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参观实习报告

建筑参观实习报告

11建筑(2)班   陈胡东  2011331210209

实习时间:20##年6月24日

实习地点:上海

参观过程安排: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喜马拉雅中心,上海嘉里中心

实习目的:更好的理解建筑,了解建筑设计的表现手法,学习新的建筑设计技术。加强对实际建筑空间、城市空间的亲身体验,提高对建筑设计内涵的了解。分析建筑立面细部处理的特点。

实习内容:城市公共建筑

   一.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位于中国上海陆家嘴的一栋摩天大楼,20##年8月29日竣工。楼高492米,地上101层,是目前中国第八高楼(截止20##年)、世界最高的平顶式大楼。开发商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有限公司”,由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主导兴建。这座高度为492米的“垂直型花园城市”,聚集城市生活的多种元素,兼具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双重功能,并设有大型文化传媒中心。

建筑的2-3层是各种商场和餐厅,3-5层是会议中心,29层是上海环球金融文化传播中心,7-77层是办公设施空间,79-93层是上海柏悦酒店,94,97,100层作为观光厅供人尽览城市美景。

观光厅 

高度自然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观光大厅的最大优势,但它有的不仅仅于此。三个观光大厅,高度不同,面积不同,而其内部设计亦各具特色。 

1:94层,422米的离地高度和8米的室内净高,使其具备了极佳的采光性能和观赏视野。94层观光大厅的特点在于大厅就是历史和未来的‘交融’。    

2:97层,离地438米的97层观光厅更像一座浮于天际的桥梁,这个位于倒梯形风洞下口的观光厅除却地板外,侧壁及顶部均由巨大的玻璃幕墙构成,宽达270度的观光视角能使游人得到更多的视觉享受。               

3: 100层观光厅,是目前世界上人可到达的最高的观光设施。这个处在风洞上口高达472米的观光厅像是一座吊桥。透过它们游人将能真正体会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乐趣。

外墙装饰

环球金融中心大厦塔楼外墙装饰采用单元式玻璃幕墙,玻璃形式为夹胶中空或中空Low-E玻璃,玻璃外表面配有水平铝合金分格条。裙房外墙装饰采用单元式玻璃幕墙,不锈钢板幕墙、干挂花岗岩幕墙相嵌组合,达到建筑装饰的表现效果。

二.喜玛拉雅中心是由证大集团精心打造的占地超过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综合商业地产项目。由证大·大隐精品酒店和证大艺术酒店、喜玛拉雅美术馆、大观舞台和商场共同组成。运用古老中国精神和哲学,从传统中国文化中淬炼出属于当代中国的生活美学指标,旨在打造体现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高品质生活与服务。

建筑整体被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方部分由立面被光的艺术围绕的、造型纯粹的立方体构成,下方部分则由表面蜿蜒曲折的有机形体的“林”构成。简介明快的立方体内是五星级酒店和创意办公中心,对应了城市尺度;“林”内则主要为艺术馆及演艺娱乐设施,三维曲面的委婉变化对应了人的尺度;“林”间则是开放的城市文化广场,并结合地下商业设施设置了下沉广场作为公众活动的聚集地。

建筑特色:

(1)异型林

据了解,异型林部分又被命名为无极场,29根柱子如参天大树破土而出,相触相拥,顶部为5300平米空中花园。内部包含喜马拉雅美术馆与大观舞台。“异型林”结构部分,承载了喜玛拉雅中心的艺术性,不仅从外形上、更从内涵上将艺术的渲染力源源不断地扩散到整

个建筑,使整座建筑的魅力随异形体不断生长。

(2)天书幕墙

   建筑底部的两侧的外表面都采用了由艺术转化的象形文字,抽象的演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结构采用的是新型GRC材料(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

三.上海嘉里中心,位于上海万商云集的静安区南京路,毗邻上海展览中心,与上海商城隔街相望,各国领事馆、银行、跨国企业、国际级酒店、商务中心和高级餐厅近在咫尺。总面积达34,478平方米的优质办公大楼,采用无柱式开放设计,每层建筑面积可达1,462平方米,实用率高达84%。办公楼层设有天花吊顶综合系统,内藏照明、空调及消防设施。部分楼层可分隔为多个单位,面积由111平方米至174平方米不等,给予用户设计和布置的最大灵活性。

建筑整体布局分析:

