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计划、总结等(模版)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例会制度

1、本院各科室临床医生,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死因监测工作会议,主要内容为讨论死亡信息的收集、报告及《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等,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及时解决。

2、各科室临床医生每季度组织召开死亡报告讨论会,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使《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得到不断的完善。

3、镇卫生院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公共卫生科相关人员要参加死因监测工作会议,了解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协调。

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1、院成立死因监测管理领导小组,专人负责辖区死亡信息的收集、整理、核查、登记及网络报告等工作。

2、明确死因登记报告工作流程,防保医生将收集到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在30天内向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出。

3、对收集的死亡信息进行台帐登记,建立死亡登记册。

4、每月10日前将上月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上交到县疾控中心.

5、负责死亡报告工作的医生,一定要是已取得职业医师资格的医生。

                               死亡信息核实制度

1、建立死亡信息核实制度,对死因信息不清楚,死因不明的死亡病例要认真核实调查,提高死因推断准确性。

2、安排专门人员及时收集院内死亡的信息,对有疑问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及时向诊治(填写)医生进行核实。

档案管理制度

1、安排专人妥善保存死因登记信息原始资料(包括原始记录、死亡登记册、各种报表和个案数据),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按档案管理要求长期保存。

2、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死亡统计、信息分析的资料统一管理,不得擅自公布。

3、对于其他需要使用死亡信息的,应由申请人按有关行政审批程序进行审批,申请书应明确信息的用途、范围、时段和类别。

培训工作制度

1、公共卫生科每半年组织对临床医生进行培训一次,培训内容应侧重于《死亡医学证明证书》的正确填写及根本死因的确定。

2、每年派出死因监测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死因编码人员参加上级培训班。

                  

死亡信息补充报告制度

1、死因监测管理工作人员定期与院内各科室核对死亡资料,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2、各科室负责人要定期了解本科室死亡病例情况,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定期考核评比通报制度

1、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每年至少两次组织对全院各科室死因登记信息报告工作督导检查,并进行考核评分。

2、实行奖惩制度,对有漏报、迟报的科室进行通报批评,对开展工作好的科室进行奖励。

      院关于成立死因报告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根据《湖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 (鄂卫办发〔2010〕62号)和《蕲春县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死因报告)实施方案》(蕲卫文〔2010〕7号)的文件精神,为加强我镇死因监测工作的开展,了解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死因顺位、死因的变化趋势及规律等,为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根据我院实际,成立    院死因报告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死因报告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院公共卫生科,主要负责死因报告工作的计划制定,信息收集整理,组织培训学习、上报报表,日常督查,年度总结等工作。

年  月  日

       镇20##年度死因报告工作计划

                               

为加强我镇死因监测工作,了解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死因顺位、死因的变化趋势及规律等,为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结合我镇实际,制定20##年度死因监测工作计划。                                      

    一、目的

通过收集、利用居民死亡的相关基本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居民与慢性病相关的死亡水平、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及规律。及时发现诊断不明的、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及早采取措施控制疫情,为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

二、监测对象

卫生院门(急)诊及入住院的死亡病例。

三、主要指标

1.《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填写的准确率大于95%。《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的填写无缺、漏项(身份证号码除外)、逻辑错误,字迹清楚,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有调查记录。

2.《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根本死亡原因确定及ICD-10编码正确率大于98%。由专职技术人员依据《死亡医学证明书》确定根本死亡原因并进行ICD-10编码。

3.死亡病例漏报情况。全镇医疗机构门(急)诊及住院的死亡病例常规登记中没有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并进行网络直报的比例应小于5%。

4.报告及时率(100%)。医疗机构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7天内完成死因编码并将填写完整的《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送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县疾控机构完成录入、上报。

5.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制定并严格实施相关工作制度,确保死亡病例监测工作的质量。

(1)例会及人员培训制度:每月举行一次工作例会,分析、评价、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同时开展相关人员的常规业务及岗前培训。积极参加上级组织开展的业务培训活动。

(2)资料及档案管理制度:确定专人负责原始资料和卡片等的管理工作。

(3)资料审核、编码制度:确定专(兼)人员负责《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和孕产妇死亡副卡的错、缺、逻辑关系的审核,完成根本死因的确定和ICD-10编码。

(4)资料的录入上报制度:按规定的时限完成《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和孕产妇死亡副卡的录入、上报工作。

(5)死亡信息的分析利用制度:常规按月、年进行动态分析,特殊情况下采用周或日分析,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四、明确职责、实施措施

1、对死亡病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并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

2、指定专门的科室或人员对死亡原因按照ICD-10进行编码,并将《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按规定时限送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做好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副卡》、《孕产妇死亡登记副卡》的保存与管理。

