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

20xx年随着次级房屋信贷造成美国股市大跌,各大金融公司相继宣布亏损乃至破产,一场原本只涉及单一地区、单一金融产品的危机通过蝴蝶效应衍变成了一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的飓风,而如今事态仍在延续,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则称此次危机“百年一遇”。此次金融风暴是如何从 “次贷危机”衍变成“次级债危机”,危机的背后又有何成因,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

一、次贷危机的成因

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发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合力作用形成,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美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是次贷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在经历20xx年至20xx年短暂的经济衰退后,特别是9?11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促使了美国经济的连续多 年的持续、高速增长,至20xx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近5年的新高,至4.2%。经济的持续增长为美国次贷市场迅速膨胀提供了非常优越的宏观环境,由 于人们普遍持经济增长向好预期,次级抵押贷款经营机构也放松了次贷准入标准。经过了一轮经济的高速增长周期,20xx年以后,美国经济开始步入下滑周期, 经济增长的逆转带来了连锁反应,次级抵押贷款所积累的风险逐步展现,并在世界范围蔓延。

(二)房地产市场萎缩是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直接诱因。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美国房地产持续了十几年的繁荣,住房销售量不断创下新记录,房价也以每年增幅超过10%的速 度攀升,19xx年至20xx年美国房价翻了一番。受房地产上升态势影响,美国次贷规模不断扩大。从20xx年中期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房地产 价格出现下滑,20xx年三季度至20xx年7月,美国房价下跌超过10%,房屋销售锐减,20xx年5月美国成屋待售房屋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超过 400万套。随着美国房地产形势逆转,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开始表现出来。

(三)宽松的市场准入及对金融衍生品创新认识不足埋下了次贷危机的种子

20xx年至20xx年期间,美联储实施低利率等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不断升温,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 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首要选择。利益的驱使及放贷机构间竞争的加剧,迫使次级抵押贷款经营机构不得不加快产品创新,催生了多种多样的高风 险次级抵押贷款产品,一些贷款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零文件”的贷款方式,即不查收入、不查资产,贷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 证明的情况下贷款购房。宽松的贷款资格审核成为房地产交易市场空前活跃的重要推动力,但也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二、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美国经济的衰退,将严重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其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28%,同时,美国又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品市场,20xx年美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为9.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0%。因此,一旦美国的消费需求下降,这个严重的供需缺口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弥补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拉美国家经济增长率将下降0.22个百分点,而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将平均下降0.13个百分点。20xx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次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由20xx年7月份预测的5.2%降至20xx年8月份预测的3.7%。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xx年4月2日发表的《全球及地区经济前景预测》中指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以令人预想不到的方式迅速蔓延,对市场及金融体系核心机构造成广泛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正在失去动力,全球未来两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从25%降到3%以下,这等同于全球进入萧条状态。 同时,全球金融市场进入剧烈波动的时期。首先,大量房贷机构,特别是与美国次级贷款相关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权基金陷入困境和破产。从20xx年11月至20xx年8月,英国、德国、法国、瑞士、荷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50多家银行和对冲基金等受到严重影响。据日本综合研究所的估计,次贷危机所导致的全球金融机构和投资家的损失最大将达到4636亿美元。20xx年十月以来,全球股市暴跌,全球股票市值损失高达7.7亿元。同时,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流动性不足。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风险的增大,使得信贷紧缩,同时,次贷危机也波及到一些大银行的杠杆业务,影响了企业的债券发行和并购。

次贷危机严重的影响了国际贸易和依靠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国家。次贷危机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其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是国际贸易。美国的经济衰退也将会通过这一重要方式影响到全球的经济。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进口国,伴随着美国经济衰退而来的必然是美国人收入的降低,消费需求的降低,这样必将会对那些依靠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和地区产生重大的影响,使其出口减缓,同时使这些国家GDP的增长。同时,伴随着美元的贬值,带来的是出口国商品的竞争力的下降,以上两种原因都会影响到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同时,美元的贬值也使得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资产和国际购买力大幅度的缩水。

次贷危机可能会减少全球的对外投资总额。一方面,由于次贷危机,会使得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减少,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对外投资。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为了维持自身生存,需提高资本充足率以备

不时之需,因而可能会收回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金。

三、对我国经济的启示

(一)重视和研究住房金融市场的风险产生机制和影响力

住房市场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高风险性,其产生的机制与影响力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紧密相联,美国次贷危机就是由过 度借贷造成的,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放松了贷款条件,推出了前松后紧的贷款产品。而且次级贷款危机发生前,美国楼市和金融市场并没有太多的征 兆,风暴好似一夜袭来,所以要格外注意房地产业的虚假繁荣。目前我国居民财富的增长是建立在高额房贷的基础上,因此,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对金融市场以至整个 经济发展的可能产生的影响应当提前引起高度的重视。可以说,金融市场所存在的潜在风险,在房地产市场发生逆转时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而这种逆转可能是由于政 府政策的干预影响;也可能是房地产市场本身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影响。因此,准确测定住房金融市场的风险,评估政府政策对住房市场的作用,以及合理权衡金融机 构的风险与收益,是降低住房金融市场风险的有效方法,这也应当是向市场上推行新的金融衍生产品时所应采取的方法。

(二)政府必须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

政府必须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以分散市场风险,避免风险集中于银行体系。虽然我国金融改革已经进行了十 几年,但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仍然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股票市场还不太规范,企业债券市场刚刚起步,所以,市场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体系,这非常不利于我国 构建和谐的金融和经济发展环境。可喜的是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问题所在,这两年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和各种监管法规的出台使得股票市场蓬勃发展起来,已逐步走向 规范化,越来越能够配合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和企业债券市场的建立,直接融资渠道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融资功能,逐步分散市场风险,保证我国 的经济和金融业和谐发展。

