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风建设演讲稿

大学生学风建设演讲稿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我是来自xx(2)班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加强学风建设.

高校的学风建设是衡量和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品味、育人环境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高校是拉动社会进步的源头,高校学风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进步。

从狭义上讲,高校的学风是指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等内在人格作用于主体本身而产生的外部反映。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必将外显地或潜隐地指导着、支配着学习主体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它表现出独立性、差异性、可塑性和非强制性的特点,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我校紧紧围绕学生“成才”这一中心任务,提出加强和优化我校的学风建设,既是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

对我校开展的学风建设,本文认为可以遵循这样的思路或设定这样的目标:以自主认知为起点,以诚信自律为根本,造就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和勇于创造性学习的高素质学生群体。 自主认知是指在教育者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学习的价值、学习的意义、学习观念和治学品质及其深刻内涵的自觉认识和认同。自主认知是学风建设的逻辑起点和长久动力,学风建设第一要务就是要理清和升华学习主体的认识问题。

学风不是自发形成的,在教育者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主体必须自主提高对学习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以成长成才为内驱力,形成深层次的学习需求,克服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倾向,厚积人文学科的底蕴;在科技大发展和激烈的人才竞争条件下,把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形成理性的远景性学习目标;以崇尚真知,成就自我为基点,形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

诚信自律是指在自主认知前提下,学习主体对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成果而形成的精神良知和行为操守。它不是终极追求,而只是最低要求。诚信自律要求学生主体在治学过程中理应形成: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开放性求知探索品格;②通过诚实劳动和独立思考获得知识、提升自我的品德;③言行律己,学而修身的品行,要尊重知识的输出者和交流者,关注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学术规范。

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和勇于创造性学习是一个逐步上升的学习发展过程,是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又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了解、掌握知识到应用知识的飞跃。“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习是一种艰辛的脑力劳动,勤为第一要素,学习者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学而不思则罔”,“道也,进乎技矣”,学习者必须善于自主思考,并积极寻求最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在信息时代还必须善于利用快速反应的信息资源;勇于创造性学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有创新意识,要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形成原创性学术成果,要大胆质疑,不唯上唯书,不僵化守旧。创新是知识的源泉,是智慧的象征,是学习主体的一种高层次、高境界的追求和品格。

必须看到,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系统内部,必须依靠有效的管理手段、合理的制度保障及相应的评估激励机制;在系统外部,必须依赖于教风改革,校园文化品味的提升和后勤保障的到位。学风的形成就是系统内外各要素相互作用的长期积淀,因此,学风建设必须综合治理,内外兼治,必须持之以恒。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研究生教育,要在稳定本科教育规模、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同时,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确立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并重的办学思路,这是我校创建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

要推进研究生教育管理改革。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重视复试环节,保证生源数量和质

量。注重招收和培养真才实学的学子、才华出众的各级党政领导以及出类拔萃的企业家。推行弹性学制,营造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完善三级学位评定的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权限下移。开发基于网络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规范管理、提高效率。重视和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品德教育和学风建设,积极探索研究生管理的创新模式。 要探索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课程设置,根据研究生的学术特长、知识和研究需求,设置跨学科课程,以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创造性人才。开展跨学科培养研究生,试行本硕、硕博连读,加速拨尖人才的培养。加强研究生教材改革与建设,用学科研究新成果不断充实和更新教材;提倡采用国外原版优秀教材,推动专业课程的英语教学。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合理制订培养方案,重视案例教学,保证专业学位培养质量。

要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建立健全质量保证和监控机制,对研究生培养诸环节实施监控,制定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导师选聘制度,优化导师队伍结构,每年进行一次导师的考核和资格认定工作,对无课题无经费的导师逐步淘汰。导师要不定期地面向全校、院、部、系或学科领域开设学术讲座。实施导师负责制,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学习成绩、科研工作及其成果负责。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工作。博士论文要求全文评阅,学位论文由部分密封评阅向全部密封评阅过渡,要建立研究生优秀论文奖励基金,对完成省级以上优秀论文的研究生和导师予以奖励。

一、 加强学风建设,充分认识新时期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风是一所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和师生整体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有量的发展,更要有质的提高,而提高办学质量,学风建设是关键。目前,高校的学风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部分学生专业成才意识不强,缺乏远大理想,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具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课堂纪律松懈、抄作业等现象相当普遍;一些学生把大量的时