4、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年   月   日

镇     年死因报告工作总结

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各科室业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   )镇死因报告工作有序开展,现将    年死因监测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镇人口数,医疗服务站数,医务人员数,医院门诊开展的诊疗科室数,住院部开展的诊疗科室数,全年门诊接诊人数及入住院病人数等情况

二、死亡病例报告情况:

按户籍地址和死亡时间统计,全镇共报告死亡病例   例,其中死因顺位前五位为:(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事故(意外伤害);消化系统疾病。)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的死亡病例数增加,但死因顺位无变化。分年龄性别统计,其中男性  例,女性   例,男女比为     。年龄最大的为   岁,年龄最小的为   岁,平均死亡年龄为   岁,男性为   岁,女性为    岁。 

三、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和完善组织机构

加强对死因监测工作领导,明确领导小组各个成员的职责,由主管领导负责死因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年初召开了办公会针对死因监测常规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2、完善实施方案 

年初制定了居民死亡原因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3、完善规章制度 加强落实

为了做好死亡病例监测工作,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

4、培训情况

(1)参加了卫生局组织的死因报告管理工作培训班。

(2)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于  月   日对院内各临床科室进行了死因报告工作培训,此次培训班共培训   人。其中门诊    人,住院部   人。通过培训使各科室人员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为以后的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存在问题

1、死亡卡填写质量普遍较差

    由于基础业务人员知识水平有限等诸多因素影响,我镇死亡报告卡填写质量普遍较差,尤其是死因链的填写、根本死因的推断错误较多。

    2、死亡数据上报不及时

    由于院内各科室工作人员业务繁忙,加之有些工作人员对此项工作认识不足,导致数据上报的时效性差。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

1、继续组织、指导和培训开展死亡报告和网络直报报告工作;

2、建立切实有效的质控体系,提高死亡报告质量。

3、加强督导,不断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逐步提升各科室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4、做好各科室死因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报告程序,加强对各科室死因报告督导检查、质量控制工作。

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年    月    日

 

第二篇: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郑州同济医院

死因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例会制度

1、组织本院门诊医生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死因监测工作会议,主要内容为死亡信息的收集、报告等。

2、医院要高度重视死因监测工作,每季度组织召开死亡报告讨论会,对存在的问题要尽快解决,使《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得到不断的完善。

  3、医院安排人员参加卫生所的死因监测工作会议,了解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协调。

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1、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死亡后,须填报《死亡病例报告卡》,对死亡案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并由诊治医生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2、医务处组织有关专家对死亡病例进行实地调查核实,采集病史,并在死亡证明书上加盖公章。

3、诊治医生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3天内,病案室应完成死因编码工作。

4、网络直报人员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7天内完成网络直报工作。在进行直报时要认真填写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报告单位;死亡信息: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直接死因、根本死因、与传染病相关的死因及不明死因)。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在《医学死亡证明书》背面〈调查记录〉一栏填写病人症状、体征。

5、病案室做好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保存与管理,协助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6、医务处要定期检查各科室死亡报告情况,并对预防保健科网络直报工作进行定期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死亡信息核实制度

1、医院要建立死亡信息核实制度,对死因信息不清楚,死因不明的死亡病例要认真核实调查,提高死因推断准确性。

2、医院要安排专门人员及时收集院内死亡的信息,对有疑问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及时向诊治(填写)医生进行核实。

3、医院负责死亡报告工作的医生,对在家中死亡,死亡信息不清楚、死因不明的,需核实调查或入户调查,并在《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及网络报告卡中填写调查记录。

死亡信息补充报告制度

1、医院定期与当地派出所、计生等部门核对死亡资料,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2、医院医生要定期了解院内死亡情况,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档案管理制度

1、医院要安排专人妥善保存死因登记信息原始资料(包括原始记录、死亡登记册、各种报表和个案数据),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由录入单位和县控中心按档案管理要求长期保存。

2、医院要定期下载死亡个案数据和储存本单位网络上报的原始数据库,并采取移动存储或光盘刻录等有效方式进行数据的长期备份,确保报告信息数据安全。

3、医院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于死亡统计、信息分析的资料统一管理,不得擅自公布。

4、对于其他需要使用死亡信息的,应由申请人按有关行政审批程序进行审批,申请书应明确信息的用途、范围、时段和类别。

                        培训工作制度

1、医院医务科每半年组织对临床医生进行培训一次,培训内容应侧重于《死亡医学证明证》的正确填写及根本死因的确定。

2、医院每两个月要开展对医生进行二级培训一次,培训内容应侧重于死亡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工作。

3、每年派出死因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死因编码人员参加国家或省级培训班。

定期考核评比通报制度

1、医院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每年至少两次组织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人群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督导检查,并进行考核评分。

2、实行奖惩机制,对有漏报、迟报的科室、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对开展工作好的单位进行奖励。

郑州同济医院

20##年1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