和基础。

(3)、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以生产力为内容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面貌和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 马克思在《提纲》中第一次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新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究竟新在哪里?

(1)、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前面加上一个“新”字,是要区别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费尔巴哈以自己的人本唯物主义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为了有别于黑格尔哲学,他把自己的哲学叫“新哲学”。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新唯物主义”是以区别于费尔巴哈的“新哲学”。

(2)、从《提纲》内容看,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主要新在唯物主义向社会历史领域的发展,即新在唯物史观上。

(3)、马克思提出实践范畴,就是为了制定唯物史观。《提纲》11条,有12处提到实践范畴,主要是为把实践范畴引入历史观,以建立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4)、马克思从生产实践入手,在《提纲》中探讨了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生产实践以及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结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面貌和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5)、马克思在《提纲》中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4. 如何理解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

从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发展过程来看,平等要求在无产阶级看来有双重含义:其一是自发地反对一切阶级不平等现象,是无产阶级革命本能的简单表现,特别是在无产阶级斗争的初期,例如在农民战争中,情况就是这样。其二、自觉地反对资本主义社会里的不平等现象,利用平等的口号,加进无产阶级消灭阶级的内容,发动无产阶级起来反对资产阶级,这是无产阶级日益走向成熟和自觉的表现。

5. 恩格斯写作《反杜林论》的历史背景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恩格斯写作《反杜林论》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主要是为了反对当时德国党内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杜林派有意的歪曲马克思思想,导致工人运动思想混乱,有分裂的危险;二是一些老爱森纳赫派的领导人,把恩格斯对杜林的批判看成是纯粹性的争论,看不到这场争论对维护党的团结,推动工人运动前进的重要性。

具体原因是:第一、为了维护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第二、为了教育和挽救那些蒙蔽的同志,第三、为了揭露党内杜林派的宗派活动,第四、为了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五、理解说明: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上作出的贡献。但他认为费尔巴哈虽然批判了强调抽象思维的唯心主义,但他的唯物主义同样是不彻底的,正如他对宗教所坐的批判一样:“只能用

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他的“工作室把宗教归结于他的世俗基础”而没有揭露宗教的社会根源,对宗教的批判只是立足于理论上而没有“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总而言之,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都是因为不能看到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其性质都是属于直观唯物主义。

六、论述: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是肤浅的、庸俗化了的。(即局限性)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纯粹力学的原因解释一切现象。

2.形而上学性。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发展中的物质,用静止的、循环的观点看待事物,否认事物的质变和发展。

3.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18世纪的唯物主义者在反对中世纪封建专制和导教神学的斗争中,片面地对中世纪作了全盘否定,抹煞中世纪富有生命力的大民族的出现和在科学文化方面作出的巨大进步。他们把中世纪说成是野蛮、愚昧的黑暗时期,看作是人类历史的停滞一和中断,否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第二篇:马哲原著总结

考茨基 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理论家,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派别领袖之一。1854年10月16日生于布拉格,19xx年10月17日卒于阿姆斯特丹。1875年1月加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次年与W.A.)。1880 年应聘到瑞士苏黎世,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党员、改良主义者K.赫希伯格的助手,出版《社会科学和社会政治年鉴》。1881年3月被派往伦敦会见K.马克思和F.恩格斯,从此由激进的民主主义逐步转向马克思主义。1882年秋,筹备创办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考茨基任主编。1885年迁居伦敦,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历史。19世纪80~90年代,发表著作,对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唯物史观以及党的纲领作了通俗的论述,曾得到恩格斯首肯。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考茨基被认为是第二国际的主要理论代表,他曾出版过《土地问题》等马克思主义著作。1905~19xx年间编辑出版被认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代表大会,成为第二国际的领导人之一,在许多问题上坚持正确主张,也发表过错误言论。从19xx年第二国际巴黎代表大会起,愈来愈严重地暴露出中派主义观点,在党内原则争论中持折衷调和态度,并于19xx年与R.希法亭、O.鲍威尔等人形成第二国际中派集团。在其著作中回避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和无产阶级专政问题,在国家问题上愈来愈倾向于机会主义。1914~1938 年考茨基成为机会主义者。19xx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曾向德国社会民主党议会党团建议在表决是否支持政府军事预算时弃权,以中派主义掩饰并支持社会沙文主义者公开的叛变行为。19xx年9月发表《帝国主义》一文,提出“超帝国主义”论。还要求党服从机会主义者的领导,同帝国主义政府合作,鼓吹社会和平主义。为了显示与机会主义者的不同 ,月在哥达建 为此他被免去《新时代》主编职务 );19xx年2月在维也纳建立第二半国际;月和19xx年5月,又将两党和两个国际合二而一。俄国十月革命后,歪曲马克思主义,攻击苏维埃政权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9xx年德国十一月革命后,出任P.谢德曼政府的外交部副部长和社会化委员会主席,坚持改良主义,极力阻止革命向前发展 。19xx年出版《唯物主义历史观》,较系统地 阐明了他的机会主义观点。德国法西斯执政后,迁居维也纳。19xx年取得捷克斯洛伐克国籍。19xx年德国侵占奥地利之前,逃亡布拉格,不久又逃到阿姆斯特丹

