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施工企业举办BIM培训的一些建议

关于施工企业举办BIM培训的一些建议

何建军

(中建八局技术中心)

【摘要】阐叙了BIM(建筑信息模型)在施工企业应用的一些现状,及对施工企业进行BIM培训与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BIM;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培训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author expound some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practical application status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nd some advice for the BIM training and developing in future.

Key words: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Training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BIM是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的方法,它将规划、设计、建造、营运等各阶段的数据资料,全部包含在3D模型之中,让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中任何阶段的工作人员在使用该模型时,都能拥有精确完整的数据。

近几年,BIM理念在建筑行业内不断地被认知和认可,BIM技术得到了国内建筑领域及业界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其作用也在建筑领域内日益显现。作为建设项目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的施工阶段,BIM的运用将为施工企业的生产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如何把BIM技术应用到施工企业,也是当前建筑行业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目前对工程建设行业的同仁而言,BIM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碰撞检查,减少返工,优化管线排布方案。

2)虚拟施工,有效协同。三维可视化功能再加上时间维度,可以进行虚拟施工。施工方、监理方、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指掌。

3)三维渲染,宣传展示。给业主更为直观的宣传介绍,展示企业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提升工程中标几率。

4)海量信息数据库。理想的建筑信息模型本身应包含的信息有从规划部门提GIS模型中获取的规划条件信息,从市政、勘察部门提供的数字化模型中获取的地理环境现状信息,从建筑师的建筑造型与空间设计中获取的几何形体信息,从结构师的结构计算中获取的结构尺寸与受力等信息,从电气、暖通工程师的设计中获取的电气与暖通管道布置等信息,从建筑相关厂商提供的数字化模型中获取的建筑材料与构造信息,所有这些信息均包含于3D模型中。这些数据库信息在建筑全过程中动态变化调整,并可以及时准确地调用系统数据库中包含的相关数据,加快决策进度、提高决策质量,从而提高项目质量,降低项目成本,增加项目利润。

近来BIM在国内建筑业形成一股热潮,各类BIM咨询公司、培训机构也已渐渐崭露头角。除了前期软件厂商的大声呼吁外,各行业协会、行业专家、施工企业也开始重视BIM对施工企业的价值。尤其是住建部发布的《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在施工阶段开展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进BIM技术从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的应用延伸,降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衰减;研究基于BIM技术的4D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大型复杂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实现对建筑工程有效的可视化管理等。可以说,《纲要》的颁布,拉开了BIM在我国施工企业全面推进的序幕。此起彼伏的BIM培训在全国各地兴起,有设计院的的、有业主的、当然也有施工企业的??

对BIM抱有的期望相信大家都是一样的,但培训下来的结果估计大家又都是不一样的。有一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业主单位通过BIM技术应用树立了同行业的竞争优势,初步体会到了BIM带来的甜头;当然也有一批单位在BIM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但却只实现了BIM的局部功能,并迟迟没有给企业带来明显的利益,导致公司决策层意志动摇,最终不了了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要想把BIM技术练成看家本领,还得先探索如何把BIM培训办好。培训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公司BIM技术发展道路的长与短。

笔者是一名施工企业员工,20xx年初开始接触BIM,参加过几家单位举办的BIM培训,也跟踪过各公司BIM后续发展状况,总体感觉下来,国内施工企业BIM应用有点零碎、有点表面、有点形式化。BIM技术在施工企业的培训与应

用中存在如下突出现象:

1)甲方招标需要BIM技术,施工方投标时把BIM技术这一块外包给专业BIM公司,自己还是按照传统模式进行工作。

2)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施工企业决定组织BIM培训。但是培训完之后 ,学员往往因为工作繁忙或是没有工程项目,得不到实践的机会。时间一长,公司BIM发展大计也就逐渐被遗忘, 曾经的BIM学员又回到了昔日的模样??

3)也有企业为了响应住建部建筑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组织培训推广普及BIM 技术,但其后续时效性有待考察??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施工企业真正成功实施BIM技术的工程实例还较为少见??

