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前沿讲座心得

学科前沿讲座心得

08营销一班 汤申萍 0806100117

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带动下,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步加快,企业面临的竞争已演变为价值链与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为了提高供应链管理对我绩效,要做到拥有高效运行机制的同时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供应链及其管理系统。因此,供应链优化势在必行。

今天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要对从未有过的需求变数做出快速的反应。很多原因导致了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缩短,企业间的竞争压力也导致产品的频繁变化。为了应对这个挑战,企业需要集中力量做到比以前更敏捷,以便在更短的时间内对产量和种类的变化做出反应。一条快速的供应链能够是企业更加快速的发展。

供应链的定义是: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客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使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 用户形成整体的功能网链;包括所有加盟企业(节点企业);从原材料供应开始,直至最终产品;通过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和资金链,实现增值链,即使相关企业都有收益(多赢)。

首先,供应链管理把产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对成本有影响的各个成员单位都考虑在内了,包括从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到仓库再经过配送中心到渠道商。不过,实际上在供应链分析中,有必要考虑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顾客的顾客,因为它们对供应链的业绩也是有影响的。

其次,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整个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整个系统费用的有效性,总是力图使系统总成本降至最低。因此,供应链管理的重点不在于简单地使某个供应链成员的运输成本达到最小或减少库存,而在于通过采用系统方法来协调供应链成员以使整个供应链总成本最低,使整个供应链系统处于最流畅的运作中。

第三,供应链管理是围绕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有机结合成一体这个问题来展开的,因此它包括企业许多层次上的活动,包括战略层

次、战术层次和作业层次等。

尽管在实际的物流管理中,只有通过供应链的有机整合,企业才能显著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但是在实践中供应链的整合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首先,供应链中的不同成员存在着不同的、相互冲突的目标。比如,供应商一般希望制造商进行稳定数量的大量采购,而交货期可以灵活变动;与供应商愿望相反,尽管大多数制造商愿意实施长期生产运转,但它们必须顾及顾客的需求及其变化并作出积极响应,这就要求制造商灵活地选择采购策略。因此,供应商的目标与制造商追求灵活性的目标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

供应链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时间而不断地变化。事实上,不仅顾客需求和供应商能力随时间而变化,而且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会随时间而变化。比如,随着顾客购买力的提高,供应商和制造商均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来生产更多品种更具个性化的高质量产品,进而最终生产定制化的产品。

在听讲座的时候老师讲得很认真,我也带着解决以下五个问题尝试着学习。包括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处理,物流企业和生产制造企业物流的视觉差异、物流管理战略和战术问题的区分与协调、反映物流领域的最新研究与实践成果及理论性与实用性相合共五个问题。

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从被动地听老师授课,起初就觉得讲座理论性太强,而可感性又不高,难以更好的理解书中的理论,没法更好地学习知识点,二对课本上所提到的案例加上老师的讲解后,案例具体的指出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的对应的解决措施,我对课程理论的学习进入了半知半解的状态,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感悟,通过听讲座我对书本的理论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可感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对比自己本学期所学到的知识及能力,感觉自己再具体提出相关解决措施的时候,没办法更好的调研、分析,得出解决的方案,理论与实际的两者结合不够,没办法列出更为具体且行的方式以解决问题,提出方案的可操作性都有待提升。

自己学习方面的转变由只是老师讲解,转变到了自己主动去了解、学习。通过自己上网下载相关案例,学习更多的东西。这就是我这学期有学习进步的地方。

不足之处:由于是第一次听这一类的讲座,自己没办法去了解到哪些途径与方法能够更好的解决我们的问题。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明显的感觉到了,在看待问题,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心态上有些急切,很想学习相关方面的具体解决问题的知识,进一步提升自己。

在进一步学习的方面,我希望老师能再强化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旨在合适的时候指出学生的不足和问题,让学生更好的意识到问题,有何途径去更好的解决问题,灌输树立学生们树立这方面的意识或习惯。

学生和老师的沟通不足,导致学生上课没办法更好的与老师所讲解的内容,能有知识。思想或思维上的碰撞,擦出思维碰撞的火花。在讲座之前,老师能先提前跟下节课有关的案例,课后让学生更好的在课前提出相关的问题,讲座上引导学生更好的在课前思考提出相关的问题,讲座上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到思考与讨论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问题,怎么去解决问题,为什么要这么去解决问题,如何具体的提出相关可行具体的方案去落实。这样子就能更好地让学生对理论与运用有更深地认识了。