康德 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同时,他也是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其思想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在前批判时期,以自然科学的研究为主,并进行哲学探究。1755年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在批判时期,“批判”地研究人的认识能力及其范围与限度,将世界划分为“现象界”与“自在之物”世界;人的认识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并提出“先天综合判断”概念。认为时间和空间是感性的先天形式;因果性等十二个范畴是知性固有的先天形式;理性要求对本体------自在之物有所认识,但这已超出人的认识限度,必然陷入难以自解的矛盾,即二律背反。人的认识只能达到“现象”。在自在之物世界中,上帝、自由、灵魂等为超自然的东西,属信仰范围,它们的存在是为了适应道德的需要。由于两个世界之间存在明显的鸿沟,康德试图通过审美判断与自然界的目的论判断以达到沟通,提出审美的主观性与没有目的的目的性与自然界的内在目的性与外在目的性,最后以有文化有道德的人为其体系的终结。在政治上,同情法国革命,主张自由平等。在教育上,认为应重视儿童天性,养成儿童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主要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等。

黑格尔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创立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极大地发展了辩证法。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他的哲学的基本的出发点是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在同一论,精神运动的辩证法以及发展过程的正反合三段式。认为思维和存在统一于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一独立主体,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与基础,它的辩证发展经历了逻辑、自然、精神三个阶段。他的哲学是对三个阶段的描述,因而相应地由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部分组成。黑格尔哲学是马 1

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其代表作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

费尔巴哈 德国旧唯物主义哲学家 1804年7月28日生于巴伐利亚,卒于1872年4月13日。他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肯定自然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但他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他的唯物主义依然是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他的功绩是在唯心主义统治德国哲学界达数十年之久后,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黑格尔逝世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黑格尔学派。费尔巴哈是德国哲学史上第一个自觉的、公开的同基督教决裂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他完成了德国资产阶级对传统宗教地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建立了科学的、革命的辩证唯物主义,因此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 。著有《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未来哲学原理》等。 《基督教的本质》 .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著作。全书分3部分:《导论》,概述人和宗教的本质; 第一部分,论述宗教的人本学本质;第二部分,批判宗教的神学本质。书后附有费尔巴哈续写的解释、注释和引证。费尔巴哈在这部著作中,从人本学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阐明了宗教神学的秘密,认为它实质上是人本学;分析批判了基督教及神学,批驳了黑格尔思辨哲学关于基督教的错误观点。

费尔巴哈在该书中指出,人是现实的感性存在,是自然的一部分。理性、意志和情感(爱)是人的本质,或人的本性。人的本质不仅是宗教的基础,也是宗教的对象。人对上帝的意识就是人对自己的意识,人对上帝的认识就是人对自己的认识;上帝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神学就是人本学。上帝的全知全能和无所不在等等特性,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宗教是人类的精神之梦,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他认为克服这一矛盾的途径就在于诉诸经验的法庭,把宗教颠倒了的东西重新颠倒过来。费尔巴哈认为不是上帝创造了人,恰恰相反是人照着自己的想像创造了上帝。的确,真神创造人,人创造的都是假神。

