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背后——读《看见》有感

新闻的背后

——读《看见》有感

人文学院 2013级 张璐

“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

“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

这是在20xx年,央视陈虻发掘柴静时的对话。那时候,他被这个有些倨傲但个性分明的姑娘打动,带她来到了央视。 《看见》这本书就是柴静在央视的“历险记”。作为主持人,作为记者,她从自己的视角描述了一个媒体人的真实见闻。那些我们曾经关注或者仅仅听说过的新闻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这本书最打动人的地方是作者柴静在剖析别人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反省着自己。

起初她是作为白岩松的搭档,坐在演播厅里主持访谈类节目的。曾经以为轻松简单的事情却成为一个怎么也过不去的拦路虎。她在书中以幽默的语言讽刺自己:“江湖上的小女生,以前那点儿华丽的水袖功夫,上阵杀敌时一概用不上,只能老老实实蹲马步,照猫画虎。”带她来央视的陈虻也批评她做节目“矫揉造作不可忍受”,采访时生硬而不能深入,缺少一个新闻人最直接的欲望。她觉得委屈且不甘心,于是向那些有名的记者学习,之后便以为厉害的记者就是要把别人问得无地自容。于是下一次做采访时刻意尖锐。但自以为的尖锐却被人评论为“语带嘲讽,步步为营”。更有观众留言形容她为“冷酷的柴静”。那

段时间,来自各方的压力排山倒海向她涌来,迷茫无措中她才开始思考一个最简单也是最原始的问题——采访为了什么?

20xx年,新疆地震,白岩松让她前往现场,接接地气。她到达那里,没有化妆,没有演播室,目之所及,一片破败,人们走在塌了的屋顶上,一位老大爷光着脚来找救灾物资,小学生们在废墟中寻找自己的课本,一位维族老奶奶伏在她的肩膀哭泣……她采访了很多失去家园和亲人的灾民,没有导播要求她该问什么问题,也没有人提醒她该作何表情。在那片悲凉的大地上,她忘掉了自己,忘掉了所谓深度,她只问自己内心最想知道的问题。那期节目播出后反响很大,某位同事告诉她:“你的节目终于有人味儿了。”

采访为了什么?为了还原真相,记录真实。采访不用来批判,只用来了解;不用来改造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记者的道德,是让人“明白”。客观是必然的,不客观就没有真相,但客观不是刻板,不是完全没有人情味。采访的结果必须客观,但采访的过程需要一个记者的情感。柴静的一张照片曾引起争议。照片上,她蹲在一个哭泣的男孩身前,为他擦泪,仰起的脸上全是心疼和不忍。有人说那是“表演性主持”。他们认为记者应该什么都不做,提供事实就好,不必要加入自己的价值判断与情绪,因为真相总是流失于涕泪交加中。而这么多年过去,那样做到底

对还是不对,柴静心中始终没有答案。但如果采访时她仅

仅作为一个记者,当事人会告诉她自己内心深处的故事吗? 每次采访的事件不同,对象不同,事件本身的感情色彩也不同,但都需要一样东西,那就是记者的投入。柴静在书中写到很多新闻事件的过程与细节。采访中央财经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关于土地的问题,与采访撞人后杀人逃逸的大三学生药家鑫,二者对比,前者很容易客观,后者却容易让记者产生“同情”。在那件事中,被害人张妙的遭遇令人心痛,但在深入了解了药家鑫后,那些深层次的原因同样让人沉思。有些记者会将自己的情绪投入到其中一方,使新闻有了情感上的偏向。而真正的记者,应该是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有所感受,在相互冲突的感受中相互克制,达到平衡,呈现出更加客观的结果。 你在电视上看到的新闻,你得知的真相,你了解了的那些曾不解的事,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个记者、一个团队忘我的投入。非典时负责采访的新闻人穿梭在极易被感染的医院,只为让民众及时了解到最准确的情况;陕西华南虎照片造假事件的背后是新闻记者不眠不休的坚持——调查,探访,终止,真相还没浮出水面,于是不放弃,继续调查,真相自有万钧之力;汶川地震时,一个记者团队,带破了洞的安全帽,浑身是泥,跟着灾民穿梭在废墟里,住救灾帐篷,条件艰苦,但他们内心满足,从前方发来报道,就是记者的责任与使命……

这世界的任何事都需要投入。在前进的那条路上,我们必须付出心血,这样才对得起“职业”二字。同时也别只顾埋头走路,偶尔停下来,看见别人,反思自己,抛掉琐碎与拖累,轻装上阵,奔赴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新闻更正的楷模——读《温家宝总理的更正信》有感

新闻更正的楷模读温家宝总理的更正信有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