这就是在BIM实施应用的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企业购买了BIM软件,也派人学会了软件使用,回来以后还是不知道如何让BIM为团队或企业产生效益。

根据经验,在问BIM为什么没有用起来的原因以前,建议先从企业战略层面或者宏观层面入手,分析我们企业从高管到基层对BIM的认识是否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BIM对整个工程建设行业来说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要分析为什么BIM应用不容易成功的原因,有经验者发现参照行业目前已经普及并正在大面积使用的CAD是一个非常有效而且容易理解的方法:

1)BIM不是一个软件的事。CAD基本上用一个软件做出来的成果就是客户跟你想要的东西——图纸。而用BIM做出来的东西(BIM模型)不是客户跟你想要的东西,而只是可以产生客户想要的东西的“原材料”——模型和信息,你还需要用其他的应用软件把这些“原材料”处理成你客户需要的成品,它是需要一组软件才可以解决的问题。当然这些成品的种类和质量可以超越以前你用CAD提供的内容。

2)BIM不是换一个工具的事。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会认同当年用“甩图板”来描述CAD推广普及的这个说法相当精准,CAD就是换了一个工程师绘图的工具。而这也正是BIM和CAD的又一个不同点,也是导致BIM应用不容易成功的又一个原因,BIM不仅仅改变了从业者的生产工具,同时也改变了CAD

没有改变的生产内容——图纸。

3)BIM不是一个人的事。CAD更多表现为个体运动,一个人使用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使用者就是利益的获得者。而BIM更多表现为团体运动,越多项目成员使用价值越高,使用者和利益获得者不一定一致。

4)BIM不是换一张图纸的事。CAD生产的电子版图纸和手工绘制的纸质图纸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可以在电脑上交流,或者打印在图纸上也可以解决问题。BIM的成果是多维的、动态的,输出到图纸上的只能是BIM成果在某一个时间点和某一个方位的“快照”,要完整理解和应用BIM成果,必须借助电脑和软件来承载和传递。

在对BIM体系有了新的认识后,再加上大家了解到的BIM能创造的增值服务,我们就不难为施工企业今后高效举办BIM培训提供一些建议了。

首先,企业要明白为什么要学习BIM技术?做到有的放矢。有些人认为,施工企业靠不透明赚钱,为什么还要用BIM?

施工企业靠什么赚钱大家心里自然明白。我们的建筑企业家在想通过“黑箱”获取对甲方超过合约的“量”和“价”上的结算利润时,那有没有没有意识到,更多的下属、分包商、供应商在对您进行“黑箱”操作呢?你“黑”进来的,还远不够被“黑”出去的。你对着一个甲方不透明操作时,更多的人可以对着你不透明操作。所以行业里常见的现象有:企业亏了,项目经理赚了;承包经营的项目经理亏了,材料员倒赚了;企业、项目亏了,供应商、分包商倒赚了。

从建筑产业的整个链条分析,现在缺少的恰恰是透明!缺少“透明数据”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隐性浪费与腐败温床。BIM的发展说不定将来还能够反过来矫正我们企业与行业的盈利与发展模式。

我国建筑业已有近十万亿的产值规模,但产业集中度依然不高,信息化水平落后,建筑业生产效率更与国内其他行业、国外的建筑业均有着较大的差距。我国建筑企业一直在提倡集约化、精细化,但缺乏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很难落实。而BIM技术的出现让建筑企业精细化提供了可能。在无BIM技术支撑下,项目基础数据由于无法及时获取,总部无从得知项目部的成本、进度、资金等状况,项目风险控制能力极差。BIM的出现让施工企业集团总部与项目部实现信息的对称,甚至信息优势地位,有效地管控项目风险,并为项目部提供有效支撑。

施工企业在进行BIM培训时,理清思路很重要,只有将BIM应用目标定位准确,方能想得远、看得透、做得对。总结前人经验,施工企业做BIM培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结合企业现状制定战略。不要在刚开始接触应用BIM便想要求大求全,试图将Revit用于各个专业,完美的实现三维协同设计及相关应用。如BIM应用刚刚起步的一些总包项目,就需要从基础的BIM建模工作开始,从基础项目入手,慢慢挖掘更多的价值点,这样以后就可以利用BIM来拿到更多更大的项目。一个合理实用的BIM实施规划很有必要,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BIM的成功实施需要公司决策层的政策支持和执行层的坚定决心。

2) BIM的应用推广,需要人才的培养,需要考虑团队结构和人员梯次。只有个人的软件应用能力增长了,才能为项目与企业执行层面提供强大支持。

3) BIM培训结合实际项目上手最快,实践出真知,做项目才能检验自己的真实水平。BIM启动的实验项目不宜选择难度过大的项目,先要建立起大家的激情与信心,快速见到成果。没有项目应用作为支柱,BIM应用只能是个人应用,而不可能到达企业层面。