间和精力用到了上网、玩电子游游戏等方面,仅仅把上大学作为拿文凭、找工作的途径。 部分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导意识不强,对教学工作投入不够,平时忙于搞科研、写论文、评职称,上课则照本宣科,备课不充分,教学方法刻板单一;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学生听课感到乏味:;一些教师对学生上课迟到、旷课等违纪现象不闻不问;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 部分学校对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从思想上、价值趋向上忽视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还未形成。

几年来,我校在校生规模有较大增长,在京生源不断扩大,以上学风问题也凸显出来,一度阻碍了学校进一步上层次、上水平。针对这种现象,学校统一思想,深化改革,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了大讨论,形成了共识:学风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紧紧把握住它,对学校求生存、创品牌、提高整体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学风问题不仅仅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而且还是社会大环境、学校教育管理的问题,是教风潜移默化作用的问题;加强学风建设是我校常抓不懈的重要任务。

我们大学生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也正是意气风发、敢拼敢闯敢于创新的阶段,我们应积极引导转变成勇于拼搏勇于创新的实际中,愿我们与城院共同奋进,祝我院迎评成功!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篇: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

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

船电091303 周明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良好校风的前提条件。优良的学风是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氛围和推动力,它使处于该氛围中的学生感到一种外在的压力、一种紧迫感,促使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它同时也是一种制约力,制约着不良习惯、倾向、风气的产生和发展。因此,高等学校要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就必须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学风现状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学风状况总体上是好的,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他们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认真努力,思想上有着强烈的时代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但是,确有少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了中学时那种明确的追求目标、忘我的学习态度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有的同学学习纪律松懈,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经常出现,听课不专心,靠看小说、发短信、睡大觉打发时光。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靠抄袭完成任务。考前不认真复习,靠作弊蒙混过关;有的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把大量时间虚耗在学习之外,或沉迷于网络游戏,或陶醉于谈情说爱,或热衷于打工挣钱,或成天无所事事东游西逛;有的同学非常“实用”,将外语和计算机学得十分扎实,而其它课程的学习则“短斤少两”??虽然这部分学生在数量上并不是主流,但其对高校学风和校风建设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和不可低估。以上现象也说明,目前高等学校的学风建设并不完全令人满意,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二、对目前学风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从学生方面看

第一,近年许多高校大幅度扩招导致学生生源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其中有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全面、不扎实,深感学习力不从心,但又缺乏“先天不足,后天弥补”的刻苦钻研精神,因此在学习上出现了掉队的现象。

第二,“混文凭”的现象在一部分学生中仍然存在。有的学生认为目前所学的知识并非一定就是今后工作中所用的知识,现在学得再好也无用,以后需用时再学也不迟;有的学生将自己的未来寄希望于社会活动或依靠父母和各种关系上,导致他们在学业上没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只求考试能够及格、毕业能够通过就行。

第三,专业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有的学生由于对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前景不了解导致在学习上“提不起神”;有的同学由于确实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而深感自己“走错了门”,因此在学习上缺乏热情和动力。

(二)从学校方面看

第一,目前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表现在专业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质量评价标准等方面与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学生不能完全用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易导致“高分低能”;有的学校考试方法单一,评价标准陈旧,学生的分数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这些都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影响。

第二,有的高校对课堂教学、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缺乏高度重视。一些高校教师不是把上课、教改作为自己的首要工作,而是把主要精力用于搞科研或干校外的兼职工作。因为科

学研究最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职称晋升和业务等级评定,并能名利双收。而从事教学工作既费时间又不容易出成果;有的教师从事第二职业还会给自己带来比从事教学工作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导致有的教师备课不认真,上课照本宣科,纯粹敷衍应付,讲课枯燥无味,教学效果差,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扩招及学分制的实施导致高校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不易到位。由于学分制的实施和推广,学生中出现的“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的现象导致学生更分散、更难管理,也使学生政工干部不能很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作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也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虽然很多高校都建立了班主任制度,但由于班主任多由行政人员或任课教师兼任,有的班主任由于自身精力不济或工作繁忙,无法经常深入学生中与他们进行交流并作好教育和引导工作,使学生在学风方面存在的某些不良现象未得到及时的解决和有效的疏导。

(三)从社会方面看

第一、追求金钱和享乐的价值观影响学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侵袭了部分青年学生的心灵,其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方式以及信仰追求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学生追求“金钱至上,享乐第一”的价值观,认为“与其辛苦读书,不如抓紧挣钱”、“与其枯燥学习,不如快乐享受”,因此平时不努力学习,考前想方设法过关。