通过这次讲座我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也使得我的视野更开阔了,学习能力也提高了。我觉得这是我踏上社会之前收获的一笔财富。

 

第二篇:控制学科前沿讲座学习小结

控制学科前沿讲座学习小结

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化0901班 姓名:田望同 学号:0704090112 日期:20xx年4月2日

本学期,学院开设控制学科前沿讲座,其目的在于让我对自动化这个专业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对专业的学习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以下本人选取两个方面进行学习小结。其中第一个题目是老师给定的题目之一,第二个题目是本人自选。本人选取以下两个题目是从自身出发的,首先本人的专业是自动化,所以选取了老师所给出的第二个题目: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及其对推动工业化的作用;其次本人隶属于物联网工程学院,而本人自身也对物联网很感兴趣,所以本人又自拟一个题目:物联网技术以及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选题:

1、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及其对推动工业化的作用

自动化的英文定义如下:

Automation(ancient Greek: = self dictated) or industrial automation is the use of

computers to control industrial machinery and processes, replacing human operators. It is a step beyond mechanization, where human operators are provided with machinery to help them with manual work. The most visible part of automation can be said to be industrial robotics. Some advantages are repeatability, tighter quality control, waste reduction, integration with business systems, increased productivity and reduction of labour. Some disadvantages are high initial costs and increased dependence on maintenance.

自动化的概念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过去,人们对自动化的理解或者说自动化的功能目标是以机械的动作代替人力操作,自动地完成特定的作业。这实质上是自动化代替人的体力劳动的观点。后来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自动化的概念已扩展为用机器(包括计算机)不仅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而且还代替或辅助脑力劳动,以自动地完成特定的作业。

今天看来自动化的上述概念也还不完善。把自动化的功能目标看成是用机器代替人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是比较狭窄的理解。这种理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例如,有人就认为,中国人多,搞自动化没有很大的必要。 今天,自动化已远远突破了上述传统的概念,具有更加宽广和深刻的内涵。 自动化的广义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点:在形式方面,制造自动化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代替人的体力劳动,代替或辅助人的脑力劳动,制造系统中人机及整个系统的协调、管理、控制和优化。在功能方面,自动化代替人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仅仅是自动化功能目标体系的一部分。自动化的功能目标是多方面的,已形成一个有机体系。在范围方面,制造自动化不仅涉及到具体生产制造过程,而是涉及产品生命周期所有过程。

自动化是一个动态概念,有着十分广泛和深刻的内涵。目前制造自动化技术的研究非常活跃。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自动化”与“信息化”并不是同一回事,但是,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自动化”与“信息化”两者的联系是:研究工作的时代相同,研究工作的理论

基础相似,研究工作的基本工具相同,研究问题的领域交融。 两者的区别是:首先,研究的对象明显不同。其次,研究“自动化”与“信息化”两者的科学技术界的出发点不同,角度不同。再次,内涵与特点不同。

“自动化”与“信息化”双方既互为依托,同时也相互促进。在信息时代里,自动化自然而然从机械自动化发展到了更高层次的信息自动化。在计算机用于自动化之前,自动化的功能目标是以省力为目的,代替人的体力劳动。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作为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手段,自动化的视野大大扩展,自动化的功能目标不再仅仅是代替人的体力,而且可以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目前,国际上很多著名的工业自动化企业(厂商)纷至沓来,将他们信息技术用于企业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和销售的全过程,以提高企业在“全球化”的形势之下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因此,从提高企业自动化系统工作层次的角度看,信息化的确是促进了自动化的提高,而且可以说,信息化是更高层次的自动化。

2、物联网技术以及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物联网这个概念,在中国早在19xx年就提出来了。当时叫传感网。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

以上是专业性的定义,我自己的归纳更为通俗:

Internet of Things即为物联网,所以物联网就是将物体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这里的物体,不仅仅指物体,包括人和物体;所以这个网络就是人和人之间,人和物体之间以及物体和物体之间形成的网络。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技术包括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等。

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当然,我国国内物联网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以下主要描述的是物联网在美国的发展状况。当然,我没去过美国,这种描述来自于网络:

