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施教,灵动课堂——培训心得

科学施教,灵动课堂

——“泰州市省市合作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培训心得

姜堰区张甸初级中学 丁慧

5月21日至23日,有幸得到安排,在泰州市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饱览了一场省市级合作的关于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策略研究”的教学盛宴。这对于我们这些终日埋头苦干、蛮干,只关注教学任务,只关心考试成绩,忽视理论学习,忽视学生心理需求的农村教师来说,更是触及心灵,受益匪浅。

本次培训,从教学设计理论到深入解读文本到教学设计方法、案例分析,再到教学设计说课到专家同课异构,最后到分组讨论、畅谈收获,可以说,这样一次有理论、有方法、有实践、有讨论、有领悟的合理有序的培训安排,本身就是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这样的培训策略也透视出市局领导的精心、匠心、慧心以及良苦用心,更让我们这些学员觉得不虚此行,学有所得,且悟且行。

一、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科学是设计的根本。

在素质教育的大舞台下,应试教育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而这种应试式的课堂在我们这些80年后教师的课堂上上演更是有些令人羞愧。眼看着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我们的课堂里逐渐磨去了棱角,成为学习的工具,不知是喜剧还是悲剧。这些天听南通大学副院长、专家时金芳教授对教学设计策略研究的解读、品析,回想自己在中考复习的这段日子里为了和时间赛跑而讲授的每一节课,着实是不登大雅之堂。

起初听时教授的高屋建瓴的理论知识,基于自己肤浅的见识,诚然感受到深奥难解。她对教育方面的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教学设计的历史研究等等,擦亮了我的双眸,让我大开眼界,我从来不知道教学设计源自西方,更不知教学设计最初更是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更多强调的是科学系统有规划。在高大上的理论研究面前,我感到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平时只知道一味地研究教学流程怎么安排,只知道考虑这节课我要学生掌握什么,却很少留心过这些教学流程的科学有效性以及科学有效的基础根源,更很少关注“经过教学之后学习者将能做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或者“教学之后学习者将会有何变化?”这一类的问题。

尤其是当教授提到:为什么一个孩子可以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不上语文课,语文成绩仍然不受影响?语文教学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在市局举办的汉字大赛过程中,我校的几位精英选手在临近比赛的一个星期,停上了语文课,可是在期中考试中,五位选手都考出了不错的语文成绩,其中有好几位都考到130多分。是的,应试式的课堂终究满足不了优秀学生的拔高,语文教学应该注重语文习惯的养成,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味的酝酿。而语文素养的缺失、语文味的流失的根源在于我们的课堂,在于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在于我们作为一线教学的老师没有真正领悟教学设计的原理和内涵实质。“教学是一门科学, 1

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 正如时教授所讲,教学设计者需要思考的三个问题是:“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如何到达那里?”“我们怎样知道已到达那里?”通过这样的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的研究,反复琢磨,为了到达预定的终点站,我们采取怎样的策略,运用何种支架,这样做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等等。这样的课堂才会达成科学的受欢迎的课堂,成为科学的课堂。因此我们需要做一个学习型教师,让理论做我们教学设计的支架,让灵动智慧的课堂作者我们的生成。

二、读透是教学的条件,聚焦是教学的策略。

魏本亚教授在时教授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具体课文以及精彩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培训班上的互动一次次将会场气氛推向高潮,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幽默风趣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学员们阵阵热烈掌声。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佳作,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的终点学习篇目。执教八九载,也教过数遍的《背影》,可是当魏教授问及教者读过几遍课文时,我当时就蒙了。一是没数过,二是就算数,也是屈指可数。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每次执教,做得最多便是将曾经的教案和课件拿出来重新修改和加工,却总以为自己读过了,知道了情节,知道了情感,只要关注教学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就可以了。当魏教授问及你是如何执教时,我想,提到《背影》,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无非就是文章紧扣“背影”,理清情节,分析写了几次背影,几次流泪;然后突出最能打动人心的“望父买橘”的背影,重点段落重点赏析;其次结合描写人物的方法走近父亲形象,体会父子深情。自以为合情合理的设计安排,却在魏教授的详细解读下瓦解了。我原来一点都不知道“背影”背后的故事,我的确也只是读到了《背影》的“背影”。至于其中朱自清对父亲情感的变化“感动——悲愤——原谅——感动(怀念)”竟毫不知情,也从未提及,更从未顾暇。

再如:魏教授提问,“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文中孔乙己的两次说话虽然内容相似,为何语言不同?该问题抛出,学员们便纷纷发言,思考后也不难理解,面对的是一群孩童,也只有在孩子面前孔乙已才觉得自己有点尊严,是个普通正常的人,于是和孩子说话便随意多了;可是直起身子,他便想起自己是个读书人,理应像个读书人般地说话,于是乎,之乎者也便说了出来。由此也可见他的麻木、迂腐,但又不乏骨子里的善良。思考完这个问题,我才发现,自己读书时根本没留意这个细节。魏教授说放手让孩子们提问题,就这篇文章,整理出孩子们提出的69个问题不重复的有效问题,并都一一作了回答。而这69个问题梳理通了,《孔乙已》文本的解读应该也是吃透了。当然,解读文本吃透文本,也未必就是要将这些都讲授给孩子们听,只是作为一个教学设计者面对一面讲授的课文的确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自己都囫囵吞枣,又怎能引导孩子们深入研讨呢?又培养孩子质疑思辨、发散思维的能力呢?

