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社会实践报告

历史社会实践报告

石鼓书院一日游

历史社会实践报告

历史社会实践报告

千年学府——石鼓书院,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已有1196年的历史传承,人文内涵深刻厚重。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它座落在衡阳市石鼓区三水汇合的石鼓山上,该山海拔69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蒸水环其左,湘水挹其右,耒水横其前,三水汇合,浩浩荡荡直下洞庭。其名来由有二:一是“山势青圆,正类其鼓,以状得名”另一说是因它三面环水,水浪击石,其声如鼓。至于究竟是哪种,我无从考究。

历史社会实践报告

今天,我和室友们一起去了书院,感受这里厚厚的历史底蕴和浓浓的文化气息。刚进入石鼓书院来到书院前,首先进入一个小型的广场公园,一座“七贤群像”耸立雄据其间。相传 石鼓书院建成后,又相继兴建大观楼。南宋末年为纪念抗元英雄李芾,又修建了“忠节祠”。到了明代又建立了“七贤祠”。祭祀韩愈、朱熹、张拭、黄勉斋、李宽、李士真、周敦颐。我们信步向前,敬仰地读着群像基座的简介铭牌。我们都感慨不已——石鼓书院也许没有什么大人物,但是却为泱泱中华文明培育了七位里程碑式的大家!这七位先贤,正是一千多年湖湘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和传播者。在湖湘文化的沃土上,近代孕育了以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湘军名臣良将,在现代更是培育出了拯救共和的蔡锷,缔造新中国的毛泽东!

历史社会实践报告

看完“七贤祠”,我们不禁肃然起敬。在肃然起敬中,我们穿过书院前的小广场进入石鼓书院,直面而来的是禹碑亭。这是一座仿清式建筑,四角重檐攒顶,亭中的禹碑字体奇古,似蜷身蝌蚪。据说碑文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但我们对金石之学素感陌生,无法辨读,但是我们都非常喜欢它,只是莫名地想要亲近,去感受那先古遗留的美好??

历史社会实践报告

经过禹碑亭,拾级而上便是书院山门。矣入山门,两座飞檐重彩的祠堂庄重地分据两侧。我抬头向右边望去,“武候祠”三字赫然在目。朋友们也许会颇感惊奇:此处何来——武候祠?原来,诸葛亮曾以军师中郎将的身份驻军衡阳,当时住在石鼓山上,后人于此建祠纪念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名相。左侧则是李忠节公祠。李忠节公,就是南宋时的潭州知府李芾。公元1275年元军围攻潭州时,李芾率领守城军民英勇抗敌,血战三个月有,终因矢尽粮绝,城被攻破,李芾不肯投降,与全家十九人自焚殉国。同祠而祀的,还有李芾 部将沈忠以及衡阳县令穆演,.后人立“李忠节公祠”就是为了传播他们的爱国事迹,弘扬舍身为国的精神。湘军名将,清朝兵部尚书彭玉麟为李芾题联::“义烈炳潭州,千秋英名垂竹帛,崇祠仍故宅,一龛清供有梅花.。此联十分妥贴,能比拟李公之坚贞的,除了梅花安可有他物?!

历史社会实践报告

从两祠之间穿行而过,豁然开阔之后便是魏峨的大观楼。大观者,心载天下也!这座雕梁画栋,气势恢弘的阁楼当年是石鼓书院的讲堂,也就是今日所说的“教学大楼”了。大观楼两侧是清代李镐题联::“坐对岳云开,权将小阁重楼当他广厦;俯临湘水去,却喜渔歌桡唱合我书声。”联语意境清淡雅致,不失其意蕴!

历史社会实践报告

当我们穿过大观楼,便见到合江亭屹现在湘江的烟霞之中了。合江亭在石鼓山上临江而建,更因韩愈一首脍炙人口《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而名声大振。因韩诗中有”瞰临眇空,绿净不可唾,而又称“绿净阁”。合江亭门柱上一联:“石鼓双江水,昌黎一首诗”正是这一史实的真实写照。

合江亭下,便是三江交汇之处。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倚楼凭栏,追古惜今,湘江北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历史社会实践报告

历史社会实践报告

出了书院,此时正见几位老叟临江而钓。那份空灵淡泊,那份自在从容,莫非也是湖湘文化的遗韵?我们用心感受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的也是这种境界吧?!而我们,不知不觉,仿佛也被那一份淡泊从容所感染,慢慢沁润心脾??而此时广场上也有老人在尽心写字,那份恣睢随性,那份洒脱空灵,其实也是湖湘文化的遗韵吧!我们不禁驻足观赏那些字,一个个遒劲有力,一笔笔入木三分,我们也深深体会到那一份空灵洒脱,整个人似乎快要被净化??

