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工作总结

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

工 作 总 结

今年来,为贯彻落实全总深入推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现场经验座谈会议精神,按照省总的统一部署,我们把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重拳出击,聚合资源,全力推进。目前,全市签定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合同21份,今年新增6份,覆盖企业187家,职工1216人;签定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合同22份,今年新增7份,覆盖企业265家,职工2253人。

一、党政重视,强化领导,为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协商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党政重视。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专门听取了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汇报,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通知》对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程序、协商主体、监督检查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指导工作的职责、工作程序等内容,为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是加强领导。市总工会成立了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专班,市总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及镇(办、场、园)工会主席为成员,

并列专项经费。用于工作推进和工作奖励。

三是强化考核。市总工会根据实际情况,分解目标任务,并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年初将工资集体协商单位名称、家数细分到每个乡镇,实行季度考评、年底考核。确保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稳步推进。

二、宣传发动,典型示范,为工资协商打好基础。

(一)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我们结合维权月、“送清凉”、“三万”等活动,下发《职工维权手册》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意见书》,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台专栏等媒体,宣传《劳动法》、《工会法》等劳动法律法规和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协商工作的内容、程序,大造声势,从而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对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协商工作的认知度。同时,还通过开展“安康杯”职工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有奖问答、法律咨询活动,增强广大职工法律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有效调动了职工参与工资协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与区域性行业性协会配合加强对企业主的宣传,使业主充认认识到《集体合同规定》是国家的基本法规,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有利于化解劳资冲突,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培训队伍,提高质量。市总工会与市人社局、市工商业联合会联合建立了区域性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机构,

采取自学、参加省总学习、以会代训、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协商指导员的应知应会能力,迄今建立起了近100人的协商指导团,使广大工会工作者充分了解和掌握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程序、操作方法以及相关政策,在工作实践中学会“游泳”,不断提高工作技巧。

三是培植典型、示范引路。我们把培植典型作为提升区域性行业性工资协商规范化水平的过程,我们抓住彭场镇无纺布行业工会、干河街道办事处何湾社区工会为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开展。我们率先在彭场镇无纺布行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通过召开区域性行业行职代表大会和企业老板座谈会,使双方坐在一起,针对工资标准、劳动定额、休息休假、工资增长幅度进行协商,经过协商,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大幅提高,人均工资由去年的950上升到1200元。此外召开无纺布行业工资集体签约观摩推进会,号召其他工会借鉴学习。

三、多措并举,灵活操作,努力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

(一)民主推选,确定主体。通过商会理事会、联合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推荐、讨论通过,依法产生了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目前,无纺布行业工会和龙华山街道办事处何湾社区工会资方、职方工资协商代表分别有27、18名,人数对等。为维护企业和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资方的代表中有企业的法人、高管、董事会成员,职方的代表中有企业工会主席、一线的技术工人、威信较高的老职工、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人选上涵括了来自管理、人力资源、财务、车间等各工作线上的代表,充分体现了代表性和先进性。切实保证了协商的过程能够成为企职双方沟通交流的过程,协商的结果能够代表企、职工双方共同的利益。

(二)制定标准,破解难题。一是以制定行业劳动定额标准为切入点,破解行业工资定额制定难的问题。如我们把无纺布行业各个工种分为5大工种、10道工序。其次是制定工时定额。全镇实行统一工价,并由协会和工会在企业组织技熟练程度好、中、一般的职工代表试做,按每月时不低于8元的工价定出口定额,确保职工月均工资不低于1500元。其他企业按此标准参照执行。我们先后在裕民和飞翔进行试点。飞翔公司实施的“七步走”模式被镇工会广泛推广。裕民公司执行的职代会通过的保底工资加效益工资的工资分配方案更是受到睛睐。今年年初,在对20xx年整体工资水平、产量水平进行分析评估后,职代会讨论通过了超产奖方案。一般职工都能享受该项奖励。一线职工如超过当年生产线平均工资,再奖其超部分的30%。员工工资整体增长10%以上。工资集体协商前,职工工资总额占公司销售收入的

4.1%,今年提高到了7.6%,人均月工资由原来的685元增长到1680元。

二是以确定区域性工资标准为着重点,破解区域性工资标准难制定的问题。制定区域性“三条线”工资标准范本,既有高于本地最底工资标准的最低保障线,也有高于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中档水平的岗位工资标准线,还有年度工资增长线。同时针对区域内中小企业、三产网点行业类别不同,分别制定出不同的工资集体协商合同文本,使每个类别的工资“三条线”标准更加细化、量化。

三是以建立乡镇工资指导为突破点,破解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难协商的问题。市总工会召开专题会议,成立由各镇办场园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团长、各相关部门司法、工商、地税、财政、国税、劳动就业保障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团,内外选聘36名工资协商指导员,进行培训,合格合颁发证书,并同步建立工资指导员日志制度。工资指导员队伍的建立,比较好地解决了企业工会负责人受雇于老板“不敢谈”的顾虑,使协商的内容、过程和结果更具合理性。

(三)因企制宜,分类推进。我们在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中,要求全市企业根据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结合企业各自的特点,确定企业内部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根据企业不同规模、不同经营状况,立足实际,开展“差别化协商”:生产经营正常和效益较好的企业,重点解决建立工资增长和调整机制,使广大职工共

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生产经营比较困难的企业,重点就工资支付办法、职工生活费等进行协商,重在建立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在中小非公企业着重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确保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对实行岗位工资制的企业,把确定和调整岗位工资标准作为协商重点;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通过协商合理确定工人的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针对塑料行业企业数量多、企业有一定规模、生产设备相差不多的特点,我们主要是以制定劳动定额为协商重点。