宗教 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一段关于宗教的定义式的论断(“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宗教是麻醉劳动人民的鸦片烟”,这是马克思对宗教的消极作用的评价。马克思这句话主要是针对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说的。马克思在他的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书中提到:“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灵,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在这整段话里存在着对有宗教信仰的人的同情,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论述的宗教问题是把宗教比喻为一种镇痛剂,它不仅是非人的社会状况的后果,而且也是对非人的社会状况的抗议。在马克思看来,宗教的抗议仍然是无效的和无助的,因为宗教把注意力从现存世界及其转变中转移出去,用来世的许诺来搪塞人们。宗教最终只具有镇静和麻醉的作用,以幻想来代替现实的快乐:“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不单是祭司成统治者欺诈的发明。宗教也是在其追求慰藉中对痛苦人性的表达。在同样的社会心理背景下,宗教还被称作:、“被压迫生灵的叹息”。 马克思主义者是所以主张“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是因为他们认为 (一)、宗教使富人觉得有剥削穷人的权利,并助长了富人剥削穷人的信念。(二) 、宗教告诉穷人对富人有义务,巩固了富人的地位。 (三)、使人变得消极,阻止人改善生活,阻碍经济进步。 一是:从理论上提示了宗教的本质和宗教产生、发展直到消亡的客观规律。分析了宗教的社会作用,论述了宗教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宗教的本质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的反映。“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6同时认为宗教的产生和存在的最后深刻根源是社会根源,在阶级社会,宗教为剥削阶级所利用,成为共麻醉人民的工具,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也能起到积极作用,宗教的消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二是:表明了工作阶级政党对宗教的态度,强调宗教与科学社会主义进化观相对立。

宗教的思想: a, 宗教的思想对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认识自身具有深刻的意义: 生活中,人们意识到各种矛盾与困难,以及社会上各种虚伪,欺骗与无情,会在头脑里出现憎恶乐善之念。宗教对现实的世界和人生都提出了某些质疑,具有清醒人们头脑的作用,宗教的思想会使人们对世界、对人生有一种为善求真的态 2

度。具有宗教信仰的人与那些浑噩度日的人相比,有信仰的人的社会意识、人生态度更具有清醒的表现力。 宗教信仰在人们的生命中,成为内心生活及全部生活的中心,成为其安身立命之所。宗教的思想使信徒具有较强的身我意识,成为其为人处世的准则。宗教要求信徒的行为表现对真、善、美、圣的追求,弃恶行善、助人为乐、奉献爱心。在善恶对立的大天秤上,宗教总是以自己的教义去增加善的法码。 B,宗教的思想对教徒的社会实践具有积极作用: 宗教使人正确面对现实生活中,社会上的各种问题,并不全采取一种忍耐,迁就或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纵观中国近代的历史,从一些英杰人物可以看出,宗教思想对他们有很强的影响,加深了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以及对现实社会中矛盾的认识,得到舍弃个人利益的启示,去追求社会进步的解放之路。

综上所述,这些近代史上有宗教信仰的精英,宗教的思想教义在他们身上起着积极作用,使他们将宗教教义与探求自然,与人生思想与热情结合起来,成为积极与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力量。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宗教对社会的作用不是麻醉作用,更不是“鸦片”与“毒品”。

宗教思想的道德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的一致性。

对于有宗教信仰的教徒来说,与社会与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是宗教所给予信徒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宗教的道德观。宗教吸收并总结了人类社会为维护群体生存,而在悠久的历史中发展起来的某些普遍意义的伦理道德观念、价值标准,成为信徒自我意识的美善观念、价值标准,成为信徒意识的一种美善的表现。宗教要求信徒诚信,但不是不分敌我;仁爱,但不是不去明辨是非;忍耐,也不是不去区别正义。宗教的道德观使信徒自控、自律、自省、自强,不依赖于外部力量,有别于社会法律对人外在对人的强制约束。这正是我国当前社会上所提倡的首先要求。

对于虔诚的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宗教思想给予信徒的自然约束更为有效,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对善、恶、是、非更加敏感,他们可以不顾个人安危维护个人所追求的真、善、美、圣,个人的信仰。并在生活中为人正直、坚持正义;反对唯利是图、个人至上;关心社会公共福利、奉献爱心、服务人群、爱国守法、勤奋工作。这正与当今我国所提倡的社会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不谋而合。 总结 在生活中,人有物质的需要,但更有精神的需要。对一个人来说,物质与精神生活(宗教)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既是相对立的,又是相互依赖和互相影响的。精神生活在在不同程度上引导人物质生活的发展方向。宗教是人的需要。不论谁都如此,因此对持不同政见的人,或对宗教抱着不同观点立场的人应把信仰上的差异放在互相尊重的范围之内,虽不要求所有的人都认同宗教同一的信仰,但至少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而不应随意诋毁宗教,更不能视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宗教无时不刻的在引领人类达至完美的真善境界,对社会也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成为世界的良心,引导人的伦理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建树社会。所以每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都应笃行自己的信仰,在生活与实践中践行信仰,用自己的善言善行向世界宣扬“宗教不是人民的鸦片。”