4)循序渐进地实施。BIM的推进有个过程。无论是项目经验积累和团队建设都是如此。最大的困难不在于学习软件,而在于如何应用BIM为企业设计一整套的标准、流程,然后融入到现有业务流程中去,并在这过程中如何减少对传统业务的负面影响。循序渐进需要一定的耐心,施工企业对BIM 应用需要一个认识、理解、应用、深入的过程,短期内应用BIM 进行精细化管理恐怕会消化不良。因此,以碰撞检查、管道综合技术作为突破口,实实在在地利用BIM 解决实际问题,是比较好的切入点。

5)尊重企业传统模式。BIM不是要颠覆传统,不是把二维CAD生产模式彻底废掉。如某企业调了三个青年骨干去研究BIM了,没这么快出效果。结果对个人而言收入少了,对企业而言人手少了,双方积极性都受挫,很难坚持下去。这就是现实,我们必须正视。我们要注意平衡BIM应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快让BIM应用在短时间内帮助现有业务提升水准,并尽快找到盈利模式,让BIM进入良性发展。

6)寻求专业合作伙伴。BIM不等于Revit,现在很多人一提到BIM就是Revit,

就试图用Revit解决所有的BIM项目中的问题,Revit只是众多软件中比较经济实惠的一款,但不代表是最好最专业的一款软件,也不是包打天下的软件。BIM成员在这个新兴行业面前容易处于困惑状态,大都蒙头就做,做一步看一步,没有规划走弯路的居多,或者成果已经在前面了,但是永远差几步。专业BIM合作伙伴的核心价值并非从企业身上赚钱,而是帮助设计企业做好BIM规划、带领企业进行BIM实施、与企业合创盈利模式,并与企业分享合作带来价值。

7)创造价值。虽然并不是每个甲方都会主动要求做BIM,但是从传统流程与BIM流程的比较中可以看出,BIM流程为传统设计提供了很多独特的价值。这些价值只要被认可,施工企业就可以让甲方很乐意地购买增值服务。要让业主明白加入BIM,质量提升的不是一点点。前期的投入越多,后期的节约效果越明显。这个投入不仅仅是金钱,还有相关的人力和时间。

从全球化的发展视角来看,BIM已成为一种发展主流。BIM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协同设计方面,同时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住宅产业化推进的进程中,BIM作为三维信息模型、装配模拟,采购制造运输存放安装的全程跟踪等手段,解决了信息创建、管理和传递等问题,为大规模、自动化的住宅产业化提供强大技术支撑。现阶段而言,还是以设计单位使用BIM更多,但是随着BIM的逐步推广而深入到建筑行业的各个领域,将对建筑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BIM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可以预计,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中国大规模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将为建筑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机遇。未来更会出现对建筑质量、环保和舒适度有着更高层次的需求。由于BIM平台所具有的协同作用、可持续性在绿色建筑发挥的作用、实现建筑产业工业化标准化生产,构建数字化城市等方面,都使得BIM的应用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就看我们企业的对BIM的应用水平了!

主要参考文献:

1. 何关培.为什么BIM应用不容易成功.

2. 应宇垦. BIM的价值与应用策略.

 

第二篇:BIM对施工企业的应用价值

BIM对施工企业的应用价值

近来BIM在国内建筑业形成一股热潮,除了前期软件厂商的大声呼吁外,各行业协会、行业专家、施工企业也开始重视BIM对施工企业的价值。尤其是住建部发布的《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在施工阶段开展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进BIM技术从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的应用延伸,降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衰减;研究基于BIM技术的4D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大型复杂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实现对建筑工程有效的可视化管理等。可以说,《纲要》的颁布,拉开了BIM技术在我国施工企业全面推进的序幕。

我国建筑业已有近十万亿的产值规模,但产业集中度依然不高,信息化水平落后,建筑业生产效率更与国内其他行业、国外的建筑业均有着较大的差距。我国建筑企业一直在提倡集约化、精细化,但缺乏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很难落实。而BIM技术的出现让建筑企业精细化提供了可能。

建筑信息模型,首先要有模型,在施工阶段的模型的建立方式有两种。一是从设计的三维模型直接导进施工阶段相关软件,实现设计阶段BIM模型的有效利用,勿需重新建模。但是由于设计阶段的BIM软件与施工阶段的BIM软件不尽相同,需要数据接口的对接才能实现,现阶段国内的软件还无法完全实现。方式之二是在施工阶段利用设计院提供的二维图纸重新建模,这是目前施工阶段应用BIM的现实情况,虽然是重复建模,但如果软件操作实用便捷,建模效率还是比较高的。即使重复建模需要一定成本投入,但相比BIM能够提供的价值是远超过这点建模成本的。无论哪种方式,施工阶段与设计阶段的数据信息要求是不尽相同的。例如施工阶段的钢筋数量与形式在设计阶段是没有的;施工阶段的单价、定额等信息是这个阶段特有的。因此,BIM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的转化,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项目的进展,数据信息将更加丰富,更加详尽。