平面布局上,主力店及面积较大的店铺设置于平面的角落处,中间及四周是面积较小的店铺。各楼层因通往展览场馆和酒店的入口分布及建筑设计的原因,店铺面积划分不规则,走廊也呈现多样化设计。主力店的布局有效的带动了平面人流,使每个店铺都有较多客流经过。

纵向布局上,以餐饮、超市等目的性消费强的业态为吸引,带动纵向人流——B1层有大型超市及中小型餐饮,1层主要为大型零售,2层分布大型高档餐饮。通过对目的性消费业态的合理布局,最大化的引导了纵向客流。

建筑立面分析:

     建筑外立面为玻璃幕墙结构,简洁大方,较为现代化,与办公楼和酒店呼应,不规则的外形又赋予了商业体灵动之感,绿色的中庭给商业空间给消费者带来了大自然舒适的感觉。建筑内部宽敞、明亮,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也可享受建筑的艺术感。

建筑空间分析:

   

 


 

  总结:上海作为我国最前沿的城市,充满了先进的思想与理念,在建筑方面,更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虽然这次实习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是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让我大开眼界,领略到了别样的建筑风格,无论是高耸的金融大厦,还是现代与自然相结合的喜马拉雅中心,亦或是全面展现现代活力的浦东嘉里中心,都让我得到了许多的设计灵感。

   

 

第二篇:建筑参观实习报告20xx

建筑参观实习报告

建筑系 *** ***

根据学校安排,我们于20xx年x月x日至13日在南京、苏州、上海等地进行参观实习。这是一个让我们了解建筑的好机会,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更好的领略建筑艺术的魅力。我们把艺术的享受掺和于日常生活之中,并在所有的用品、衣着乃至食品中引入了美工设计,然而,我们周围的建筑,建筑的艺术的渊源却很少为人所察觉。所以了解建

筑并发扬是我们必须做的。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有了解一般商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协调;了解建筑物的总平面布置、建筑分类及功能作用等;了解建筑物与城市文化相融合的设计手法;了解城市总体与建筑单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

逛游古董金陵,感受千年文化

——记南京建筑调研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古老身后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我们。7月x日晚,我们乘坐火车向南京古城进发,一路上的欢声笑语掩饰不住我们激动的心情。

7月x日我们先去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它是为纪念19xx年x月x日我国30万同胞而设计修建的。该馆注重以灰白色大理石为主要建筑基调的体现,构成了一部由石头垒成的史书,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在环境建设上,突出渲染了南京大屠杀的主题氛围。

7月x日我们瞻仰了伟人陵墓—中山陵,中山陵依山而筑,坐北朝南,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其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我们在通往后花园的途中认真的研究了设计者的设计构思(展示图)。

7月x日,来到南京城,我们仰慕他的千年文化,瞻仰烈士遗迹,走进这庄严的圣地,我们不敢高声语,恐惊圣贤魂,认真的拜读雨花台的每一个展厅,展图。在庄严的烈士陵园我们

感受着千年文化的凝重,但在东南大学我们却能看到千年文化的积淀,树枝的庞大,建筑的古老无不彰显着南京城的过去,内涵。

7月x日,在南京的最后一天我们再次认真的领略南京夫子庙文化。入口的古牌坊,高挂的状元楼,深深地乌衣巷……让我想起了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热闹的秦淮河畔,繁华的夫子庙会,夹杂着现代的大都市气息,显得热闹非凡。

对于南京,我认为不仅雄伟的建筑能代表它的巨大发展,古老的亭台楼榭也不能全部象征它的千年文明,然而恰恰是因为那路旁的古老的法国泡桐,以平和却坚定的姿态完美地嵌入了这个城市,仿佛也要为证明这是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而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夜晚在路灯的照耀下,树木投下斑驳的影子,将两旁的院落烘托出一种深宅大院的幽深氛围,会给我们一份走在历史中的错觉,仿佛几千年的夕阳野草,桨声灯影,都沉淀在身边一片片暗夜里的绿叶中。

追寻城市足迹,踏访世界名园

——记苏州建筑调研

苏州,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苏州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xx年)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沿称至今。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7月x日中午,我们乘坐大巴奔赴姑苏城,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目的地。队员们主要以实地考察、口头调查、走访当地群众、游客及相关名胜等形式展开对姑苏城的城市发展足迹进行了调研。我们咨询了当地的游客,旅店的服务生等,他们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苏州城的发展历史以及现存的世界名园,并根据我们提出的问题介绍了有关古城保护,发展问题举出了许多实例。