因此,我也才知道作为一个教学设计者不能拘泥于教参,解读文本时对自己多问几个为 2

什么,翻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以及背景,做一个有心的教学设计者。也只有这样,才能生成出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的科学的课。

魏本亚教授还指出课文切口要小,要有抓手。的确,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者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之上找出文本的突破口,以点带面,发散思维,从而点面结合串联课文,使得文章浑然一体。比如魏教授的研究生们就《孔乙已》课文的教学设计出了那么多个性有趣的教案,有从“笑”引发的,有从“酒”引发的,有从“手”引发的,个个别开生面,妙趣横生,却又能巧妙地达到预定的目标,最终走到那里。

三、名师盛宴尽显风采,同课异构各具匠心

本次培训为我们展示了两位专家的同课异构,执教的是布丰的《松鼠》。首先,实验初中的唐主任编撰《动物小词典》图书的教学设计,打破了常规执教说明文的套路,独辟蹊径地由泰县的华人汉学家钱存训导入,激发孩子们本土的自豪感,继而引导学生尝试编撰动物小词典。这一独具匠心的科学设计,巧妙地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都融合进去,衔接无痕,润物无声。尤其通过《一个美国学生眼中的汉语词典》的链接归纳出语言的人文性,从而又非常自然而现实地激发孩子们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

南通市教研员李凤老师执教的《松鼠》,幽默风趣的语言,时代化的教学评价,及时有效的点评赞扬,各种艺术风采令台下学员啧啧称赞,笑声不断。李老师站在孩子的角度,用童心去揣摩他们感知文本的路径。在阅读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海选”与课文最“般配”的松鼠,反复斟酌松鼠“亮相”的时机与频率,以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情绪,使其情感活化起来,与教材积极对话,有趣有序地习得知识技能,在广泛的联系中体验并理解文本的思想意义。正是李老师的热情、激情、友情,巧妙地激发了孩子的热情,整个课堂参与度很高,人人有话说,人人想说话。这堂成功的示范课,让我们看到了李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她充分透析了学生的心理,科学有序地安排教学流程,从而才能生成积极主动的教学氛围,达到互动高效的教学效果。

我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作为一个学者,他们那闪光的人格魅力令我震撼!也让我从以前的朦胧含混、雾里看花,到现在柳暗花明、茅塞顿开,我真实体会到了专家们实在真诚的授课风格,感受到了她们关心一线教师、助力一线教师的古道热肠,更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在教海里不再迷惘。因为有你们,我们更有信心;因为有你们,孩子们更有明天!

3

 

第二篇:灵动的课堂

灵动的课堂

——3月赴上海学习听课观感

为了进一步的把握理解教育的本质,更好的将理解教育的理念渗透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一行17人走进了上海理解教育的实验基地——平乐中学。两天的听课学习,受益匪浅。下面仅摘取平乐中学理解教育课的特点谈点滴感受。

1、 利用课室环境氛围烘托

(1) 墙壁文化——会说话的墙

在平乐中学的每一间课室,我们都可以看到理解教育的实施以各种形式或画面或格言展示在墙壁上,形成一幅会说话的墙壁。例:面向学生,墙壁左边是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一行醒目流动的大字:十个道德的好习惯,仿佛一面镜子映照着??一付严谨而朴实的格言在墙壁中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墙壁的右前边是荣誉角,涟光闪闪的奖状记录着同学们闪光的足迹,也时刻激励着同学们奋发向上。右中间墙壁是学习园地,镶满了学生习作和心得;正面是一行遒劲有力的理解教育心声:勤奋、诚实、理解、创新。整洁、朴实、平和的课室墙壁文化,将理解教育的理念柔和、散发??学生置身其中,影响却是一生。

(2) 利用音乐氛围的渲染

伴随着一串风铃般的铃声,原来是上课了。首先是优美的音乐响起弥漫整个课室,学生开始做理解操,这也是理解教育在课堂上实施的第一个步骤。宁静而又温馨的氛围,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学生完全的沉静及愉悦,无论是注意力还是心境。

(3) 创设一种平等互助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我们时时的感受到一种平等互助的氛围。例师生课堂上互相鞠躬的问候;老师上课当中不时的礼貌用语:请、谢谢、你可以帮帮他吗、你可以告诉他吗、请坐下??等等。课堂上这种宽松自由的人际氛围,老师尊重、理解、热爱每个学生及鼓励帮助的目光,使每个学生无不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理解教育中提倡的沟通理解,交流感情,通过师生间这种心灵相同的默契在缓缓的流淌??

(4) 鼓励学生质疑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

在教学中大胆运用创读即创造性的教学。在平乐中学的课堂中我们发现有的老师根据知识点带着学生启发他们质疑。例英语老师给出三个有关的问题请同学们拓展发挥练习口头作文,有小组、两人和个人的上台表演,形式不断的循环,同时鼓励学生课前参与查找资料、准备讨论等学习活动;数学课中按学生的程度分小组、分题目学习新课,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此设置分层练习和分层作业,给学生们提供机会说话,由学生上讲台讲解自己的解题方式,并解答下面同学提出的问题,当小老师。这些都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尽可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了他们积极的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也使他们在解疑过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增添了学习的兴趣。

(5) 重视反思

每节课结束前几分钟进行反思也是平乐中学课堂上的一大奇景。主要是学生根据这节课的感受对老师和课堂的形式进行反思,指出缺点,讨论不足,并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反思,不仅引导了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重视和思考,也使师生之间有了更透彻的了解。

平乐中学通过实践,将理解教育在课堂上贯彻渗透的实施,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气,这种灵动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使我对理解教育如何在课堂上的应用有了深层次的理解。理解教育没有现成的模式,它通过氛围的熏陶,它把现实的主体和潜在的主体共溶,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主,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它的理念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

老师”,让师生共同体验成功。

告别平乐,我坚信不久的将来理解教育这片繁星将也会缀满文汇的天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