三维可视化模型

所谓BIM,即指基于最先进的三维数字设计和工程软件所构建的“可视化”的数字建筑模型,三维可视化是其特点之一。

1)碰撞检查,减少返工

BIM最直观的特点在于三维可视化,利用BIM的三维技术在前期可以进行碰撞检查,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而且优化净空,优化管线排布方案。最后施工人员可以利用碰撞优化后的三维管线方案,进行施工交底、施工模拟,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与业主沟通的能力。

2)虚拟施工,有效协同

三维可视化功能再加上时间维度,可以进行虚拟施工。随时随地直观快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同时进行有效协同,施工方、监理方、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指掌。这样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大大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

3)三维渲染,宣传展示

三维渲染动画,给人以真实感和直接的视觉冲击。建好的BIM模型可以作为二次渲染开发的模型基础,大大提高了三维渲染效果的精度与效率,给业主更为直观的宣传介绍,提升中标几率。

海量信息数据库

BIM是通过计算机三维模型所形成的数据库,包含建筑生命周期中大量重要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库信息在建筑全过程中动态变化调整,并可以及时准确地调用系统数据库中包含的相关数据,加快决策进度、提高决策质量,从而提高项目质量,降低项目成本,增加项目利润。

1)快速算量,精度提升

BIM数据库的创建,通过建立6D关联数据库,可以准确快速计算工程量,提升施工预算的精度与效率。由于BIM数据库的数据粒度达到构件级,可以快速提供支撑项目各条线管理所需的数据信息,有效提升施工管理效率。BIM技术能自动计算工程实物量,这个属于较传统的算量软件的功能,在国内此项应用案例非常多。

2)数据调用,决策支持

BIM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可计量(computable)的特点,大量工程相关的信息可以为工程提供数据后台的巨大支撑。BIM中的项目基础数据可以在各管理部门进行协同和共享,工程量信息可以根据时空维度、构件类型等进行汇总、拆分、对比分析等,保证工程基础数据及时、准确地提供,为决策者制订工程造价项目群管理、进度款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

3)精确计划,减少浪费

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很难实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海量的工程数据,无法快速准确获取以支持资源计划,致使经验主义盛行。而BIM的出现可以让相关管理条线快速准确地获得工程基础数据,为施工企业制定精确的人材机计划提供了有效支撑,大大减少了资源、物流和仓储环节的浪费,为实现限额领料、消耗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4)多算对比,有效管控

管理的支撑是数据,项目管理的基础就是工程基础数据的管理,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工程数据就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竞争力。BIM数据库可以实现任一时点上工程基础信息的快速获取,通过合同、计划与实际施工的消耗量、分项单价、分项合价等数据的多算对比,可以有效了解项目运营是盈是亏,消耗量有无超标,进货分包单价有无失控等等问题,实现对项目成本风险的有效管控。

此外,在无BIM技术支撑下,项目基础数据由于无法及时获取,总部无从得知项目部的成本、进度、资金等状况,项目风险控制能力极差。随着施工项目数量的增加,地域的扩张,施工企业集团的风险控制能力完全取决于项目经理的

能力与道德基准,难以建立核心竞争力。BIM的出现让施工企业集团总部与项目部实现信息的对称,甚至信息优势地位,有效地管控项目风险,并为项目部提供有效支撑。

展望

BIM对于工程建设业有着革命性的作用,但作为新生事物,产业环境还不尽成熟,仍需要有所突破。

1)与设计、运维的有效对接

BIM的出现,真正将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串联,但目前设计、施工、运维在产业上被割裂,各个阶段的数据未能实现有效流通,对BIM的应用发展有着较大的阻碍作用。建筑业软件厂商需要提升上下游合作,加快实现数据接口的打通,实现BIM在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有效利用。

2)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前一轮信息化建设主要着重于ERP,由于缺乏项目基础数据,核心业务数据无法畅通,而BIM与ERP的对接将是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正确途径。目前山西四建一方面引进ERP系统,开始逐步推广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另一方面,引进鲁班BIM技术,着力建设三大基础数据库(BIM数据库、价格、企业定额),最终实现BIM数据与ERP系统的对接,形成完整的信息管理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