 

第二篇:历史社会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关于"信仰"社会历史实践报告

“历史传承与文化信仰”问题

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身边人对“历史与信仰”的看法。

调查时间:20xx年5月23日。

调查对象:身边的大学生及社会各阶层人士。

调查方法:网络问卷。

调查数据统计:

调查人数:共69人。

性别统计:男36人,女33人。

政治面貌统计:中共党员11人,共青团员40人,群众11人。

受教育程度统计:初中文化3人,高中专文化9人,大专及以上文化49人。 (关键问题数据统计)

一.关于文化信仰的调查:

●是否了解中国近代历史重大事件:20人知道,11人不知道,10人一知半解,27人说不清楚。 ●是否读过关于中国历史相关的书籍或重要史记):15人读了大部分,28人只读了一小部分,31人只是在写论文时翻阅过,24人没读过。

●希望自己阅读<<大学>>,<<中庸>.><<论语>>等历史名著吗?:12人希望,12 不希望,42人没想过。

二.关于历史传承的调查:

●是否了解中华民族古代史与近代史:13了解,31人不了解,9人半知半解,11人说不清楚。

●关于3月7 ,9月18等重要纪念日的来源的了解情况:家庭因素影响16人,民族传统影响12人,学习书本影响4人,社会上活动的影响2人,

神坠落1人,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1人,追求自

己的信仰受境内外传教者的影响2人。 ●对社会信仰的态度:有助于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道德风尚25人,容易造成思想混乱和社会的不稳定5人,信教只是个人私事对社会没有什么影响16人,不清楚13人。

调查结果分析和感想:

问题——国民信仰缺失

前段时间小悦悦的事件在各种媒体上传的沸沸扬扬,

再连上之前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社会事件,同学们不禁都发出同样的感叹,中国人是怎么了!?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忧虑,但在“敏感”“天真”的大学生眼里,至少在我们的眼里,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反思的问题。

有人认为最近陆陆续续发生的这些拓宽我们做人底线

的事件都是因为国民信仰缺失造成的,我们赞同这一观点,

信仰缺失可能不是唯一的原因,但它一定是主要的原因。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 ,物质生活提高??从精神上来说,我们却是退步了的。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从古至今,抛开最原始的那些图腾不说,后来的有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儒道法等等,再后来儒家思想就成了主流,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仁义礼智信成就了古代的君子之风,各种道德舆论逐渐形成??儒学作为统治者牟利的工具,便不免的会有糟粕,但是毋庸置疑的,儒家思想绝对是中国古文化的精髓。当然作为工科生对这些社会文化现象也只是做一个很感性的推断,要有什么具体的证据论证确实是没有,但身为中国人,我们认为这种认知应该是有一定共性的。儒学存在一定的局限,它主要是集中在“读书人”或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身上,更多的民众有的还是“奴性”比较多一点。时间推移到近代,经历一段屈辱的历史之后各种西方思潮涌入,儒学便开始逐渐褪色,建国后经历一系列

疯狂的红色运动,中国古文化那点东西就可以说彻底没有了,当时的信仰就是共产主义,或者说就是毛主席。很不幸的,共产主义的信仰发生了动摇。一段迷茫之后我们迎来改革开放,共产主义多多少少的和儒家思想一样都是统治阶级说了算的,要怎么解释都行,中国人又有了新的信仰,钱。一切都是以利益为目的,从上倒下都以创造多少利益作为评价好坏的标准,法律就逐渐成为了做事的

底线,道德良心之类的就逐渐没了。但问题是物欲的追逐是没有尽头的,我们很难在物欲中找到平衡点。于是各种社会问题出现,有钱的笑没钱的,没钱的恨有钱的,食品安全问题,贪污腐败问题,戏子受追捧文化被冷漠??婚姻,事业,教育??甚至是亲情都和利益扯上关系。出现问题也把它归结于物质的缺乏,于是投入更加恐怖的利益追逐。这样就逐渐形成恶性循环,若不是跳出这个圈,就只有等它自然崩溃了。当然,不是没有人挽救,有人发现问题,又重新开始宣传儒家思想等古文化的精髓,开始有了“八荣八耻”,有了公民公约,有了感动中国??然后呢,收效却不大,一个信仰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更何况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眼里利益的追逐才刚刚开始,他们的信仰是成为和那些先富起来的人一样的人。