第二,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学生。现实生活中,大量投机取巧、制假贩假现象的存在,使部分学生的心理受到污染。有的学生不愿在学习上付出更多的劳动,也想通过某些不正当手段来获取学业成绩,甚至把这种行为视为适应社会的一种“能耐”,做作业时抄别人答案,考试时耍“小聪明”。同时,网络游戏的蔓延使部分学生受到影响,不思进取,玩物丧志,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第三,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和就业要求影响学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双向选择”已成为学生就业的基本方式。但由于目前整个社会还没有完全形成一种公平竞争的大环境,学生的就业竞争中夹杂着一些社会关系的竞争和某些利益关系的选择,男女同学之间某些明显的就业歧视现象仍然存在,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就能找到好的工作,致使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此外,某些专业由于就业形势的不乐观,许多学生把考研作为自己的唯一出路,他们平时把主要精力用于考研复习或重点学习考研的相关课程上,对其它课程的学习则采取应付态度;同时,由于就业应聘对其它技能的较高要求,也促使部分学生采用“选择学习”的对策,有的学生对外语、计算机以及社会活动能力的锻炼比较热心和积极,而对其它课程的学习则采用“六十分万岁”的态度。这些都对学生的学风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思想教育促进学风

学风建设的关键在于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内在的自觉性,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真正形成学风建设的内动力。为此,必须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作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辅导员经常深入教学一线课堂,既可及时掌握学生的最新情况,了解学生思想深层次的想法,还可与任课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作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通过发挥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班干部的积极性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及开展“一帮一”、“一带一”等活动,可以影响和带动周围的同学勤奋学习,积极进取;通过向大学生开设学习指导课、举办系列学习讲座、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可以引发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和关注,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请老教授、优秀毕业生、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进行座谈,使低年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的知识特点和学习规律,认清自己所学专业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感受到自己的学习价值和从事这一专业的社会价值,从而使他们安心专业学习,提高学

习积极性;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切身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和国家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内化为自己的学习动力;通过请先进人物、科学家、企业家给学生作报告,可以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积极向上,增强责任感,努力学习;通过建立学生家长联系制度,召开家长座谈会经常沟通信息,及时将学生成绩单寄给家长,充分依靠家庭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也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

(二)狠抓教风促进学风

教风建设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学生的学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风。好的教风滋生刻苦勤奋、脚踏实地、上进求实的良好学风;不良教风则易产生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浮躁放纵的坏的学风。因此,抓好教风建设非常重要。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并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平时高校的各级组织要通过政治学习、组织生活、党团活动、专家讲座、座谈会、参观学习、观看录像、先进事迹报告会、个别交心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的教育,使他们树立起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思想。平时刻苦钻研业务,熟悉相关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吸收科技新信息、调整知识结构、开扩学术视野,将本学科领域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及时传授给学生。其次,要改革那些与培养新世纪人才不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改革考试方式促进学风

目前,不少大学课程的考核均是单一模式,学生的成绩仅仅取决于期末的一次考试,这种考试方法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采用全程式的多样化考核方式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能调动学生全程学习的积极性。(1)加入期中考试。如果只有一次期末考试,可能会助长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期末突击学习的风气。(2)安排课堂小测验地在平时上课时进行一些小测验,有助学生的出勤情况,督促学生上课,减少旷课现象。(3)重视平时成绩。实践证明,将平时作业、课程论文或阅读报告等作为平时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是强化学风的一种重要手段。

(四)教师教书育人促进学风

由于大学任课教师大多学历高,知识层次高,在学生中享有较高威信,他们的言行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青年大学生往往有着重要的影响,知识渊博、人格高尚的大学教师也容易与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因此,如果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能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目的地、有机地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各个环节中,有时仅寥寥数语,就会收到显著效果,可极好地促进学风建设。比如,教师在参与对新生的入学教育时,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介绍,讲解专业的发展方向,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专业、了解专业,从而使他们热爱专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利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带领学生走进工厂的机会,通过安排厂史宣讲、参观重大技术改革项目、毕业校友先进事迹介绍等,可以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和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教师利用自己带领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研究的机会,通过对学生不断进行正确教育和引导,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科研兴趣,增长知识,又可以对学生进行追求科学真理献身科学事业的教育;教师利用担任学生课外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机会,深入学生寝室与学生心交心,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深刻感悟教育和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努力学习。

2011.6.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