物联网的出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追求已经超出了物质方面,越来越看重精神享受。所以这时候,人们设想,可不可设计一种东西,感知人的情绪,当人的心情不好时,放一些安慰性的音乐,使人的不越快心情缓解;当人兴奋的时候放点振奋的音乐等等。还有,假如你去华盛顿出差,而你家在纽约,在刚下飞机的时候你突然想到家里的煤气没有关上,可不可以通过手机来控制家里的煤气自动关闭;再假如你去华盛顿出差,而你家在纽约,天气突变,想起家里窗户没关好,可不可以通过手机控制窗户关上;再比如,家里小孩走失了,可不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对世界的各个角落进行扫描搜索,找到他(她)。就这样,出现了物联网。

关于物联网的发展史,这里不便赘述,主要描述物联网的发展现状。而对于物联网的发展现状,我主举几个例子,例子中通过对(我国)传统方式和(美国)物联网技术对比,说明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1)美国车辆过境费收费系统。在现在的中国,过境费收费系统主要还是人工收费,就像我们学校大门口一样,停车、取卡、交钱、重新启动。但在美国,

不是这样,而是将车牌号、司机信息、司机账户绑定,在过境时只需要扫描车牌号,就可以自动从司机账户里扣除过境费。这个操作过程所用的时间是0,因为整个过程不需要停车,甚至不需要减速。

2)美国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系统。在中国,还是原始的交通等控制,先是南北方向通行1分钟,然后换东西方向(可能大部分十字路口不是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走向,这里只以此为例。下同),依次循环。但在美国,交通灯的时间是不固定的,具体来说,在美国,可自动检测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车辆,当南北方向等待的车辆走光,自动切换到东西方向。假如你晚上两点开车出门,就会遇到一路绿灯的情况。

3)美国车间操作系统——零失误操作。先假设美国有一家公司的存货仓库,分货架,货架又分层,仓库里由叉车运送和装卸货物,下面就来说一下怎么实现零失误操作。开叉车的司机带上耳机,耳机由电脑系统控制,接受命令。司机收到命令后按命令提示去取第几个货架,第几层的第几个箱子,把它运到门口的第几辆车;假如过程中操作出错,整个车间的监测系统马上报错,放回重新操作。这样的操作既节省时间,又避免出错(当然是在监测系统和电脑控制系统不出问题的前提下)。

当然这只是几个很简单的,也是在美国已经可以说是达到普及例子,美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绝对不是这几个例子所能反映的,这几个例子真的可以说是九牛一毛。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1)电子与建筑行业是切入点,产业链合力做多

得益于之前的积累,无论是独立程序化操作的自动化洗衣机、空调、电视机,还是各种智能化建筑,电子行业及建筑行业都将是未来物联网发展应该切入的起点和重点。对电信运营商来说是产业融合带来的信息化应用;对科技界来说,是第三次信息革命;对企业来说是上千亿元的“蛋糕”;对商家来说是无所不在的电子商务;社会各界对物联网“理解”不一,说明其应用范围之广,要挖掘物联网的价值,产业链合力做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2)应用将由分散走向统一

虽然物联网发展仍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但技术的成熟度,为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目前电子元器件技术作为传感网发展的基础,工艺已经成熟,且价格便宜,已经普及开来。另外,物联网的产业分工也非常明确,有专门做电子标签和射频识别的企业,也有专门做各种传感元器件的企业等。随着物联网发展的推动,诸多产业链上的企业,其生产的产品将越来越多的被凝聚在一起,应用将由分散走向统一。电信运营商作为产业链中的重要参与者,将为应用的推广和整合起到关键作用。

3)物联网的终极目标

物联网的终极目标是形成覆盖全球物互联的理想状态,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物联网的各个局部网应用可先各自发展,最后形成一个事实的标准,从小网联成中网,再由中网联成大网,在此过程中逐渐解决遇到的技术、标准等各种问题。届时,物联网的产业链几乎可以包容现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相关的各个领域。有关权威咨询分析机构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包括: 阶段一、20xx年之前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 阶段二、2010-20xx年物体互联;

阶段三、2015-20xx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

阶段四、20xx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

总之,本学期控制学科前沿讲座,不仅有理论知识的讲解,杨老师还带我们参观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我们对专业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增加了我们学习的兴趣,和对专业学习以及就业的信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