好奇——其他文化

那么在其他国家,其他文化里,信仰问题又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来说说日本这个和中国发生了很多故事的国家,和中国一样,日本也是一个不信教的国家。在网上有看到一篇相关内容的评论文章,感觉很有意思就在这里引用一下。和中国无神论的主导不同,日本的情况略显复杂。日本人拜神社,家里供奉神龛大都都不是信教而是出于传统。他们接受的教育要求他们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日本人不

信教却又有一颗宗教的心。比如吃饭前都会说一句惯例的话,

意为我要吃掉动物或植物的生命,这就是一种宗教的心。而且在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日本人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还有很多礼节比如鞠躬之类的。这些都是中国人所没有的,这些都是日本人有着深厚历史祭奠的传统。表面上他们不信教,却信“善”,其实这才是信教的意义所在。日本的强大和这个底蕴应该是有一定联系的。

再来说说有民族大熔炉之称的美国,它被称为是宗教色彩最浓的发达国家。美国没有国教,有政教分离的传统。在殖民时期,宗教发挥了巨大的凝聚作用,在现代社会宗教就起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或许很多中国人会疑惑相信神难道不是很愚昧吗?对这个问题我们确实无法做出回答,就实事来看确实很多美国人信上帝,可能在信徒眼中的上帝是很哲学的一个符号。也有人是因为家庭的环境导致的信仰,作为一种传统的延续。对上帝敬畏,从而追名逐利才有节制,才有保持诚实,谦卑等等优良品质的规范。可以说教义是社会道德实体后的一种体现。除了精神建设以外宗教还起到了社会公益的作用,救济一些弱势群体之类的。另一方面一些婚礼,葬礼之类的宗教礼事还有一定的家庭凝聚作用。当然和其他团体一样宗教团体,在美国也受到经济财团的控制,做了很多和教义矛盾的事,

但是总的来说,它在精神文化建设,加强凝聚力上确实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因为宗教的门槛低,教义简明,刚刚好可以补充在教育上的一些缺失,让更多人能规范自己。

其他的还有像印度,有80%的民众是印度教的信徒,印度同样是一个历史悠久,有深厚传统的古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一些迷信,甚至是封建的因素,但在凝聚力上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以上的是一些很具代表性的国家,可以看出来,这些国度里信仰的共同特点是都

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是长久以来形成的社会氛围。信仰在其中都是扮演一个约束者的作用,在有一定程度上指引人们向善。同样的信仰还起到了凝聚的作用,扮演着维系家庭,维系社会的纽带作用。另一方面信仰也有一定的局限和落后的地方。

为什么——造成信仰缺失的原因

说到这里不禁会发出一个疑问同样是文化古国,为什么中国人就会信仰缺失。 首先就是历史原因,孔儒的思想在古代局限在读书人的门槛中,而且也有一定的功利性就是做官。就不像西方宗教的那样普及。近代以来,国人对古文化的态度上出现偏激,一定程度上造成传统的丢失。有人会说我们不是有佛教,道教么,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佛

教道教所追求的个人的修身养性通禅悟道和社会主流是格格不入的。

听上一辈人说在毛主席的时代虽然说日子不好过但人

心却是很善,现在日子虽然好过,人心却有蒙蔽。这是社会环境造成的。整个社会都围着钱转,老老实实就是过苦日子,偷奸耍滑钱才来的快,有谁还会苦守信仰不放手呢?这是国民价值观的缺失。

还有就是教育问题,从小到大在学校里也有相关的道德教育,至于价值观的教育就被一句“只有中国共 产 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带过了,至于一些更深的文化教育同样是很局限,没有办法普及的。这些空洞的国民教育是无法深入人心的。同样的,孩子在学校更多的是对分数的功利要求,在家里听父母说的也是好好读书将来赚钱的话,更大一些到了社会上就是各种攀比。电视,报纸,网络到处充斥势力的“香车美女”,金钱至上的熏陶。再加上独生子女的特殊情怀,造就了现在的孩子过于成熟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