7月x日我们便拜访了寒山寺、枫桥、玄妙观,城隍庙等地,看到了他们保留的建筑形式、存在状态及其周围环境。并和我们的队友做了认真的分析和讨论。

7月x日队员们赶往苏州博物馆,忠王府(太平天国),拙政园等地区,我们运用专业知识对这几个现代建筑与古建筑,园林景区等不同风格建筑的紧密结合行深入考察。我们认真而

又细致地对现场进行分析。现代设计与古建的相互融合,特色建筑与拙政园的相互借景也正符合了中国园林的精髓。

接下来,从总体布局和单一园区的规划布局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

在整体布局上,苏州博物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博物馆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而博物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

苏州博物馆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设计的。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博物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也是以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忠王府的主体即中路的官署,是按太平天国规制修建的。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有照墙、大门、仪门、正殿、后堂、后殿等,纵深约140米。忠王府大门面阔三间12.5米,进深10米,原为单檐歇山,后改硬山顶。前后檐柱上置阑额枋,架平板枋,施三参单昂斗拱,承檐桁,架抹角梁,置斗拱,托下金桁,承角梁。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另有资料显示为62亩),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内部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十年所建。

拙政园的中部是主景区,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西部原为“补园”,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东部原称“归田园居”,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

7月x日我们走进了苏州市现代步行街观前街,详细了解现代城市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对苏州丝绸进行了简单的了解和询问。

苏州之行,让我们受益匪浅,使得我们从根本上提高了对苏州的认识,对城市的足迹有据可循,有据可依。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对自己的专业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寻现代城市,览世博名园

——记上海建筑调研

21世纪的上海,繁荣与开放在这里播种,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浦东国际机场,无一不描绘着国际大都市的开阔前景,21世纪的上海,光荣与梦想在这里汇合,上海世博会、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城市规划馆,无一不张扬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广博情怀。新世纪的上海已俨然成为现代化、国际化、时尚化的标本。7月x日上午,我们不辞劳苦,自姑苏城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上海。当天下午我们就直接奔赴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以及外滩,豫园等地对当地的建筑形式、及其周围环境做了详细的查看和资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香山饭店,东方明珠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会议中心等建筑。在黄浦江的两岸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边是欧式的保留建筑,现在大多是大型的银行。而对面则是高耸入云的现代建筑,体现了当代大城市的雄伟气魄与雄厚的实力。晚上队员们在一起讨论并对当天的情况进行了总结。

7月x日,我们在早上六点就乘坐地铁到达世博园的五号门口的售票处,在这里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中国国家馆,它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充分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接着队员们开始了又一天的探索之旅。

我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特色,从整体上把握了世博园区的规划布局情况,然后,再排队等候进入部分展馆内部参观。其中我们的队员在俄罗斯展馆内部看到了俄罗斯的小朋友(城市未来的主人)对他们自己的未来城市的向往和憧憬的展现,美国馆则以几部不同的影片展现出他们参与世博的独特方式,展馆独特的造型,展示了美国城市的未来……

接下来,我们乘坐渡轮到达浦西园区,首先探索了城市足迹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世界城市的发展历史,看到了中国城市的发展历程。里面的每一项布局都那么的形象逼真,其中把最原始的城市的形态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缩放在馆中,为了探索城市的起源和未来城市的发展

情况,我们分别走访了城市人馆、城市生命馆和城市未来馆。在晚上十点时我们才拖着自己疲惫的身躯好不情愿的离开了世博园区。

上海之行,不仅让我们更进一步的看到了大城市的发展,同时通过世博会也让我们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建筑形式及发展状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们在课本中追寻到城市的足迹,从世博中感受到城市的发展。

此次参观实习活动即将结束,同学们不辞劳苦,任劳任怨,辗转从南京到苏州再到上海的十天探索之旅,时间虽短,但达到了开阔眼界、补充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重目的。对我们的专业学习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对我们的设计观念也是一种启发。

这次建筑参观实习短短十天,但我所想所见所感比之前在学校学习的知识都要多的多。而且沿途不断的跟同学讨论,交换想法,收获极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