(三)加强金融监管,提升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能力

在这次美国次级债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金融体系中的多个环节都存在着监管缺失或监管漏洞,这对我国金融监管者来说,是个重要警 示。这次危机对于我国未来的监管应当是一个重要的教训:我们必须要意识到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市场不是万能的,监管起着重要作用。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衍生工 具是把双刃剑,必须在趋利避害中寻求利益最大化,金融监管部门要履行自己的职责,提高自己的监管能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第二篇: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

外生变量(exogenous observable)是指那些在模型或系统中,只起解释变量作用的变量。它们在模型或系统中,只影响其他变量,而不受其他变量的影响。 内生变量,是指模型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外生变量的变化回应其内生变量的变化 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的价格、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个人的偏好、消费者的预期P15

影响供给的因素:价格、投入品价格、技术、预期P19 需求定理例外:炫耀性商品、吉芬商品、投机性商品、低档生活必需品。

供给例外:劳动力供给、珍品、特殊生产要素供给 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到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消费者每变动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满足的变化。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的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右下方倾斜、远离原点,效用水平越高、不可能相交、凸向原点的。P38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后一单位的满

足程度不如前一单位)P40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P41 消费者的均衡条件:在一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为了得到最大的消费满足,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数量的购买组合,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P89

宏观经济运行的4个目标:国民收入增长、充分就业、币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国内生产总值(GDP):在某一(一年)既定时期一国国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1)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地区生产总值

(2)收入法: 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地区生产总值

(3)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支出 GDP=C+I+G+(X-M)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P137

GNP是与所谓国民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按照这一原则,凡是本国国民(包括本国公民以及常驻外国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要素是否在国内,都被计入本国的GNP,而外国公司在该国子公司的利润收入则不应被记入该国的GNP。 GDP是与所谓国土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按照这一原则,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不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都被计入本国的GDP。特别是,外国公司在某一国资公司的利润都应计入该国的GDP。而该国企业在外国子公司的利润就不应被计入。 ⒈GDP与GNP计算口径不同。GDP计算采用的是“国土原则”,即只要是在本国或该地区范围内生产或创造的价值,无论是外国人或是本国人创造的价值,均计入本国或该地区的GDP。而GNP计算采用的是“国民原则”,即只要是本国或该地区居民,无论你在本国或该地区内,还是在外国或外地区所生产或创造的价值,均计入本国或该地区的GNP。

⒉GDP与GNP侧重点不同。GDP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是“生产”的概念。GNP则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

相对来讲,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一国财富总量的统计,GDP越来越优于GNP。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主要侧重采用GNP和人均GNP。但进入90年代后,96%的国家纷纷放弃GNP和人均GNP,而开始重点采用GDP和人均GDP来衡量经济增长快慢以及经济实力的强弱。目前,一般将国民总收入

GNI(GrossNationalIncome,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看做是GNP,各国(包括中国)也仅对外公布GDP与GNI数据,GNP数据已基本不再统计和发布。

从国际组织看,由于职能的不同,IMF仅关注GDP,以分析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而世界银行则既关注GDP也关注GNI(GNP),一定程度上讲更为关注GNI(GNP),以分析世界各国的贫富差异。 它与国民生产总值(GNP)不同之处在于,国内生产总值不将国与国之间的收入转移计算在内。也就是说,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是一个地区内生产的产品价值,而国民生产总值则计算一个地区实际获得的生产性收入。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也称作“人均GDP",常作为 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目前使用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 通货膨胀,意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某一时期内,连续性地以相当的幅度上涨的状态。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

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胀。

1、低通货膨胀(Low Inflation)

低通货膨胀的特点是,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通货膨胀我们或许可以将其定义为年通货膨胀率为1位数的通货膨胀。此时的物价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人们对货币比较信任。

2、急剧通货膨胀(Galloping Inflation)

当总价格水平(a stander of price level)以每年20%,100%甚至200%的2位数或3位数的比率上涨时,即产生了这种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局面一旦形成并稳固下来,便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扭曲。

3、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

最恶性的通货膨胀,货币几乎无固定价值,物价时刻在增长,其灾难性的影响使市场经济变得一无是处。

影响

通货膨胀是资产阶级或统治阶级加强对基层劳动人民剥削和掠夺的重要手段。通货膨胀首先给工人和农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它使得物价不断上涨,货币购买力不断下降,由此引起工人实际工

资急剧下降,生活日益贫困。而农民等小生产者则因为物价上涨过程中,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扩大,不得不以高价购买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低价出卖自己的农产品和手工产品,因而更加贫困。通货膨胀也严重影响一般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因为他们的薪金也不能按物价上涨的程度而相应增长。但是,通货膨胀却给垄断资产阶级带来极大利益。他们不仅会通过政府订货和价格补贴等,把资产阶级国家用滥发纸币从劳动人民那里掠夺来的大部分收入转入自己的腰包,而且可以利用实际工作下降,或者用贬了值的货币偿还债务,以及利用物价飞涨乘机进行囤积居奇等等,获得巨额的利润。

分类:

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进行分类

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超级的通货膨胀

2、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平衡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3、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加以区分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失业: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想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P143 在经济学范畴中,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

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即认为是失业。

财政政策:影响政府支出和收入水平的政策。

财政政策(FiscalPolicy)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财政部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

财政政策工具也称财政政策手段,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财政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财政手段和措施,它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财政政策工具有收入政策工具和支出政策工具。收入政策工具主要是税收。支出政策工具分为购买性支出政策和转移性支出政策,其中,购买性支出政策又有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和消费性支出政策之别。

政府支出: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