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讲稿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说课标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探讨。

第一,说课标。包括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一)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准绳,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设计,设计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总目标共有十条,我做了以下简单归纳:

知识与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背诵优秀诗文240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学会倾听,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掌握基本学习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六年级属第三学段,本学段目标我做了以下提炼:

在识字与写字方面,有较强的识字能力,能用硬笔和毛笔书写楷书,体会汉字的优美。

在阅读方面,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背诵优秀诗文60篇,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在口语交际方面,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要认真、耐心,与人交流时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

在习作方面,要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积累素材,能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能修改自己的习作,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

在综合性学习方面,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第二、说教材。

明确了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我们再一起走进教材,从教材的编排体例、编写特点、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三方面去研读、把握教材。

(一)首先,说教材的编排体例。 本册教材采用单元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共六个单元,依次是:回归自然,感悟生活 领会哲理,走近老舍,真爱无言 大爱无疆,科学在我们身边,

多彩的童年。最后附有生字表。每个单元在编排体例上是一致的,都是围绕一个文化主题,由五篇课文、一个阅读链接和综合性学习组成。综合性学习由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口语交际、我的小笔头几个板块组成。

(二)下面,说教材的编写特点。

整册教材内容丰富,体现高学段的要求,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点:第一,选材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本册教材中很多文章语言文字非常优美,如《济南的冬天》,《鸟是树的花朵》和《早晨》,这些文章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给学生美的享受的同时得到情感上的熏陶。

第二,习题设臵层次分明,具有启发性,潜移默化教方法。如《一个人和一幅画》一课,第一个要求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个要求是完成下面的填空,再联系课文说说自己这样填写的理由。第三个要求是找出课文中描写植树老人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样就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从中总结主要内容,在品词读句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第三,词句积累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好词好句的习惯。在有些课文后,还安排了重点句子与词语的积累,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搜集词句的习惯。

第四,在阅读教学中穿插小练笔,为习作奠定了基础。如,在《鸟是树的花朵》一课,课后安排了这样的小练笔:作者把鸟想象成树的花朵,使冬天寂寞的树有了一番别致的景象。你也有过类似的想象吗?写一写。在《早晨》一课,也安排了这样的小练笔:和老师、同学、父母一起享受清晨、黄昏、雨后,然后把自己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这就彰显了习作教学的特点。

第五,阅读链接强化文章主题,彰显了教材的开放性与弹性。冀教版教材除了安排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之外,还加入了一些与之相关的阅读链接,阅读链接信息丰富、图文并茂,如在第一单元后安排的阅读链接——回归自然,安排了诗句中的田园、楹联中的山水、照片中的风景三个板块,带领学生回归自然,得到大自然的沐浴,得到大自然赐予的欢愉,得到大自然智慧的启迪。这就彰显了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

(三)下面,说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1、根据教材内容和编写特点,我把知识内容加以整合,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来看,横向看冀教版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是围绕着一个相同主题安排的,如课文的第五单元,精读课文安排了桥梁远景图,黄河象、蟋蟀的住宅,略读课文安排了儿童与发明、科学幻想之父,阅读链接安排的飞天,从远古的遐想、昨天的足迹、今日的风采带我们了解了我国从古代的飞天梦到如今的载人航天的成功实现,见证了我国科学的飞速发展。综合性学习中我的采蜜集出示了很多关于科学的名言,口语交际让学生思考高科技的利与弊,包括小笔头安排学生写一篇科学幻想作文。体现了本单元的主题。

再纵向看冀教版教材,这版教材是这样整体安排的:每一册都设臵了各自独立的主题,每一册的相关主题在不同册中都有所体现,如本册第一单元是回归自然,关于自然主题在其它年级也有所体现,如一年级有《江南》,二年级有

《春游湖》,三年级有《春的消息》,四年级有《桂林山水》,五年级有《珍珠鸟》,六年级有《五彩池》,这样循序渐进,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由低到高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既符合儿童特点,又符合学段要求,还呈现了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说建议

学习了课标,研读了教材,我再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个方面进入第三个环节:说建议。

首先,说教学建议

高年级教学应侧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读写结合。必须回归扎实的“识”“悟”“读”“写”。