(四)创新载体,“代行要约”。

针对部分区域行业工会不及时发出要约、一些企业经营者不愿意主动开展工资协商的问题,我们组织开展了上级工会“代行要约”活动。在三万、“送清凉”活动期间,市总工会向各镇办场园工会下达工资集体协商任务,指导他们建立规范的要约并限定发出要约截止日期。为提高工资效率,镇办场园工会直接向区域行业企业代表组织下发《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在发出要约的同时,市总工会、镇办场园工会及时跟进,指导区域行业工会与企业代表组织商定协商日期,督促区域行业工会与区域行业协会组织召开协商会议,推进协商工作按期及时开展,加快了行业性工资协商工作的推进步伐。

四、加强监督,讲求实效,确保工资协商合同的履行。 一是建立协调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市劳动关系三

方会议,专题研究解决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报各行业企业工资集体协议的履行情况,对未履约的企业由劳动部门下发整改意见。二是完善职代会监督制度。我们指导各区域行业工会建立了区域行业职代会审议制度和报告制度,审议和监督工资集体协议的签订和落实。三是建立检查制度。我们与市人社局、工商业联合会等部门定期对企业工资集体协议履行情况进行联合检查,并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随时受理职工的投诉和举报。

全市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促进了职工工资增长,劳资关系得到改善。无纺布行业自实施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以来,工人工资逐年提高,到20xx年,当地职工工资提高到每月1800元左右(8小时工作制),因自愿加班赶工,职工的实际月收入普遍在2200元左右。职工辛苦的付出有了较丰厚的回报,劳资关系和谐了。

二是促进了企业发展。通过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有效维护了职工获得合理劳动报酬的权利。工资提高后,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明显提高,积极围绕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增产节约,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很大提高,促进了企业发展。

虽然我市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取得了一定的成

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主体双方不平等。职工代表与经营者协商应是平等的两个主体,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工会主席作为职工方的首席代表,不可避免地要受制于企业,与经营方对等的局面还未形成。

(二)工资集体协商信息不对称。企业和职工在参与工资集体协商行为中,信息掌握、获取途径等方面不均等,企业占有和获取信息严重超过职工一方。

(三)认识不到位。不少企业行政认为,企业工资管理是企业单方面行为,应由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层讨论决定,并授权企业管理部门操作执行即行,没必要与职工协商。同样,职工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自觉意识也比较薄弱,企业单方面确定工资分配的现象才比较普遍。

下一步,为做好以后的协商工作,要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1、进一步提高认识,从全局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是促进行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劳动关系三方要切实履行各自职责,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完成全年的工作目标。

2、加强制度建设,促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坚持做到“五个”规范。即:规范要约承诺程序;规范集体协商程序;规范审议通过程序;规范审查公布程序;规范监督检查程序。

3、严格监督检查,及时调处争议。协商是基础,履约是关键,监督是保证。我们将依托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加大对有关工资分配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保证相关规定得到有效落实。

 

第二篇:丽景街西部汽车城行业性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

行业性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

第一条 为了保护女职工的身心健康及其子女的健康发育和成长,提高民族素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禁忌的劳动范围》、《女职工保健工作暂行规定》,特签订行业性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

第二条 本合同经双方协商签订后,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双方应认真履行合同规定,非因法定事由或双方协商同意,不得变更。

第三条 企业(或业主)应按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女职工特殊保护责任制,严格按照国家的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

第四条 企业(或业主)应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切实维护女职工在怀孕、生育、哺乳期间的合法权益,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或克扣工资。

第五条 企业(或业主)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下列劳动: 1、《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2、连续负重(指每小时负重次数在6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20公斤,间断负重超过25公斤的作业。

第六条 企业(或业主)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以下劳动:

1、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 2、人力进行土方石方作业; 3、伴有全身剧烈震动的作业;

4、工作中需要频繁弯腰、攀高、下蹲作业。

对怀孕7个月以上(含7个月)的女方,不得安排其从事夜

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

第七条 企业(或业主)对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企业(或业主)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的产假。

第八条 企业(或业主)对哺乳期内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从事下列劳动:

1、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 2、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3、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一般不安排夜班劳动(当日22时至次日6时),哺乳期为一年,对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给予两次哺乳时间(含人工喂养),每次30分钟,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

第九条 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应当遵守企业(或业主)依法制订的规定制度,服从管理,严格按照企业标准和安全卫生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第十条 本合同有效期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为期三年。

第十一条 本合同签字后,于七日内一式三份上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合同管理机构审查,并同时报送上级工会备案。

联合工会(或工会联合会) 工会主席(签字)

(盖章)

企业(或业主)名称: 业主(签字):

企业(或业主)名称:

企业(或业主)名称:

企业(或业主)名称:

企业(或业主)名称:

企业(或业主)名称:

企业(或业主)名称:

企业(或业主)名称:

企业(或业主)名称: 业主(签字): 业主(签字): 业主(签字): 业主(签字): 业主(签字): 业主(签字): 业主(签字): 业主(签字):

企业(或业主)名称: 业主(签字):

企业(或业主)名称: 业主(签字):

企业(或业主)名称:

企业(或业主)名称:

企业(或业主)名称:

企业(或业主)名称:

企业(或业主)名称:

企业(或业主)名称:

企业(或业主)名称:

企业(或业主)名称: 业主(签字): 业主(签字): 业主(签字): 业主(签字): 业主(签字): 业主(签字): 业主(签字): 业主(签字):

企业(或业主)名称: 业主(签字):

企业(或业主)名称: 业主(签字):

企业(或业主)名称:

企业(或业主)名称:

企业(或业主)名称:

企业(或业主)名称:

企业(或业主)名称:

企业(或业主)名称:

业主(签字): 业主(签字): 业主(签字): 业主(签字): 业主(签字): 业主(签字):年月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