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科德育教育渗透的实践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总结

《中学学科德育教育渗透的实践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总结

商镇中学 王俊武 张宁

《中学学科德育渗透的研究》这是我主持的一个县级立项微型课题,是一跨学科的德育课题,课题组成员有王俊武、张宁、李波分别承担了历史、物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子课题研究。

学科德育渗透是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是教师有意识的加强对教学过程的优化,使知识、技能、思想教育三者有机的容为一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德育的实效性。具体来说,学科德育渗透是在课堂教学的语言机能、学科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学习过程、动手试验、文化意识中,通过有意识、有计划的潜移默化、点滴浸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爱科学爱社会爱大自然、坚强的意志品质、学科学爱科学爱探索创新的积极的求知欲望、健康的性格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的优良个人品质。针对“课堂教德育实践研究”这一课题,一个多月以来,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研究,做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为了使我们的课题在下一个阶段的研究中更有成效,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现将开学学以来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课堂教德育研究理论,认真制订好课题研究计划

开学初,在研讨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课题的研究实施方案, 填写了课题申请书,根据学校总课题的安排,又修订了实施方 案与申请书。以改革课堂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德育管理入手

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拓宽德育教育方式,突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此基础

上制定了课题组成员研究方向和计划。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科研水平

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查找了一些参考文献,我们先后组织了六次集中的研讨,通过校园网上论坛推荐章,组织课题组理论学习与研讨,组织老师们认真学习课题有关理念,了解课题提出的背景、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三、抓好教学常规管理,突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1、通过调查研究和问卷抽查进行课堂效果调研,总结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坚持每天公布结果。

2、进行教案检查,指导教师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中突出课堂德育目标。

3、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分小组的听课评课活动,通过课堂教研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理论联系实际,深化课题研究。

4、征集收集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语和禁语,即将出台。

5、设计了学生学习现状情况调查表,准备每周对学生学习情况摸底调查分析。

6、出台了《教师课堂德育的考核办法》与《教师课堂德育考 核表》提请课题组教师研讨,经过研讨,最后形成子课题教师课堂德育考核办法。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学习研究理论与方法,结合学校课堂教学的实际,突出研究实效性,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加大研究力度,通过强化课题管理与实效性研究,使课

题研究逐步深入,确实提高课堂德育的实效性。

商镇中学微型课题组 王俊武

20xx年5月20日

 

第二篇:中学学科德育教育的研究方案

南华民族中学学科德育教育的研究方案

学科德育的特点是细水长流、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从品德行为的养成、基本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是基础,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接受、内化是关键,实践、认识不断反复由量变到质变是过程。各学科教学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知识经验,学科德育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采取灌输的方式,不少又是采取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吸纳,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

一、 重视课堂主渠道,上好思想品德课,分年级实施德育教育,发挥各学科德育教育功能。

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显性课程,担负着比较全面和比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所以它既是学科德育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学校德育体系中的一条主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并为学生所公认。

文科类,包括语文、英语、历史、地理和作为史地综合课的“社会”,具有广泛的德育内容和很强的感染力,既有显性教育的特性,又有隐性教育的特性。语文和历史是学生所接受德育内容最广泛的学科,地理相对次之。

理科类,包括数学、自然、物理、化学、生物和理化生的综合型课程“理科”,结合自然科学知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最具特色,说服力强,效果一般都比较好。在理想志向、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尊重事实以及一丝不苟的态度等四个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各学科德育特点及其实施思路

根据德育中思想教育、养成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这三大块的内容,形成以“三五”为基本内容,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礼仪规范为重点的养成教育,以修养人格为中心的品德心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维体系。

思想品德教育以情为中轴,重点发展学生的认识和五爱情感。即爱惜生命、教敬父母、关心他人、热爱集体、、报效祖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发展为道德信念。

养成教育以“行”为重点,通过实践锻练养成五好习惯。即勤学好问、勤劳节俭、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整洁健身。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如何只有通过道德

行为才能表明。良好的行为要想成为习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能受益终身。

品德心理教育以“人格修养”为中心,通过内化培养五自能力。即独立自主、自觉自理、自我表现、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德育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从缺乏道德能力,依赖性较强的孩子逐步培养成具有自我教育的,能独立自主地待人执着物的社会成员。

学科德育的共同特点:以知识为载体。各学科进行德育的渗透都是同本门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语文学科: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文质兼美的爱国篇章的学习相结合;根据语言思维密切联系、文道统一的原则,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和文章过程中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结合文章主题思想和形象感染,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良好道德、心理教育;在指导课外阅读和作文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情操。每册语文都有三十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某种程度上成为一本思想政治、道德、伦理、历史、生活的百科全书,给学生以多角度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和印象深刻的影响,既具有显性教育的特性,又有隐性教育的特性。

历史学科:以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实为载体,尤其是通过近代落后挨打的史实、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反侵略斗争和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按时间顺序叙述历史,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通过历史是如何选择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进行热爱党和社会主义教育;通过近现代中国国情的了解,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给中国指出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通过世界史学习,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认识,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国际主义义务的认识。历史人物的高尚品德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内容。历史学科的德育任务和内容是多方面的,具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特点。