《判断力批判》 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康德的代表作。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寻求两个分割的世界的沟通,认为自由的道德律令要在感性的现实世界实现出来,其中介是反思判断力。既带知性性质,又带理性性质,从特殊去寻求普遍的反思判断力按照“自然合目的性”来沟通认识与道德两大领域,实现自然界的必然王国与道德界的自由王国的和谐,康德在认识论和伦理学之间建构一反思判断,最终完成了其先验论哲学体系,此书分《审美判断力批判》与《目的的判断力批判》两部分。前一部分,重点分析美和崇高两个范畴。后一部分则从审美判断力的“主观合目的性”转向对自然界有机体组织的“客观合目的性”的探讨,辩证地表述了康德自己的自然观。 《判断力批判》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之作,对费希特、席勒、谢林、黑格尔、叔本华等人,乃至整个欧洲和后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纯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 是一部篇幅巨大艰深难懂而又具创造性的哲学名著。所谓“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而所谓“批判”,则是指对这种纯粹思辨的理性进行一种考察,以便弄清楚人类知识的来源、范围与界限,这样才可以既避免独断论,又避免怀疑论,从而为建立一个科学的形而上学奠定基础。书中围绕着“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通过对先天直观形式和先验知性范畴的考察,说明了数学和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接着通过对理性的纯粹推论的考察提出了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接着通过对理性的纯粹推论的考察提出了将知性范畴运用 3

于理性推论必然导致的二律背反,由此确立了现象与本体的二元论,以物自体的不可知为信仰留下了地盘。在康德看来,纯粹经验基于经验带给人类知识,但是实践经验不是基于经验,而是“先验”,它假设了人类的自由意志,上帝和道德。因此,康德试图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西方哲学史上一本划时代的著作。它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被称作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

《实践理性批判》出版于1788年,是康德思想的核心部分。《判断力批判》是《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的中间环节。康德扮演的是基督教真理的维护者,是他首次确定了精神的永存和上帝的存在。书中讨论了生活中的至善问题,康德认为人在绝对服从道德律令的情况下,不应该只是去寻找快乐,而应该去寻找上帝赐予我们的幸福。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该书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异化劳动学说的当代价值

自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以来,一个半世纪已经过去。因为他的异化劳动学说是私有制的起源,同时,又是因为私有制的存在,又反过来进步促进异化劳动的继续存在和 发展 。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私有制,那么在社会上就还会有异化劳动这种现象存在。尤其是在我们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里,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怎样看待在当前条件下的异化劳动?我们知道,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私有制的存在,毕竟就只是占有少数的一部分,并且,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人民群众就都是国家的主人。他们的矛盾和冲突都是包含在国家的主要矛盾之内的。而目前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且,我们国家的长远发展的就是“先让部分人富起来,最后达到共同富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怎样在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条件下,批判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成分,扬弃古典的伦 理学 ,为开创出新世纪条件下的有中国特色的伦理学添砖加瓦。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来分析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因素,从而使传统儒学走向现代文民的复兴。我想其中肯定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当代社会的主题是发展,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实施发展,加速发展,防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发展异化"现象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发展的异化"就是在发展过程当中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发展的目的与手段颠倒起来,割裂发展的本意,扭曲发展的本质。反映到当代社会就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应该给人们带来的是生活质量的提高,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但是如果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反而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那这就是发展的异化。 社会的发展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发展的中心与最终目的,这就意味着社会的发展必须尊重人的主体性,在发展中注重人性的发展。在我们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让人民充分地参与和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这是发展的最高尺度。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是有利于社会各成员的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要通过人的发展加以体现与衡量。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规划者与决策者,又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与实践者。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形态的变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促进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的发展 人是一切发展的最终目标,其他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创造条件和机会的。而人的发展能够反过来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只有人的发展才能获得发展;人是发展的动力,没有人的参与,社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社会的发展与否,完全取决于人的发展和人的素质;人的发展程度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志。 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相互促进的,社会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无论哪个国家,只有它的人民的心理、态度和行为都和现代经济发展同步前进,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才能得以真正实现。现代人在国民素质之中的广为散布,不是发展过程的附带产物,而是国家发展的基本内容。 人的发展,包括反映人的生存的必要条件和人的生活质量,反映人的发展要将人的个性发展其中的人的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的价值的实现等方面。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的物质、文化、生态需要的满足;人的能力的充分发 4

挥;人的个性得到发展;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因此,异化劳动理论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类不断地被物化的情况下,对于我们重新把目光投向人本身,重新审视人在当代社会中人的作用,思考人类发展的前途,具有非常深刻的启迪和引导作用。 现在,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在强调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应该更多地考虑人的因素,做到人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培育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对于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