识:识字上,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不仅掌握“音、形、义”,更要体会“情、境”,养成独立识字能力。

悟: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品读语句,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开展讨论,创设情境,想象画面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感悟文本。感悟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是重点。如第二组《葵花之最》一文,在教学中,我首先要求学生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其次,围绕“课文围绕葵花讲了哪些事情?”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接着围绕“课文有哪些地方描写了昆仑山上的葵花?读一读,结合有关语句,说说这样的葵花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品读语句,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体会思想感情。

读:《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要适当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例如:我在第二组的两篇略读课文教学中,完全是放手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学生初读课文,把文章读懂读顺,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再读课文,教师出示阅读提示,在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或句子画一画,写一写阅读体会;最后组织交流反馈,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这样不仅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自学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阅读、欣赏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

写: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下来。如学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楼兰的忧郁》后,布臵学生写一写读完后的感受。这组课文学完后,学生利用双休日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想想自己身边有哪些环境方面的问题需要改善。用学到的方法仿写一篇习作,写完之后互相交流、修改。总之,要使动笔成为学生的一种常态,成为学生的一个习惯。只要教师准确地理解教材内容,用教材创

造性地进行教学,把情感、态度与知识、能力有机联系,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语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融为一体。学生学习完本册教材,教学目标是不难实现的。

(二)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校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在评价学生方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善用激励性评价

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在教学时对学生的整体水平既要肯定又要委婉地提出新要求,还要设法找到学生的过人之处,给予激励,促使其产生更高的需求,教师要通过评价促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乐于求知,积极向上的情感。

2、注重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主要是指对学生日常语文学习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对学生态度、习惯、课堂参与、合作、课内外表现等及时评价。)具体建议如下:

冀教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讲稿

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积极的参与者。

3、加强主体评价

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评价,在质疑环节,我会要求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

(1)读了课题,我有什么问题?

(2)我提的问题有价值吗?

(3)我提的问题自己能弄懂吗?

(4)我能提出一两个自己不懂的问题吗?

通过设臵这些问题,坚持引导学生用这些问题来评价自己的问题,甚至是老师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明白提问题质疑要抓住关键,把握本质。

4、体现多元化评价

要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结合起来,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采用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等方式,也可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建立成长记录袋等方式。

(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1、立足课本,挖掘语文资源

我们的课本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要合理的整合利用教材,创造性的活用教材,可以将拓展阅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阅读资料,巧用课文中插图使探究立体化,挖掘文本创新点改编、续写故事,在拓展延伸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联系生活,创建环境资源,包括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合理地利用学校、教室等场地,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我们学校每班都有自己的班级文化建设,学生在教室里张贴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精心布臵班级图书角和学习园地;校园的文化展板,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息……让学生在多彩的校园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还要结合本地实际,开发学习资源,家乡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互联网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如果我们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生活面,为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

通过研读全册教材,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教师要凭借教材的优势,创造性地进行教学,通过指导语文学习,不仅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做人的基础,而且使他们成为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成功的学习者。以上是我研说教材的全部内容,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二篇: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下面,我将从三方面来解读课标和教材,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一、说课标

课程标准把小学语文分为三个阶段,目标螺旋上升,整体推进。第三学段目标是建立在第一、二学段目标的基础上的,更重视阅读和写作。

1、第三学段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3.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

2.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并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2.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注意语言美。

(五)综合性学习

1.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能组织讨论、进行专题演讲。

2、单元目标

教材共安排了八个专题,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蕴含教育意义。围绕本册目标,第一单元主题是“人生感悟”确定的内容标准是:

(一)识字写字

学会36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新词,抄写指定段落。

(二)阅读

1、继续练习朗读课文和默读课文,背诵文中喜欢的段落。

2、继续练习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体会其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从而体会文中表达的人生感悟。

(三)习作

学生能在写作中围绕“人生感悟”这个主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读后感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口语交际

学生通过演讲、朗诵诗歌、讲故事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人生感悟中的启迪。

(五)综合性学习

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在汇报交流中提高总结及口语能力,在交流学习中激发学生对人生感悟的理解共鸣感。

二、说教材

1、编写特点:

(1)单元导读、课例、口语交际、回顾拓展都紧紧围绕“人生感悟”安排,各部分内容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听、说、读、写各种活动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

(2)精心安排精读和略读。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优秀篇目《匆匆》《桃花心木》,还选取了体现传统文化的《文言文两则》,同时还安排了激励学生的《顶碗少年》,取长补短的启迪文章《手指》。

(3)加强导学功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突出重点,兼顾理解和表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思考。此外,“口语交际·习作”单列。加强对“口语交际·习作”的指导,教材中提示的文字,注意在内容上提供多个角度,在表达上提倡多种形式,增加了选择性,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进行习作,留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在“回顾·拓展”中 “交流平台”栏目,引导学生交流收获、体会,特别侧重就阅读、习作、习惯养成的某一方面,进行交流小结,以渐渐悟到读、写的一些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编写体例:

点明专题的单元导读,精选的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课例包括3篇精读课文和2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包括训练学生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的口语交际和与其结合的习作。回顾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包括2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还插进了机动栏目展示台。

3、内容结构

单元导读中明确提出了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人生感悟,去感受人们的一些人生启迪。课例中三篇精读课文《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使学生明白学习态度、对待事情的看法、珍惜时间、养成独立自主的心等的人生启迪。两篇略读课文《顶碗少年》、《手指》则向我们阐明了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要取长补短团结一致的哲理。

口语交际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第一次的经历获得的启示、漫画故事表达阐明自己的人生感悟。习作则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通过一件事写出自己的人生感悟。

回顾拓展中交流平台对本组课文的重点进行小结:即体会人生感悟。日积月累积累一些人生哲理名言。

四、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横向整合

本组教材以“人生感悟 ”为专题精心设计,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学习内容与训练内容、口语交际习作与回顾拓展彼此关联,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又从不同的层次、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现着、诠释着、实践着这个专题。

《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奕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专心致志和看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角度的道理,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

的无奈何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通过作者与种树人的交谈,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营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赵丽宏的散文《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哲理。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更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纵向整合

“人生感悟”这一专题训练项目的落脚点是六下的第三组“深深地怀念革命前辈”。人生感悟不但要展望未来,了解新成就,还不应该忘记历史,忘记古人和现代人的生命启迪。本组课文的学习为学生树立人生观打基础。

三、说建议

(一)说教学建议

根据课标和教材特点,教学中要: 1、请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

针对本组课文来说,课前搜集一些有关的资料,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文章所饱含的爱国之情,提高课堂实效。另外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预习不应该只是读课文和自学生字词,更多的是要在资料的帮助下学会自己思考一些东西。

2、理解文章内容时,以读为主,注重课内外结合。

《匆匆》是一篇老课文,“朱自清珍惜时间”是它不变的人文内涵,但在不同的单元编排里它承载着不同的读写训练任务。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让学生体会朱自清珍惜时间精神,又要训练学生抓住关键句段,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如:在教学第二、三自然段时,可以采用感情朗读法,在读中体会朱自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

的作用。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则可以采用读思结合法,研读课文,进行交流修正,在这个过程中品味课文的关键词句,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二)说评价建议

教学离不开评价,为了唤醒学生沉睡的潜力,为了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要评价学生的:

1、课堂表现:包括听讲、讨论、发言。

这项内容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等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学生、组长、教师各有一张表,每周评一次,期末统计。这种形式的呈现既体现了定量的评价,又体现了定性的评价。

2评价写作能力:包括日记、练笔和习作。

坚持鼓励为主,把学生的习作分为优上、优中、优下、良上四个等级。尤其重视学生习作中遣词造句是否应用了积累的语言素材。在平时的批改中根据学生使用佳词佳句的数量采取等级加分制,用一个好词加一分,用一个好句加二分,激励学生运用积累,推敲文字。要关注习作水平不高的学生,认真批阅他们的习作,努力发现他们使用的佳词。一个学生在练笔中用了第13课的“恳求”一词,我马上给他加二分,并当众大加赞赏。这样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激励,逐渐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样评价能反映学生在活动中的学习态度、表现,是全面、公正的评价,起到了很好的肯定、激励作用。

(三)说课程开发与利用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等。

2、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3、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关推荐