英语学科:通过反复地进行学习英语的目的性教育,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在英语教材的内容和语言训练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以及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

地理学科:通过祖国的地理环境、辽阔的疆域、丰富的资源、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通过讲解我国的自然国情(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和我国的人文国情(政治、经济、人口、文化、教育等)提供我国人口、土地、资源、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大量资料和数据,使学生既了解乡情、国情、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 产 党的情感,又了解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基础薄弱的现状,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的认识,激励起自力更生、艰巨奋斗精神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数学学科:通过数与形、常量与变量、静止与运动、直线与曲线、有限与无限等等进行辩证关系教育;从实际问题引出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认识论教育。用有力的数据、百比分说明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用我国数学发展史料介绍祖国数学科学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成就,弘扬历代著名数学家的优秀品格,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

物理学科:结合自然现象的探索进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教育。通过我国古代、现代科技成就(如地震预报、四大发明、煤和石油的最早使用等等)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实验等实践活动进行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结互助、勤俭节约等道德品质教育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等教育。通过科学家的创新精神、科学技术对社会的重大影响,自然环境的保护等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通过种种物理现象,揭示其规律,进行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的教育,通过物质存在形式的多样性、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物理定律的普遍性和局限性等内容和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通过我国古代和当今物理科技成就和科学家事例的介绍,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优良品质的教育。

化学学科:介绍我国古代工艺成就和我国当今化学工业、化学科技成就以及著名化学科学家业绩,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高尚品德的教育。结合化学知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如在物质结构学习中进行物质无限可分观点教育,在化合与分解的学习中掌握对立统一观点,在元素周期率学习中掌握量变质变观点,在溶解平衡中掌握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观点等等。结合化学实验操作进行科学态度和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结互助等品德教育,结合我国自然资源和国情教育,增强历史使命感教育。教材中大量关于我国古代和当代化学工艺及建设成就照片图表,增强了德育感染力。

生物学科:通过我国解放前后流行病的不同遭遇,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养成卫生习惯,吸烟有害,禁止吸毒等教育。在介绍我国生物资源,我国古今在生物栽培和生物科学方面的成就中,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献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志向。在生命起源、生物体内部矛盾,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和环境的统一,生物的进化等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此外还在生物遗传与人口教育中进行婚姻法和计划生育等有关的政策教育;在生物实验与观察中进行品德纪律和科学态度教育。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运用我国灿烂的科技文明史,我国历代科学家热爱祖国和创造发明的事迹,解放后我国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理科课程是自然科学学科的综合课程,包含有这些学科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的德育内容,强调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的法则,了解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重视人口、能源资源和环境等与人类相关的问题,重视观察实验能力和综合考察自然的能力,并结合着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如克服偏食、抽烟、喝酒、不良习惯,培养文明卫生习惯和安全意识等)。

音乐学科:强调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音乐教学与思想情感教育的紧密联系,从认知、操作、情意三方面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祖国音乐文化、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 产 党的思想教育。通过编选教材《国歌》、《我爱你中国》、《红星照我去战斗》、《祖国颂》、《丰收之歌》、《我们的中队》等寓意深刻的歌曲,欣赏高雅的音乐作品,进行高尚情操,活泼开朗、爱美弃恶的品德情操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于歌曲的演唱、评述、音乐家的介绍等教学活动之中。

体育学科:通过介绍新中国建立以来发展体育运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造就一大批运动员创全国和世界纪录的有力数据和运动材料,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教育。结合体育运动和训练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行为训练。如进行遵守纪律和社会公德,尊重爱护他人,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爱护体育器材和场地等公共财物的教育。体育在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方面,如诚实正直、积极向上、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竞争进取,严格要求,不骄不馁,自我锻炼和自我管理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美术学科:通过绘画、欣赏、创作等培养学生爱美、追求美的思想感情,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从爱自然美到爱家乡美、祖国美,为祖国悠久灿烂的绘画文化而自豪。通过古今中外优秀美术家生平作品的介绍,用他们的创作态度、追求真理、向往光明、严谨认真、辛勤劳动的精神,启发、教育学生,并在实际的绘画练习中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

生活与劳动学科:中学“劳动技术”在德育方面担负着劳动教育

的任务,其突出的特点除劳动技术的学习,主要是结合劳动操作进行教育训练。“生活与劳动”中的德育渗透,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紧密结合,如爱惜粮食,爱惜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家务劳动,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等。“劳动技术”课加强了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

计算机学科:通过世界和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激发学生开拓进取精神,在word中选用具有爱国主义等思想教育的文章段落;通过计算机的操作训练,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遵纪守法(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法),团结协作等品德行为。

技艺类,包括体育与保健、音乐与美术。这些学科的德育都同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其德育内除共同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外,在思想、品德、行为等教育方面体育学科在爱集体、团结互助和顽强意志锻炼方面的教育作用就比较显著。音乐、美术学科在德育方面审美教育和情操熏冶最为突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